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奧本海默懸案——下工之後人間蒸發的百名特效工作人員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葉郎每日讀報:奧本海默懸案——下工之後人間蒸發的百名特效工作人員 ▌

20230724

raw-image

如果你只有一分鐘的話,以下是 ChatGPT 濃縮葉郎今日讀報重點——

• 電影《Oppenheimer 奧本海默》在片尾字幕中刪除了 DNEG 這家唯一負責視覺特效的公司的127位工作人員的名字,同時宣稱該片主要使用實體特效而非 CGI。
• 電影的行銷策略和 Nolan 的訪談製造了一種「零 CGI」的神話,並美化了實體特效的使用,而這些特效在某些情況下比 CGI 更環境破壞和不真實。
• 視覺特效產業正面臨著剝削、低薪、長時間工作和缺乏來自電影製作人和片廠的認可,尤其是在 peak TV 和串流大戰的時代。

今日讀報全文如下——


■ 消失在核彈輻射塵中的127個活人

忍了好幾天的特效圈終於在昨天陸續開槍:

動畫專業媒體 Cartoon Brew、VFX Express 還有專業工作者 Hugo Guerra、dasNeves.vfx 等人的 Twitter 帳號(不管 Musk 今天開始要叫它什麼,我們先暫時稱作 Twitter)不約而同地貼出了多張截圖踢爆《奧本海默》的特效爭議:

首先依據電影院拍下的片尾演職員表和 IMDB 網站上的演職員表欄位,該片反常地只列了總共25位特效工作人員和特效總監 Andrew Jackson 的名字。而且這26個人當中總計有11位是主管職(包含特效總監 Andrew Jackson ),而只有15位是真正執行特效的基層特效人員。

依據從去年底到上映前以來的媒體報導內容顯示,導演 Chrstopher Nolan 一再強調只用實體特效達的心願。比如日前對娛樂媒體 Collider 說:「我認為電腦非常靈活,可以達成各種各樣的任務,但它們的成果往往感覺讓人覺得有點安全。這就是為什麼它們在恐怖電影中變得很不好用。 CG 特效對觀眾來說往往感覺太過安全。最終,奧本海默的三位一體試驗必須以某種方式具有威脅性 的方式現身。它必須有真實世界影像的咬合力。對於那些在場的人來說,那是最美麗和最可怕的事情同時存在,而這就是我們在這部電影中想要達成的事。」

所以是因為實體特效不像 CGI 電腦特效一般耗費人力,才使得《奧本海默》不像用其他大片那樣在片尾掛了又臭又長上百名特效人員的名字嗎?

結果連結回該片唯一的特效公司 DNEG 網站,結果他們非常老實地在《奧本海默》專案網頁上提供了將近160人的團隊名單。好事之人耐心比對,總計有大約80%的工作人員共127個人的名字被《奧本海默》的片尾字幕刻意遺漏。

親愛的 Nolan,這127人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 純手工的 Nolan 神話

「電影長達三個小時,多出10秒的字幕對觀眾來說不會有什麼區別。但對於那些能夠在一部大片上有一個掛名的工作人員來說,列名其中代表的是整個世界。」 Cartoon Brew 昨天的發文裡頭痛批。

實際上遺漏這127個名字的最可能動機,就是為了圓整個行銷過程中企圖捏造的「零 CGI」的謊。

Nolan 的訪談用語其實是謹慎的,只是擦邊球地反覆強調他追求用實體特效取代 CGI 電腦特效的決心,並未真正說出「本片絕對不含 CGI」的武斷說法。只是媒體轉述很快就會失控,並像喝水傳話的遊戲一般在網路上不斷被改造成更果決的說法。

不過行銷團隊也很難徹底脫罪。《奧本海默》這一次的行銷操作反覆神格化 Nolan,本人將他塑造成不用智慧型手機、不用電腦寫劇本的反科技哲人,就差沒有說他騎驢子去片廠和放飯的時候在攝影棚旁邊的草皮上吃草。

