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的復仇〈石書 IV〉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今日,他和紅帽子在他院中下棋。

真奇怪,我居然記得我曾經喜愛下棋,不過,現在我已看不懂他們的棋。歸石後,我遺忘了許多東西。大部分是一些身為人的規則、紀律或常識。

他們用一只金壺在喝茶,那茶氣味芳香,入口甘甜。

紅帽子似乎贏了一局,將手舉起揮舞。他挑了挑眉。

過了一會,他又輸了一局,紅帽子笑了。他撇了撇嘴,也笑了。

他好像是開心的。我從玄關可以即時「看見」他,只要他不走出這個屋和這個院子,我就可以與他同步,時時刻刻同理著他。

但是,這輕鬆或寬慰的情緒太陌生,我無法即刻定義那是什麼。這是快樂嗎?此刻我的型態對五感還算敏銳,但對心靈狀態實在太難體會。此刻,我無法同理。

為什麼,他要再一次棄石而去。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我輩也不明白。

在日光下,一切都難以消融。四處都是噪音,還有各種奇怪的能量在角力。我輩追求超越以及和諧,這些,是在白日無法體驗的。

然而現在我什麼也不能做,只能繼續立在此處。看著他,日升月落。而這樣的靜止,應該是一塊石——也就是我輩,很擅長的事。

avatar-img
3會員
23內容數
羔子,女性,台北人。小說、詩創作。著有台灣第一本NFT書長篇小說《石像的復仇》,由香港作家董啟章之品牌「董富記」協助出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羔子 的其他內容
今日,他尚未出門。 他整個上午都在睡覺,這是有點稀奇的事。中午十二點半,他才姍姍起床,盥洗。 我想想昨天發生了什麼事,他為何今天睡得特別晚,但什麼也沒有發生。昨日他也是八點多起床,午餐後抽菸接著在社區踅了一圈,晚餐沒吃,啊,他泡了澡。晚餐後他泡了澡。是因為這樣嗎? 他泡了四十分鐘的澡。因為這樣
今日,他出了門。 從某一日開始,他不再躲在屋中,但仍沒有上山來。應該是從去了紅帽子的家那天,他開始在這個社區走動。 今天他於午後在院子抽完菸後,就順道去了那個巷尾的公園。當他在屋中,我可以隨時感應他,時時「同理」他。
4 D走後,我又過著每一日重複的日子。 一切都沒有改變,以為會改變的,全部從舊;曾經如昔的,理所當然持續維持。我每日繭居荒城,吃喝都叫外賣,日常雜物衛生物品也都上網訂購。又過了兩週這樣沈寂的生活,我偶爾檢查信箱,D都未再來信。我在等待什麼嗎?那一日我那樣「拒絕」了D,怎麼可能再有回音
我已寄宿於貝中二星期。自從他再一次棄離我輩,我轉移到這貝中,試圖親眼看看他的每一日。他的每一日生活很單調,早晨起床如廁加盥洗一小時,每日只吃一餐,只喝熱的黑咖啡,晚上十一點入睡,有時半夜會醒來上廁所,早上八點多起床。每日他大多時間都在椅子上對著窗戶發呆,不然就是偶爾看一下書、剪一下指甲。
3 在我荒廢的白色別墅城堡裡,原來,一封 D 赤裸的信已無聲無息地躺在那裡。 兩年前,父因病去世後,母不久也赫然離去。我是家中的么子,上有一個大我五歲人人稱羨的哥哥。我從小不斷被拿來與他比較,倍受冷落,年紀稍長後更是被放置著自生自滅,但也落得輕鬆。 相對於我的平庸消極,哥就是一個超群的人。他的
2 就這樣,我每日必造訪破屋。 日日夜夜,石像與我為伴。我常在石像前臥眠一夜,早晨醒來露水襲在我身。我在石像前吃帶來的麵包和喝咖啡,石像依舊動也不動。我在石像前自慰,帶著一種莊嚴的心情,石像什麼也沒說,而我迎來了平靜的高潮。 一日,我盤腿坐著看著石像,再度陷入沈思。為什麼,人類會被擬人的無
今日,他尚未出門。 他整個上午都在睡覺,這是有點稀奇的事。中午十二點半,他才姍姍起床,盥洗。 我想想昨天發生了什麼事,他為何今天睡得特別晚,但什麼也沒有發生。昨日他也是八點多起床,午餐後抽菸接著在社區踅了一圈,晚餐沒吃,啊,他泡了澡。晚餐後他泡了澡。是因為這樣嗎? 他泡了四十分鐘的澡。因為這樣
