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資產配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人以為,資產配置,就是股票、債券

甚至,以為跨資產配置,就是交易不同公司的股票,就是資產配置

買了漲跌幅很大的電子股,為了降低波動,而買入波動較低的銀行股

以電子股、銀行股、傳產股,此類作為資產配置的核心。

殊不知

股票就是股票

當股票大跌時,只有你跌得少,我跌得多的差異,該被錯殺、下跌的情況都會是相同的。唯一的差異真的只有波動度。但通常都具有正相關!

也就是說,在RISK ON的時候,股票會漲就是會漲,會跌就是會跌。只有跌多跌少的差異。

我曾在今年三、四、五月的時候開始買入政府債券基金。

認為,在最後的七月升息一碼、至多就是九月升息一碼的情況下,我可以逢低布局,建立微笑曲線,並降低我長線基金的波動度。

實際上呢?

raw-image


對,我買的三月、四月、五月都是高點。因為在七月底的時候,出現了美國被降評的事件出現。

美國由AAA被降評至AA+

也因此出現了股匯債大跌。

raw-image


現在看起來,我債券基金應該是虧損部位對吧?

是不是有點跌到懷疑人生?

更何況,我買的是不配息基金,也沒有甚麼機會領息,淨值的虧損就是我的虧損阿!

實際上呢?

我這個債券基金,現在依舊是賺錢的,而非虧損的!

這是為什麼!?