訪問 Nolan 的娛樂媒體 Collider 在一系列關於《奧本海默》的報導中甚至把 Nolan 的前作《頂尖對決》比做對電影特效的哲學啟發:

「《The Prestige 頂尖對決》中傳送真人魔術的給我們教訓是,即使是最簡單、最實際的奇觀也可以讓觀眾印象深刻。如果有人認為一定要越大越好,或者最華麗的新科技才能取悅觀眾,恐怕是行不通的。正如電影中 Borden 對 Angier 說的,『你大老遠跑到世界的另一端,花了一大筆錢,做了糟糕的事情——真的很非常的事情,可是Robert 這一切全是白費功夫啊。』」

緊著該文順便倒打了《閃電俠》和《印第安納·瓊斯和命運之盤》就是對傳統特效信仰不夠純正、用了太多邪門歪道的 CGI 才會陰溝裡翻船。

不過《奧本海默》的行銷團隊也不是捏造這種純手工神話的第一人。我們最熟悉的《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的任務》早從23年前就開始捏造「完全不靠替身」的行銷話術。實際上這個說法原本只是第二集行銷波段中一個小話題,因為反映良好而日後不斷加碼,甚至變成該系列電影最大號召。2017年 Tom Cruise 在第六集的拍攝現場撞上建築物受傷,並導致整個電影停拍數個月。這系列新聞成為《不可能的任務》歷來最大規模的行銷話題,並直接導致一年後上映的該片獲得8億美元票房的成果。

Tom Cruise 並非完全不使用替身演員,只是會刻意親自演出大型特技畫面來作為號召。和《奧本海默》一樣,這種行銷話術的代價就是背後的特技演員和特效人員的努力被犧牲了。


■ 純手工真的比較健康嗎?

這次負責特效的 DNEG 已經是第八次和 Christopher Nolan 合作,並且已經因為《Inception 全面啟動》和《Tenet 天能》兩次拿下奧斯卡獎。這家特效工作室同時處理傳統特效和 CGI 電腦特效。

從過去的合作當中,就可以很容易釐清 Nolan 的態度並非拒絕 CGI,而是追求盡可能接近真實。《全面啟動》中那個建築物被折疊的經典畫面當然是電腦畫出來的,但跟著碎裂的建築碎片卻是真實的道具合成進去的。

《奧本海默》究竟有多少 CGI 畫面可能還需要更多專家來抓漏。但娛樂網 Screen Rant 已經先猜測片中給幾個為了表達主角強烈情緒的鏡頭中,背景的抖動效果很殼能是電腦加上去的。

延伸出來的另一個話題是,純手工真的比較健康嗎?

一家印度媒體 The Quint 提供了非常值得電影觀眾思考的觀點:

Nolan 在 Empire 雜誌的訪問中解釋核彈畫面如何不用 CGI 達成:「有些是用巨大尺度的爆破和鎂閃光以及大量黑色火藥和汽油之類的素材做出來的爆破效果。有些則是尺度非常小的爆破,混合顆粒、油料和各種液體交互作用創造出來的錯覺。」

作者提醒我們汽油和丙烷都是化石燃料,它們的燃燒會釋放出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此外,製造閃光效果鋁粉和鎂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損害。這些金屬粉末在空氣中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氧化物,會長期留在環境中污染土壤和水源。

這個案例其實代表的是更長遠的趨勢。好萊塢近年為了新聞話題而強力追求更大規模的實體特效(以取代其實更容易做到的 CGI)。

《Spectre 007:惡魔四伏》已經在高潮戲的爆破中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威力最大的爆破,達到等同於68.47公噸 TNT 炸藥的效果。然而隨後在《No Time to Die 007:生死交戰》仍不滿足地繼續追求另一個記錄——金氏世界紀錄單一鏡頭中使用炸藥最多的鏡頭。

如果 CGI 呈現出來的效果其實差不了多少,那麼我們是否真的需要為了網行銷議題傳播用掉這麼多污染環境的炸藥?


■ 地獄中的 CGI 電腦特效產業

難道用 CGI 取代傳統特效就一定健康無害嗎?