今日,他出了門。 從某一日開始,他不再躲在屋中,但仍沒有上山來。應該是從去了紅帽子的家那天,他開始在這個社區走動。 今天他於午後在院子抽完菸後,就順道去了那個巷尾的公園。當他在屋中,我可以隨時感應他,時時「同理」他。
4 D走後,我又過著每一日重複的日子。 一切都沒有改變,以為會改變的,全部從舊;曾經如昔的,理所當然持續維持。我每日繭居荒城,吃喝都叫外賣,日常雜物衛生物品也都上網訂購。又過了兩週這樣沈寂的生活,我偶爾檢查信箱,D都未再來信。我在等待什麼嗎?那一日我那樣「拒絕」了D,怎麼可能再有回音
我已寄宿於貝中二星期。自從他再一次棄離我輩,我轉移到這貝中,試圖親眼看看他的每一日。他的每一日生活很單調,早晨起床如廁加盥洗一小時,每日只吃一餐,只喝熱的黑咖啡,晚上十一點入睡,有時半夜會醒來上廁所,早上八點多起床。每日他大多時間都在椅子上對著窗戶發呆,不然就是偶爾看一下書、剪一下指甲。
3 在我荒廢的白色別墅城堡裡,原來,一封 D 赤裸的信已無聲無息地躺在那裡。 兩年前,父因病去世後,母不久也赫然離去。我是家中的么子,上有一個大我五歲人人稱羨的哥哥。我從小不斷被拿來與他比較,倍受冷落,年紀稍長後更是被放置著自生自滅,但也落得輕鬆。 相對於我的平庸消極,哥就是一個超群的人。他的
2 就這樣,我每日必造訪破屋。 日日夜夜,石像與我為伴。我常在石像前臥眠一夜,早晨醒來露水襲在我身。我在石像前吃帶來的麵包和喝咖啡,石像依舊動也不動。我在石像前自慰,帶著一種莊嚴的心情,石像什麼也沒說,而我迎來了平靜的高潮。 一日,我盤腿坐著看著石像,再度陷入沈思。為什麼,人類會被擬人的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到某個機構帶孩子玩桌遊 玩了:1.妙語說書人,2.誰是牛頭王,3.亡者神抽 第一款遊戲時,問:「有玩過妙語說書人嗎?」意外地居然都沒玩過。 . 沒玩過,好啊。 桌遊新生,會看到「樂在遊戲」的神情:好奇、專注、融入、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最後總在~~「蝦米?下課了?」意猶未足之
Thumbnail
當兩位棋手在棋盤前對坐,整個空間仿佛被一股悠久而神秘的氛圍所籠罩,眼神專注而深沉,彷彿能穿透棋盤,窺見對方的心思。   在這場圍棋對弈中,黑白兩色的棋子在棋盤上交錯著,每一步都代表著棋手智慧的運用和對對方策略的洞察,黑白雙方的對局如同兩股洪流相互搏擊,激盪出驚險刺激的局面。
任何事我不再害怕輸、不再害怕贏,我只享受看著金錢美麗的顏色和所有人間歡樂 但我彷彿還看得到六歲的自己仍在賭場角落玩耍,變成了幽靈
「學而不思則罔」,讓我們一起徜徉烏鷺世界,飲一杯專屬圍棋人的"黑白思樂冰"吧!
Thumbnail
近日讀了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的自傳體隨筆《棋手無悔》。 去年有幸在台北和棋王有一餐之緣,這幾天讀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書的前半主要講述臉上的紅色胎記對他童年的影響,他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圍棋,進入中國棋院,成為世界棋王,再回台奉獻的故事。 小時候有下象棋,但我對圍棋的認識有限,大概就是金庸小說
有過那種時候吧,碰到一個肯定打不贏的敵人,被恐懼吞噬但還是努力掙扎,雖然知道贏不了,但至少在一個局部讓對手驚嘆、意外、苦惱,下出妙手的那一刻全身顫抖,那一手你可能會記得好幾年,在那個時刻,就是你對圍棋上癮的時候了!
其實,大家都會得意的吧?下出好棋當然值得高興!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成為失意的一方,或者偶爾在得意過後也會被對手得意回去,最終成為輸棋的一方。也因此,那些原本更加外顯的情緒便漸漸收斂,最終從張揚的笑容轉為心湖裡的一絲漣漪。
