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春秋》:衛州吁弒其君完(二)

更新於 2023/08/3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一次講到衛莊公還未選定太子的人選,而公子州吁跋扈囂張,莊姜對公子州吁多有不滿。
衛國的大臣石碏把這一切看在眼裏,於是向衛莊公進諫:「微臣聽說:愛自己的孩子,就要用正確、合宜的道理來教導他,不要讓孩子學壞。驕傲的心理、奢侈的生活、縱慾和放肆的行為,都會讓孩子偏離正道。會有這些情況,就是因為國君您太過寵愛公子州吁了。如果國君您希望把立州吁為太子,那就趕快做出決定。如果不立吁為太子,那就只會為日後的禍患鋪路。依微臣所見,受到寵信卻不會驕傲自大、身處高位卻不介意退下來、退下來又毫無怨言、即使有埋怨卻不會化成仇恨,這種人真的世間罕見啊!」言下之意,就是指州吁現在受到寵愛,但日後如果無法成為國君,就會心生怨恨。
石碏又說:「倫理上有六逆六順:地位低賤的來謀害地位尊貴的、年紀小的侵犯年紀大的、關係疏遠的取代關係親近的、新的代替舊的、渺小的凌駕在強大的之上,不正當的破壞正當的,以上就是六種違背道義的行為。」石碏說的這六項,無一不是指公子州吁要取代及侵害公子完,因為公子州吁是由侍女所生,公子完則是莊公的妾所生,兩人的地位有明顯差異。
石碏接着說:「君主行合乎道義的事情、大臣依照君主的的命令來行事、父親慈祥、兒子孝順、兄長友善仁愛、弟弟對人恭敬,這就是六順,是六種符合道義的行為。不做符合道義的事,反而去做違背道義的事,這樣很快就會招來禍患,國家也不能安寧。國君您作為人民的統治者,應該要讓禍患遠離國家和人民,現在您卻使禍患加速來臨,這樣恐怕不太妥當吧!」
石碏講了一大篇委婉的勸諫,衛莊公卻不認為寵溺州吁會出什麼問題,因此沒有聽從石碏的意見。石碏有個兒子叫做石厚,他和公子州吁交情不錯。石碏深信日後州吁會闖禍,所以禁止兒子石厚與州吁來往,但石厚不聽,仍舊與州吁來往。
石碏對州吁的判斷是否正確呢?石厚與州吁來往會是個錯誤嗎?且聽下回分解。
【原文依據】
《春秋經.隱公四年》:
戊申,衛州吁弒其君完。
《春秋左氏傳.隱公三年》:
石碏諫曰:「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驕、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弗聽。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164內容數
以儒學、古文字、武俠評論以及書法為主的文化普及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稽古齋 的其他內容
上一輯春秋篇,講的是鄭莊公和弟弟段、母親武姜的衝突以及和好。這次故事則主要發生在衛國。
上一輯春秋篇,講的是鄭莊公和弟弟段、母親武姜的衝突以及和好。這次故事則主要發生在衛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 : 1. 什麼是從 0 到 1 的意思 2. 發明新科技就是創造價值了嗎 ? 還是只留下了巨大泡沫 --- 從 0 到 1 案例 - 特斯拉的 Master Plan 3. 打造一間獨佔企業的 4 個建議步驟 4. 創業心態 - 當個確定的樂觀主義者
Thumbnail
《衣袖紅鑲邊》是以朝鮮正祖李祘與宮女德任的愛情故事為主軸,一齣以史實為基礎進行擴編詮釋的古裝韓劇。其中,時任東宮的李祘被英祖禁足時,夜裡與德任隔著紙門讀《詩經》的情節,引發觀眾對詩句的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辯護之餘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007 -------------------------------------------------- 「正義強調艾希曼的重要性,他是卡爾˙阿道夫˙艾希曼(Karl Adolf Eichman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如果把當年希特勒和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
Thumbnail
美國從「一戰」開始,逐漸扭轉孤立主義思潮,開始介入國際事務;最終在「二戰」後成為「世界警察」,孤立主義幾乎銷聲匿跡。造成國家發展如此重大的轉折的,就是威爾遜總統,而他用以說服美國美國人民放棄孤立主義心態的論調,就是建立在道德論的基礎上。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雖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歷史可以解釋。 楊奎松的《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一書在解釋國民黨與共產黨幾十年的糾葛的時候,針對國民黨面對共產黨為何無可奈何,最後拱手讓出江山一事,反覆用歷史事實提供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國民黨的內鬥。
