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背登山包出國旅行後,就再也回不去拉行李箱的方式了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夏天我和好朋友再次去大阪。這趟旅程,我做了兩個自己覺得蠻好玩的行動測試:

  • 用登山包(或叫行山背囊)取代四輪拉桿箱出行
  • 不定旅行計劃,只是看當下的心情和體力情況來行事

這篇文章,我打算來整理一下這次我背登山包出行的感受,我總結出了三點好處。先說結論:背了登山包出國旅行後,就再也回不去,應該不會再想拉行李箱出門旅行了!

好處一,旅行物品數量不靠目測,靠自己能背負起的重量

過往,我在使用四輪拉桿行李箱時,對於行李箱的重量並不太在乎,只要不是重到難以爬香港火車站出入口樓梯的程度(因為有時會懶得繞到直梯的位置)。打包行李箱時,就變成多帶一樣東西和少帶一樣東西沒差,反正都可以拉得動,所以我在將物品放進行李箱時,也不太會去思考:這個東西我旅行時會需要嗎?真的會用上嗎,還是只是有可能會用上?有沒有替代方案?

如果是用登山包來打包行李,先不論背包的打包技巧以及包體自帶的重量,每多放進一件旅行物品,就意味著多一點重量,而這些重量是要由我的腰、肩、背和自帶的背負系統去共同承擔的。這樣一想,哪件物品可以入選,都需要嚴格把關!

除了出入境要用到的護照,對我來說,旅行物品其實就是平時會用到的生活物品,沒有什麼東西是為了旅行而要特別準備的。所以對於實踐極簡生活的我來說,用登山包打包行李就變成了一次重新審視我所持有的物品的絕好機會。

(PS.可能唯一要留意的就是,如果要背登山包登機,那攜帶的盥洗用品和化妝保養品的體積不超過100毫升。這次打包行李時,我發現我打算帶的牙膏、隱形眼鏡液都超過了這個數,不過因為好朋友都剛好帶了小的尺寸,所以變成我可以跟他共用這兩件物品。)

我這次登山包的重量去的時候約7公斤,回來的時候是9公斤左右,因為在書店買了5本日語書。我觀察這個重量對我來說是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並不覺得在背負上很吃力。並且在實際旅行中,我發現只有在來回程時,即住處與機場的往返時會需要付出體力背包,其它時間,登山包都是乖乖地待在旅行的住處裡。

好處二,分擔平時外出包包功能,方便集中收納

在日常生活整理房間時,我會偏好將同類物品集中放置。比如將閱讀的書籍全部放在書桌上,一目了然。以前我的書籍是散落於玄關、床頭邊、書櫃和書桌各處,很難對自己持有的書籍數量有個直觀的了解。

這次外出旅遊,我也是採取同樣的作法,將旅行物品全部集中放置於我的登山包中。如果旅行物品全部放進登山包裡,那隨身要用到的東西該怎麼辦?經好朋友友情提示,我驚覺原來登山包也分擔一部分我平時背的外出小包包的功能!

這次出國旅行,我觀察自己隨身要用到的物品包括下面5件:

  • 家鑰匙
  • 手機
  • 錢包(搭乘交通工具前往機場、下飛機前往旅行住處時會用到)
  • 護照(登機和出入境時會用到)
  • 書籍(在飛機上會想要看看書)

這些隨身物品同樣可以收進登山包方便拿取的位置,比如上蓋頂袋、腰帶兩邊的口袋,只要我伸伸手就能拿取並且歸位,也能時不時隨手一摸,以確保東西還在。也就是說,我並不需要再另外背一個小的外出包包來裝以上這些物品。多一個包,就多一件物品要管理,出門遊玩的時候,常常會被新鮮事物奪去注意力,所以要管理的包包數量,當然是越少越好!

好處三,節省托運和等候拿行李的時間

背登山包的另一好處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包括辦理行李托運的排隊等候時間(不過現在好像也可以自動托運行李)、落地後在行李帶前等候拿行李的時間。

為了能夠隨身登機和控制自己的物品體積,我這次背的登山包是36L。不過這次不管是去程還是回程,我和好朋友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能提前網上check in或是在自動取票機取到機票,結果仍然得背著登山包排隊到櫃檯人工check in。總覺得不夠划算,真想體驗一次提前網上預辦登機,然後直接去安檢那種「絲滑」的快樂。

不管怎麼樣,這次前往大阪過程中,我的包包大部分時間都背在身上,沒有怎麼和它分開過,所以並不太擔憂行李被弄丟、被拿錯等問題,多了一些安全感。另外在落地後,我和好朋友也是直接背上包包去入境,然後離開機場,不用去行李帶等候認領行李。

