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牛欄戰役指揮官——黃圳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黃圳島出生於臺中犁頭店,少年時期曾在昭和齒科醫院擔任助手,1941年受張深鑐醫師的鼓勵前往日本求學,然而不久即因戰爭的影響投入日本海軍的招募,輾轉來到海南島。戰後,日本海軍司令向中國軍交涉:「臺灣籍的軍人、軍屬是戰爭中,日本從臺灣徵召來的,因此日本國有義務把臺灣籍的軍人、軍屬帶回臺灣交給他們的父母。」然而此項要求卻被中國軍拒絕,並將一萬七千餘滯留在海南島的臺籍軍人、軍屬囚禁於集中營,任其自生自滅,此段期間因飢餓、疾病死於海南島集中營的臺灣人不計其數。

1946年5月底,黃圳島冒生命危險搭船逃離海南島,幾經波折才再次踏回故土,並登報呼籲政府救援仍在海南島的臺灣人,而臺籍軍官吳振武也與臺灣同鄉會合作,租用機帆船派任代表回臺陳情,陳儀始迫於社會壓力勉強在該年10月安排船艦至海南島接應被囚禁的臺灣兵,此時距離戰爭結束早已超過一年餘。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黃圳島在臺中市街上親眼目睹中國軍向手無寸鐵的民眾開槍掃射,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憤而選擇投入獨立治安隊,在民軍控制臺中市區主要的軍警機構後,各個小型治安隊為了團結力量與方便調度,決議集結於干城營區組織「二七部隊」,而獨立治安隊也在此時改名為警備隊,擔任干城營區主要治安維持的工作。然而當整編廿一師自基隆登陸後,即開始濫殺市民,為了阻止中國軍的暴行,二七部隊決議將廿一師誘至埔里山區再進行反擊,以避免市街戰造成民眾的傷亡。黃圳島將三十餘名警備隊分別配置於南港溪南岸南平山上的溪南據點,以及北岸烏牛欄臺地上的溪北據點,其中溪北據點以哨侯為主,有十餘人駐守,而主力部隊的二十餘人則佈署於溪南據點,每人分配一百八十發子彈及數顆手榴彈。

3月16日清晨,溪北據點隊員率先發現廿一師的先遣部隊向烏牛欄吊橋推進,遂鳴槍示警,使廿一師錯判誤以為二七部隊僅佈防於南港溪的北岸,並開始於南平山下的窪地聚集,準備對烏牛欄臺地上的民軍展開攻勢,黃圳島立刻抓準時機投下數顆手榴彈突襲中國軍,為「烏牛欄戰役」揭開序幕。

然而戰役隨著時間拉長,形勢逐漸對在人數與武器處於劣勢的警備隊不利,此時警備隊每人僅餘兩、三發子彈,而烏牛欄吊橋亦遭到敵方機槍手控制,為避免遭到包圍,只能選擇撤退。這場戰役中,警備隊僅以三十餘人的兵力在彈藥有限的情況下,將數百人的中國軍牽制於南港溪南岸一整日,為臺灣的抗暴史書寫極為重要的一頁。事件後,黃圳島化名為黃金島,潛身於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數年後因「八仙山武裝基地叛亂案」遭到囚禁24年,美麗島事件爆發後,黃圳島再次投入黨外運動,成立大屯區民主聯誼會及臺灣公共權益協會,其一生為臺灣民主、人權奮鬥的精神,又被稱作「民主農夫」、「民主戰車」。

徵引書目
1. 黃金島,《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
2. 黃金島,《告別海南島中國集中營》。
3. 林宜均、林志宇採訪,林宜均撰文,〈民主農夫──黃金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臺中潭子人,出生於1914年,潭子公學校畢業後同時考上臺中一中及臺中師範學校,後因父命而選擇就讀臺中師範學校。呂石堆在校雖然成績優異,然而在老師眼裡卻是「態度不良、不服從命令」,多次操行成績被打上乙等。臺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呂石堆因家裡的媒妁之言與林雪絨結婚,並被分發至新竹峨眉山腳
林糊,號鐵骨生,彰化福興三汴頭人,興賢吟社社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1921年在員林開設「長春醫院」,經常參與政治與文化運動,後當選臺灣文化協會中央委員及員林支部常任委員、參與中央書局的發起,在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復加入臺灣民眾黨、臺灣文藝聯盟。
