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主題
我們需要談論:二二八
不只是又一次連假。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需要被直視與談論的重要日子。vocus 邀請你以任何形式的創作探索二二八的歷史意義、社會影響,以及它對當代台灣民主發展的啟示。無論是家族記憶、歷史研究心得,或對和解與未來的思考,每一個視角,每一句自由創作,都能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歷史,面向未來。
目前共 249 篇
活動截止 2025/03/05
含有「二二八」共 249 篇內容
方格精選
南聲生生難
2021/03/26
南聲讀後|《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門田隆將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
二二八
#
南聲生生難
#
南聲讀後
1
0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2021/03/15
「在山中,我的魂魄時時刻刻陪伴著。水田不要賣。」──高一生追求部落自治的夢醒時分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
二二八
#
228
#
保安司令部
10
1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02/28
台灣新文化運動直接造成了二二八的悲劇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
觀點
#
二二八
#
政治
14
3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1/02/22
是迫害還是保護?國民黨青年眼中的二二八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
國民黨青年團
#
二二八
#
時事評論
12
0
一個間歇性讀癮患者的沙龍
2021/01/15
柯宗明《陳澄波密碼》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
閱讀心得
#
閱讀分享
#
閱讀紀錄
5
1
黃琪樺的沙龍
2020/03/21
《小船》|記228遊行的水手們
遺忘是最大的威權。無聲地全面滲透日常,不須透過任何程序便拍板定案,緩慢確實地奪走記憶權。
#
威權
#
二二八
#
轉型正義
1
0
黎胖書房
2020/02/28
「美中體制」秩序與戰後臺灣命運:讀《意外的國度》與《重構二二八》
本文藉由介紹林孝庭《意外的國度》和陳翠蓮《重構二二八》,分析戰後世界與東亞秩序變動、二二八事件到「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中華民國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演變,並試圖從歷史、當今的國內外現實當中,思考臺灣未來的方向。
#
臺灣
#
二二八事件
#
美中體制
8
0
馬立的沙龍
2020/02/17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
228
#
二二八
#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
3
0
曾友俞
2019/11/08
《傷口的花》
二二八的紀念詩集,集結了多位詩人直寫、側寫二二八這個台灣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或隱或顯地描述出那個時期詩人的所見所聞,或是所想所省,或說著莫名的失蹤以及無奈且無盡的追尋,那年本不該是空洞的,但這個凹洞直徑卻有38年的長度,而這個凹洞內裡發爛,卻被強迫掩蓋,那蓋住的人說:「不痛不痛,不看就不痛。」被
#
詩
#
二二八
#
白色恐怖
4
0
南聲生生難
2021/03/26
南聲讀後|《湯德章:不該被遺忘的正義與勇氣》門田隆將
不知道槍聲響起的那天,時間是不是過得特別漫長?就像走進他的故居,用來辦公與就寢的二樓小室,透過毛玻璃的光線,目前只放著一張他與妻的合照。 最後他拒絕被黑布蓋頭,對著武裝士兵以日語高喊:「台灣人,萬歲!」,是湯德章在被行刑前歷史性的重要一幕。
#
二二八
#
南聲生生難
#
南聲讀後
1
0
故事StoryStudio的沙龍
2021/03/15
「在山中,我的魂魄時時刻刻陪伴著。水田不要賣。」──高一生追求部落自治的夢醒時分
只要有家與土地就好。由於有很多優秀的孩子,就算物品被拿走也沒關係,我的冤罪,以後會昭明。
#
二二八
#
228
#
保安司令部
10
1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1/02/28
台灣新文化運動直接造成了二二八的悲劇
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成功,卻造成了二二八的大挫敗。同文同種並不代表不會兵戎相向,民主自由法治才是王道。
#
觀點
#
二二八
#
政治
14
3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2021/02/22
是迫害還是保護?國民黨青年眼中的二二八
原來,國民黨青年的「探尋不同視角」,始終仍是被統治者要去理解統治者的苦衷,是沒有權力的被害者要反省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有權力的加害者要檢討跟改進。
#
國民黨青年團
#
二二八
#
時事評論
12
0
一個間歇性讀癮患者的沙龍
2021/01/15
柯宗明《陳澄波密碼》
初知此書,乃因Podcast《百靈果News》(我是教徒👌)。 聽完讀書會第一章我對本作即起了興趣,但在讀之前我是有過猶豫的——因為歷史「小說」首先是小說之後才是歷史。
#
閱讀心得
#
閱讀分享
#
閱讀紀錄
5
1
黃琪樺的沙龍
2020/03/21
《小船》|記228遊行的水手們
遺忘是最大的威權。無聲地全面滲透日常,不須透過任何程序便拍板定案,緩慢確實地奪走記憶權。
#
威權
#
二二八
#
轉型正義
1
0
黎胖書房
2020/02/28
「美中體制」秩序與戰後臺灣命運:讀《意外的國度》與《重構二二八》
