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中,女讀者來信分享雜誌內容如何使她智識思想受啟,在1930年代的社會裡,有多感謝辦刊人,理想主義者黃心勉女士。我體會過那種閱讀帶來新思考方向的清新喜悅感,有時幾近狂喜。很懇切希望能再有那樣的閱讀體驗、生命因之煥然一新的感受。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en的沙龍
0會員
62內容數
w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3
用「肢體障礙」學生的融合教育情形來類比「情緒障礙」學生的融合教育,只能說,很不了解實況,也很活在自己的想像。我認為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2024/03/23
用「肢體障礙」學生的融合教育情形來類比「情緒障礙」學生的融合教育,只能說,很不了解實況,也很活在自己的想像。我認為兩者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2024/03/18
晚間一則工人掉入水泥攪拌機,送醫不治的新聞引發心中傷感。想像逝者意外瞬間的恐懼驚詫有多巨大,家人面對滿身水泥終究沒回過呼吸來的軀體有多痛烈。65歲,能別再從事這麼粗重的勞力工作嗎?更安全的施工流程是可能有幫助的嗎?
2024/03/18
晚間一則工人掉入水泥攪拌機,送醫不治的新聞引發心中傷感。想像逝者意外瞬間的恐懼驚詫有多巨大,家人面對滿身水泥終究沒回過呼吸來的軀體有多痛烈。65歲,能別再從事這麼粗重的勞力工作嗎?更安全的施工流程是可能有幫助的嗎?
2024/03/17
蘇軾<記遊松風亭>: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以東坡語為午後山林撞見一隻沉睡的貓作註。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急躁不耐、慌忙不安時對自己說。
2024/03/17
蘇軾<記遊松風亭>: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
以東坡語為午後山林撞見一隻沉睡的貓作註。
此間有什麼歇不得處?急躁不耐、慌忙不安時對自己說。
你可能也想看










曾經以為自己內向孤僻,所以內縮在書本世界安心,現在知道閑靜敞遊在閱讀裡是種享受。或許因為閱讀是源源不斷的心靈輸入,經過生活閱歷的調劑,自然而然透過書寫推敲而反思輸出,閱讀與書寫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隨心所欲,總是相伴。
正因為感受閱讀書寫帶來的喜樂,期待不僅獨樂亦能同樂,所以,我習慣送書為禮,但是,這

曾經以為自己內向孤僻,所以內縮在書本世界安心,現在知道閑靜敞遊在閱讀裡是種享受。或許因為閱讀是源源不斷的心靈輸入,經過生活閱歷的調劑,自然而然透過書寫推敲而反思輸出,閱讀與書寫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隨心所欲,總是相伴。
正因為感受閱讀書寫帶來的喜樂,期待不僅獨樂亦能同樂,所以,我習慣送書為禮,但是,這

#致蘇珊#
一位19世紀橫跨入20世紀領域,獨領前端風格新女性,文筆之間透露出洞察先機的敏銳力,天賦異稟,學識豐富,犀利言論,就早期而言,頗富爭議,不算意外。保守年代,兩性不平權,但蘇珊打破僵局,愛恨分明、略過他人異樣眼光,隨心所欲、輕鬆自在,即使病魔擾身,仍未膽怯退縮,正面迎對。
欽佩蘇珊她:不畏

#致蘇珊#
一位19世紀橫跨入20世紀領域,獨領前端風格新女性,文筆之間透露出洞察先機的敏銳力,天賦異稟,學識豐富,犀利言論,就早期而言,頗富爭議,不算意外。保守年代,兩性不平權,但蘇珊打破僵局,愛恨分明、略過他人異樣眼光,隨心所欲、輕鬆自在,即使病魔擾身,仍未膽怯退縮,正面迎對。
欽佩蘇珊她:不畏

書名|致美好的你
作者|生活手帖社
出版社|悅知文化
跟這本書的相遇,是件很奇妙的事。
記得那陣子的工作壓力很大,好不容易找了個週末的下午,偷閒到咖啡廳小憩。咖啡廳裡滿屋子的書跟雜誌,我隨手抽了一本書,就是這本《致美好的你》。
原本只是想隨意翻閱,沒想到內容太好看,我竟然看了整個下午,就乾脆到

書名|致美好的你
作者|生活手帖社
出版社|悅知文化
跟這本書的相遇,是件很奇妙的事。
記得那陣子的工作壓力很大,好不容易找了個週末的下午,偷閒到咖啡廳小憩。咖啡廳裡滿屋子的書跟雜誌,我隨手抽了一本書,就是這本《致美好的你》。
原本只是想隨意翻閱,沒想到內容太好看,我竟然看了整個下午,就乾脆到

我承諾過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跑向讓我最害怕的地方,因為那邊蘊藏了使我快速成長的力量。(The bold type 狂放時尚圈總編輯 Jacqueline Carlyle )
這一生在思想上影響我甚大的多是女性。
母親出來與我們打招呼時,也是優雅的微笑著,對我們都好親切,真是完美的女性典範。

我承諾過自己無論如何都要跑向讓我最害怕的地方,因為那邊蘊藏了使我快速成長的力量。(The bold type 狂放時尚圈總編輯 Jacqueline Carlyle )
這一生在思想上影響我甚大的多是女性。
母親出來與我們打招呼時,也是優雅的微笑著,對我們都好親切,真是完美的女性典範。

我這兩天正在看大陸作家”李銀河”寫的一本書,先介紹一下李銀河這個人,她是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遺孀,是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我也是那天無意之中在書店看到她的書,順手拿起來閱讀了幾頁,覺得喜歡,便買了回家。
這天讀到這一篇,生活美好與否,只在一念之間。
而,精神上的愉悅,就更只是在一瞬間。

我這兩天正在看大陸作家”李銀河”寫的一本書,先介紹一下李銀河這個人,她是已故著名作家王小波的遺孀,是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我也是那天無意之中在書店看到她的書,順手拿起來閱讀了幾頁,覺得喜歡,便買了回家。
這天讀到這一篇,生活美好與否,只在一念之間。
而,精神上的愉悅,就更只是在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