所以,綜合以上三點好處:(1)旅行物品數量不靠目測,靠自己能背負起的重量,促使自己再次審視物品;(2)分擔平時外出包包功能,方便集中收納;(3)節省托運和等候拿行李的時間。

我覺得好處應該不止這些,比如還可以避免行李箱在地上咕嚕咕嚕滾動的聲音,和吹風機的聲音一樣,這兩樣聲音我都不太喜歡,為什麼人可以聽一下午的蟬聲,卻無法忍受5分鐘行李箱滾動和吹風機吹頭時的聲音呢(哈哈)?如果有一天有人發明了幾近無聲的行李箱和吹風機,我應該也會想試試看的!

做為極簡人玩家,總的來說,我覺得背了登山包出國旅行後,就再也回不去,應該不會再想拉行李箱出門旅行了。

不過對於出國旅行偏好帶較多衣服、較多保養化妝品的人來說,不知道背登山包出行會不會太幸苦些,因為這次我的觀察是衣服所佔的重量最重,且所佔體積也最大。不過話說回來,不管合適與否,重要的是體驗的過程是真的很有趣,拿自己做實驗最刺激了!

這次我再次感悟到,面對生活中那些感到蠢蠢欲動、想要試試看的事情,就把它轉化為行動測試做做看的,並且以體驗的心態,好好體察過程中自己的感受、忠實地記錄心得體會,這樣才能了解到自己當下的偏好和價值觀,重新調整生活方式和步調,更靠近自己的理想生活一些。

