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 想 生活在他方?!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捷克裔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7月12在法國巴黎過世,享壽94歲。在我青春的閱讀時光中,他的作品也佔據了一些份量。

年輕時就覺得米蘭昆德拉的書名都很厲害(《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就比改編的電影《布拉格之春》來得有趣),而對我最有吸引力的書名就是《生活在他方》。

玉長公路與台11交叉口

玉長公路與台11交叉口

法國詩人韓波(Arthur Rimbaud)曾說:「在富於詩意的夢幻想像中,周遭的生活是多麼平庸而死寂,真正的生活總是在他方。」。而米蘭˙.昆德拉也引用這句話作為他的書名,在「生活在他方」(La vie est ailleurs)書中,藉著對年輕詩人亞羅米爾一生的描繪,傳達出人們對遠方種種的嚮往,還有處在現實生活中永遠不變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

raw-image
東海岸才能難得看到的月光海

東海岸才能難得看到的月光海

正如詩人韓波所感,他方似乎有一種很自由的魅力,我也一直很羨慕有他方生活經驗的朋友,不論是因為留學、工作、或移民,我覺得不同的地域時空的生活經驗,比我一直「長期駐在」台灣的人生豐富多了,甚至覺得他們可能擁有兩種以上的人生~

raw-image
raw-image

不過,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的組合,與他方相應對的就是故鄉,故鄉的穩定與感與安全感也許是我下意識的選擇,所以我的他鄉就交給一次又一次的旅行吧!

長濱日出

長濱日出

現在人生已踏入熟齡的階段,回想很多朋友之前都說:退休之後一定要好好的過自己夢想中的生活、要旅行、要學習、要long stay……將來有孫子絕對不幫忙帶,因為已經辛苦了大半輩子,該留時間給自己⋯而我看到的多半都是自己還一邊辛苦上班、照顧長輩,卻在孫子降臨的時候,欣喜而義無反顧的接手照顧孫子的工作~我想這是我們這一代的特色或是羈絆?但無論如何,這也應該是種飽含快樂的選擇,親情的回饋足以彌補所有的辛勞。

6月底去了台東長濱探望親人,和老公及狗兒子去了近10天,出門多半是採買食材,或是去很近的地方看看海而已,很有一種在他方生活的感覺。

帶著最日常、最方便活動的藍色系衣服,呼應一下東部的海水與天空,重點反而是遮陽的帽子和可以踩海水的鞋子,組合起來又帶有一些渡假氣息。回顧這段生活,很少有目的遊玩,但感覺又很實在而愉悅,讓人不覺又對生活他方產生幻想☺️,但也許就是因為總會「回家」,一切才那麼美好吧!