「《奧本海默》只是又一個例子,顯示了像 Nolan 這樣的創作者如何一再向媒體貶低和扭曲視覺效果工作者的工作成功,接著再藉由在片尾字幕中刻意忽略他們給予他們進一步的重擊。超過125名為《奧本海默》成功做出貢獻的人被排除在演職員表中,這提醒了我們視覺特效行業是一個敗壞和支離破碎的產業,在每一個層級上都極盡剝削和貶低其工從業人員」 Cartoon Brew 在昨天的文章中如此作結。

過去幾年是電視史上電視劇產業前所未有的高峰。在 peak TV 和串流大戰的雙重機遇下,特效產業一方面接到了史上最大量的訂單,另一方面卻正在經歷史無前例的剝削。

和過去不一樣的是串流節目有更高的檔期壓力。即便製作時程遠短於電影,我們更常聽到電影延後檔期,而甚少發生串流節目延後檔期。準時上架背後代表的是更多特效工作者被更高強度的時程壓力逼迫,日以繼夜地加班,用自己的身體換取合作平台的市場競爭力。

去年以來特效產業發起了一波一波的串流,抗議來自片廠的時程和成本壓榨,其中最常被點名的正是大宗訂單的來源——漫威。2021年起升任漫威後期特效與動畫總裁的 Victoria Aloso 日前被無預警解除職務,就一度盛傳跟特效產業的抗議有所關聯。

同樣在 peak TV 和串流大戰中遭到無情壓迫的編劇,已經展開罷工四個月。然而由於全球的視覺特效產業普遍欠缺工會,只有英國的 BECTU 廣播、娛樂、電影和劇院聯盟的管轄權涵蓋了視覺特效人員,使得特效人員特別難以抵抗業主的壓迫。加上 CGI 電腦特效是最早全球化的環節,即便美國特效人員真的罷工,劇組也可以立刻把案子外包給遠在天邊的印度特效公司,甚至無縫接軌、立馬遠端開工,完全不用像傳統特效人員必須飛到拍攝現場埋炸藥。

近來 SAG-AFTRA 美國演員工會和 WGA 美國編劇工會的罷工同時進行,導致全球產業鏈受到重挫,自由接案的特效人員幾乎成為第一個被雇主開鍘的人員。而近日裁員潮甚至已經燒到編制內的特效工作室員工身上。

最好的例子是,《奧本海默》上映的同時, 承接該案特效製作的 DNEG 同時傳出解雇倫敦辦公室約70個人。雖然從 DNEG 網頁判斷,《奧本海默》的特效應該是 DNEG 的印度分公司執行的專案,但難保接下來這些不被 Christopher Nolan 承認的印度人還能待在崗位多久。

用來對比《奧本海默》片尾字幕爭議的最好案例,就是日前 Warner Bros. Discovery 的串流服務 Max 的介面,被發現將演職員表中的製作人、導演和編劇等資訊濃縮成為 creators 一個欄位,立刻引發包含編劇工會在內的嚴厲譴責。而 Warner Bros. Discovery 則是在幾個星期之後摸摸鼻子偷偷將頁面改回分別列出製作人、導演和編劇的版型。

