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春秋》:衛州吁弒其君完(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衛國州吁對鄭國發動兩次戰爭都旗開得勝,卻遲遲未能安定國內民心。石厚為此請教父親石碏,石碏說:「只需要請州吁去朝覲周天子,就能夠安撫百姓得民心了。」
石厚說:「周天子不是想見就見得到,有什麼方法讓州吁有機會去朝覲天子呢?」
石碏回答說:「現在天子與陳國國君關係很好,而衛國又跟陳國有些交情,如果拜託陳國使者幫忙引見,州吁就一定可以見到天子了。」石厚認為這個意見可行,於是跟州吁一起去陳國,打算照着父親的指示來做。
州吁和石厚離開後,石碏立刻請人去跟陳國聯繫,說:「衛國是個小國家,而我又年老了,沒辦法做什麼事了。現在來陳國的這兩個人,是殺掉我們國君的叛徒,你們要趁着這個機會把他們抓起來!」原來一切都是石碏的計謀。
州吁和石厚到了陳國,陳國人就把他們抓住了,並且通知衛國人來處置州吁。衛國派大臣醜在衛國和陳國之間的濮地殺死州吁。石碏則派管家獳羊肩到陳國,把參與弒君的兒子石厚殺死。最後,衛國人從邢國找回公子晉來擔任國君,公子晉是衛莊公的兒子、衛桓公完的弟弟。隔年夏天,衛國安葬了衛桓公。至此,衛國終於靠着老臣子石碏平定了州吁之亂。
成語「大義滅親」出自於此,形容石碏盡了大臣的責任,殺死參與弒君的兒子。歷來對於大義滅親多有爭論,究竟是對國家忠誠比較重要,還是親情比較重要?
整個故事裏有兩對父子,一是衛莊公與州吁,二是石碏與石厚。從石碏一開始勸諫衛莊公,我們就能大致了解他的教子之道,石碏希望莊公能以道義來教導州吁,避免過度寵溺兒子,但莊公沒有聽從石碏的意見。而石厚與州吁結交,石碏雖然曾阻止兒子,亦無法禁止二人來往,當時州吁只是一個跋扈囂張的公子,在石碏看來充其量只是誤交損友。其後州吁弒君、兩次攻打鄭國,連魯國的大臣也知道州吁殘暴不仁,石厚還是支持州吁,這時石碏的容忍也到達底線,最終有了大義滅親的行為。
無論支持還是反對大義滅親,可能都沒有留意到石碏的大義滅親是難以避免的。州吁弒君,理應被誅,石厚又怎能因為自己是老臣之子而得到豁免呢?所以石碏親自請管家把兒子殺死,重點是石厚罪有應得,而非父親狠心把兒子置於死地。
如果你是石碏,你會派管家去協助兒子逃亡,還是派他去殺死兒子呢?
【原文依據】
《春秋經.隱公四年》:
戊申,衛州吁弒其君完。
九月,衛人殺州吁于濮。
冬十有二月,衛人立晉。
《春秋經.隱公五年》:
夏四月,葬衛桓公。
《春秋左氏傳.隱公四年》: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問定君於石子。石子曰:「王覲為可。」曰:「何以得覲?」曰:「陳桓公方有寵於王。陳、衛方睦,若朝陳使請,必可得也。」厚從州吁如陳。石碏使告于陳曰:「衛國褊小,老夫耄矣,無能為也。此二人者,實弒寡君,敢即圖之。」陳人執之,而請蒞于衛。九月,衛人使右宰醜蒞殺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蒞殺石厚于陳。
君子曰:「石碏,純臣也。」惡州吁而厚與焉。『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衛人逆公子晉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書曰「衛人立晉」,眾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5會員
166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衛國州吁發動四國聯合攻打鄭國,圍困了鄭國首都的東門五天,讓魯國的魯隱公注意到弒君自立的州吁。在當時,弒君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其他諸侯有義務去討伐弒君的人⋯⋯
上一次講到衛國大夫石碏勸衛莊公要好好管束公子州吁,衛莊公未有理會,而石碏禁止兒子石厚與州吁來往,但石厚也不聽從父親。在衛莊公和石厚看來,石碏似乎多慮了。