在這個地方,我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日常生活行為和價值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在旅行時遇到過哪些令人崩潰的事情呢?比如: 錢包被偷 護照弄丟 拿錯行李箱 錯過航班 生病,等等 沒有受到「旅行之神」(有沒有這樣的神呢?XD)眷顧的我,最近兩次去大阪的旅行都是以「痛苦」的方式打開的。 拿錯行李的一課 去年12月底,我和朋友去大阪,傍晚從關西機場前往住處的地鐵上
昨天是在幼稚園工作的last day。早上和小朋友去海邊玩耍,下午回幼稚園和同事整理教室,晚上大家去酒吧喝酒暢聊,以這樣的行程,結束、封印了我在這家幼稚園工作的最後一天! 有沒有朝著大海大聲吶喊:「我解放啦」呢?沒有哈哈,我察覺到這份工作並沒有讓我痛苦到要喊出這句話來,此時此刻,我會更想以感激的心
在浴室的日常行為及物品 你見過有人把家裡的浴室跟其它空間打通的嗎,比如房間、客廳、飯廳?我記得看過一位Youtuber是把家裡的浴室設計成「透明玻璃」的,不過這種情況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見,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哈哈。有些極簡人的家裡空無一物,沒有了沙發、餐桌、玄關櫃等物品後,空間也自然而然打通了,不
上週四,從救世軍家品店捐完物品,走在回租屋處的路上,心血來潮想買杯珍奶喝。點完單後,站在那家奶茶店的收銀櫃檯前,邊等邊隨意觀看收銀機旁邊隔板上的擺設。 上面有一些動漫模型小擺件,不過只要眼光再多停留1秒,就能注意到它們被一層灰塵覆蓋著,顯得有些髒髒髒的。把目光從擺件移向它們的四周,我注意到了更多平鋪
5、6月登上「極簡人玩家」小島後,我挑戰了大大小小的關卡、行動測試,過程中購置了新的裝備,也棄置了許多原有的裝備,對於我的「玩家身份」又多了一些認識。現在我想試著把過往兩個月在島上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記錄一下。 記錄的方式會是基於整理思維(物品 - 行為 - 價值觀),從我新買的「物品」入手,檢視
5、6月登上「極簡人玩家」小島後,我挑戰了大大小小的關卡、行動測試,過程中購置了新的裝備,也棄置了許多原有的裝備,對於我的「玩家身份」又多了一些認識。現在我想試著把過往兩個月在島上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記錄一下。 記錄的方式會是基於整理思維(物品 - 行為 - 價值觀),從我新買的「物品」入手,檢視這
你在旅行時遇到過哪些令人崩潰的事情呢?比如: 錢包被偷 護照弄丟 拿錯行李箱 錯過航班 生病,等等 沒有受到「旅行之神」(有沒有這樣的神呢?XD)眷顧的我,最近兩次去大阪的旅行都是以「痛苦」的方式打開的。 拿錯行李的一課 去年12月底,我和朋友去大阪,傍晚從關西機場前往住處的地鐵上
昨天是在幼稚園工作的last day。早上和小朋友去海邊玩耍,下午回幼稚園和同事整理教室,晚上大家去酒吧喝酒暢聊,以這樣的行程,結束、封印了我在這家幼稚園工作的最後一天! 有沒有朝著大海大聲吶喊:「我解放啦」呢?沒有哈哈,我察覺到這份工作並沒有讓我痛苦到要喊出這句話來,此時此刻,我會更想以感激的心
在浴室的日常行為及物品 你見過有人把家裡的浴室跟其它空間打通的嗎,比如房間、客廳、飯廳?我記得看過一位Youtuber是把家裡的浴室設計成「透明玻璃」的,不過這種情況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見,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哈哈。有些極簡人的家裡空無一物,沒有了沙發、餐桌、玄關櫃等物品後,空間也自然而然打通了,不
上週四,從救世軍家品店捐完物品,走在回租屋處的路上,心血來潮想買杯珍奶喝。點完單後,站在那家奶茶店的收銀櫃檯前,邊等邊隨意觀看收銀機旁邊隔板上的擺設。 上面有一些動漫模型小擺件,不過只要眼光再多停留1秒,就能注意到它們被一層灰塵覆蓋著,顯得有些髒髒髒的。把目光從擺件移向它們的四周,我注意到了更多平鋪
5、6月登上「極簡人玩家」小島後,我挑戰了大大小小的關卡、行動測試,過程中購置了新的裝備,也棄置了許多原有的裝備,對於我的「玩家身份」又多了一些認識。現在我想試著把過往兩個月在島上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記錄一下。 記錄的方式會是基於整理思維(物品 - 行為 - 價值觀),從我新買的「物品」入手,檢視
5、6月登上「極簡人玩家」小島後,我挑戰了大大小小的關卡、行動測試,過程中購置了新的裝備,也棄置了許多原有的裝備,對於我的「玩家身份」又多了一些認識。現在我想試著把過往兩個月在島上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記錄一下。 記錄的方式會是基於整理思維(物品 - 行為 - 價值觀),從我新買的「物品」入手,檢視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本次將會介紹當日來回行程最合適的背包,即使是35ℓ左右的小型款式,也和街頭的背包不同,擁有許多登山裝備具有的機能。 後背包是為了能更舒適步行而誕生的裝備 人們對於這種背在身後的袋子,賦予了像是休閑背包、單日背包和後背包等各種名稱。一般而言,將街頭使用的小型背包稱為休閑背包(rucksack)或是單日
Thumbnail
