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的CAF / WAF / AAC 三種雲端架構設計框架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隨著雲端概念越來越普及,Azure 作為一個雲端平台,已逐漸演變成為一個高度複雜的架構。早期的 Azure 概念是讓使用者在雲端上開啟所需的資源並建立相關的服務,同時也不需要自行建構機房等基礎設施,因此具有相當的優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雲端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因此 Azure 也提供了許多指導方式和架構,讓我們更容易上雲,不過,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企業對於上雲依舊有一定抗拒或是無法進行轉移或是接受。

在 Azure 上,我們可以看到三個重要的框架名詞,分別是 CAF、WAF 和 AAC。這三者是 Azure 平台的框架和學習歷程,有助於大家更快速地轉移到雲端。然而,我需要強調的是,它們任何一個都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必須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情況,採用不同的框架或框架的部分內容去執行,如果,你聽到只有某一個框架設計模式才是正確方式,往往這將會帶入一些錯誤概念,當然也會讓你的雲端費用增加。

CAF / WAF / AAC

這三種名詞分別定義如下:

CAF全名是Cloud Adoption Framework

適用於 Azure 的 Microsoft 雲端採用架構。CAF 為使用者提供完整的生命週期架構,協助雲端架構設計人員、IT 專業人員和商務決策者實現其雲端採用目標。CAF 提供最佳做法、範本和工具,支援使用者建立及實行雲端的商務和技術策略,並確保其符合企業的需求和目標。

提到CAF,一定就會聽到 Azure 登陸區域(Azure Landing Zone),這是與 CAF 有關的概念架構。Azure 登陸區域是一個範例,協助組織在雲端環境中成功運作,同時維持安全性和治理的最佳做法。每個 Azure 登陸區域的實作選項都提供了部署方法和已定義的設計原則,以幫助使用者建立一個符合其需求的雲端環境。

raw-image

WAF全名是Azure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是一組指導方針,旨在協助用戶在 Azure 上建置高品質的解決方案。在設計架構時,並不存在一個通用的適用方法。然而,無論是架構、技術或雲端提供者,都有一些通用的概念是適用的。這些概念並不全然相同,但是專注於這些概念可以協助使用者為其應用程式建立可靠、安全且彈性的基礎。Azure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可以幫助使用者理解這些概念,並提供指導方針,以確保使用者在 Azure 上建置的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其需求且符合最佳實踐。

raw-image

AAC全名是Azure Architecture Center

雲端正在改變應用程式的設計和保護方式。 不同於龐大且單一的體系,應用程式會分解成較小型的非集中式服務。 這些服務會透過 API 或使用非同步傳訊進行通訊。 應用程式可水平調整,以依據需求要求新增執行個體。

raw-image

大部分人熟知的是Cloud Adoption Framework (CAF)。然而,該架構的目的是為了讓那些對雲端架構與服務不太熟悉、卻又渴望使用雲端概念或技術的人可以更容易地從地端遷移到雲端。CAF架構設計概念很大程度上與地端建置相似,尤其在將虛擬機遷移到雲端時更是如此。CAF是一個引導式的步驟,可確保透過正確的討論和建立正確的技術基礎。需要注意的是,CAF並非一個唯一的架構範本,而僅僅是一種方法論。

三者框架的關係與應用

Azure上的服務日趨多樣化,對於喜好VM的使用者,他們仍然傾向使用VM,然而對於希望將服務作為積木組合的使用者,他們會採用PaaS方式。然而,就整體而言,大多數情況下使用VM作為方案還是比較多,特別是在大型企業中,而這現象通常都是由技術、政治、傳統思維以及分工…等因素導致還必須仰賴這種架構模式。

先前提到CAF並非使用Azure的唯一方案(儘管有些顧問認為這是唯一的解決方案),CAF的早期概念是為客戶提供端對端的協助,包括考慮、規劃、採用和操作Azure環境。組織考慮轉移到雲端的起點,需要指導商業案例、技能等方面的規劃,但也指導用戶執行重要的第一步技術,稱為建立Azure登陸區,也就是zure Landing Zone。然後進行遷移、創新、現代化和操作概念,例如管理、安全和治理。

當有使用雲端一段時間後,需要更具體的指導來建立工作負載,包括設計/構建階段以及在運行期間進行優化。因此,有Azure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WAF),通常是針對架構師角色在使用。WAF通過5個支柱(可靠性、安全性、成本優化、操作優化和性能效率)來考慮如何建立的雲端工作負載。這是比Cloud Adoption Framework更深入的特定於工作的架構指引,而兩個框架都是幫助組織中的不同角色學習雲端相關的知識並完成與其角色相關的任務。至於,哪種架構必須誰先誰後,我認為這沒有一定標準