我們就等著看沒有工會組織的127個特效人員要花多少個星期才能重返《奧本海默》演職員表。

    avatar-img
    1.5K會員
    273內容數
    錄影帶不只是上個世紀的革命性科技媒介,也是一整個世代橫跨二、三十年的共同生活型態。我的首部數位連載作品《錄影帶生與死》,重溫 70 年代錄影帶工業的黃金年代與興衰跌宕,從錄影帶、DVD 到 Neflix 的數位崛起,錄影帶如何改變世界?一同探尋錄影帶的前世今生,走進電影工業後台,揭開幕後的文化革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葉郎每日讀報:不可能的任務第二週撞山,Tom Cruise 會成為好萊塢最後一個明星嗎? ▌ 20230724 今天所有人都會在討論 Barbenheimer 的票房數據,但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排名後面一點點的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葉郎每日讀報:AMC 的電影票差別定價實驗喊卡。電影院產業救命的創新在哪裡? ▌ 20230721 全世界的電影院產業都在戰戰兢兢地應對一週內兩件足以左右產業命運的大事: 一是 SAG-AFTRA 美國演員工會和 WGA 美國編劇工會的罷工可能導致電影的供應鏈中斷,將使 COIVD-19
    ▌葉郎每日讀報:到底是哪一台跑車讓 Netflix 訂戶數再次飆速增長? ▌ 20230720 Netflix 今天發佈第二季財報,其中新增訂戶數量驚人地達到原本外界預期的兩倍,全球總計增加590萬訂戶,使 Netflix 訂戶總數來到了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2.384億。 和2020年第二季受到
    ▌葉郎每日讀報:雙罷工可能導致美劇供應鏈中斷,加速觀眾和廣告主的草原大遷徙 ▌ 20230720 和票房分析師緊盯今年好萊塢暑假檔票房以便確認市場復甦是否真正降臨一樣,電視和廣告產業正緊盯今年美國秋季電視廣告預售成績,以便確認整個線性頻道產業到底是不是完蛋了。 不料距離預售告一段落只剩幾個星
    ▌葉郎每日讀報:危險到不能公開的《South Park 南方四賤客》和好萊塢的審判日 ▌ 20230719 最新一集《South Park 南方四賤客》出現了爆炸性的內容。不過爆炸性不在劇情裡頭,而在它的製產製歷程。 Forbes 今天報導一家名為 The Simulation 的公司推出了一
    【葉郎每日讀報】20230718 ▌葉郎讀報: Tom Cruise 另外兩個不可能的任務——說服罷工對抗中的兩造 ▌ Hollywood Reporter 的消息來源指出,男星 Tom Cruise 曾在上個月以 Zoom 視訊會議方式出席 SAG-AFTRA 美國演員工會和 MPTP 美國電
    ▌葉郎每日讀報:不可能的任務第二週撞山,Tom Cruise 會成為好萊塢最後一個明星嗎? ▌ 20230724 今天所有人都會在討論 Barbenheimer 的票房數據,但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排名後面一點點的電影——《Mission: Impossible – Dead Reckoning
    ▌葉郎每日讀報:AMC 的電影票差別定價實驗喊卡。電影院產業救命的創新在哪裡? ▌ 20230721 全世界的電影院產業都在戰戰兢兢地應對一週內兩件足以左右產業命運的大事: 一是 SAG-AFTRA 美國演員工會和 WGA 美國編劇工會的罷工可能導致電影的供應鏈中斷,將使 COIVD-19
    ▌葉郎每日讀報:到底是哪一台跑車讓 Netflix 訂戶數再次飆速增長? ▌ 20230720 Netflix 今天發佈第二季財報,其中新增訂戶數量驚人地達到原本外界預期的兩倍,全球總計增加590萬訂戶,使 Netflix 訂戶總數來到了遠遠超過競爭對手的2.384億。 和2020年第二季受到
    ▌葉郎每日讀報:雙罷工可能導致美劇供應鏈中斷,加速觀眾和廣告主的草原大遷徙 ▌ 20230720 和票房分析師緊盯今年好萊塢暑假檔票房以便確認市場復甦是否真正降臨一樣,電視和廣告產業正緊盯今年美國秋季電視廣告預售成績,以便確認整個線性頻道產業到底是不是完蛋了。 不料距離預售告一段落只剩幾個星
    ▌葉郎每日讀報:危險到不能公開的《South Park 南方四賤客》和好萊塢的審判日 ▌ 20230719 最新一集《South Park 南方四賤客》出現了爆炸性的內容。不過爆炸性不在劇情裡頭,而在它的製產製歷程。 Forbes 今天報導一家名為 The Simulation 的公司推出了一
