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9/26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什麼人需要做水中運動?水中運動的六大目標族群!

【民眾好讀】2023.06.26

(本篇文章僅討論常見情況,疾病症狀因人而異,執行運動前請與您的醫師、治療師、或水療老師確認自己的身體情況是否合適)
前幾週的文章更新之後,有人問說
「所以,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應該要做水中運動?」
這真的是一個好問題!本週就直球對決 — —到底是誰可以做水中運動?

基本上,大家都可以做!
只要您有興趣,歡迎直接向專業的水療老師、物理治療師們諮詢。
對一般健康人來說,要解決身體動作問題選擇很多,不一定非得水中運動不可,因此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與便利性,決定是否選擇水中運動。
不過,對某部分的人來說,水中運動可能會比陸地運動有更多好處,我們在這裡推薦「適合水中運動的六大目標族群」,如果您有這些問題,可以考慮選擇水中運動喔!

1. 嚴重疼痛

(這邊主要討論的是肌肉骨骼性的疼痛,內科或惡性腫瘤相關的複雜疼痛併發症應諮詢您的醫師。)
如果您的疼痛聽起來像是下面這種狀況:
「醫生說我腰椎滑脫要復健,但我不只腰痛,屁股也痛腳也痛,知道要做運動但痛到不想動。」
「我痛到幾乎沒辦踩地,全身都在痛。」
那您可以考慮水中運動!
如果疼痛擴散範圍很大,導致在陸地上不容易做運動,水裡是一個可以減低疼痛、放鬆肌肉、幫助增加動作的地方。在陸地上不容易做到的,水裡輕鬆很多!
案例舉例:纖維肌痛症、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

2. 神經性疾病

最常見的像是中風、帕金森氏症,神經性疾病通常會讓身體不穩定、平衡較差,跌倒風險很高,雖然在陸地上也有很多訓練方式,但需要比較多保護措施,動起來不自在,也比較不像生活中真實會遇到的狀況,這類個案在銜接日常獨立性訓練時,偶爾會遇到無法提升難度的瓶頸。
在水中透過浮力的幫助,幾乎可以移除大部分的支撐輔具,既能安全的挑戰自己的平衡能力,也可以從水流中獲得大量的動作感覺回饋突破瓶頸找回身體主控權,許多研究結果也發現水中訓練平衡的效果顯著。
案例舉例:中風、帕金森、多發性硬化症、阿茲海默症

3. 高齡

隨著年紀變大,身體的毛病也比較多,例如關節退化、多處疼痛、肌耐力變差、骨質疏鬆等問題,大大小小的毛病,經常讓長者的活動量下降,但不動又會讓身體退化更快,這樣的難題可以透過水中運動一次解決!
水中運動對關節很溫和,也不容易跌倒,配合專業水療老師或治療師的運動訓練計畫,讓長者也能保持良好無痛的運動習慣
案例舉例:骨質疏鬆、衰弱 (frailty)、整體退化 (deconditioning)

4. 骨科手術術後

現在的醫學非常進步,很多受傷都可以依賴手術修補,骨折、韌帶或肌腱斷裂已經算簡單的手術,甚至髖關節、膝關節有問題也能置換。但手術後通常會有幾個問題:
1. 雖然裡面的受傷部位修好了,開刀進去的傷口周遭還是很腫、很痛
2. 手術初期可能有一些限制,例如腳不能全力踩地、角度不能超過幾度等
3. 理論上手術修好了,應該要沒問題才對,怎麼好像突然不會使用、「腳不是我的腳」
這些都是術後常見的問題,明明關節韌帶都換新了,怎麼反而不會用?這是因為雖然外觀傷口縫起來了,但手術的過程中其實周邊肌肉還是有被破壞,因此術後除了重新訓練原本手術處理的地方,還要重新訓練周邊肌肉的協調性,而且越早開始訓練,復原的狀況越好
只要傷口無虞(搭配防水敷料),水中可以符合手術後「不能承重」的限制,同時有止痛、消腫效果,再搭配運動訓練,把握黃金恢復期訓練
案例舉例:膝蓋韌帶斷裂、骨折、關節置換、腰椎融合

