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四國遍路#1] 看見自己,並成為自己今生最大的懸案

外套、雨衣、健走鞋...,點開手機裡靜躺足月的四國遍路行李清單,前面這幾項,實屬朝聖者的尋常標配。再往下滑,當營帳、睡袋、營釘等字眼一一浮現,早已歸國的肩頸細胞們卻瞬間緊繃,彷彿鼻腔都快聞得到,痠疼烙印在肉體裡的恐懼氣味。

就這樣?還沒完呢。
「雨傘、曬衣繩」,眉頭緊鎖,「口罩10個、酒精一瓶、穀物棒存糧」,眼白上吊,深呼吸調勻氣神才能續讀。「水壺」,兩只,一個裝冷水一個裝熱飲,「背包防水罩」,也要兩件——因為不只拿來防雨,還能一前一後完美罩覆大背包,以免下機提領時,繫帶被捲進輸送帶...。
看到這兒,我眉梢舒展、肩頭鬆軟,因為此刻的我,開始不住竊笑,笑自己當時,到底想去修行或是定居,笑自己一直(甚至現在也是),如此地牽肚掛腸,又害怕匱乏。
說來也不怕害臊,落在清單後頭那些雜物,幾乎全沒派上用場。好比防水套。當它們咻咻兩聲嚴密裹起背包,根本也斷了行李條的生路,還徒增移動困難,讓我最終仍只用上一件托運。但穀物棒,倒當真起了作用,營帳也確在省錢外,發揮了應急效果。但這些故事,請容我日後再敘。
是吧。修行,果然不只發生在修行的路上,打從準備階段,便有跡可尋。只不過,當時無心理會,或者更精準地說,是被慣性給蒙蔽、操縱了而不自覺。
我和我沈重的行囊。攝影:Vic
我和我沈重的行囊。攝影:Vic

執著的靈魂重量,大於15kg
7kg對上不只翻倍的,15kg。是的,驚人的15kg,正是我4/11踏上四國時所扛的重量。至於那孤零零,卻輕盈、清爽、自在的7,則是前輩們千叮嚀萬交待,步行遍路應慎守的負重上限。而我,非但給家裡不堪用的迷你體重計騙了,以為寥寥10kg,更狠狠地被自己心裡那「準備齊全才安心」的蜜語,給徹底矇騙。荒謬啊荒謬。
第一番靈山寺的小地藏,堅定仰望著彼時烏雲密佈的天空。或許「無懼」,就是他想傳遞給我的訊息。
但真要比荒唐,荷重只算小菜一碟。
半開放遍路小屋(註:遍路途中的休憩處)裡遠距開會、就著眼前的佛寺魚池寫稿...,邊修行邊工作的突兀畫面,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旅程中,持續上演。
因為一旦有工作上門,我依然決定來者不拒,連多年合作已有一定默契的業主,都開不了口請假。雖然不敢說是史上第一個,但我想,自己必定是少數幾個,帶筆電和工作上路的四國行者吧。
之所以如此,無非數年來接案維生,狀況雖不差,而我卻任由下一餐沒著落的「害怕」悄悄萌芽、蔓延,就像空氣中隨時懸浮著PM 2.5的恫嚇,看不見,可依舊存在。
背在心上的,終究比背在身上的,沈重多了。

感受過沈重,才懂了輕巧的美
「我們現在走起來好輕鬆,對吧?」同行的女性友人,光是8公斤上下就讓她大喊吃不消,而吐露這句話的當下,卻正與我一起輕裝步向山頭上的第四番靈場大日寺。原來稍早,兩人剛到當晚山腳下的民宿,卸下行囊、帶上參拜必要的物品,這才輕快地上路。
往大日寺途中的山路,雨後更添一番清朗。
想想,若非如此,我們絕無可能,在那天雨後如洗的向晚長空下,以輕緩、愉悅的心境,緩目張望眼前的蒼綠,盡情感受夕照柔光的輕撫。若非如此,我們更無可能,歸途中與那對美籍亞裔夫婦並肩、漫步、愜意閒聊,反而很可能拖著倦身與愈加沈重的行李,滿腦子想著下山而已。
肉體輕鬆了,多少終是有助於鬆綁心靈吧,我想。

看見四國,或是看見自己?
肉身和心境的痛苦,打從旅途起點便暗示著我:請看見自己,而非僅僅看見四國的世界、弘法大師的世界。
從大阪往四國客運,必經美麗的淡路島。此時的我,多半還沒完全拋卻「觀光客」的獵奇心態。
一直以來(甚至包括四國之行),我與所有旅人無異,踏出家門,總認為是要走進世界。但後來,再多的豐富,都充填不了內心的空蕩。一如進城追夢的異鄉人,剛開始歡欣於它的絢爛與熱鬧,直到某個時刻再也弄不清:是自己來到城市找自己,或者正是那高壓而空洞的城市,讓自己更需要找到自己
自我,始終都在,而那,才是最值得傾命探尋的寶地。在這容易迷途的年代,四國提醒了我每個人,都該成為自己待解的謎自己今生最大的懸案。而起點,是向內走,扎扎實實地感受自我。
四國遍路第一堂課:「覺察自我」,下課!

櫻餅

【嚐一口,遍路上的甘甜】櫻餅
同場加映:外皮粉嫩、豆餡綿密的「櫻餅」。
這道點心,來自舊撫養街道上遍路小屋的女主人,但真正打開來品嚐,卻是遲至當晚下榻處,亦即前面提及大日寺下的民宿。
說起來,並非收到時飽腹之故,而是當下的我,正忙於線上會議,連瞧,都沒心情瞧它一眼。
放不上一顆心,美饌當前,亦如糟粕。櫻餅,謝謝,女主人,謝謝,教會我這寶貴一課。yummy!

*關於本專題,請跳轉至介紹頁
*本專題也讓你跟著走心了嗎?歡迎「留言」「分享」「追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