    【葉郎每日讀報】20230718 ▌葉郎讀報: Tom Cruise 另外兩個不可能的任務——說服罷工對抗中的兩造 ▌ Hollywood Reporter 的消息來源指出,男星 Tom Cruise 曾在上個月以 Zoom 視訊會議方式出席 SAG-AFTRA 美國演員工會和 MPTP 美國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最佳影片:《奧本海默/Oppenheimer》 ▸Emma Thomas, Charles Roven, and Christopher Nolan 🏆最佳導演:《奧本海默/Oppenheimer》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福.諾蘭 🏆最佳男主角:《奧本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
    Thumbnail
    《奧本海默》 (Oppenheimer)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奧本海默》是一部深具歷史意義的傳記片,聚焦於J. Robert Oppenheimer,這位被譽為“原子彈之父”的科學家。電影深入探討了Oppenheimer在曼哈頓計畫中的角色,該計畫在二戰期間開發了第一顆原子彈。
    Thumbnail
    集政治、歷史、道德標準、人物與科學理論於一身的作品。《奧本海默》帶到了時代片/傳記片中所需要的各個面向,同時也讓各個面向缺一不可,使電影即便有著三小時的片長卻沒有流水帳拖泥帶水之感。
    Thumbnail
    《奧本海默的故事》是諾蘭導演的歷史紀錄片,描述了奧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間的故事,以及核武器的發展歷程。影片細緻地呈現了建造核試驗基地的過程,以及奧本海默後來反對核武器使用的心路歷程。觀影者在觀賞影片時,對日本人民產生無比同情,並深切希望這個世界再也不要有戰爭。
    Thumbnail
      諾蘭鏡頭下的奧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 1904—1967, Cillian Murphy飾)很立體,不只橫跨三個時間軸;1940年代從組織人才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羅沙拉摩斯進行人類首次核試驗-「三位一體」(1945年7月16日)、1954年的原子能委員會調查、及1
    Thumbnail
    🏆最佳影片:《奧本海默/Oppenheimer》 ▸Emma Thomas, Charles Roven, and Christopher Nolan 🏆最佳導演:《奧本海默/Oppenheimer》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福.諾蘭 🏆最佳男主角:《奧本
    Thumbnail
    《奧本海默》獲得七項奧斯卡。 島國文化界似對此片表現不置可否, 展現一種高深莫測的模糊, 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似還沉浸於後現代「作者之死」、 「真實效應」的光鮮術語之中, 然後,會不會和一日千里的世界發展, 於小確幸之中,自得其樂, 往相反的方向,快樂飛奔?
    Thumbnail
    依然是諾蘭會嘗試展演與詮釋的電影作品 一定要夠深、夠複雜、夠燒腦……一不留意或一個閃神,就會跟丟了線索,觀影的樂趣瞬間遞減或直接睡著。 我喜歡他用預言故事開場,直接定錨「這是一場悲劇」 「普羅米修斯從眾神那裡偷來了火種,並將其帶給人們」
    Thumbnail
    2024年第81屆金球獎頒獎典禮於稍早正式圓滿落幕,得獎名單也隨之全部揭曉。由諾蘭執導的原子彈之父傳記片《奧本海默》一舉奪下戲劇類最佳影片、戲劇類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配樂 5 項大獎,成為本屆電影類的最大贏家,其中導演諾蘭與憑著本片封帝的奇利安墨菲皆是他們生涯的首座金球獎。
    Thumbnail
    不同於過往我們所習慣的諾蘭作品,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也沒有大場面的動作戲,《奧本海默》為一部歷史傳記片,改編自書籍《奧本海默》真實傳記,講述「原子彈之父」J·羅伯特·奧本海默於二戰時期與其之後約莫二十年的人生故事。
    Thumbnail
    個性決定命運。長達三小時的電影,看完卻還意猶未盡。 電影主角當然是奧本海默,有些麻煩是自找的。自以為可以不受框架限制,自以為只是單純交友,自以為的信任判斷,自以為的幽默,自以為沒有傷害到其他人的任性,終究還是會帶來後果。太太Kitty的片段極少,但無比重要,尤其在最後的聽證會中是最強力的反擊,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