Azure Architecture Center (AAC) 是一個提供深入架構指導的平台,其主要關注參考架構和實作方法等內容。AAC 提供解決方案的想法,幫助我們快速成功並減少設計架構所需的時間。在這個平台中,大多數指導原則是基於 Well-architected Framework 的原則。

這三個框架共同構成了架構指導的核心,提供更好的雲端設計。通常這些框架是相互搭配使用,以幫助組織中的不同角色了解雲端,並完成與其角色相關的任務。我認為,只有透過三者的互相搭配組合,才能建構適合的雲端系統架構。尤其當大量使用 PaaS 組合時,透過 WAF 和 AAC 的架構內容就非常適用,而 CAF 則可在部分治理與管理上發揮作用。

雖然,近年來強調雲原生的概念,但並非所有問題都可以用雲原生解決,尤其像是將 ERP 遷移到雲端或是將包袱系統遷移到雲端,就無法直接採用雲原生的概念。此時,採用 CAF 方式建立雲架構就非常合適。但如果整體架構都採用雲原生方式建置,CAF 只能是一種輔助,無法全盤採用。

看法

這三個框架其實都是非常的龐大,如果,今天你是一個完全還沒有碰觸過Azure的使用者,可以從CAF這部分開始學期,如果,已經是在Azure運用一段時間的人使用者,可以先看AAC或是WAF讓自己原有的架構或治理達到更完整的程度。那是否要轉移到CAF,我覺得如果在現有管理上或是安全性已經有一定的程度,倒是不需要急著轉移到CAF,還有就是規模程度是否夠大。就以目前企業來說,有些已經完全是Cloud的應用架構(就是捨棄地端的建置),這樣使用CAF或許是一個不錯選擇。如果只是部分或是某些情境財運用雲端,可能AAC或是WAF情境會比較適合。為什麼會先用這樣初略的劃分?主要在於其實這些框架的設計與建置,不外乎附帶的就是雲端費用的成本,當你設計架構所帶來的商業價值遠小於付出成本,就必須要考量是否有需要。若是從資安角度上,這三種框架其實都有提到資安設計,在CAF比較多會是像VNET方式進行建構,VNET串聯確實是相對安全也類似我們在地端機房的網路設計模式,但它不是唯一的資安解決方案。所以,還是要看情境去設計

那到底雲端架構設計或是治理,從企業角度來看到底是誰需要負責或是主導,就我看來如果都採用IaaS方式,則這個責任落在傳統的Infra Team會比較多一點。如果採用PaaS的方式,這個主導設計將會若在管理商業或是Applcation應用層級的團隊會多一點。不過,我想這條路還是需要一段要走才能做分隔。

總而言之,這三種框架絕對需要依照現有情況與解決方案設計,如果,有人只告訴只有某一個框架是最重要的,那樣,就必須考慮說出這個話的人是真的了解企業想透過雲端帶來的成效是甚麼嗎?還只是讓企業花過多的金額在雲端費用而得不到實質的商業效益。

