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與 AI 運用能力竟是職場軟實力
avatar-img
鄭書羽

寫作與 AI 運用能力竟是職場軟實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法律人認知的公司法務職能:契約、訴訟等與法律相關的事務。

一般人認知的公司法務職能:跟寫作,也就是要用到中文字的事情,都找法務。

其實法律能力與中文字運用能力還是有落差的,法律是「用中文為載體的程式語言」,不代表他寫作能力好。

相對於一般人可能好一些些,相對於國文老師、記者 ( 台灣特定記者例外 ) 、作家等等,還是遜色一些。

認命當一個專責寫文的部門

是以我法務工作的組成有一半以上是在幫人寫文,在一間公司要與人書信、函文往來才是每日日常;契約次之較少、訴訟更少。

本來我也是拒絕,有些文字往來與法務、與公司權益根本無關,都要找我寫。

某次是個底層仔還是個男的來下委託,便被我狗噴一頓。

「這種東西你自己不會寫嗎?這跟法務的工作有什麼關係?連這個都不會寫那請你來幹嘛?公司花錢請你來不是叫你來上課的欸。」直接把人噴在牆上。

我也知道他文筆不好,但那是他的職務內容,靠著能力不好當理由而不做那不就養廢物了嗎?

緩和了一下語氣,「自己寫,練習寫看看,寫完我再幫你看怎麼改。」

結果寫完發現,哇靠...

我自己重寫一份還比較快。

那不是文章不通順需要潤飾的問題了,那是連他想講什麼都沒辦法表達清楚的狀況,完全看不懂。

雖然後來他走了,但我發現這是常態,很多人可以用口語的、碎片化的表述讓別人知道一件事情,要他們文字化卻有很大障礙。

於是現在有這種委託的我都認命接下:

「對,沒錯,找我就對了,我寫,我幫你寫,都口述就好,我來寫。」

當然也是因為現在來找我的是個可愛妹妹有加分的關係。

後來八成外包給 Chat GPT

話說當初 AI 剛爆紅的時候,一堆人在討論「以後 AI 會不會取代我的工作?」

我的想法是不會,光是現在的資訊落差就讓我吃上好大一波紅利。

上一段講的,把一堆口語的、碎片化的描述變成一篇文章,如果你玩 AI 久了應該有想到:這不就 Chat GPT 最擅長的事情嗎?

於是那些委託寫文章的人從此拿到神器,如魚得水了嗎?

沒有。

又某次,三個同事包含上中下階級連袂來找我,各有文字案需要委託,聽完後我第一反應真的是「這打進 Chat GPT 不就有你要的東西了?」

「那是啥?沒有聽過。」同事某甲說道。

咦?

我看了一下某乙,他搖頭。

看了一下某丙,他也搖頭。

「沒事,我來吧。」

隨即我把他們要的東西輸入給 Chat GPT ,不到一分鐘便產出三篇超過一千字的文章,再經過我手動潤飾後交還給他們。

於是在他們三個眼裡,我就是個可以在幾分鐘內產出千字文章,文情並茂,而他們自己是三天三夜都寫不出這種等級的神人。

沒有,我只是個會用 AI 的人,然後把 AI 的功勞全部冒領當成自己的。

AI 沒有取代我的工作,它幫我做了我的工作,然後薪水還是我在領。

--更多有關【法務工作】的文章--

法務(風味)專案經理

【企業法務】甲乙方簽約的隱藏注意事項

【職場12】成則無功敗則有過的逆風局如何反轉

raw-image



avatar-img
鄭書羽
7.0K會員
311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鄭書羽 的其他內容
客戶提問: 一直有想要準備考試的念頭,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當全職考生,我也不能專心讀書,但現在的工作又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讀書,想請問我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呢? 背景補充: 法律系畢,每次想要定下心準備國考時反而會半途而廢,於是先去當了檢察官助理,但普遍工時偏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讀
本文談論了創業的利與弊,建議只有當創業能賺更多錢,風險溢價才值得,並提倡副業經營作為賺取更多錢的另一策略。創業的風險與報酬,建議創業者應謹慎考慮賺錢的可能性。一些案例和觀點,讓讀者深入瞭解創業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分享了副業經營的策略,以降低風險。這篇文章對於想要創業的人提供了一些建議和看法。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客戶提問: 一直有想要準備考試的念頭,但之前的經驗告訴我當全職考生,我也不能專心讀書,但現在的工作又非常忙碌,也沒有時間讀書,想請問我是不是應該把工作辭掉呢? 背景補充: 法律系畢,每次想要定下心準備國考時反而會半途而廢,於是先去當了檢察官助理,但普遍工時偏長,而且不知道為什麼,讀
本文談論了創業的利與弊,建議只有當創業能賺更多錢,風險溢價才值得,並提倡副業經營作為賺取更多錢的另一策略。創業的風險與報酬,建議創業者應謹慎考慮賺錢的可能性。一些案例和觀點,讓讀者深入瞭解創業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分享了副業經營的策略,以降低風險。這篇文章對於想要創業的人提供了一些建議和看法。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