Thumbnail
閱讀歷史,確實會讓人有很多感慨,也會有很多的省悟;從歷史的脈絡上,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當下的現實。今天台灣的國民黨會成為備受爭議的政黨,很大程度上是今天現實中他們的一些政策和做法造成的。
Thumbnail
<p>在《無岸的旅途》這本書中,李志德以他長期對中國的深入觀察和對兩岸關係發展脈絡的清晰掌握,點出了兩岸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的一些基本性的,深層次的問題。</p>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 : 1. 什麼是從 0 到 1 的意思 2. 發明新科技就是創造價值了嗎 ? 還是只留下了巨大泡沫 --- 從 0 到 1 案例 - 特斯拉的 Master Plan 3. 打造一間獨佔企業的 4 個建議步驟 4. 創業心態 - 當個確定的樂觀主義者
Thumbnail
《衣袖紅鑲邊》是以朝鮮正祖李祘與宮女德任的愛情故事為主軸,一齣以史實為基礎進行擴編詮釋的古裝韓劇。其中,時任東宮的李祘被英祖禁足時,夜裡與德任隔著紙門讀《詩經》的情節,引發觀眾對詩句的好奇與討論。
Thumbnail
辯護之餘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https://paratext.hk/?p=3007 -------------------------------------------------- 「正義強調艾希曼的重要性,他是卡爾˙阿道夫˙艾希曼(Karl Adolf Eichman
Thumbnail
致謝 微批 Paratext 刊登本文: https://paratext.hk/?p=2865 民粹的時代,民主的概念被極端推演成政治社會中的事物必須連庶民都具有可及性,專業被貶斥成賣弄筆墨、故作玄虛,象牙塔成為形容知識份子封閉系統的象徵,高聳入雲卻不近人情。有點像是處在法治國家中—
Thumbnail
如果把當年希特勒和法西斯勢力崛起的原因與今天美國發生的政治變遷對比來看,你就會知道作者完全是在「以古托今」。其書精彩之處,就是當年威瑪共和之死的狀況,與今天美國的時局有諸多相似之處。作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呢?且看他的主要觀點如何。
Thumbnail
美國從「一戰」開始,逐漸扭轉孤立主義思潮,開始介入國際事務;最終在「二戰」後成為「世界警察」,孤立主義幾乎銷聲匿跡。造成國家發展如此重大的轉折的,就是威爾遜總統,而他用以說服美國美國人民放棄孤立主義心態的論調,就是建立在道德論的基礎上。
Thumbnail
中國驚人的工業增長,使得她「幾乎是違反自身意願地」成為了世界強國。鄧小平曾經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但是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強大,中國勢必要被迫介入國際事務,可是中國的問題在於,她完全無法為世界提供任何道德正義、涉及價值觀的意識形態。
Thumbnail
雖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歷史可以解釋。 楊奎松的《國民黨的「聯共」與「反共」》一書在解釋國民黨與共產黨幾十年的糾葛的時候,針對國民黨面對共產黨為何無可奈何,最後拱手讓出江山一事,反覆用歷史事實提供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國民黨的內鬥。
Thumbnail
閱讀歷史,確實會讓人有很多感慨,也會有很多的省悟;從歷史的脈絡上,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當下的現實。今天台灣的國民黨會成為備受爭議的政黨,很大程度上是今天現實中他們的一些政策和做法造成的。
Thumbnail
<p>在《無岸的旅途》這本書中,李志德以他長期對中國的深入觀察和對兩岸關係發展脈絡的清晰掌握,點出了兩岸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的一些基本性的,深層次的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