本篇文章適合和我一樣有這些旅行興趣的人❤️ 會在旅行中洗衣服 會住有廚房的住宿 有不厭其煩整理物品的習慣 想要穿的漂亮但又不想帶太多衣服 因為通常在歐洲旅行都是坐大眾運輸走跳,雖然想當背包客,但無法做到,只能盡力精簡行李。
Thumbnail
原本用了好幾年的28吋行李箱在最後一次出國回來後壞了一直沒有購入新的行李箱,加上後來碰到疫情,就暫時沒有購入新的行李箱的想法。 今年家人們開始陸續計畫出國旅行,是時候準備大型行李箱了~最後跟老公討論的結論是:目前婚後的房子沒有多餘的儲藏室可以放我們兩個的大型行李箱,如果為了一年一次的長途旅行購買大
#文末有優惠碼 不論國內外旅行,出門旅行最需要的就是一咖好推又大容量的行李箱。好的行李箱可以讓旅行更加輕鬆愉悅,讓旅程更順利圓滿。 而一咖好用的旅行箱就要必備好拖拉、輕、耐用、耐摔及抗壓耐衝擊的特性,但最重要的當然還要有好的輪子,才能讓我們不論是面對上坡、下坡或是凹凸不平的路面,都可以輕鬆克服。
Thumbnail
自從去打工換宿,養成我常常到處亂跑的習慣後,我收行李也越來越極簡,只帶必要的東西,也因為常常住青旅和背包客棧,無意間挖到一些體積小,自己覺得很方便攜帶的東西。這篇就根據我自己打工度假來日至今,列出一些覺得「有帶太好了!」、「這個一定要帶!」的東西,給大家參考!
06/2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把愛打包   在家千日好,出門處處難,這論點可以套在不管是旅遊或是登山。 難什麼? 難就難在生活中,想像中需要的事物,總比實際需要的事物還要多。 也因此,對許多人來說,出國旅遊整理行李是件難以決定的事。   有限的空間中,要塞進無限的想像。 行
03/28/2015 太加縱走—沈默的森林   由登山口出發時,我背起了半年沒揹的背包。 找尋著背包和人之間的感覺,似乎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我真愛這種感覺,是個沈重又令人安心的感覺。 人是這麼容易滿足的,這感覺似乎就已填平了半年來所失去的。   沿途遇到太平山的遊客,看見我們一群人,
Thumbnail
於故事的主角帶著一個十多公斤的行李箱、一個7公斤的手提行李和一個背包,踏上了她的旅居生活。她的行李選擇充滿了挑戰,從25公斤的行李箱換到十來公斤的行李箱,並且還要考慮到自己能否搬動這些行李。她的家庭困擾和在機場的經歷也是她旅程的一部分,這些都讓她的旅程充滿了挑戰。
Thumbnail
當過背包客後,發現身邊大部分的物品都不是生存或生活的必要,而是想要。但「想要」,或著說是慾望吧,但慾望也型塑了我這個人的有趣之處。
本次將會介紹當日來回行程最合適的背包,即使是35ℓ左右的小型款式,也和街頭的背包不同,擁有許多登山裝備具有的機能。 後背包是為了能更舒適步行而誕生的裝備 人們對於這種背在身後的袋子,賦予了像是休閑背包、單日背包和後背包等各種名稱。一般而言,將街頭使用的小型背包稱為休閑背包(rucksack)或是單日
Thumbnail
本篇文章適合和我一樣有這些旅行興趣的人❤️ 會在旅行中洗衣服 會住有廚房的住宿 有不厭其煩整理物品的習慣 想要穿的漂亮但又不想帶太多衣服 因為通常在歐洲旅行都是坐大眾運輸走跳,雖然想當背包客,但無法做到,只能盡力精簡行李。
Thumbnail
原本用了好幾年的28吋行李箱在最後一次出國回來後壞了一直沒有購入新的行李箱,加上後來碰到疫情,就暫時沒有購入新的行李箱的想法。 今年家人們開始陸續計畫出國旅行,是時候準備大型行李箱了~最後跟老公討論的結論是:目前婚後的房子沒有多餘的儲藏室可以放我們兩個的大型行李箱,如果為了一年一次的長途旅行購買大
#文末有優惠碼 不論國內外旅行,出門旅行最需要的就是一咖好推又大容量的行李箱。好的行李箱可以讓旅行更加輕鬆愉悅,讓旅程更順利圓滿。 而一咖好用的旅行箱就要必備好拖拉、輕、耐用、耐摔及抗壓耐衝擊的特性,但最重要的當然還要有好的輪子,才能讓我們不論是面對上坡、下坡或是凹凸不平的路面,都可以輕鬆克服。
Thumbnail
自從去打工換宿,養成我常常到處亂跑的習慣後,我收行李也越來越極簡,只帶必要的東西,也因為常常住青旅和背包客棧,無意間挖到一些體積小,自己覺得很方便攜帶的東西。這篇就根據我自己打工度假來日至今,列出一些覺得「有帶太好了!」、「這個一定要帶!」的東西,給大家參考!
06/25/2016 山海中的島與峰—把愛打包   在家千日好,出門處處難,這論點可以套在不管是旅遊或是登山。 難什麼? 難就難在生活中,想像中需要的事物,總比實際需要的事物還要多。 也因此,對許多人來說,出國旅遊整理行李是件難以決定的事。   有限的空間中,要塞進無限的想像。 行
03/28/2015 太加縱走—沈默的森林   由登山口出發時,我背起了半年沒揹的背包。 找尋著背包和人之間的感覺,似乎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我真愛這種感覺,是個沈重又令人安心的感覺。 人是這麼容易滿足的,這感覺似乎就已填平了半年來所失去的。   沿途遇到太平山的遊客,看見我們一群人,
Thumbnail
於故事的主角帶著一個十多公斤的行李箱、一個7公斤的手提行李和一個背包,踏上了她的旅居生活。她的行李選擇充滿了挑戰,從25公斤的行李箱換到十來公斤的行李箱,並且還要考慮到自己能否搬動這些行李。她的家庭困擾和在機場的經歷也是她旅程的一部分,這些都讓她的旅程充滿了挑戰。
Thumbnail
當過背包客後,發現身邊大部分的物品都不是生存或生活的必要,而是想要。但「想要」,或著說是慾望吧,但慾望也型塑了我這個人的有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