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奧本海默同天上映的「芭比」,突破全世界眼鏡的蔚為風潮,已然成為一股「粉紅」趨勢,而「穿粉紅色看芭比」竟然也成了時下女孩們閨蜜相約、男友約會的一個行程。到底全球為何會突然吹起芭比風?甚至延燒到父權女權的問題上作一番大討論,有人哭著出戲院就有人罵著出影廳。無論如何,芭比確實種在每一位大小女孩的心上,無關好壞,都成了我們成長路上的寄望或失望。
「你們想過死亡嗎?」-芭比
在電影中有著芭比們專門生活的「Barbieland」以及現實生活的世界,直到某天當典型芭比( Stereotypical Barbie) 開始思考到死亡時,她的生活開始天翻地覆,除了出現口臭、橘皮、發現洗澡水不熱、無法優雅降落外,最重要的是芭比發現自己的腳跟竟然落了地!也就是所謂的扁平足!為了讓幸福快樂的日子能夠永遠維持下去,芭比和肯尼來到現實世界找到解決辦法......
荒謬諷刺手法包裝所有不平等-當芭比成為意識形態的利刃
現今女性意識抬頭,舉凡所有影視作品都會想和「女權」沾上一點邊,並且凸顯自己是一個「政確」的電影藉此大撈一波。而不得不說芭比也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它靠著娃娃的知名度加上女性主義搖身一變成為成功的商業電影,但它卻不如許多探討性別議題的電影那般隱澀難懂,相反地,它使用簡單粗暴的敘述手法,讓大眾在戲院笑呵呵的同時看出導演想要點到的議題。
男主角肯尼(Ken)在人類社會中,驚喜地發現世界是由男性掌控,於是他將鄰毛一角的父權主義,帶回去改變了原本的Barbieland,除了補償過往長期被芭比忽略的空虛感,我想更多的是想證明給心愛的女人看,男性也有辦法統治整個樂園。
想當然爾,電影還是該回歸正軌,我很喜歡芭比裡頭結尾的處理方式,雖然從「講到爛」的灌輸「女性主義」當作方法讓所有被荼毒的芭比們清醒,進而搶回芭比樂園的主導權看似淺顯易懂,卻在芭比對肯尼說的一席話『Not just Barbie and Ken, is Barbie and, is Ken』將肯尼從有毒的陽剛期待中解放,從附屬品到有了自己的be動詞,肯尼雖仍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卻也若有所思說出了「Ken is me」、並在T-shirt印上'Kenough' (是肯尼就足夠了)等,明白自己不依附於任何人,也不必迎合誰的期待。
電影厲害的地方在於,表面上似乎是男權女權的意識鬥爭、資本主義至上的美國社會。卻也創造出一個舞台,讓各種觀點能夠在上面盡力表演,不斷地建構受眾的視野、解構、再重新詮釋它,彷彿流體畫一般,以為混雜顏色會弄髒畫作,卻沒想到每種顏色都在畫作的一角綻放出自己的美。
或許現實生活總不是非黑即白的對立面,也沒有一種角度能夠看透的道理。父權如此,女權亦是。朋友曾經跟我說過一句話,她不喜歡女權這個詞,因為「權」代表著權利,但現在女性對於世界所求的不是權利,而是理解。芭比諷刺了每個權利,無論是大肆戰男女,上至美泰兒創始人乃至路人甲「Allen」也難逃揶揄的梗,卻同樣地包容和理解了每一種觀點。它並非否定現實中存在的不完美,而是想要告訴觀眾世界就是如此,這個社會是一個大熔爐,我們無法苟同某些論點,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存在。
平凡也很好-在閃閃發亮的樂園中做自己的Barbie
其實我認為芭比這部電影穿插了大大小小的議題,不過從一而終卻不離「存在主義」的概念,無論是劇末芭比選擇前往現實世界體會人生、肯尼覺醒發現自己從來都不是「芭比的肯尼」、或是葛洛莉建議美泰兒高層製作一款「平凡芭比」,都在呼籲大眾『你不需成為任何人,你就是你』,這讓我想到【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中某一首歌「This is me(這就是我)」,歌詞中道盡所有跟大眾審美觀不一樣的人的心聲,其中 ‘I'm not scared to be seen. I make no apologies, this is me’特別打中我的心,或許我們不如社會期待中那樣長大,不過那又如何?我不需要道歉,因為這就是我。
耐人尋味的是,該片結尾安排無性器的芭比興奮地走入婦產科,或許正是導演埋下的伏筆,除了讓觀眾想像未來芭比體驗生而為人的感受,女性的生殖器也暗示著從女孩蛻變為女人,並進而成為一位母親。巧妙首尾呼應創辦人Ruth Handler從一位平凡女性,因為女兒喜歡不同型態的娃娃而創造出「芭比」,並成為了芭比的母親,而當芭比徬徨無助時,Ruth更說出「母親就是站在原地,讓女兒可以回頭看自己已經走得多遠」來鼓勵她創造意義,追求自己的價值。貫徹了本片的核心-母愛的偉大,母職的天性。
或許,我們都被華而不實的意識形態蒙蔽雙眼,芭比想告訴所有女孩們,就算妳的夢想只是當一個平凡人(可能已經是40多歲的媽媽),也有無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