5. 懷孕

懷孕是美好又辛苦的一段時期,身體會承受暫時性的巨大改變,但孕期不是疾病,疾病有明確的治療目標和預後,孕期則不會因為「治療成效」提前或延後「痊癒」的時間,孕期間更重要的是讓媽媽們如何與身體共處在舒適的平衡狀態,度過這不多也不少的十個月。
由於賀爾蒙與體態在短時間內產生的巨大變化,有可能會超過身體原本設定的承受機制,因此很多媽媽們會有各式各樣的腰痠背痛、末端腫脹、睡眠品質不佳等問題,這時水中能夠提供相當舒緩的環境,利用浮力與水溫幫助媽媽們支撐身體重量、舒緩疼痛、消除水腫,也讓媽媽們能夠暫時忘記陸地上的重力,在水中放心的活動筋骨。
案例舉例:孕期下背痛、雙腿腫脹、肌肉骨骼問題影響睡眠

6. 體重過重 / 肥胖

(減重需要同時搭配飲食控制以及身體賀爾蒙調控,這裡單純討論對體重過重的人較無傷害的運動,非針對減重效果)
肥胖經常讓人陷入一個無奈惡性循環,明明需要運動,但體重讓運動變得很困難,不動的話肌力下降又更不容易支撐體重,這個時候的運動良伴就是水中運動!
體重越重,浮力支撐的越多沒有超載的問題,不必擔心走路或跑步會不會傷害關節,可以在水中重拾輕盈的感覺,安心追趕跑跳碰!
案例舉例:因過重造成的關節退化、心肺耐力下降、肌肉骨骼系統疼痛

簡單來說,水中運動很適合幫助疼痛範圍很大、問題主要在軀幹與下肢這些會影響走路的區域,或是全身協調不佳,在陸地上訓練風險很高的對象。如果您有以上的困擾,但以前不知道有水中運動,可以試試看這個不一樣的新環境!
(以上這些只是對常見的疾病舉例,每個人是否有其他身體情況會影響水中運動,需要進一步跟醫師、治療師、或是水療老師討論後,才能確認是否適合。)
如果您沒有重大疾病,單純覺得「動作控制不佳」、「陸地上運動負擔很大」、「工作姿勢不良造成緊繃」的亞健康族群,水中運動 why not?
這個夏天就把握機會,透過水中運動進行訓練,增加身體協調性吧!
衛教文章僅描述基本概念,是否完全適用於您的個人情況,請進一步諮詢水中運動專業人員

Written by Patty Ku
古沛昕|物理治療師 International Aquatic Therapy Faculty (IATF) 國際水療協會 / 講師 游刃有魚 / 水中運動訓練 全星物理治療所 / 神經高齡物理治療

References
Becker, B. E. (2020). Aquatic therapy in contemporary neurorehabilitation: an update. PM&R, 12(12), 1251–1259.
Verhagen, A. P., Cardoso, J. R., & Bierma-Zeinstra, S. M. (2012). Aquatic exercise & balneotherapy in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Best Practice &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 26(3), 335–343.
Waller, B., Ogonowska-Slodownik, A., Vitor, M., Lambeck, J., Daly, D., Kujala, U. M., & Heinonen, A. (2014). Effect of therapeutic aquatic exercise on symptoms and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lower limb osteoarthritis: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Physical therapy, 94(10), 1383–1395.
Barker, A. L., Talevski, J., Morello, R. T., Brand, C. A., Rahmann, A. E., & Urquhart, D. M. (2014). Effectiveness of aquatic exercise for musculoskeletal conditions: a meta-analysis.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95(9), 1776–1786.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