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寫作可以鍛鍊玻璃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有好幾篇文在講寫文的好處,今天又找到一個:鍛鍊玻璃心。

直接從玻璃材質變成鋼鐵材質,這已經不是鍛鍊了,是煉金術啊!

只要你站出來公開講話,就一定會有人討厭你。

首先是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價值觀、生活環境甚至出生的年代都不一樣,形成完全不同的認知,網路太廣,永遠能讓人看到離自己圈子很遠的世界。

自己的認知圈子其實會越來越厚,厚到你以為這就是世界的全貌。

像我和我媽聊到「不稱職父母」的時候,說到有父母殺害自己的小孩詐領保險金的、有性侵自己小孩的、有家暴把小孩打成殘廢的。我媽便會回說:「沒有父母會這樣對自己小孩啦。」

本來「不稱職父母」就屬於社會中的極少數,我媽自己不是,身邊的人也沒一個是,於是他的世界觀中就會形成「所有的父母一定都是愛小孩的」的認知,聽到有不稱職父母的現象,她主觀就會「不相信有這種事」。

而我媽對她媽 ( 就我外婆啦 ) 說明這世界上有家庭是女主外、男主內;以及現在還有同性婚姻等等,我八十幾歲的外婆也是「完全不相信」。

這些對我來說習以為常,對他們來說就是出圈了。

網路就是讓這些完全不同圈的人混在一起交流,當然戰成一團,沒有結果。

而我黑粉的比例好像特別高

如果你沒有黑粉代表你還沒出圈,從上段就知道,你就算再溫和、再正確,都會有人不認同你,且網路上的匿名性強化了人的攻擊性,以及有些人就算自己現實是個廢物,也會在網路上大肆攻擊他人來取得自身優越感,總之黑粉是一定會產生的。

之前預估黑粉量大概一百比一吧!所以我現在應該會有 2. 87 個,然而回想一下,嗯...至少二位數。

比例好高,雖然我說再溫和都有,但我是激進又尖銳的那個。

那我要收斂鋒芒並且試圖討好這群白癡黑粉嗎?

不,他們永遠不會被討好,我還會迷失掉自己。

寫!繼續保持自己風格寫!喜歡我的就是非常喜歡我,討厭我的永遠都討厭我。

罵到最後我只會覺得這些少數人的邏輯特別搞笑罷了,心態不太被動搖,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抗壓力。

抗壓力啊!

