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8,社子國小,1901|台北士林|百年老校|社子島上的小學|小圓環的繞圈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078 社子國小 1901


在造訪過百齡國小時才知道:原來社子島在1964年之前還真的是一座「島」,她是以番子溝和南邊台北土地分離而為真正的「島」,以前往來社子島還要靠社子吊橋來跟士林交通。

要不是1963年的葛樂禮颱風讓社子島泡水裡三天三夜,造成2百多人死亡而肇引了隔年開始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填平了士林基河路的舊河道還有這分開社子島的番子溝,地貌也不會變成現今的與台北連接的地圖。
..

社子國小,位環河北路和延平北路的交接口,至此環河北路終止,而延平北路則一路前進到社子島終端島頭公園處,形成台北市道路「段數」最高者
若是從原番仔溝起算社子島的南緣,一路會有葫蘆國小、社子國小和最北端的富安國小,三所「島」上的小學以社子最大,校地3.5公頃大,目前有50班近1300娃口,在這「離島」來看,這樣規模是很大。

..
校門矮柱對展,左柱玉蝶展翅的雕塑下以金底匾寫校名;右側警衛室,前有2002年所鑄大碑立柱,上標校名和校徽,落款是當時市長馬英九先生,原來這是創校百年紀念碑

入門迎賓道以圓環、石碑隔開沖門,後面的建築是活動中心而不是主校舍,校舍在右側以口字圍繞籃球場,更右才是操場的格局分佈。

社子國小,台北市林

社子國小,台北市林

門口入門後有高聳大王椰子,甚得我心。

...
學校這邊的社區巷弄非常狹小,行車、會車要有相當的技巧和禮貌,繞了巷弄後終明白這邊娃口盛大的原因,這邊社區老舊,屋況看去多數都是年代久遠,密集而擁擠。
這情況和重陽大橋南側的葫蘆國小週邊大致相同,所以葫蘆小也容納了千餘名娃口。
..

巷弄若非在地人應該會有點方向混亂,特別的是社中街

是日開車從門口西側的小七轉入社中街,一路開就覺得這跟所謂的「台北」落差很大,這社中街就是一個繞圈道路,一直開若不轉彎的話,又會回到東南邊的延平北路,總之,就是在轉圈。

我不信邪又開了一次,這次繞了一個小巷子望北,卻發現都市奇景:竟然會有圓環!

自從建成圓環給拆掉後,台北除了仁愛路好像也沒其他圓環了?不過我眼前就有一個大榕樹圓環,更妙的是這圓環還有遮雨棚的座椅!好妙啊!

更妙的是後來我轉了圓環兩圈後出圓環,五個出口我竟然選到一條叫做「倫等街」的出口,這諧音哏讓我笑了出來,原來我剛剛繞呀繞的不是沒有原因啊

不過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倫等」並不是我想的諧音,而是小沙丘的意思,因為原來的名字叫「崙頂」啊。可見做學問還是要仔細探查考究才好,避免先入為主的以為。
.

@ 台北士林,延平北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百年老校越來越多了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18
蒔緣 隨著時間漂移,的確達到百歲人瑞級的小學會愈來愈多.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9會員
778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31
隔日起個大早,一路驅車往裡正角過去,想看日出。 裡正角是澎湖湖西鄉的最東側,我想在這邊留下觀日出的腳印。一大早天未亮,依據地圖204縣道開到底就可以到達目的,路上很順,我不敢開快車,這邊測速照相警報響個不停,原先以為可以把車子直接開到海邊,但是在「日軍登陸紀念碑」後已是縣道終點,路標牌顯示右邊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9
旅行,有時是沒目的就會有目的。 那天我們剛越過曾文溪西港大橋,才入西港時突然想起之前有規劃要去麻豆。遂轉173市道,一面請他幫忙看看沿途有啥小學? 一車子頓時一同哀鳴: 「唉啊!又是無盡的小學之旅......」 他查了地圖跟我說前方有後營、松林、紀安、安業、培文等校: 「你好像去過好幾所了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2024/12/28
我喜歡色彩鮮艷、配色大膽的學校門面,其實,若是可以的話,我希望整個校園就是五彩繽紛,嗯,七彩斑斕更棒。 這樣娃們從小接受到豐富的色彩境教,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都市更有活力,就像是高第的建築作品那般。 豐年小的校門讓我駐足許久,簡單的三柱配牆,柱體粗獷的用方磚堆砌,但是用上鮮明、飽滿的黃,配以基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沿著台61線駛近163線道,兩側被漁塭給包圍,穿越聳立的太聖宮門,彷彿來到隱藏在另一世界的靜謐漁村。民國105年因3D立體彩繪而爆紅,後因彩繪村落遍地開花,在「蛋塔效應」下沒落。經在地媳婦怡雯姐的努力,該社區於今年六月榮獲環境部國家環境教育獎特優(第一名)的殊榮,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揮別沄水國小後,續行台3北往番路,打算去仁義潭水庫。 沒多久看到路邊對面竟出現一個城堡,城堡門口還有霜淇淋裝飾,一棵綠藤直上三樓塔樓還站著貓頭鷹。 停車借問才知這是中埔遊客中心,有霜淇淋我是一定要停,何況日頭赤炎正上火。 停車入內發現這壓根就是溜小娃的地方,童話世界的氛圍已經有不少帶小娃的
Thumbnail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看到舊人哭。多年前石門水庫建造完成,解決了桃園以及新竹湖口一帶看天田的困境,但失去家園的移民們,也很值得我們關心。
Thumbnail
  由來只有新人笑,有誰看到舊人哭。多年前石門水庫建造完成,解決了桃園以及新竹湖口一帶看天田的困境,但失去家園的移民們,也很值得我們關心。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國父紀念館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國家紀念建築,係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綜合性文化紀念設施,於1972年5月16日落成啟用,館區總面積達三萬五千坪(約11萬5702.48平方公尺)。除了具紀念功能外,建築本體周圍是戶外運動、休閒、藝文與知性活動的綜合性休憩公園。 國父紀念館由建築師
Thumbnail
國父紀念館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國家紀念建築,係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綜合性文化紀念設施,於1972年5月16日落成啟用,館區總面積達三萬五千坪(約11萬5702.48平方公尺)。除了具紀念功能外,建築本體周圍是戶外運動、休閒、藝文與知性活動的綜合性休憩公園。 國父紀念館由建築師
Thumbnail
台灣西南沿海的彰化、雲林與嘉義有許多泡在水中的房屋、電線桿與土地公廟等景色,神秘與有趣的光環讓其成為景點,卻也無法掩蓋其悲哀的歷史脈絡:因超醜地下水形成海水倒灌,土壤鹽化、無法耕種或漁業,影響了當地生技,也潛伏著生存危機。 在攝影的背後,我們應當了解這些原因與故事,並且作為警訊。
Thumbnail
台灣西南沿海的彰化、雲林與嘉義有許多泡在水中的房屋、電線桿與土地公廟等景色,神秘與有趣的光環讓其成為景點,卻也無法掩蓋其悲哀的歷史脈絡:因超醜地下水形成海水倒灌,土壤鹽化、無法耕種或漁業,影響了當地生技,也潛伏著生存危機。 在攝影的背後,我們應當了解這些原因與故事,並且作為警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