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心路歷程及是否鎖付費的邏輯與思考
avatar-img
鄭書羽

專欄心路歷程及是否鎖付費的邏輯與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由「右派分子的社會觀察與真相」贊助播出。

對,自己下業配給自己。

當初取這個名字是歸納在 Instagram 上發短文時期,粗淺分類「公開文章」以及「摯友限定」兩者,摯友名單則經過我的初步分類,至少是我認識、我認知上不會像白癡黑粉一樣來狗噴一頓的那種。

轉入方格子後,陌生開發的成分變得更高,那這些文章更不能露白了,免得我的黑粉數又呈現指數級成長。

最後歸納出「右派」、「社會觀察」、「真相」等等關鍵字,方格子不能編摯友名單,所以改成鎖付費。

你寧願付費噴我也認了,還開了個「黑粉刀片專案」以表達嘲諷:

買這個的才能噴唷!^^

買這個的才能噴唷!^^

買 50 塊的來噴我還是不認的。

寫作主題的偏離與現況

如專欄名稱所述,這篇專欄的主題應該是「社會觀察」,也是一開始設這個專欄的主力。

然而只有專欄的文可以鎖付費,於是我把所有見不得光的文章通通塞進去,匪類的想法、亂寫的色情小故事、怕被同事看到的嘲諷等等...

最後延伸出「社會觀察」、「職場」、「感情」三大類文章,而流量最高的向來都是...感情文。

感情文不只免費文章的流量高、讚數高,帶來新付費訂閱的讀者也高。

喧賓奪主成為我現在付費專欄的主力文章內容。

是不是該改名字了。

目前如何服務於付費讀者

我設定了一個每月 50 元的手搖飲料錢,個人感覺是跟其他專欄作者比起來偏低,也跟我自己其他工作的月薪、時薪、鐘點費、委任費比起來微不足道。

其一我認為這就是個「交朋友價」,訂閱了我會當你是自己人,但就限於一般朋友互動的程度,畢竟遇過太多挾朋友之名來拗我的,50 元就限定在願意跟你多聊幾句、願意簡單解答你的問題,而你要求太專業回饋還是要額外付費才合理的範圍。

其二我也沒辦法承諾讀者我一個月能產出多少付費級火力水準的文章,靈感是很隨機的,有時候還會下載失敗,嘖。

因為看到願意「每月持續扣款」的朋友有點多,當然你不介意這小錢我還是跟你說謝謝,而若你只是好奇某篇文章而訂,看完就退出,等日後又看到新文章沒權限再重訂也是理所當然。

鎖付費與免費公開文章的取捨

因為現在方格子能插廣告,我又比較偏流量型。

有時候寫出爆文,當天的廣告收益都高於得到一個付費訂閱的價碼了,雖然也是因為我的專欄訂價很低,於是我其實鎖不鎖付費收益都差不多,只是來源不同。

那麼,到底要以什麼標準權衡當天文章要不要鎖付費呢?

不要讓免費讀者認為:幹,怎麼每次點進來都說要付錢?

也不要讓付費讀者認為:幹,我每個月都給你扣款結果你每天寫文都免費公開,當我盤子?

目前大概是一個月 3~4 篇付費文章的程度,不過要怎麼調整,要怎麼權衡,還有待思量。

--其他有關【寫作】主題的文章--

公開寫作可以鍛鍊玻璃心

知名度只有多寡沒有好壞 ( 附讀者意見調查 )

算是名利雙收的三月創作成就報告

avatar-img
鄭書羽
7.0K會員
312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鄭書羽 的其他內容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想問我的職涯發展,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我未來進入跨國外資企業?   我2019年來日本在眼鏡行做了5年門市店員的服務業,後來趁著疫情結束旅遊業回溫,轉職到了目前的公司,已經是日本最大的訪日旅遊公司,基本上在日本已經是這個行業的頂標了。但是我對於目前在的部門,並不是很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老師救命,我先前貸款投資朋友公司60萬,最近出了點問題我該趕快把本金領出來嗎? 去年年中左右我這位朋友就一直在跟我講投資這件事,後來也因為信任他貸款79萬投資60萬到他朋友公司,然後每個月有3%的回饋可以拿。也確實從去年八月開始到這個月每個月領18000。但昨天他突然跟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想問我的職涯發展,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我未來進入跨國外資企業?   我2019年來日本在眼鏡行做了5年門市店員的服務業,後來趁著疫情結束旅遊業回溫,轉職到了目前的公司,已經是日本最大的訪日旅遊公司,基本上在日本已經是這個行業的頂標了。但是我對於目前在的部門,並不是很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老師救命,我先前貸款投資朋友公司60萬,最近出了點問題我該趕快把本金領出來嗎? 去年年中左右我這位朋友就一直在跟我講投資這件事,後來也因為信任他貸款79萬投資60萬到他朋友公司,然後每個月有3%的回饋可以拿。也確實從去年八月開始到這個月每個月領18000。但昨天他突然跟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