我的職場核心技能之一,

還真的該感謝這些黑粉。

--前面提到【寫作好處】的文章--

每天寫文又多一個新的好處

知名度只有多寡沒有好壞 ( 附讀者意見調查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3/07/15
套句大陸的網路用語:討厭我?我也不喜歡你呀!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5
彼得潘 哈
施耘-avatar-img
2023/07/15
「討厭我的永遠都討厭我」,說得太好了。跟無法理解自己的人溝通純屬浪費時間,還不如拿這段時間去寫文章。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5
施耘 往蒐集更多黑粉努力中XD
 迷途羔羊-avatar-img
2023/07/15
非常貼切的一篇文章^^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5
迷途羔羊 ^^
渣男不渣-avatar-img
2023/07/15
Plz keep writing. Just ignore them.
鄭書羽-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7/15
渣男不渣 of course.
最近在讀反脆弱,有黑粉是正常的,而且你能以平常心面對,表示你有反脆弱的特質👍
avatar-img
鄭書羽
7.4K會員
313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鄭書羽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老師救命,我先前貸款投資朋友公司60萬,最近出了點問題我該趕快把本金領出來嗎? 去年年中左右我這位朋友就一直在跟我講投資這件事,後來也因為信任他貸款79萬投資60萬到他朋友公司,然後每個月有3%的回饋可以拿。也確實從去年八月開始到這個月每個月領18000。但昨天他突然跟
2025/04/11
客戶文字版諮詢提問: 老師救命,我先前貸款投資朋友公司60萬,最近出了點問題我該趕快把本金領出來嗎? 去年年中左右我這位朋友就一直在跟我講投資這件事,後來也因為信任他貸款79萬投資60萬到他朋友公司,然後每個月有3%的回饋可以拿。也確實從去年八月開始到這個月每個月領18000。但昨天他突然跟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13
兩則故事,今天的主角很具代表性,我媽。 女生相對的不會傾向把話明講,習慣講潛臺詞,也更容易聽懂別人的潛臺詞,然後在腦中自動轉譯。 男性尤其是最被詬病的直男,也就是「線性思維」。 然而線性思維有錯嗎? 我認為沒有錯,就是各有各的演化策略。 故事一:樓梯口的洗衣精 一日,回家後上樓洗
Thumbnail
2025/01/02
客戶提問: 一直有想要準備考試的念頭,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當全職考生,我也不能專心讀書,但現在的工作又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讀書,想請問我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呢? 背景補充: 法律系畢,每次想要定下心準備國考時反而會半途而廢,於是先去當了檢察官助理,但普遍工時偏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讀
Thumbnail
2025/01/02
客戶提問: 一直有想要準備考試的念頭,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當全職考生,我也不能專心讀書,但現在的工作又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讀書,想請問我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呢? 背景補充: 法律系畢,每次想要定下心準備國考時反而會半途而廢,於是先去當了檢察官助理,但普遍工時偏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黑粉代表你還沒出圈,從上段就知道,你就算再溫和、再正確,都會有人不認同你,且網路上的匿名性強化了人的攻擊性,以及有些人就算自己現實是個廢物,也會在網路上大肆攻擊他人來取得自身優越感,總之黑粉是一定會產生的。
Thumbnail
如果你沒有黑粉代表你還沒出圈,從上段就知道,你就算再溫和、再正確,都會有人不認同你,且網路上的匿名性強化了人的攻擊性,以及有些人就算自己現實是個廢物,也會在網路上大肆攻擊他人來取得自身優越感,總之黑粉是一定會產生的。
Thumbnail
「有些人由出生開始就擁有一切。你們炫耀那些東西讓其他人更覺得自己生活在汙水坑裡。」 閱讀前提醒:本專題的內容可能透露部分劇情內容,可自由選擇是否繼續閱讀!
Thumbnail
「有些人由出生開始就擁有一切。你們炫耀那些東西讓其他人更覺得自己生活在汙水坑裡。」 閱讀前提醒:本專題的內容可能透露部分劇情內容,可自由選擇是否繼續閱讀!
Thumbnail
近期看到親子網紅陸續被炎上,讓我不免思考名人網紅曬小孩所產生的後續效應。主持人劉軒的爸爸是知名作家劉墉,當初劉軒就回憶,父親經常通過文章分享生活瑣事,無疑讓他感受很多痛苦,畢竟假設不是寫小說的作家,哪怕是生活類散文,必然是以生活觀察為底色,勢必會扯到你的朋友與家人,甚至是你的孩子。
Thumbnail
近期看到親子網紅陸續被炎上,讓我不免思考名人網紅曬小孩所產生的後續效應。主持人劉軒的爸爸是知名作家劉墉,當初劉軒就回憶,父親經常通過文章分享生活瑣事,無疑讓他感受很多痛苦,畢竟假設不是寫小說的作家,哪怕是生活類散文,必然是以生活觀察為底色,勢必會扯到你的朋友與家人,甚至是你的孩子。
Thumbnail
最近網紅媽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我對他有印象,除了孩子多以外 還有就是之前他是我朋友的同事之一
Thumbnail
最近網紅媽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我對他有印象,除了孩子多以外 還有就是之前他是我朋友的同事之一
Thumbnail
面對黑粉的經驗,並提到一些人會因為個人想法與觀點而產生反感。一些被熟悉的人反目的經歷,因為對方了解自己的底線,一旦反目就成為了把柄。學會不透露太多把柄是重要的,並提出「雙方保證毀滅」的觀念來保持恐怖平衡,適當地給出相應揭露即可。
Thumbnail
面對黑粉的經驗,並提到一些人會因為個人想法與觀點而產生反感。一些被熟悉的人反目的經歷,因為對方了解自己的底線,一旦反目就成為了把柄。學會不透露太多把柄是重要的,並提出「雙方保證毀滅」的觀念來保持恐怖平衡,適當地給出相應揭露即可。
Thumbnail
或許對於鮮少使用噗浪、FB等平台的讀者來說這輩子都不會碰上這樣的問題,但在活絡的社群網路下,無端被黑單或是什麼都沒做卻被預防性黑單,第一時間大多數人心理會很難受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
Thumbnail
或許對於鮮少使用噗浪、FB等平台的讀者來說這輩子都不會碰上這樣的問題,但在活絡的社群網路下,無端被黑單或是什麼都沒做卻被預防性黑單,第一時間大多數人心理會很難受不知道自己做錯什麼?
Thumbnail
在家不受父母肯定認同, 形成想表現證明自己的性格, 成長路上怕被瞧不起,會壓抑表達真實自我,然後開始模仿受歡迎的人, 害怕沒受到別人的關注,讓別人看不起,所以通常會有好強,雞婆管閒事的個性, 成年之後形成兩種以上人格,忘記自己最原始的人格, 突然頓悟發現真正原因來自xxxxxxxxxxxx,
Thumbnail
在家不受父母肯定認同, 形成想表現證明自己的性格, 成長路上怕被瞧不起,會壓抑表達真實自我,然後開始模仿受歡迎的人, 害怕沒受到別人的關注,讓別人看不起,所以通常會有好強,雞婆管閒事的個性, 成年之後形成兩種以上人格,忘記自己最原始的人格, 突然頓悟發現真正原因來自xxxxxxxxxxxx,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