因為我買的是美元計價的債券基金,而通常在顯示上,都是以台幣為基準

也就是,我必須在買入此當基金的時候,將台幣換匯成美元,在購入當下的淨值單位。

我手上僅只有台幣帳戶,因此在每次買入以美元計價的基金時,基富通就會幫我換匯,以當下我所設定的台幣金額,換匯成美元,再買入此基金。

而最終,我的部位顯示,依舊是台幣部位。

也就是,基富通會同時計算,我手上的淨值狀況,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但這又能說些甚麼事情?或給予我們甚麼啟發? 有人曾比喻,錢就跟水一樣! 但是我該怎麼去看待水往低處流這個硬道理?亦或是,帶給我們甚麼啟示? 首先,我們必須先思考錢該怎麼往低處流! 金融市場並非只有股市,只有股市,是散戶的思維 以同時期2020-2023年之間,我們去觀察道瓊工業指數(US30)與納斯
除了KD指標、均線,也有一個很愛的指標,就是乖離率 舉出2022年的狀況,並標上每一次的乖離率。 挖!似乎看起來,就是出現月線負乖離6-9時,可以介入,而正乖離大約5-8,就可以慢慢出清的感覺。 是不是發現了新大陸! 但我在放上近期的乖離率狀況呢? 是不是又發現新大陸,當日線圖,在多方出現月乖離4以
FOMO,全名為 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 這在股市當中,生活當中都是一個很常見的狀況。 更許多店家、商場、行銷利用其發展飢餓行銷。 讓你會想要擁有,比別人更快的擁有這類商品。 但?這是對的嗎?還是錯的嗎? 我不認為這需要討論到是非對錯,沒有真正的對,也沒有真正的錯。 對與
我好像可以跳到另外一個平行空間? 好像會有一種不同的聲音在跟我說話? 我想說:『是的!』 那股市呢? 我認為,那是一種盤感,就是有一個聲音告訴你很多事情! 此篇不討論宗教、信仰、身心靈,但若要論述,這些都是有關係的! 我曾看過一本關於心流的書,金融市場只是其中帶來財富的工具 跟主動收入、收租、被動收
許多人喜歡飆股!喜歡股價持續上漲,最好是一直漲停板。 現在2023年5月24日 其實最一開始,要先找到一個主流族群,也就是現在最夯什麼? 也許是從報紙、也許是從口耳相傳、也許是群組裡面的消息。 但我習慣用類股行情去判斷,就可以看到最近漲什麼題材,甚至每日進行觀察,就會知道,近期在漲哪一族群。再去從技
我朋友近期傳了一句話給我 本大、利小、利不小。 本小、利大、利不大。 以公式來看。當大本金時,報酬率低時,所獲得的利潤不大。 當小本金時,報酬率高時,所獲得的利潤依舊不大。 看起來是一條非常合乎常理的數學算式。 但這是對的嗎? 大多數人的本金都是從小地方累積起,只有小部份的人是從繼承、贈與得到。 當
但這又能說些甚麼事情?或給予我們甚麼啟發? 有人曾比喻,錢就跟水一樣! 但是我該怎麼去看待水往低處流這個硬道理?亦或是,帶給我們甚麼啟示? 首先,我們必須先思考錢該怎麼往低處流! 金融市場並非只有股市,只有股市,是散戶的思維 以同時期2020-2023年之間,我們去觀察道瓊工業指數(US30)與納斯
除了KD指標、均線,也有一個很愛的指標,就是乖離率 舉出2022年的狀況,並標上每一次的乖離率。 挖!似乎看起來,就是出現月線負乖離6-9時,可以介入,而正乖離大約5-8,就可以慢慢出清的感覺。 是不是發現了新大陸! 但我在放上近期的乖離率狀況呢? 是不是又發現新大陸,當日線圖,在多方出現月乖離4以
FOMO,全名為 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症 這在股市當中,生活當中都是一個很常見的狀況。 更許多店家、商場、行銷利用其發展飢餓行銷。 讓你會想要擁有,比別人更快的擁有這類商品。 但?這是對的嗎?還是錯的嗎? 我不認為這需要討論到是非對錯,沒有真正的對,也沒有真正的錯。 對與
我好像可以跳到另外一個平行空間? 好像會有一種不同的聲音在跟我說話? 我想說:『是的!』 那股市呢? 我認為,那是一種盤感,就是有一個聲音告訴你很多事情! 此篇不討論宗教、信仰、身心靈,但若要論述,這些都是有關係的! 我曾看過一本關於心流的書,金融市場只是其中帶來財富的工具 跟主動收入、收租、被動收
許多人喜歡飆股!喜歡股價持續上漲,最好是一直漲停板。 現在2023年5月24日 其實最一開始,要先找到一個主流族群,也就是現在最夯什麼? 也許是從報紙、也許是從口耳相傳、也許是群組裡面的消息。 但我習慣用類股行情去判斷,就可以看到最近漲什麼題材,甚至每日進行觀察,就會知道,近期在漲哪一族群。再去從技
我朋友近期傳了一句話給我 本大、利小、利不小。 本小、利大、利不大。 以公式來看。當大本金時,報酬率低時,所獲得的利潤不大。 當小本金時,報酬率高時,所獲得的利潤依舊不大。 看起來是一條非常合乎常理的數學算式。 但這是對的嗎? 大多數人的本金都是從小地方累積起,只有小部份的人是從繼承、贈與得到。 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美國基準利率升至4.58%時投資債券ETF的優勢,包括穩定領息和減少資產波動。文章中我分享了個人投資經驗,強調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合理配置股票與債券的好處,並引導讀者考慮債券型ETF作為穩定現金流的投資選擇。
