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灣新文化運動直接造成了二二八的悲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取自「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網站首頁
台灣新文化運動泛指1920年開始的一連串文化及政治活動,包括1920年東京台灣留學生成立新民會、1921年林獻堂領導的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至1934年共請願15次)、1921年蔣渭水創立「台灣文化協會」、1923年「台灣民報」創刊、1925年發生「二林蔗農事件」、1926年「台灣農民組合」成立、1927年「台灣民眾黨」成立、1928年「台灣工友總聯盟」成立、1930年「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成立、1935年舉行台灣首次地方選舉(民選議員)…等等活動。這些在二戰前展開的「新文化運動」,雖然在日本政府統治下受到一定的打壓,但是在這些有志之士前仆後繼的努力下,台灣社會也相當支持這些愛鄉土爭自治的活動。以1923年的「治警事件」為例,當年日本政府針對議會運動的活躍份子進行一場大逮捕,許多人在二審被判有罪,需服刑三到四個月。而這些民間政治領袖入獄前的遊行,除了民眾夾道歡送、放鞭炮、高呼萬歲之外,也在入獄前後拍個大合照來紀念一番,以台中的蔡惠如為例,其出獄紀念照還留存至今:
1925蔡惠如治警事件出獄紀念照,圖片來源:臺中市清水區戶政事務所網站
當年的日本政府就算不歡迎這些政治活動,但是受限於法律,也不能完全禁止這些活動,甚至在戰前還舉行地方選舉來回應這些要求自治的請願。因此以整體來說,台灣人的「新文化運動」算是相當成功的,只可惜二戰的爆發直接中止了這些運動的持續發展。
時間直接快轉來到1945年的「台灣光復」,因為台灣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台人治台」在祖國的支持下有可能成真,這對於從「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受制於日本政府的海內外台灣人來說,政治上的期待可說是直接破表,以1946年的省議員選舉為例,應選30名,但是全省的參選人數竟達1180人之多(對照4年後應選30人、參選140人來看可說是天文數字)。對照「新文化運動」時期政治運動的經驗,在日本統治時期就算真的違法,最多也只是幾個月、幾年的牢獄之災,而且在審判制度的保護下,也不一定會有罪,現在由中國人主政,應該不會更糟吧?事情當然不像這些政治夢想家所想的這麼簡單,國民政府不像日本政府在戰前就有憲法保障人民權利,因此以往在中國處理政治運動一向都是殺人不手軟的(1927年「清黨」、1947年鎮壓學運造成的「520慘案」),誤判情勢的結果就直接造成了二二八的悲劇。我們來看看前後同時參與「新文化運動」以及「二二八」的幾位重要人物的遭遇:
林獻堂:從1920年在東京成立「新民會」以來,在日治時期一直積極參與政治的富商,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於1949年避居日本不敢回台
楊逵:日治時期進出監獄十次,總刑期不到3個月;1949年後因「和平宣言」獲罪判12年
簡吉:「台灣農民組合」運動健將,日治時期總刑期11年;1950年因加入共產黨判死刑
台灣人延續「新文化運動」以來的傳統,試著要用理性和平的手段與當權者抗爭,所以才會有「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的成立,可惜「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不論是和平抗爭或是武裝抗爭,只要是政治運動,都難逃國民政府的血腥鎮壓,以及之後數十年高壓的白色恐怖統治。昨天參觀了「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赫然發現「新文化運動」與「二二八」的關聯性,特別寫這篇文章來整理我一時的發現。
參考資料:台灣史100件大事,作者:李筱峰,玉山社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經歷過槍林彈雨般的過年大闖關,請大家重新回味這三部堪稱經典的好作品,好好的思考一下明年過年要怎麼過才不會去掉半條命
為什麼疫情會在中國傳開?為什麼全世界都無法倖免?我試圖用「瘟疫與人」這本書的論點來重新分析武漢肺炎大流行的遠因
軍事上的大分流是個很有趣的觀點,對於中國落後的原因有很好的解釋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慕蘭的歷史名著「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於2000年出版之後,造成了學術界的許多迴響,因為這是一本成功用科學的方法比較十八世紀以前歐洲與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經濟、社會差異的作品。為什麼「大分流」那麼特別?
