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覽手冊亂記,逍遙園二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主題:逍遙園
亂記分類:文化景觀
文化資產登錄:歷史建築
建成年代:日治,昭和十五年(1940)
走訪日期:2021/01/02、2022/02/24
今日所在:高雄市新興區中東里六合一路55巷

日安,這是閒來房。

上回,我們提到逍遙園的導覽手冊封面中,中央菱格及其左右照片。今日來談談菱格上下的設計。

我們先從視覺「上」較簡單的部分開始。


市松紋

圖1:市松紋

圖1:市松紋

四分封面,雄居北方者,為一片棋盤格狀。米白與青水色之方形相間,較左右照片活潑,同時與主要色系相互配合,而不至於太過突兀。這類棋盤紋常見於全世界,最常見的可能就是西洋棋盤了,還有從西洋流傳至東亞,在臺灣曾一度流行的馬賽克磁磚。

圖2:琦玉縣鴻巢市文化中心「貴人埴輪」展示

圖2:琦玉縣鴻巢市文化中心「貴人埴輪」展示

在日本,這類圖紋一直是和服的常見花樣,流行已久,也發展不少變體,其來源可追溯至左圖,日本古墳時代(約西元3至6世紀)的土製陪葬人偶「埴輪(はにわ)」,上頭便印有格狀花紋,出土於崎玉縣的「生出塚埴輪窯跡(おいねづかはにわかまあと)」尤其為眾。

至於其開始在民間流行與應用,要到一千年後的江戶時代,名聞於斯的歌舞伎演員「佐野川市松」,其登臺常穿著白與紺色交錯的格紋褲,加之後來浮世繪畫家在作品上的模仿、流傳,遂蔚為風潮,日本人漸將這方格紋稱作「市松模様(いちまつもよう)」。

多少看動漫的讀者也大概想到,在「那部」2019年上映改編動畫而狂風驟起的作品,為了自救與救人的兄妹二倆,身上衣著就可見市松紋。

2020東京奧運的會徽,也可見市松紋。

手冊封面上不斷複製而欣欣向榮的簡單意向,就在逍遙園二樓的書房壁面,與製圖室天花板,偌大的排版面積,在園區入口就已透過二樓玻璃,若隱若現;書房壁面上楣還有串梵文,語意為如獅子般勇猛,隨時提醒在此提筆辦公的屋主,一山還有一山高。

圖3:逍遙園書齋一隅

圖3:逍遙園書齋一隅


龜甲紋

圖4:龜甲紋

圖4:龜甲紋

與市松模樣相呼應(或說互別苗頭)的,是四分封面,雄居南方的龜甲紋;顧名思義,其紋樣來源自烏龜甲殼,在東亞往往象徵祥瑞或永遠的和諧,臺灣多數廟宇、傳統建物亦可見此形之磚面,有「長壽磚」之謂。

一樣,為了封面整體之和諧,其與市松紋同色塊之餘,僅添加了淡點的橘黃小菱格,有單邊與米白菱格平行,配合無邊連結而成背景的青水色塊,形成無限擴張的「圖地反轉」趣味。您能將之當作一般的平面圖,又或當是立體圖像,轉向不同角度以尋其規律,究竟它的延伸是往上或往下?究竟哪一面才朝上?

原以為這是封面設計才有的效果。

直到指引路線的末路,今日最後的展區空間,西邊二樓的座敷(日式起居室)。

頭抬一望,忽地一陣暈眩,眼中沒了天地間的差別,您就是視線轉地比自轉的月球還多圈,也看不到地心引力的起點。

圖5:二樓座敷之「龜甲紋網代天井」

圖5:二樓座敷之「龜甲紋網代天井」

座敷的龜甲紋網代天井,全名也包含其建築手法在內。網代天井(あじろてんじょう)是種將薄木片或竹片,編織而成的天花板,常見於日本傳統建築,透過編織角度、對角或對邊的排列變化,可產生不同形狀,在現代一些較講究的日本人家,這種技法仍然盛行,且不只在頭頂上,門窗、牆壁、圍籬等位置也能運用。

圖6:矢根羽樣式

圖6:矢根羽樣式


而在逍遙園,您就可見到三種樣式的網代。除了剛才提的龜甲紋,還有二樓應接室天花板,就是您上二樓後、脫了鞋踏進的第一個空間,樣式為矢羽根(やばね),以及二樓多處壁面,類似石面鋪成之道路的石疊(いしだたみ)形狀。

圖7:石疊樣式

圖7:石疊樣式

網代天井是需要手工一片片編成,耗時且費工,逍遙園卻一次包含三種樣式,且連大片牆體也可見得,在臺灣現存之日式老建物中非常罕見。大概可多少猜到,大谷本人對細節的要求,以及不流俗的財富自由。

話說個人初次到訪,看手冊上這般設計,以為是像某些有立體錯視覺的古早地磚,想說逍遙園也有這設計;繞了整棟屋子尋未果,還到園內廁所與鄰近建築,問入口管理員方知,這圖樣非地磚,而是天花板。


結語

提了這般多,幾乎還是逍遙園外部或只沾到內部一些,不確定讀者您是否親自造訪過?若曾親自造訪,是否留意過這些手冊上的細節呢?若尚未耳聞,個人先向您致歉,要在網路上詳細認識這歷史建築,靠拙筆幾字幾句是沒辦法的。