參考資料

avatar-img
6會員
11內容數
沒有最完美架構、只有最適合情境的架構、好的架構是需要不斷迭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K.Technology 日常 的其他內容
這陣子一直在看AI對整個產業影響,但大多數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偏向雲端或是服務器端的影響相對是第一個被沖擊的,所以,相對應的硬體成長也隨者這一波帶動不少成長。不過,我更好奇是否有機會AI也可以在Edge進行訓練與應用。因此,整理一些看過的內容。會許不久將來我們也許可以看到,說不久也可能不會太久
這陣子一直在看AI對整個產業影響,但大多數我們可以看到都是偏向雲端或是服務器端的影響相對是第一個被沖擊的,所以,相對應的硬體成長也隨者這一波帶動不少成長。不過,我更好奇是否有機會AI也可以在Edge進行訓練與應用。因此,整理一些看過的內容。會許不久將來我們也許可以看到,說不久也可能不會太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愈來愈依賴多雲端架構,對雲端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雲原生應用程式保護平台(CNAPP)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讓企業能夠有效地管理多雲端環境中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Thumbnail
隨著企業對雲端技術的依賴日益加深,確保雲端環境中的應用程式安全變得至關重要。雲端原生應用程式防護平台(Cloud-Native Application Protection Platform,CNAPP)應運而生,旨在提供統一且全面的解決方案來保障雲端應用程式在整個生態
Thumbnail
透過充分利用 AWS Organizations 和 CloudFormation StackSets,您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級的雲端管理與控制,為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穩固的技術支撐。
Thumbnail
疫情世代後,企業在思考的已經不是要不要上雲,而是哪些服務或內容可以上雲,透過混合雲的形式,搭配公司的策略達到靈活且彈性的最佳效益。 而既然要能達到最佳效益,選擇適合公司環境的雲端環境,對於現代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這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AWS、GCP、Azure三大公有雲的特點與優勢。
Thumbnail
雲端已經成為App開發的核心,而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開發者常用的平台,可以幫助開發者建立、整合和擴展App。
在當今數位時代,「雲端平台」已成為科技領域的一個熱詞。那麼,雲端平台究竟是什麼?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重要的主題。 雲端平台的定義 雲端平台,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各種計算資源和服務的基礎設施。這些資源包括伺服器、儲存空間、數據庫、網絡和軟體應用等。用戶可以根據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企業對數位轉型需求的增加,雲端計算成為現代資訊科技的核心。現今市場上有三大主要雲端平台,它們分別是 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 和 Google Cloud Platform(GCP)。這些平台提供廣泛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規
Thumbnail
IaaS是一種雲端服務模型,所使用的運算資源託管在公有雲 、私有雲或混合雲中,能將傳統IT硬體設備統整為虛擬的運算資源,而得以針對運算需求彈性地調配資源。
Thumbnail
分享關於 AWS CLF-C02 考試的準備心得,包括考試主要範圍、準備過程中的學習資源及建議,以及考試當日的流程和心得。希望本文能為欲嘗試取得此認證的人提供心得與參考。
Thumbnail
企業導入雲端技術的原因,包括:提高效能、節省成本、提升靈活性、強化資訊安全等,規模化的集中管理也與ESG永續議題接壤,減少了維護機房的耗能和碳排放量。 雲端技術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靈活、安全且可擴充的IT基礎架構,分工的規模化經營也同時提升了管理及資源使用效率。
Thumbnail
隨著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愈來愈依賴多雲端架構,對雲端安全性和合規性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雲原生應用程式保護平台(CNAPP)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解決方案,讓企業能夠有效地管理多雲端環境中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Thumbnail
隨著企業對雲端技術的依賴日益加深,確保雲端環境中的應用程式安全變得至關重要。雲端原生應用程式防護平台(Cloud-Native Application Protection Platform,CNAPP)應運而生,旨在提供統一且全面的解決方案來保障雲端應用程式在整個生態
Thumbnail
透過充分利用 AWS Organizations 和 CloudFormation StackSets,您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級的雲端管理與控制,為業務的持續發展提供穩固的技術支撐。
Thumbnail
疫情世代後,企業在思考的已經不是要不要上雲,而是哪些服務或內容可以上雲,透過混合雲的形式,搭配公司的策略達到靈活且彈性的最佳效益。 而既然要能達到最佳效益,選擇適合公司環境的雲端環境,對於現代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這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AWS、GCP、Azure三大公有雲的特點與優勢。
Thumbnail
雲端已經成為App開發的核心,而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是開發者常用的平台,可以幫助開發者建立、整合和擴展App。
在當今數位時代,「雲端平台」已成為科技領域的一個熱詞。那麼,雲端平台究竟是什麼?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個重要的主題。 雲端平台的定義 雲端平台,是指通過互聯網提供各種計算資源和服務的基礎設施。這些資源包括伺服器、儲存空間、數據庫、網絡和軟體應用等。用戶可以根據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企業對數位轉型需求的增加,雲端計算成為現代資訊科技的核心。現今市場上有三大主要雲端平台,它們分別是 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 和 Google Cloud Platform(GCP)。這些平台提供廣泛的服務和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規
Thumbnail
IaaS是一種雲端服務模型,所使用的運算資源託管在公有雲 、私有雲或混合雲中,能將傳統IT硬體設備統整為虛擬的運算資源,而得以針對運算需求彈性地調配資源。
Thumbnail
分享關於 AWS CLF-C02 考試的準備心得,包括考試主要範圍、準備過程中的學習資源及建議,以及考試當日的流程和心得。希望本文能為欲嘗試取得此認證的人提供心得與參考。
Thumbnail
企業導入雲端技術的原因,包括:提高效能、節省成本、提升靈活性、強化資訊安全等,規模化的集中管理也與ESG永續議題接壤,減少了維護機房的耗能和碳排放量。 雲端技術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靈活、安全且可擴充的IT基礎架構,分工的規模化經營也同時提升了管理及資源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