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駐主題

過往歷史的傷痕,和解療癒的起點

說到 228,你想到什麼?對年輕的朋友來說,難道只是另一個連續假期?對台灣本身來說,228 事件有什麼意義?為什麼 228 這天會是國定假日?我們真的有因為 228 事件,瞭解歷史,思考未來嗎?vocus 邀請你在這個日子,用創作的方式,一起思考民主與自由的價值與意義,追悼為我們不惜犧牲生命,一次次對抗國家機器與威權統治的前輩們,一起攜手放眼台灣未來的道路。
目前共 159 篇活動截止 2022/03/04
含有「二二八」共 159 篇內容
方格精選
Thumbnail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Thumbnail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Thumbnail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Thumbnail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Thumbnail
遺忘是最大的威權。無聲地全面滲透日常,不須透過任何程序便拍板定案,緩慢確實地奪走記憶權。
Thumbnail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Thumbnail
二二八的紀念詩集,集結了多位詩人直寫、側寫二二八這個台灣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或隱或顯地描述出那個時期詩人的所見所聞,或是所想所省,或說著莫名的失蹤以及無奈且無盡的追尋,那年本不該是空洞的,但這個凹洞直徑卻有38年的長度,而這個凹洞內裡發爛,卻被強迫掩蓋,那蓋住的人說:「不痛不痛,不看就不痛。」被
Thumbnail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Thumbnail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Thumbnail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Thumbnail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Thumbnail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Thumbnail
遺忘是最大的威權。無聲地全面滲透日常,不須透過任何程序便拍板定案,緩慢確實地奪走記憶權。
Thumbnail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Thumbnail
二二八的紀念詩集,集結了多位詩人直寫、側寫二二八這個台灣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或隱或顯地描述出那個時期詩人的所見所聞,或是所想所省,或說著莫名的失蹤以及無奈且無盡的追尋,那年本不該是空洞的,但這個凹洞直徑卻有38年的長度,而這個凹洞內裡發爛,卻被強迫掩蓋,那蓋住的人說:「不痛不痛,不看就不痛。」被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反正法律是他們設的,隨便他們翻起翻落(註) 我們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 註:臺灣台語中反覆無常之意 前言 不知道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妳,會不會偶爾也注意一下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呢? 在開始撰寫此文時正逢接近日本的盂蘭盆節(お盆)
Thumbnail
5/5悲情城
「廟宇」源自於一種奠基於自身記憶與情感的銘刻,比一般的物品更接近人類。當所有記憶與情感消逝的時候,至少還有物品留了下來。即使,我們因各式各樣的人禍天災,而遺忘了所有的事物,這些物品也會忠實地盡可能地保留一切,等待某日再度被想起。本專題便是探詢各地形似普通,其實絕不普通的廟宇。
Thumbnail
在許久以前的一個下午,兩輛人力車,即將前往水上機場。
Thumbnail
酷!!是陳澄波嗎?
阮老母以前講的: 「暗時仔,阿公攏袂使睏佇眠床頂,愛覕起來。早起時仔,天咧欲光的時,有人𤆬 (tshuā)兵仔來,指講:『這間。』兵仔挵門,門開,入去共查埔人掠走,真濟人就按呢無轉來。」阮外公的兜是日本宿舍,地板徛懸,閣有天篷,通覕的所在較濟。   「有一工,阿公的一个朋友,攑一支銃來,講欲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以前很喜歡看一部懷舊喜劇片,片名叫「狗蛋大兵」,片中描寫學校生活的部份讓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剛好走過那個年代。 我媽在我上小學的第一天就告訴我千萬不能在學校講到「二八事件」,後來我才知道指的是「二二八事件」,那時學校正在推行「講國語運動」,所以我的台灣國語和台語髒話為我得到了兩塊牌子掛在脖子上,就像
Thumbnail
  這些如今被「民族、民權、民生」等抽象觀念包圍著的街區,過去曾經以一種真正地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聯在一起的方式被稱呼。那裡之所以是米街是因為人們在那裡處理米、買賣米,他們把處理下來的米糠轉移到西側的「粗糠崎」,然後到抽籤巷那裡尋求神意。
Thumbnail
戰後台灣文學在1970年代興起,和當時政治社會環境脫不了關係。
Thumbnail
前幾篇不斷在說1970年代是台灣文學研究的開端,難道在此之前就沒有台灣文學研究嗎?當然也不是。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台灣許多史料,因為不同的時代背景因素,沒有留在故鄉,反而被保存在海外。楊先生的大作被翻譯為中文本,讓我們有機會回顧那段歷史,謝謝宇木九崎介紹。宇木九崎嫻熟日文,又有愛故鄉的心,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從事翻譯的工作,讓台灣人有機會接觸更多故鄉的史料喔。❤️話說崩毀可能只要一瞬,我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