畢竟,百聞不如一見。


◎註

礙於個人二次走訪,相機恰不足電,文中圖片暫以網路搜尋代表,待閒來無事,再赴園中拍攝,順複察資料不足、有誤與否。謝於斯。(112/07/30)


參考資料(點擊前往連結)

  1. 逍遙園導覽手冊
  2. 逍遙園園內介紹牌
  3. 維基百科。生出塚埴輪窯跡。
  4. 逍遙園修復工程報告書臉書粉專


圖源(點擊前往連結)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閒來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二的時候吧,逍遙園剛整修完。系上教授小時住那附近,推薦去看看。隔天翹他的課,坐火車去高雄了。
大二的時候吧,逍遙園剛整修完。系上教授小時住那附近,推薦去看看。隔天翹他的課,坐火車去高雄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琉璃閣舞樂狩獵紋奩之『獸』、『繩索』、『搏拊』實為鐘架及樂鐘考 一、手繪奩圖者失真太甚 郭寶鈞(1893~1971)在《山彪鎮與琉璃閣》(科學出版社,1959)提到解放前琉璃閣出土舞樂狩獵紋奩,由銅碎片拼合而成之手繪圖上(如下方附圖)[1],顯示出刻畫有一橫索繫掛兩個囊形器,以為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至善園位於故宮博物院前方,至善園的格局設計是仿宋建築,依據王羲之所著“天下第一行書”,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景點,亦是散心與舒壓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進入龍年後,想要尋找一款與「龍年」相符的圖像來設計。在發現了《鏤繪集錦》中一幅名為「花間行龍」的可愛龍龍後,探索了其歷史和文化,發現它已登錄為國寶,而原始織作者的身份卻已佚名。探索這條龍的歷史由宋代至今,並探討自己如何設計應用這個圖案,成為陪伴日常的好用品。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開啟
Thumbnail
島原(嶋原)地區位於JR梅小路京都西站附近,是江戶時代以來的「花街」,也就是藝伎以歌舞音樂表演等款待賓客的遊宴之地。但因地理位置不佳及大型宴會的需求減少,明治維新之後漸漸沒落,為祇園所取代。現在已成普通的住宅區,只剩「角屋」、「輪違屋」(置屋)和入口處的「島原大門」仍留存。
Thumbnail
日本奈良的松伯美術館在2023春季曾有一檔展覽《松篁、松園を語る 松園、松篁を語る》。裏頭有展出上村松園其中一件作品《花がたみ》(圖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琉璃閣舞樂狩獵紋奩之『獸』、『繩索』、『搏拊』實為鐘架及樂鐘考 一、手繪奩圖者失真太甚 郭寶鈞(1893~1971)在《山彪鎮與琉璃閣》(科學出版社,1959)提到解放前琉璃閣出土舞樂狩獵紋奩,由銅碎片拼合而成之手繪圖上(如下方附圖)[1],顯示出刻畫有一橫索繫掛兩個囊形器,以為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台北中正區的紀州庵文學森林,原為日式料亭,現為市定古蹟,並於2011年委託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經營,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進行文學的展演與推廣活動。 建於1917年,原為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2004年被評定為市定古蹟,2011年在古蹟旁建立新館,以「紀州庵文學森林」為名,舉辦千場以上的藝文活
Thumbnail
寫在三月某周日,高雄春天藝術節系列活動。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
Thumbnail
至善園位於故宮博物院前方,至善園的格局設計是仿宋建築,依據王羲之所著“天下第一行書”,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景點,亦是散心與舒壓的好去處。
Thumbnail
進入龍年後,想要尋找一款與「龍年」相符的圖像來設計。在發現了《鏤繪集錦》中一幅名為「花間行龍」的可愛龍龍後,探索了其歷史和文化,發現它已登錄為國寶,而原始織作者的身份卻已佚名。探索這條龍的歷史由宋代至今,並探討自己如何設計應用這個圖案,成為陪伴日常的好用品。
Thumbnail
這張速寫是從竹南慈祐宮上方上畫的,可以清楚地看到慈祐宮的正殿、三川殿、以及左右護龍。慈祐宮的正殿屋頂為歇山式,正脊上有雙龍搶珠的剪黏裝飾,十分華麗。三川殿的屋頂為重簷歇山式,正面有五門,門額上有精美的石雕。左右護龍的屋頂為硬山式,各有三門。 慈祐宮位於臺灣苗栗縣竹南鎮,是竹南地區的重要信仰中心。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提到中式的建築領域與研究脈絡已不再是新鮮之事,舉凡各座古城,遠至唐代長安、宋代汴京,充滿夢華想像,近至象徵明清帝王輝煌霸氣之紫禁城,江南蘇州精緻優雅之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一張張景片總令人心生嚮往,其中所含藏之底蘊與故事,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並不然,審美是一把鑰匙..開啟
Thumbnail
島原(嶋原)地區位於JR梅小路京都西站附近,是江戶時代以來的「花街」,也就是藝伎以歌舞音樂表演等款待賓客的遊宴之地。但因地理位置不佳及大型宴會的需求減少,明治維新之後漸漸沒落,為祇園所取代。現在已成普通的住宅區,只剩「角屋」、「輪違屋」(置屋)和入口處的「島原大門」仍留存。
Thumbnail
日本奈良的松伯美術館在2023春季曾有一檔展覽《松篁、松園を語る 松園、松篁を語る》。裏頭有展出上村松園其中一件作品《花がたみ》(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