本文藉由介紹林孝庭《意外的國度》和陳翠蓮《重構二二八》,分析戰後世界與東亞秩序變動、二二八事件到「中華民國臺灣化」與「臺灣中華民國化」的歷史根源及其演變,並試圖從歷史、當今的國內外現實當中,思考臺灣未來的方向。
#
臺灣
#
二二八事件
#
美中體制
8
0
馬立的沙龍
2020/02/17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是一本由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集結台文、台史領域的青年研究者與創作者而完成的一本「非虛構作品」。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收錄八篇與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時期相關的受難者,包括施儒珍、郭琇琮、曹永和、施朝暉、張李德和、陳澄波、林忠、楊勵、鄭南榕、林茂生、林宗義……
#
228
#
二二八
#
1947之後二二八非日常備忘錄
3
0
曾友俞
2019/11/08
《傷口的花》
二二八的紀念詩集,集結了多位詩人直寫、側寫二二八這個台灣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或隱或顯地描述出那個時期詩人的所見所聞,或是所想所省,或說著莫名的失蹤以及無奈且無盡的追尋,那年本不該是空洞的,但這個凹洞直徑卻有38年的長度,而這個凹洞內裡發爛,卻被強迫掩蓋,那蓋住的人說:「不痛不痛,不看就不痛。」被
#
詩
#
二二八
#
白色恐怖
4
0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Ui-liông (威良)ê 冊讀á,chia攏是好料--ê
2025/10/15
受害者還在等待真相
(2016.03.12) 近來因非法查緝過去檔案問題,在台灣造成白色恐怖的再現。沒有攝錄影取得的自願搜索文件,成了獨裁體制辦案的縮影。
#
台灣人
#
真相
#
受害者
3
留言
黎胖書房
2025/10/12
戰後台灣史研究彙編(三)二二八事件
*以出版時間排序 *2025.10.11更新 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
#
戰後台灣史研究彙編
#
二二八事件
#
二二八
2
留言
普普文創
2025/10/02
【踏青漫步】台北車站>台灣博物館>二二八公園>總統府>>植物園 | 前段
從台北車站走出來,城市的氣息立刻撲面而來。今天要走到植物園,大約3公里,來回大約1.2萬步。人潮在月台間散開,像水流一樣分散向四面八方。車站前的廣場總是有旅人拉著行李,或急或緩,帶著不同的目的。走沒幾步,往南而行,就能看見台灣博物館。這棟日治時期留下的古典建築,白色石柱莊嚴而典雅,襯著藍天特別醒
#
踏青漫步
#
台北車站
#
台灣博物館
9
1
宇牛
2025/10/02
喜歡
無障友善!
喜歡
普普文創
發文者
2025/10/02
1
宇牛 那最好了。
1
風翦悠間
2025/09/22
屏東三四事件|二二八在南台灣最沉痛的篇章
1947 年「屏東三四事件」。群眾在葉秋木號召下佔領市府,原住民下山支援,最終卻遭國府軍鎮壓。葉秋木與莊迎之被遊街槍決,屏東圓環、台灣銀行前成為血色見證。事件後百餘人被捕,無辜者背負政治烙印數十年。今日走過長春公園與火車站周邊,仍能感受隱匿的傷痕,提醒我們直面歷史,追求真正的轉型正義。
#
屏東
#
二二八
#
悲劇
6
留言
普普文創
2025/09/09
【踏青漫步】總統府
離開衡陽路,走進公園,空氣帶著一點潮濕,原先的新公園,現在的二二八公園。這座公園在城市中心靜靜地佔據一隅,歷經風雨滄桑,見證了台北的許多故事。樹影婆娑,晨跑的人繞著步道,偶爾有學生背著書包從旁經過,青春氣息和歷史氛圍交錯。我沿著公園小徑走,心裡卻惦記著前方的總統府。紅燈亮起,我停下腳步,右手邊就
#
踏青漫步
#
總統府
#
公園
10
4
Sylvia
2025/09/09
1
酸梅湯!想念公園號~~
1
普普文創
發文者
2025/09/09
2
Sylvia 快去喝,好好喝。老味道。
2
Haruhii-愉快且認真的生活者
2025/08/22
屠殺島嶼-讀《都寧山脊的烏鴉》(1/3)
作者透過分析玄基榮的小說集「都寧山脊的烏鴉」,探討了文學如何反映事件對島民的影響,以及記憶與真相對於後世的重要性。小說集中的故事講述了良民的悲傷、記憶的重現,以及島嶼的孤立與對抗不公正的掙扎,強調了對於歷史真相的追求與對受害者記憶的尊重。
#
小說
#
書評
#
都寧山脊的烏鴉
3
2
Haruhii-愉快且認真的生活者
2025/08/22
屠殺島嶼-讀《都寧山脊的烏鴉》(3/3)
作者透過分析玄基榮的小說集「都寧山脊的烏鴉」,探討了文學如何反映事件對島民的影響,以及記憶與真相對於後世的重要性。小說集中的故事講述了良民的悲傷、記憶的重現,以及島嶼的孤立與對抗不公正的掙扎,強調了對於歷史真相的追求與對受害者記憶的尊重。
#
小說
#
書評
#
韓國文學
喜歡
2
Tony Tsai的沙龍
2025/08/12
紀念碑能否作為記憶所繫之處?
《2×2≠8》的作者從「紀念碑能否作為記憶所繫之處」的動機出發,以公路電影(road movie)的方法,實地走訪全台三十餘座二二八紀念碑,紀錄每個紀念碑的樣貌、地景與日常。
#
歷史記憶
#
集體記憶
#
紀錄片
喜歡
留言
大讀者小日記
2025/07/29
關於《二二八》的繪本
認識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繪本書單介紹 #和平/尊重/共好共榮才是真義 這些繪本取材自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的真實經歷,以精簡文字配合圖片,內容深入卻不沉重,是進行人權教育與歷史理解的良好起點。
#
白色恐怖
#
教育
#
二二八事件
1
留言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2025/07/28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從島嶼之痛到世界之局,學會當臺灣人的歷史現場課
《重構二二八》以國際政治與中國統治模式雙重視角,重新解讀二二八事件,打破內部衝突的舊敘事。透過美中角力、權鬥與話術交織的歷史現場,本書揭示臺灣如何在戰後秩序中被牽動,政治深度與敘事張力兼具,是理解臺灣定位不可錯過的重磅之作。
5/5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
#
二二八
#
陳翠蓮
#
中國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