老實和尚一食一禪,禪中之有妙之覺。 爭先棋手一步一進,進中之有棋之品。 高僧行者一拜一揖,揖中自得自之在。 藝匠工人一鑿一刻,刻中之有藝之魂。 我寫了次生新活法,好像對僧人大不敬。僧人怎麼可能和棋手和藝匠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不能?是不是真如我說,僧人在這個時代,無法做一個最好的人?因此
殘局難不倒老棋王,後生棋手頭暈暈。 妙手驚四座新秀才,老將對弈心累累。 懷疑人生的局中局,坐到屁股肉痛痛。 走出殘局終得勝利,站起身來根爽爽。 我不會下殘局,因此沒有深入中國象棋這個大系統。看過楊宮璘和胡榮華的全國象棋比賽,就像老棋王對弈新秀才。我看到他們下殘局,頭都暈了。
先手執黑,白棋為後,不到最終,又能說誰贏呢?
Thumbnail
今天到某個機構帶孩子玩桌遊 玩了:1.妙語說書人,2.誰是牛頭王,3.亡者神抽 第一款遊戲時,問:「有玩過妙語說書人嗎?」意外地居然都沒玩過。 . 沒玩過,好啊。 桌遊新生,會看到「樂在遊戲」的神情:好奇、專注、融入、樂此不疲、欲罷不能 最後總在~~「蝦米?下課了?」意猶未足之
Thumbnail
當兩位棋手在棋盤前對坐,整個空間仿佛被一股悠久而神秘的氛圍所籠罩,眼神專注而深沉,彷彿能穿透棋盤,窺見對方的心思。   在這場圍棋對弈中,黑白兩色的棋子在棋盤上交錯著,每一步都代表著棋手智慧的運用和對對方策略的洞察,黑白雙方的對局如同兩股洪流相互搏擊,激盪出驚險刺激的局面。
任何事我不再害怕輸、不再害怕贏,我只享受看著金錢美麗的顏色和所有人間歡樂 但我彷彿還看得到六歲的自己仍在賭場角落玩耍,變成了幽靈
「學而不思則罔」,讓我們一起徜徉烏鷺世界,飲一杯專屬圍棋人的"黑白思樂冰"吧!
Thumbnail
近日讀了台灣紅面棋王周俊勳的自傳體隨筆《棋手無悔》。 去年有幸在台北和棋王有一餐之緣,這幾天讀了這本書,覺得很有意思。書的前半主要講述臉上的紅色胎記對他童年的影響,他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學習圍棋,進入中國棋院,成為世界棋王,再回台奉獻的故事。 小時候有下象棋,但我對圍棋的認識有限,大概就是金庸小說
有過那種時候吧,碰到一個肯定打不贏的敵人,被恐懼吞噬但還是努力掙扎,雖然知道贏不了,但至少在一個局部讓對手驚嘆、意外、苦惱,下出妙手的那一刻全身顫抖,那一手你可能會記得好幾年,在那個時刻,就是你對圍棋上癮的時候了!
其實,大家都會得意的吧?下出好棋當然值得高興!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成為失意的一方,或者偶爾在得意過後也會被對手得意回去,最終成為輸棋的一方。也因此,那些原本更加外顯的情緒便漸漸收斂,最終從張揚的笑容轉為心湖裡的一絲漣漪。
老實和尚一食一禪,禪中之有妙之覺。 爭先棋手一步一進,進中之有棋之品。 高僧行者一拜一揖,揖中自得自之在。 藝匠工人一鑿一刻,刻中之有藝之魂。 我寫了次生新活法,好像對僧人大不敬。僧人怎麼可能和棋手和藝匠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不能?是不是真如我說,僧人在這個時代,無法做一個最好的人?因此
殘局難不倒老棋王,後生棋手頭暈暈。 妙手驚四座新秀才,老將對弈心累累。 懷疑人生的局中局,坐到屁股肉痛痛。 走出殘局終得勝利,站起身來根爽爽。 我不會下殘局,因此沒有深入中國象棋這個大系統。看過楊宮璘和胡榮華的全國象棋比賽,就像老棋王對弈新秀才。我看到他們下殘局,頭都暈了。
先手執黑,白棋為後,不到最終,又能說誰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