上一次講到衛莊公還未選定太子的人選,而公子州吁跋扈囂張,莊姜對公子州吁多有不滿。 衛國的大臣石碏把這一切看在眼裏,於是向衛莊公進諫⋯⋯
上一輯春秋篇,講的是鄭莊公和弟弟段、母親武姜的衝突以及和好。這次故事則主要發生在衛國。
衛國州吁發動四國聯合攻打鄭國,圍困了鄭國首都的東門五天,讓魯國的魯隱公注意到弒君自立的州吁。在當時,弒君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其他諸侯有義務去討伐弒君的人⋯⋯
上一次講到衛國大夫石碏勸衛莊公要好好管束公子州吁,衛莊公未有理會,而石碏禁止兒子石厚與州吁來往,但石厚也不聽從父親。在衛莊公和石厚看來,石碏似乎多慮了。
上一次講到衛莊公還未選定太子的人選,而公子州吁跋扈囂張,莊姜對公子州吁多有不滿。 衛國的大臣石碏把這一切看在眼裏,於是向衛莊公進諫⋯⋯
上一輯春秋篇,講的是鄭莊公和弟弟段、母親武姜的衝突以及和好。這次故事則主要發生在衛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太尉李修在虞詡的建議後開始集中三公商討最終決定不棄涼,給鄧騭懟回去的同時開始辟西州豪桀為掾屬,拜長吏子弟為郎,以安慰關西豪族。 虞詡在劉秀留下的政治結構下利用三公的力量完成了對大將軍鄧騭的制衡,不僅保住了涼州,還將涼州的大量豪族子弟進行了特招入朝,變相的肯定並鼓勵了西涼豪族們對羌人的不合作。 他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武帝回到長安後下達諭旨:收回皇后的印璽和綬帶,衛子夫自殺。 事後清算,誰也沒幫的北軍護軍使者司令任安被武帝認為是騎牆派,腰斬;太子的眾門客,一律處死;凡是跟隨劉據發兵謀反的,一律滅族;各級官吏和兵卒凡非出於本心,而被劉據挾迫的,一律放逐到敦煌郡。 總之只要是摻和太子兵變的,全都沒跑了。 至此,
左 傳 【鄭子家告趙宣子】    晉國會合諸侯,準備攻打宋國,但是不邀請鄭國,因為他認為鄭國和楚國交好。    鄭國大夫子家寫信給晉國大夫趙宣子,歷數鄭國對晉國的勤侍奉、盡禮數,並拉攏原來親楚國的陳、蔡兩國來奉事晉國,足以證明鄭國並未親楚。希望體諒小國的為難,如果還不能獲得諒解,那也只好「鋌
左 傳 【燭之武退秦師】     晉、秦合攻鄭國,鄭國派燭之武見秦伯。     燭之武說:「鄭國知道快要滅亡了。秦國如果以鄭國為邊邑,中間還夾著其他國家,您也知道這其中的難處。哪裡需要滅亡鄭國來增加鄰國的土地呢?鄰國增加國土,您就少了土地呀。何況晉國一方面往鄭國開疆闢土,一方面有往西邊侵占土地。
左 傳 【介之推不言祿】     晉文公賞賜那些跟隨他流亡的臣子。介之推不談賞賜,晉文公也沒有給他賞賜。     介之推說:「晉文公當國王本來就是上天的意思。這些大臣以為是自己的功勞。下面的人把罪過當作正當,上面的人賞賜奸邪的行為,上下相互欺騙,我難以跟他們相處啊。」     介之推的母親說:
左 傳 【陰飴甥對秦伯】     秦國攻晉,擄晉惠公。     晉國大夫陰飴甥前往秦國求和。     秦伯問:「晉國內部和睦嗎?」     陰飴甥說:「不和睦。平民認為一定要為晉惠公報仇。士大夫們知道晉惠公的過失,認為秦國一定會放回惠公,要報答秦國的恩德。因此不和。」     秦伯又問:「
左 傳 【宮之奇諫假道】     晉國要假道虞國討伐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諫言:「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虞、虢兩國就如同唇齒。虢國滅亡,虞國就不保。」     虞公說:「晉是我的宗親,怎麼會害我?」     宮之奇舉了晉伯殺害親族之例來勸說虞公。     虞公又說:「我祭祀都是用豐盛潔淨的
左 傳 【鄭莊公戒飭守臣】     魯、齊、鄭三國聯合伐許,許莊公敗,逃衛。魯、齊讓鄭佔有許國,鄭莊公將許國一分為二,東邊歸許莊公之弟許叔,西邊派鄭國大臣公孫獲監管。本文為評論鄭莊公知禮之處。 【源遠流長,古語今用】 一、 量力而行之。今用「量力而為」 二、 相時而動。今用「順時而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