員林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朝業:「叫我們感到很不解的是:各地的處理委員會都是陳儀下令組織的,但為何在事件之後,卻將處理委員當作反首,抓去關、抓去殺害?至於流氓在事件中,也扮演了相當巧妙的角色。在事件中打人、搶劫的,都是這些黑社會的人,但是另一方面縣長宋增榘又保護這批人,政府也在利用這批人,
謝富,又名永春,1904年出生,曾參與臺灣文化協會,開設永豐行,戰後初期,與謝雪紅、楊克煌、林兌、李喬松等人籌組人民協會,任中央委員。二二八事件期間,謝富曾與李喬松、林兌等人向謝雪紅下達省工委會的指令,要求謝雪紅將武裝指揮權移交給「臺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3月14日,謝富到埔里再次下達指令,「當天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尤世景: 「我們這行人都是被問到認不認識共產黨員謝雪紅,還問我何時謝雪紅在我家的樓上組織共產黨,真冤枉。我連謝雪紅是何許人都不知道,怎會讓她在我家組織共產黨,但當我們照實的回答『不』時,就被用刑;再回答『不』,就再次用刑。」 「他們先是用電話線的兩端分別纏繞在我們雙手的手指,然後
吳振武,1918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受日方派駐海南島,任中尉大隊長,戰後吳振武被推為「海南島三亞地區臺灣官兵遣送部長」,積極要求政府處理臺灣兵遭留滯海南島問題,並在返臺後受邀至臺中師範學校擔任體育教員。據楊子榮回憶,臺中三二事件當天,有不少曾至南洋參與戰事的青年聚集至臺中師範學校,吳振武將其組織為戰鬥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臺中潭子人,出生於1914年,潭子公學校畢業後同時考上臺中一中及臺中師範學校,後因父命而選擇就讀臺中師範學校。呂石堆在校雖然成績優異,然而在老師眼裡卻是「態度不良、不服從命令」,多次操行成績被打上乙等。臺中師範學校畢業後,呂石堆因家裡的媒妁之言與林雪絨結婚,並被分發至新竹峨眉山腳
林糊,號鐵骨生,彰化福興三汴頭人,興賢吟社社員,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1921年在員林開設「長春醫院」,經常參與政治與文化運動,後當選臺灣文化協會中央委員及員林支部常任委員、參與中央書局的發起,在臺灣文化協會分裂後,復加入臺灣民眾黨、臺灣文藝聯盟。
員林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朝業:「叫我們感到很不解的是:各地的處理委員會都是陳儀下令組織的,但為何在事件之後,卻將處理委員當作反首,抓去關、抓去殺害?至於流氓在事件中,也扮演了相當巧妙的角色。在事件中打人、搶劫的,都是這些黑社會的人,但是另一方面縣長宋增榘又保護這批人,政府也在利用這批人,
謝富,又名永春,1904年出生,曾參與臺灣文化協會,開設永豐行,戰後初期,與謝雪紅、楊克煌、林兌、李喬松等人籌組人民協會,任中央委員。二二八事件期間,謝富曾與李喬松、林兌等人向謝雪紅下達省工委會的指令,要求謝雪紅將武裝指揮權移交給「臺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3月14日,謝富到埔里再次下達指令,「當天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尤世景: 「我們這行人都是被問到認不認識共產黨員謝雪紅,還問我何時謝雪紅在我家的樓上組織共產黨,真冤枉。我連謝雪紅是何許人都不知道,怎會讓她在我家組織共產黨,但當我們照實的回答『不』時,就被用刑;再回答『不』,就再次用刑。」 「他們先是用電話線的兩端分別纏繞在我們雙手的手指,然後
