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與 AI 運用能力竟是職場軟實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法律人認知的公司法務職能:契約、訴訟等與法律相關的事務。

一般人認知的公司法務職能:跟寫作,也就是要用到中文字的事情,都找法務。

其實法律能力與中文字運用能力還是有落差的,法律是「用中文為載體的程式語言」,不代表他寫作能力好。

相對於一般人可能好一些些,相對於國文老師、記者 ( 台灣特定記者例外 ) 、作家等等,還是遜色一些。

認命當一個專責寫文的部門

是以我法務工作的組成有一半以上是在幫人寫文,在一間公司要與人書信、函文往來才是每日日常;契約次之較少、訴訟更少。

本來我也是拒絕,有些文字往來與法務、與公司權益根本無關,都要找我寫。

某次是個底層仔還是個男的來下委託,便被我狗噴一頓。

「這種東西你自己不會寫嗎?這跟法務的工作有什麼關係?連這個都不會寫那請你來幹嘛?公司花錢請你來不是叫你來上課的欸。」直接把人噴在牆上。

我也知道他文筆不好,但那是他的職務內容,靠著能力不好當理由而不做那不就養廢物了嗎?

緩和了一下語氣,「自己寫,練習寫看看,寫完我再幫你看怎麼改。」

結果寫完發現,哇靠...

我自己重寫一份還比較快。

那不是文章不通順需要潤飾的問題了,那是連他想講什麼都沒辦法表達清楚的狀況,完全看不懂。

雖然後來他走了,但我發現這是常態,很多人可以用口語的、碎片化的表述讓別人知道一件事情,要他們文字化卻有很大障礙。

於是現在有這種委託的我都認命接下:

「對,沒錯,找我就對了,我寫,我幫你寫,都口述就好,我來寫。」

當然也是因為現在來找我的是個可愛妹妹有加分的關係。

後來八成外包給 Chat GPT

話說當初 AI 剛爆紅的時候,一堆人在討論「以後 AI 會不會取代我的工作?」

我的想法是不會,光是現在的資訊落差就讓我吃上好大一波紅利。

上一段講的,把一堆口語的、碎片化的描述變成一篇文章,如果你玩 AI 久了應該有想到:這不就 Chat GPT 最擅長的事情嗎?

於是那些委託寫文章的人從此拿到神器,如魚得水了嗎?

沒有。

又某次,三個同事包含上中下階級連袂來找我,各有文字案需要委託,聽完後我第一反應真的是「這打進 Chat GPT 不就有你要的東西了?」

「那是啥?沒有聽過。」同事某甲說道。

咦?

