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生活收屍,真切地感受生活的侷限,物品之所以能夠帶來安全感,但其真正的因果究竟是誰先誰後?
大學因為住宿舍的關係,每一學期就必須將所以物品打包一次,除了偶爾會將所有物品塞進衣櫃,眼不見為淨以外,每一次打包都像是在為自己過去半年的生活收屍:雜物是骨肉,使用痕跡是留下無意間留下的傷疤,衝動購物的是陪葬品,能夠重複使用的是遺物,一箱一箱地封起,又是我下半年的行李。當一切程序結束,冷眼審視著這一切,闔上房門的瞬間,一併告別。
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生活用品越來越少,打包的速度越來越快,緬懷的時間也變得越來越短。
直到開始準備出發日本一個月的行李,先是謹慎地挑選合適的尺寸,一樣一樣放進行李箱,再一次又一次搜尋著各種關鍵字:「出國一個月 行李箱」、「托運用品清單」、「托運違禁品」、「出國行李注意」等等,準備的一週期間反覆地在遺漏東西以及行李超重的問題擺盪。
整理行李的時候,一直讓我聯想到濾紙,篩掉了一些不必要的,看似變得更完美、更輕盈了,但感覺上卻突然空了一大塊,意識到原來生活中的每一個物品,都確確實實地帶來安全感,後來才轉變為生活感。
當意識到自己能夠靠一個28吋的行李箱活過一個月的同時,有一些鄙夷那個需要塞滿一個後車箱的物品,住進宿舍的自己。不禁有一些懷疑,到底哪一個才能夠真正地維持最基本所需呢?又或是根本不用準備,帶一張信用卡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