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080,雨農國小,1974|台北士林|紀念戴笠的雨農、雨聲|芝山岩惠濟宮|芝山岩學務部學堂

#080 雨農國小 1974

..
放了個卡努颱風假,雨勢大小呼來,遂想到「雨」字學校。
馬上想到雨聲國小雨農國小,還有就是金瓜石的時雨中學,可是這不是國小。

..
雨聲、雨農都跟民國史上的傳奇人物--戴笠將軍有關,特別是「雨農」就是他的字。雨聲小原來是1940成立於大陸重慶,戴笠為校長的保密局員工子弟「立人小學」,1952來台後復校為私立學校,到1965年後才移交給陽明山管理局成為公立小學。

雨農則是1974台北市政府交雨聲小籌辦,因地處軍事用地乃以此為紀念校名。學校目前有24班,6百餘娃,校地1.7公頃,學校的位置東臨市立陽明醫院,後側隔雨聲街仰望芝山岩。

...
這雨聲街挺有趣,在地圖上把芝山岩包覆著呈一半圓形,可是雨聲街上沒有雨聲國小,硬是拉了一條雨聲街165巷到校門口,然後接芝玉路。但是!但是雨聲國小的住址卻是至誠路一段62巷!這樣的路牌安排真的是迷魂陣,一個「亂」字!
...

雨農小校門在忠義街上,門口數株高大椰子樹,四柱矮牆配中間一高柱上書校名,左邊襯牆上有中英文名。校區從門口進去後,右邊是操場和籃球場,可以看到陽醫大樓和芝山岩綠景,左半邊就是校舍,校區就是一個長條狀。


..
後門越過雨聲街是芝山岩,這海拔大概50公尺的小山(丘)是整個士林區的文化縮影,也可以說是台灣史的一個縮時紀錄區,從史前新石器的文化遺跡,到有清一代、日據至民國現代,這小小10公頃左右的土地上都可以找到層層的足跡。
山上在日據期就是史前考古要地,至誠路上惠濟宮的隘門又標誌著清代漳、泉械鬥期的慘烈,乃至有著萬善祠的設立。

這邊也是士林文化重鎮,惠濟宮從清代就奉祀文昌帝君成為文教重地,1895年日本來台後接管設立的「芝山岩學務部學堂」就是日本在台設立的第一所近代教育制學校,可以說是台灣小學的濫觴;隔年在此設立「國語學校」。

可是當時抗日潮鴣起,六位在校的日籍老師慘遭殺害,實屬時代悲劇。現山上雨農閱覽室前有日人為這六位老師樹立的「學務官僚遭難之碑」(六氏先生墓),就是紀念這事件。

雨農閱覽室原先也是為紀念六位老師設立的芝山巖神社,在日本戰敗後的1950年代連同原紀念碑稀數被搗毀,爾後在1980年後因政府重新正視史實而再度重建紀念碑。

..
六先生之長是楫取道明,得年38,查訪咕狗還有六先生合照相片,這位先生曾經出現在NHK大河劇「花燃」之中,該劇敘述明治維新的開端的「松下村塾」,一批維新思想的年輕人在此不斷衝擊當時的舊官僚與體制,而主角寅次郎和妹妹杉文為主軸,糾合志同道合青年,乃成明治維新的濫觴。

片中長州藩楫取素彥(大澤隆夫飾演)戲份不少,道明先生就是他的獨子,片中也有出現過。

我是在緯來日本台看花燃劇的,看得是血脈沸騰,遙想那種國難飄搖洪浪下,若我是當代青年會毅然投入否?50集看下來真的是漂染了一次時代大潮,過癮。

@台北士林,忠義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總是不經意的被小學校們吸引,有很多只能匆匆經過,甚至是驚鴻一瞥而過,留在相機的還算幸運,留在腦海的無數其計啊!這裡就記下曾經的影像,還有伴隨的況味。人生啊,天地逆旅,我呢,也是時雨......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