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11)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語貫 (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十一、一切佛語心品第一之下 (入楞伽經集一切佛法品第三之一。大乘入楞伽經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大慧。法 (佛所作) 依佛。說一切法入 (於) 自相。共相。自心 (所) 現 (過惡) 習氣 (之) 因。相續妄想 (性) 自性計著 (之) 因。(如是等) 種種不實如幻。種種計著。(皆) 不可得。

復次。大慧。(由) 計著緣起 (性) 自性。(亦即。第八阿賴耶藏識。故。而) 生 (相續) 妄想 (性) 自性。(亦即。前七相續轉識。之) 相。

大慧。(譬) 如工幻師。依草木瓦石。作種種幻。起一切眾生若干形色。起種種妄想。彼諸妄想。亦無真實。

如是。大慧。依緣起 (性) 自性。(亦即。第八阿賴耶藏識)。起 (相續) 妄想 (性) 自性。(亦即。前七相續轉識。之妄想)。種種妄想心。(作) 種種 (虛幻之) 相。(及) 行事妄想 (之) 相。(以) 計著 (無始虛偽見愛妄想之) 習氣。(此即。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故)。妄想 (生)。

是為 (相續) 妄想 (性) 自性。(亦即。前七相續轉識。之) 相生。

大慧。是名 (法佛所作) 依佛說法。

大慧。法佛者。離 (乎第八阿賴耶藏識) 心。(及其性) 自性 (之) 相。(而依) 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 (智) 所緣 (之究竟差別) 境界。建立。施作。

大慧。化佛者。說 (布) 施。(持) 戒。忍 (辱)。精進。禪定。及心智慧 (之六度。捨) 離 (五) 陰。(十八) 界。(六) 入 (之自。共相。而於轉識成智。諸真識之) 解脫識相。分別觀察。建立。超 (諸) 外道 (婆羅門之作者) 見。(及聲聞。緣覺沙門之) 無色見。

大慧。 又法佛者。離 (於) 攀緣。攀緣 (既) 離。(則) 一切所作。根。量 (之) 相 (亦) 滅。非諸 (愚癡) 凡夫。聲聞。緣覺 (之沙門。及) 外道 (婆羅門等) 計著我相所著 (之) 境界。(乃諸佛如來。依) 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 (智之) 究竟差別相。(所) 建立 (之解脫境界)。

是故。大慧。自 (心現量) 覺 (悟) 聖 (智之) 究竟差別相。當勤修學。(而) 自心 (所) 現 (之種種惡) 見。應當 (照令) 除滅。

復次。大慧。有二種聲聞乘通分別相。謂。得自覺聖差別相 (之聲聞)。及性 (相續) 妄想自性計著相 (之聲聞)。

云何得自覺聖差別相 (之) 聲聞。謂。無常。苦。空。無我 (之) 境界。真諦。離欲。寂滅。(內) 息 (五) 陰。(十八) 界。(六) 入 (之) 自。共相。外 (於) 不壞相。如實知。心得寂止。心寂止已。(遂得) 禪定解脫 (之) 三昧道果。正受解脫。

(然彼所證。以) 不離 (無始虛偽妄想根源之) 習氣。(及) 不思議變易死。(亦即。第九菴摩羅識。故。非為無餘涅槃。亦即。非自心現量覺悟聖智之究竟覺。是故。彼乃名為) 得自覺聖 (差別相) 樂住 (之) 聲聞。

是名得自覺聖差別相 (之) 聲聞。

大慧。得自覺聖差別 (相) 樂住 (之) 菩薩摩訶薩。非 (於寂) 滅門樂。(及禪定解脫三昧) 正受 (之) 樂。(生滿足想。更不前進。而因) 顧憫眾生。及 (大悲) 本願 (之力所持)。不 (於彼空法) 作證。

大慧。是名聲聞 (所) 得自覺聖差別相 (之) 樂 (住)。菩薩摩訶薩。於彼 (所) 得自覺聖差別相 (之) 樂。不應修學。

大慧。云何性 (相續) 妄想自性計著相 (之) 聲聞。所謂。(四) 大種 (之地。水。火。風。本具) 青。黃。赤。白。堅。濕。煖。動 (之自相)。非作 (而) 生。(如其次第。成褫持。攝。熟。長之四業。以建立) 自相 (故。復成) 共相。(如是等義。雜阿含經及阿毗達摩) 先 (已) 勝善說。(諸聲聞之沙門) 見已。(思量計著。而) 於彼起 (性) 自性 (之相續) 妄想。

菩薩摩訶薩。於彼。應知。應捨。隨入法無我 (之) 相。(隨入第八菩薩不動之地)。滅 (彼) 人無我相 (之) 見。漸次諸地。相續建立。

是名諸聲聞性 (相續) 妄想自性計著 (之) 相。

avatar-img
森愛耦諧的沙龍
11會員
174內容數
禪宗法式,由信心銘開始,始有具體之文字描述。其後石頭參同契、洞山五位、臨濟四料簡等,雖以道家語言外貌,或援引「取坎填離」之理論,然本文指出,其文字背後所欲闡示之內容,實是金剛經三句之變體,與「拈花微笑」之意旨無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森愛耦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
復次。大慧。(或有) 未來世 (之) 智者。以離 (於) 一。異。俱。不俱 (等差別) 見 (之) 相。我所通 (達。究竟無二之) 義。問 (於) 無智者。彼 (無智者) 即答言。此非正問。
復次。大慧。(我今) 當說名。句。形身 (之) 相。善觀名。句。形身 (相之) 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則能)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 (悟) 已。(亦能) 覺 (悟) 一切眾生。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 (自性) 無生。及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 (悖之過) 耶。(先前。世尊既) 說無生 (之) 性 (自性。後卻又說) 如幻 (之惑亂相。有種種現。既有種種現已。云何而可說是無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