Thumbnail
釐清幾點噪音和市場情緒: 任何一次戰爭的風險都是加倉的好機會,因為打不到美國反而能從中獲利。 日圓升息導致套利交易必須售出造成股市崩盤,不要被新聞牽著走! 主要央行要加息前都會預告預告再預告 阿貓阿狗都知道日本負利率很久了,未來只有往上升息的可能,100%沒有降息的可能 眾所皆知美國早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債券的基本概念以及利率對債券價格的影響,並強調了債券投資者所追求的穩定固定收益。透過股債投資組合的方法,介紹瞭如何平滑資產淨值的波動,達到資本市場成長的機遇。文章最終強調了股票與債券的不同性質,以及其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
這幾天台股創高,開始回頭檢視資產配置,回顧了債券投資中的幾個主要風險。 利率風險是最明顯的,當聯準會升息時,債券價格會下跌;反之,當聯準會降息時,債券價格會上升。這種翹翹板效應尤其在長期債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例如,我持有的元大00679B債券,它的到期殖利率為4.85%,存續期間為16年。如果
Thumbnail
昨天美股開高走低,主要受到季末調倉和資產配置再平衡的影響。大摩估計,退休基金可能需要出售約220億美元的全球股票,同時買入170億美元的固定收益資產。高盛估計今年公司股票回購的規模上看9250億美元,年增13%,也有一定的支撐資金動能。債市部分也受到海外需求特別強勁影響而上漲。
Thumbnail
最近開始研究資產配置,還蠻多人提到要有股債平衡概念的。 通常的做法是,股票+債券,前者屬於攻擊型資產,後者屬於防衛型資產。 如果買的是美國債券,基本上可以等於無風險資產,尤其最近美國升了好幾次息,大家開始鼓吹趁機買進低價的債券。因為通常市場升息,債券的價格會下降,可以趁此機會大量買進。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在美國基準利率升至4.58%時投資債券ETF的優勢,包括穩定領息和減少資產波動。文章中我分享了個人投資經驗,強調在不穩定的市場環境中,合理配置股票與債券的好處,並引導讀者考慮債券型ETF作為穩定現金流的投資選擇。
Thumbnail
釐清幾點噪音和市場情緒: 任何一次戰爭的風險都是加倉的好機會,因為打不到美國反而能從中獲利。 日圓升息導致套利交易必須售出造成股市崩盤,不要被新聞牽著走! 主要央行要加息前都會預告預告再預告 阿貓阿狗都知道日本負利率很久了,未來只有往上升息的可能,100%沒有降息的可能 眾所皆知美國早
Thumbnail
比較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買股票,大部分是買零股。而且,買的零股不多。 有時會被笑太小氣。 除非是有把握,才會多買一些零股。 尤其,星期五我不買股票,只賣股票。怕星期六、星期日會有國際大事發生,影響下星期股市。 星期一,也只賣股票,不買股票。
Thumbnail
台股創下史上最大的跌幅1004.01點,而昨晚美股的四大指數也同步下跌,費半的跌幅更超過5 %。不僅僅是台美股大跌,基本上全球的股市都同步大跌。美國昨天公布7月非農就業人口失業率從4.1%爬升至4.3%,失業人口的增加代表著產業的低迷,這也讓了市場開始正視經濟衰退的來臨。
Thumbnail
不要幻想自己能預測未來! 前一陣子,台積電來到一千元,股市衝到兩萬四 很多人回頭看著沒有用的美債,覺得如果把所有資金移轉到台積電,現在不就賺更多。 於是乎,有人認為美債就是一個沒有效益的投資。 這個前提是...你能夠預測未來!? 多元配置是一個重要的投資策略 在七月三日,股市來到兩萬三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債券的基本概念以及利率對債券價格的影響,並強調了債券投資者所追求的穩定固定收益。透過股債投資組合的方法,介紹瞭如何平滑資產淨值的波動,達到資本市場成長的機遇。文章最終強調了股票與債券的不同性質,以及其在資產配置中的作用。
這幾天台股創高,開始回頭檢視資產配置,回顧了債券投資中的幾個主要風險。 利率風險是最明顯的,當聯準會升息時,債券價格會下跌;反之,當聯準會降息時,債券價格會上升。這種翹翹板效應尤其在長期債券中表現得更為明顯。 例如,我持有的元大00679B債券,它的到期殖利率為4.85%,存續期間為16年。如果
Thumbnail
昨天美股開高走低,主要受到季末調倉和資產配置再平衡的影響。大摩估計,退休基金可能需要出售約220億美元的全球股票,同時買入170億美元的固定收益資產。高盛估計今年公司股票回購的規模上看9250億美元,年增13%,也有一定的支撐資金動能。債市部分也受到海外需求特別強勁影響而上漲。
Thumbnail
最近開始研究資產配置,還蠻多人提到要有股債平衡概念的。 通常的做法是,股票+債券,前者屬於攻擊型資產,後者屬於防衛型資產。 如果買的是美國債券,基本上可以等於無風險資產,尤其最近美國升了好幾次息,大家開始鼓吹趁機買進低價的債券。因為通常市場升息,債券的價格會下降,可以趁此機會大量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