2023-06-1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投資是一種持續學習的過程

各位還記得當初是怎樣克服對於股市的恐懼,開始進入股市開始投資的嗎?
就像小孩子離開家庭,第一次踏進校園,那種擔心害怕的心情,到後來開始習慣並從中學習與找到樂趣。
一開始對於股市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買低賣高,有的人如魚得水樂此不疲,有人遇到挫折而開始存股。我覺得可以把買低賣高當作我們的國小教育,因為容易理解和操作,邏輯簡單,所以大家應該都做過這樣的操作。有人國小畢業之後就沒有繼續念書,出社會做生意開始賺錢,那也沒有什麼問題,這是個人的選擇。
有人則是選擇繼續升學,念國中。投資的國中教育我個人理解是存股,買進好公司,長期持有。這樣的策略回歸到股票的本質。選擇一家好公司,投入資金當個股東,共享公司的獲利。而我的第一本書"傻多存股法"就是在闡述這個我存股然後中年離開職場靠被動收入過生活的過程。
而存股之後,我開始思考我的下一步是什麼。我體認到我的傻多存股法的投資瓶頸,所以我思考投資問題的本質,從哲學和科學當中找到思考的方向,選擇了學習指數投資。因為我還在學習階段,所以我也並沒有完全的拋棄存股,而是採取兩種方法並存的策略。
有人說,那我現在是不是拋棄了過去存股的思維,那對於過去支持我的粉絲或是讀者,是不是不負責任?意思是我過去教了錯誤的東西給我的讀者,我散播了錯誤的資訊給這個社會。
這問題就要回歸到我們學習的過程了。推廣0056的樂活大叔如果是國中存股階段的老師,當他變成學習指數投資成為高中老師,你能說他背叛了那群國中學生嗎?不同階段以及不同學習方向,不能混為一談。不能說高中教育一定比國中教育好,或是技職教育比高中差。
有人存股變成存高股息ETF,這就像是在國中階段尋求精進。而指數投資如果譬喻成高中,那巴菲特的波克夏可能就像是技職教育。
所以如果我的讀者當初認同我對於存股的觀念,進而進入股市,那當我開始學習指數投資,如果我把我的轉變和學習過程分享給我的讀者,有的讀者可以理解,然後跟著進入高中學習,那當然很好。可是有的讀者還是習慣存股,他無法理解高中課程,那他繼續待在國中繼續研究存股,讓存股的績效可以更好,這也沒有問題。
學習投資就像念書學習知識,應該沒有人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念書念到博士吧?念到大學也沒問題。
每個人的投資世界大小不同,如果你覺得你投資世界的思路有點雍塞,想要寬闊的世界,那繼續學習,接觸更多的投資商品和方法,這是很正常的。可是有的人在小小的投資花園裡面啊挖啊挖啊挖,希望種下小小的投資種子可以開出小小的花,這樣也不能說這個人有什麼問題。
最近看了指數投資和主動投資存股或是高股息ETF的稱論,我覺得目前都還是圍繞在"我這方法比你好",或是"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沒有意識到這不同投資理論下的東西不能放在一起比較。
就像牛頓的質量是一種引力或是重量單位,而愛因斯坦的質量是可以質能互換的E=MC平方。
兩個人都講到質量,可是兩種質量的概念是不同的。不同的投資理論對於什麼是重要,如何解釋一種行為都不同,所以不同典範或是理論之間無法比較,因為彼此之間的基本定義和世界觀就不同。
所以在投資的道路上,如果你想要持續學習,會有各種理論和方法等著各位。如果各位停留在某種理論和方法,那也沒有關係。持續在自己的理解範圍內進行研究,也是一種進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