我看了一下某乙,他搖頭。

看了一下某丙,他也搖頭。

「沒事,我來吧。」

隨即我把他們要的東西輸入給 Chat GPT ,不到一分鐘便產出三篇超過一千字的文章,再經過我手動潤飾後交還給他們。

於是在他們三個眼裡,我就是個可以在幾分鐘內產出千字文章,文情並茂,而他們自己是三天三夜都寫不出這種等級的神人。

沒有,我只是個會用 AI 的人,然後把 AI 的功勞全部冒領當成自己的。

AI 沒有取代我的工作,它幫我做了我的工作,然後薪水還是我在領。

--更多有關【法務工作】的文章--

法務(風味)專案經理

【企業法務】甲乙方簽約的隱藏注意事項

【職場12】成則無功敗則有過的逆風局如何反轉

raw-image



avatar-img
4.9K會員
310內容數
愛情、職場、社會、親情、理財等事中的黑暗面,不能講的現實,有能者看了懷疑自己,無能者看了罵我社會亂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鄭書羽 的其他內容
加密貨幣風潮時,自建礦場回本速度驚人,合夥提議遭拒,後來市場崩盤。選擇中的機會成本,不跳槽或不投資也有風險。賣出股票或不賣皆成本。選擇無所不在,每日選擇放棄機會成本。不可信零風險投資。
專業諮詢底層認知與客戶的取捨是面對的挑戰。收入中諮詢佔2~5%,客戶來源多是名氣帶來。但客戶中有人認為諮詢應該免費,尤其是不認識的人或朋友轉介紹。遭遇過不少消極回應,不再提供免費報價。專業有價的邏輯,拒絕佔便宜。知道觀念不普遍,但堅持專業價值,尊重專業成本。
話說在沉寂了兩個月低流量 ( 不到三萬 ) 後,七月的流量又來到了四萬多。 流量破千的文章大概六篇,也跟五、六月差不多,比較大幅度的拉升則是因為這篇竄起來: 這篇也有上流量榜,觀察了幾天發現最高才拉到第三名而已,現在流量榜是越來越捲了,二月的時候大概三千流量就打進第一,現在一萬七才第三名。
認知到公司是一種宗教,面對的時候才不會錯亂。總覺得公司朝令夕改,做事情出爾反爾,甚而毫無統一的標準。 可能我們民法學得太好,把公司「法人」化了。 在法律上「法人」的確是個權利主體,可以擁有自己的姓名權、名譽權,可以擁有財產、可以簽訂契約等等,法人的概念就是把公司當作一個自然人來看待。 然而法人
軍中層級差異明顯,忍讓是普遍原則;退伍後,以廠商身分進入營區,對待轉變,手上握有利他的東西,關係轉向平等。講話權力與身分交互影響,如何掌握對方把柄。逐步由卑到平等的變化,年齡與經驗增長是關鍵。身分從學生到軍人再到一般民眾,契約關係的重要性在社會中凸顯。
最近觀察了我某一間公司的某一位同事,因為爛到太特別引起我的興趣,而且他還跟我同歲 綜觀他的幾個缺點歸納出來:能力差、低智商、軟弱、男性。 為什麼說男性也是缺點呢?加上軟弱就是了。 社會行走有一定歷練都會知道這江湖規矩─遇到單槍匹馬的這三種人不能惹:「女人、老人、出家人。」
加密貨幣風潮時,自建礦場回本速度驚人,合夥提議遭拒,後來市場崩盤。選擇中的機會成本,不跳槽或不投資也有風險。賣出股票或不賣皆成本。選擇無所不在,每日選擇放棄機會成本。不可信零風險投資。
專業諮詢底層認知與客戶的取捨是面對的挑戰。收入中諮詢佔2~5%,客戶來源多是名氣帶來。但客戶中有人認為諮詢應該免費,尤其是不認識的人或朋友轉介紹。遭遇過不少消極回應,不再提供免費報價。專業有價的邏輯,拒絕佔便宜。知道觀念不普遍,但堅持專業價值,尊重專業成本。
話說在沉寂了兩個月低流量 ( 不到三萬 ) 後,七月的流量又來到了四萬多。 流量破千的文章大概六篇,也跟五、六月差不多,比較大幅度的拉升則是因為這篇竄起來: 這篇也有上流量榜,觀察了幾天發現最高才拉到第三名而已,現在流量榜是越來越捲了,二月的時候大概三千流量就打進第一,現在一萬七才第三名。
認知到公司是一種宗教,面對的時候才不會錯亂。總覺得公司朝令夕改,做事情出爾反爾,甚而毫無統一的標準。 可能我們民法學得太好,把公司「法人」化了。 在法律上「法人」的確是個權利主體,可以擁有自己的姓名權、名譽權,可以擁有財產、可以簽訂契約等等,法人的概念就是把公司當作一個自然人來看待。 然而法人
軍中層級差異明顯,忍讓是普遍原則;退伍後,以廠商身分進入營區,對待轉變,手上握有利他的東西,關係轉向平等。講話權力與身分交互影響,如何掌握對方把柄。逐步由卑到平等的變化,年齡與經驗增長是關鍵。身分從學生到軍人再到一般民眾,契約關係的重要性在社會中凸顯。
最近觀察了我某一間公司的某一位同事,因為爛到太特別引起我的興趣,而且他還跟我同歲 綜觀他的幾個缺點歸納出來:能力差、低智商、軟弱、男性。 為什麼說男性也是缺點呢?加上軟弱就是了。 社會行走有一定歷練都會知道這江湖規矩─遇到單槍匹馬的這三種人不能惹:「女人、老人、出家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部分就是他代替我工作GPT AI真的可以取代人類的任何工作
Thumbnail