閱讀經典其實是相當自虐的行為,因為優秀的經典一定不好讀,而且還要先準備好相關知識才能進入經典的世界,像是攀登一座雄偉的高山一樣,不一定能夠一次就征服成功。我讀柏拉圖的「理想國」過程中就摔了好幾次,一直到最近才開始能理解「理想國」,在此跟大家分享自身嘗試錯誤的歷程。
因為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是古希臘文明創造了現代文明,而不是中國文化?請看看柏拉圖如何寫他的「理想國」」中提到古代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導致中國在十八世紀後大幅落後西方國家。因為這個觀點很激進,沒有驗證過的話恐怕比網路內容農場文的標題還不如,所以現在我另開一篇文章來驗證此觀點。
經歷過槍林彈雨般的過年大闖關,請大家重新回味這三部堪稱經典的好作品,好好的思考一下明年過年要怎麼過才不會去掉半條命
為什麼疫情會在中國傳開?為什麼全世界都無法倖免?我試圖用「瘟疫與人」這本書的論點來重新分析武漢肺炎大流行的遠因
軍事上的大分流是個很有趣的觀點,對於中國落後的原因有很好的解釋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彭慕蘭的歷史名著「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於2000年出版之後,造成了學術界的許多迴響,因為這是一本成功用科學的方法比較十八世紀以前歐洲與中國、日本、印度等國的經濟、社會差異的作品。為什麼「大分流」那麼特別?
閱讀經典其實是相當自虐的行為,因為優秀的經典一定不好讀,而且還要先準備好相關知識才能進入經典的世界,像是攀登一座雄偉的高山一樣,不一定能夠一次就征服成功。我讀柏拉圖的「理想國」過程中就摔了好幾次,一直到最近才開始能理解「理想國」,在此跟大家分享自身嘗試錯誤的歷程。
因為上一篇文章「為什麼是古希臘文明創造了現代文明,而不是中國文化?請看看柏拉圖如何寫他的「理想國」」中提到古代中國思想家不重視方法論,導致中國在十八世紀後大幅落後西方國家。因為這個觀點很激進,沒有驗證過的話恐怕比網路內容農場文的標題還不如,所以現在我另開一篇文章來驗證此觀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自救運動宣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政府自日本手中接管,台灣人民對此滿懷期待,但後來,台灣在行政上仍然維持著與日治時期相同的專制,並未把民主制度落實在台灣。此外,政府在政治上的表現相當腐敗、經濟狀況也未好轉,台灣人民人心相當失望,在民怨累積下,之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在國共內戰後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自救運動宣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由中華民國政府自日本手中接管,台灣人民對此滿懷期待,但後來,台灣在行政上仍然維持著與日治時期相同的專制,並未把民主制度落實在台灣。此外,政府在政治上的表現相當腐敗、經濟狀況也未好轉,台灣人民人心相當失望,在民怨累積下,之後爆發了二二八事件。 在國共內戰後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生於20世紀上半葉的臺灣日治時期,是由新民會發起,向日本帝國議會爭取在臺灣設置自治議會的政治運動;該運動是臺灣對日本統治從武力反抗轉為近代式政治運動的轉捩點,也是日治時期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政治運動。其起源可追溯至1918年的《六三法》撤廢運動,但林呈祿
歷史上不願面對的汙點 二二八事件距今已逾七十年,新世代的人們是否記得這一個在年曆上被歸為假期的日子,曾颳起的腥風血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的民怨積怨,對上了高壓的制裁手段,人民的靜默不語,成為歷史裡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被輕易揭開並好好檢視的印痕。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如今皆已離世,但受難者家屬仍在社會
文官總督時期 隨著民族自決的風潮與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1919年後,台灣總督可由文官擔任,軍權另設台灣軍司令官掌管,治理台灣的策略也改為同化政策。臺灣在許多方面與日本逐漸接軌。1922年,《臺灣教育令》通過,臺灣實行與日本相同的學制。1921年,日本國會通過《法三號》,修正部分六三法的內容,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臺灣保甲制度 臺灣在清治時期便有隨其他省份實施保甲制度。 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台灣總督府警察機構用來控制臺灣社會的制度也稱作保甲制度。起源於1899年5月8日拂曉,以陳秋菊為首的700名抗日人士,襲擊台北城、大稻埕。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召商人辜顯榮來商量鎮壓抗日與匪徒勢力之策。辜顯榮貢獻的「治匪」策,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Thumbnail
台灣在兩個多月的無政府狀態,居然出現未曾有的桃花源境。不過,一切在「光復」後巨變。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孫立人認為,二戰結束,國軍接收臺灣,臺灣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