raw-image

#老是愛漂亮OldisNew

#不太長的他方生活可以嘗試喔

#普通人的日常穿搭

#熟齡穿搭

#穿搭是生活中最簡單的冒險


#polo草編大包

#Costco買的大草帽

#來自20幾年時空的衣服


*今天多是生活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事事順心如意是我們常用以祝福別人的話,但生活中不順遂的事常是十之八九, 當遇到未如預期、挫折、困難時,先不要停在低頭看困難, 但如何尋求解題與超越逆境呢?我想「眼界的轉換」就是關鍵! 遇到挫折不順心時,轉眼仰望神創造的美好, 先有制高點的角度,問題縮小了、也不再糾結陷溺於問題。 所以事事順心如
    上週颱風天,沒怎麼出門,在家整理一下包包,感覺更清楚發現自己的喜好了:幾何控、線條控、喜歡規範於「次序中」的變化與美感。我深愛「對齊」與「水平」這件事。 我給自己設限了嗎? 關於日常穿搭的自我要求,很多人認為穿衣服這事,說不上什麼多專業的領域,但是如果可以長久的堅持,也應該是一種難得的自律吧。
    生日快樂,平安蒙幅! 大多時候人不想離開舒適圈,想按著操作手冊又快又好地得到結果。 仔細想來挺可怕的,我們活著卻愛結果追逐結果,卻從不曾單純地享受活著每一分鐘。 慣用各種可見的成果來堆砌自己的生命、證明自己的價值, 卻不知道神才是生命的核心。 當我們的生命被神的愛和真理充滿時, 每一個改變都會成為生
    拼接,是人類匱乏時的一種本能。 很多年前,紐約的好友帶著她的美國老公回台灣,在當時她母親住的新店老眷村裡住了幾天,當時她老公看著她的娘家說:「wow,so organic!」眷村矮小樓窄,她成長的時光裡,父母依序加蓋了許多小空間,她和弟弟妹妹就在這拼貼式、看不出原始樣貌的空間裡ㄧㄧ完成了大學教育。
    素描是所有視覺藝術的基礎, 那生命的基礎是什麼呢? 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只有經歷祂為生命基石的生活,生命才能不再飄蕩隨俗!
    今天來到大直的TSUATAY蔦屋書店,看著一大片華美的書牆,那個一直存在我心中的問號又出來了:「實體書本還能存在多久呢?」 閱讀,肯定是很多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起國高中時往返於永和與板橋之間的求學時光,在當時家長們認為讀閒書無助於升學的年代,我只能在家附近有兼著賣書的文具店裡,翻閱極少量自
    事事順心如意是我們常用以祝福別人的話,但生活中不順遂的事常是十之八九, 當遇到未如預期、挫折、困難時,先不要停在低頭看困難, 但如何尋求解題與超越逆境呢?我想「眼界的轉換」就是關鍵! 遇到挫折不順心時,轉眼仰望神創造的美好, 先有制高點的角度,問題縮小了、也不再糾結陷溺於問題。 所以事事順心如
    上週颱風天,沒怎麼出門,在家整理一下包包,感覺更清楚發現自己的喜好了:幾何控、線條控、喜歡規範於「次序中」的變化與美感。我深愛「對齊」與「水平」這件事。 我給自己設限了嗎? 關於日常穿搭的自我要求,很多人認為穿衣服這事,說不上什麼多專業的領域,但是如果可以長久的堅持,也應該是一種難得的自律吧。
    生日快樂,平安蒙幅! 大多時候人不想離開舒適圈,想按著操作手冊又快又好地得到結果。 仔細想來挺可怕的,我們活著卻愛結果追逐結果,卻從不曾單純地享受活著每一分鐘。 慣用各種可見的成果來堆砌自己的生命、證明自己的價值, 卻不知道神才是生命的核心。 當我們的生命被神的愛和真理充滿時, 每一個改變都會成為生
    拼接,是人類匱乏時的一種本能。 很多年前,紐約的好友帶著她的美國老公回台灣,在當時她母親住的新店老眷村裡住了幾天,當時她老公看著她的娘家說:「wow,so organic!」眷村矮小樓窄,她成長的時光裡,父母依序加蓋了許多小空間,她和弟弟妹妹就在這拼貼式、看不出原始樣貌的空間裡ㄧㄧ完成了大學教育。
    素描是所有視覺藝術的基礎, 那生命的基礎是什麼呢? 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只有經歷祂為生命基石的生活,生命才能不再飄蕩隨俗!
    今天來到大直的TSUATAY蔦屋書店,看著一大片華美的書牆,那個一直存在我心中的問號又出來了:「實體書本還能存在多久呢?」 閱讀,肯定是很多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想起國高中時往返於永和與板橋之間的求學時光,在當時家長們認為讀閒書無助於升學的年代,我只能在家附近有兼著賣書的文具店裡,翻閱極少量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朋友,當你在星空下沉思,是否曾在心中浮現這個問題:我該留在家鄉嗎?熟悉的街道、溫暖的鄰里、那一片片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土地,這一切是否足以讓我忽略大城市的燦爛霓虹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好想放下一切瑣事讓自己去流浪。| 村上春樹在四十歲之前,決定把一些工作了結,跟太太浪跡歐洲,三年!當看到這位大作家旅歐那麼久,實在很好奇他在歐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放下俗務的他,在異地真的得到他想要的放鬆或解脫了嗎? 《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在那段歐洲生活中完成,對創作者來說能夠全然浸泡在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熱愛人生自我發揮的本質與無限可能,只是大名大利都沒真正眷顧過我。 這個因素, 外加20多年生活在紐西蘭的大自然懷抱裡,白雲隨時是我家的訪客;鳥鳴與花香時時飄送著,拈花惹草只是七、八十坪自己院子裡的日常。 內心的感受就反映在二十年前寫下的這一首平實的詩句之中。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威尼斯的靈魂   搭船時,他一臉疲憊的就坐我對面,目光呆滯的望著窗外。 他拿著畫板及畫紙。 我詢問他,你是來畫畫的嗎?   他說他就住在威尼斯,現在要回家的。 我明白了,如果我家附近,每天永遠都是觀光客。 我也會很無奈。   我回說,住這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對於活在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於生活中孤獨和成長的體悟。文章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於自我的認識和選擇的反思。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Thumbnail
    朋友,當你在星空下沉思,是否曾在心中浮現這個問題:我該留在家鄉嗎?熟悉的街道、溫暖的鄰里、那一片片承載著童年回憶的土地,這一切是否足以讓我忽略大城市的燦爛霓虹和無限可能?
    Thumbnail
    |好想放下一切瑣事讓自己去流浪。| 村上春樹在四十歲之前,決定把一些工作了結,跟太太浪跡歐洲,三年!當看到這位大作家旅歐那麼久,實在很好奇他在歐洲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放下俗務的他,在異地真的得到他想要的放鬆或解脫了嗎? 《挪威的森林》和《舞舞舞》是在那段歐洲生活中完成,對創作者來說能夠全然浸泡在
    Thumbnail
    就讀法文系大三時,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後一定要去法語區國家,想要親自探索學了四年的語言及文化。前往法國的目標非常明確,我甚至得到一個能夠去法國當華語助教的機會,但人生總是充滿驚奇與可能性,因為某一次相遇,讓我的方向轉了個彎,前往了加拿大。
    Thumbnail
    熱愛人生自我發揮的本質與無限可能,只是大名大利都沒真正眷顧過我。 這個因素, 外加20多年生活在紐西蘭的大自然懷抱裡,白雲隨時是我家的訪客;鳥鳴與花香時時飄送著,拈花惹草只是七、八十坪自己院子裡的日常。 內心的感受就反映在二十年前寫下的這一首平實的詩句之中。
    Thumbnail
    近來的床頭書是《行走在戰爭與和平的邊緣》,作者提到「我想要漂泊的人生,去看看遠方的世界;也想要平靜的人生,去滋養躁動的靈魂。在中東做一名戰地記者,恰好同時滿足這二種要求。」 闔上書,想起近年的主流想法是人生不要留遺憾,想做什麼就要行動,聽起來是極有道理的,但是,對有些人來說,現實是殘酷的,
    11/23/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威尼斯的靈魂   搭船時,他一臉疲憊的就坐我對面,目光呆滯的望著窗外。 他拿著畫板及畫紙。 我詢問他,你是來畫畫的嗎?   他說他就住在威尼斯,現在要回家的。 我明白了,如果我家附近,每天永遠都是觀光客。 我也會很無奈。   我回說,住這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對於活在當下的看法,以及對於生活中孤獨和成長的體悟。文章充滿了對於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並通過個人的經歷表達了對於自我的認識和選擇的反思。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