吳振武,1918年出生,在二戰期間受日方派駐海南島,任中尉大隊長,戰後吳振武被推為「海南島三亞地區臺灣官兵遣送部長」,積極要求政府處理臺灣兵遭留滯海南島問題,並在返臺後受邀至臺中師範學校擔任體育教員。據楊子榮回憶,臺中三二事件當天,有不少曾至南洋參與戰事的青年聚集至臺中師範學校,吳振武將其組織為戰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珂拉琪〈萬千花蕊慈母悲哀〉創作時雖不以台灣故事為出發點,然而歌詞中沉默的人、突然消失的摯愛、開不完的槍都與白色恐怖有所呼應。這首歌以間接的方式批判極權統治,歌曲中對神明的憤怒、不滿,其實吼向的是白色恐怖對人的迫害。這與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的〈平安戲〉相像,批評客家人是漠視現實的旁觀者時,隱晦批判了政府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隨著臺灣民主奇蹟地越發成熟,歷史的探究挖掘也變得越明朗;就好比說,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便是旨在還原歷史真相、平復司法不公、開放歷史檔案以及追究不當黨產等問題;或許在許多人眼裡,促轉會或者像共生音樂節這樣公開談論白色恐怖的作為好像很沒必要、認為過去的東西就是過去了,有什麼好談的? 但其實,它確實該談。
珂拉琪〈萬千花蕊慈母悲哀〉創作時雖不以台灣故事為出發點,然而歌詞中沉默的人、突然消失的摯愛、開不完的槍都與白色恐怖有所呼應。這首歌以間接的方式批判極權統治,歌曲中對神明的憤怒、不滿,其實吼向的是白色恐怖對人的迫害。這與客家女詩人杜潘芳格的〈平安戲〉相像,批評客家人是漠視現實的旁觀者時,隱晦批判了政府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蔣統治時代,隨一九八八年元月蔣經國去世而結束,及至今年,因不再有黨國禁忌,陸軍官校建校百年紀念特刊,首次公佈第二任校長關麟徵。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二鯤鯓砲臺是臺南安平的古蹟之一,見證了臺灣從清帝國邊陲的小島轉變為衝突前線的歷史砲臺,以及日本統治後的變遷。本篇文章探討了牡丹社事件與二鯤鯓砲臺的興建背景、砲臺的建築特色、以及日本統治後的空間開放。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青年軍二零一師是國軍一九四七年在四川招募的第二期青年軍,當時內戰漸酣,國府未及訓練將其投入戰場,致兵員折損不少,且戰且退,及至一九四八年,國府才將其跨海送來台灣,接受孫立人將軍整訓。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蔣統治時代,隨一九八八年元月蔣經國去世而結束,及至今年,因不再有黨國禁忌,陸軍官校建校百年紀念特刊,首次公佈第二任校長關麟徵。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Thumbnail
《聽海湧》描述台灣青年在二戰期間被日本徵召前往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故事背景設定在昭和17年(1942年),過程中這群監視員牽涉一場冷血的屠殺,戰後因被指認虐待戰俘而成為戰犯,部份監視員再也無法回到台灣,活著回來的青年則再也不願提及島上發生的事。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第二次國共內戰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的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前後,國共間的衝突一直持續。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二鯤鯓砲臺是臺南安平的古蹟之一,見證了臺灣從清帝國邊陲的小島轉變為衝突前線的歷史砲臺,以及日本統治後的變遷。本篇文章探討了牡丹社事件與二鯤鯓砲臺的興建背景、砲臺的建築特色、以及日本統治後的空間開放。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青年軍二零一師是國軍一九四七年在四川招募的第二期青年軍,當時內戰漸酣,國府未及訓練將其投入戰場,致兵員折損不少,且戰且退,及至一九四八年,國府才將其跨海送來台灣,接受孫立人將軍整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