其實法務助理這一個職缺並不限科系,單純只是有沒有符合律師的眼緣或是不是有背景,這位雇主律師受人之託才錄取來應徵的人而已。 當然臺灣的律師及法務助理制度淵遠流長,讓一般民眾開始有著美好的想像及錯誤認知,認為屬於白領金字塔型的高階執業人員-律師,基於高薪背景,相信對於事務所內,聘僱法務助理的薪資應該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初階人員勝出的方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到另一個地方開疆拓土。當一個行業已經發展許久,已經有各種山頭建立起來,你進去那個領域,只能從小弟小妹開始做起,然後隨波逐流,怨天尤人。學校的教育,把你變成訓練有素的知識工人,社會的規則,把你變成每月定時還款的打工人。
曾經有人這麼說過,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許多工作,從勞力這種基礎的工作一直到繪圖師、聲音工作者等等的藝術層面,到現在,最新的AI經過十幾年的學習,輸入了難以想像的判決數量後,AI的觸手伸向了法學界。
未來會取代你工作的不是AI,而是比你會用AI的人。 我喜歡透過交流聊天來驗證腦中的想法,這是在港大養成的習慣,但到了職場上,卻往往成為別人攻擊批評的藉口,說我「說多做少」,然而實際上工作這麼多年完成將近50個專案好像也夠負責任了⋯ 我一直不是個動手能力強的人,但我很愛思考(幻想),把邏輯流程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但在文案領域還有些許無法取代的部分,例如幽默感、跨文化溝通、小眾文化和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AI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卻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因此文案工作者仍然具有獨特價值。此外,奢侈品、專業技術產業和業務溝通底稿等領域,也是AI難以取代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部分就是他代替我工作GPT AI真的可以取代人類的任何工作
Thumbnail
其實法務助理這一個職缺並不限科系,單純只是有沒有符合律師的眼緣或是不是有背景,這位雇主律師受人之託才錄取來應徵的人而已。 當然臺灣的律師及法務助理制度淵遠流長,讓一般民眾開始有著美好的想像及錯誤認知,認為屬於白領金字塔型的高階執業人員-律師,基於高薪背景,相信對於事務所內,聘僱法務助理的薪資應該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初階人員勝出的方式,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到另一個地方開疆拓土。當一個行業已經發展許久,已經有各種山頭建立起來,你進去那個領域,只能從小弟小妹開始做起,然後隨波逐流,怨天尤人。學校的教育,把你變成訓練有素的知識工人,社會的規則,把你變成每月定時還款的打工人。
曾經有人這麼說過,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許多工作,從勞力這種基礎的工作一直到繪圖師、聲音工作者等等的藝術層面,到現在,最新的AI經過十幾年的學習,輸入了難以想像的判決數量後,AI的觸手伸向了法學界。
未來會取代你工作的不是AI,而是比你會用AI的人。 我喜歡透過交流聊天來驗證腦中的想法,這是在港大養成的習慣,但到了職場上,卻往往成為別人攻擊批評的藉口,說我「說多做少」,然而實際上工作這麼多年完成將近50個專案好像也夠負責任了⋯ 我一直不是個動手能力強的人,但我很愛思考(幻想),把邏輯流程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生成式AI快速發展,但在文案領域還有些許無法取代的部分,例如幽默感、跨文化溝通、小眾文化和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AI雖然能產生梗文和笑話,卻缺乏對當地流行文化和社會動態的深刻理解,因此文案工作者仍然具有獨特價值。此外,奢侈品、專業技術產業和業務溝通底稿等領域,也是AI難以取代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延續先前刊登於《服務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的論文《使用人工智慧執行服務》(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Service),該論文建立了四種AI類型的框架,包括機械型AI、分析型AI、直覺型AI和共鳴型AI。基於這個框架,我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