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繪圖筆記】畫素描可以提取什麼能力?

學習畫圖的時間很長,跨度也拉得很開。最近才比較有一些想法於是想寫起來整理分享。


這是我幾年前第一次想要面對自己素描能力的第一張畫室作品。

純粹形狀的石膏

不難看出無論是光影關係或是立體感的掌握都相當有問題。當時的我把素描當成一種「學科」在學習,非常單純地將素描看作是素描,雖然我知道他是基礎但是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麼東西的基礎。

這樣的練習因為成就感不足而持續不下去,直到最近我又重新開始思考素描在畫圖時可以帶給我什麼能力。


第一張測試

大概荒廢了幾年之後,又重新摸起素描的我算是在用不同的角度去學習素描這件事情。

在一些課程中我總結出畫圖為了精進的基本功基本上是三件事情

  1. 型準/透視:根據觀察再現或創作形狀的能力
  2. 布局/構成:根據編排加強畫面表現的能力
  3. 色彩/光影:根據顏色變化塑造體積與細節的能力

在素描中,通常我們會以畫照片為主的創作方式,主要訓練的就是1和3居多。畢竟布局和構成偏向從零創作,但並不表示素描無法學習這個細節,這個我們稍後再談。

先來談第一點的型準和透視,普通來說以打點法連接粗略形狀或是用凹凸型去抓取外輪廓這點是廣為人知的抓型方法。然而我在這裡想要說的是更深一層次的與第三點光影結合的抓型概念。之所以稱呼他是個概念就是這套理論在我心裡並沒有特別完整。

這個概念暫時叫他影型,也就是影子的形狀。這是抓型外輪廓後我們通常會開始添加內部細節,此時觀察影子的形狀可以快速的將物體與光影的關係進行第一階段的呈現,而這個型準將大大的影響對於體積塑造的成果。


專注於畫影子形狀的測試

雖然說成果不很能印證我的說法,但藉由葉子的影子和布面的影子,可以看到布的結構可以被觀察出來。單純的影型可以達到的是第一點和第三點的結合,也就是同時試圖精準呈現光影的準度和物體的狀態。也就是我們第一眼觀察東西時的大範圍。

要更一步加強細節,就必須提到素描中對於不同物體的繪製體積感的呈現。或許很多人在畫室都聽過要畫投影、反光、明暗交接線,但這些無論對於哪個時候的我而言都很難總結成自己可以使用的技巧,要能利用素描的能力就必須將這些名詞轉化成我可以理解並泛用的知識。

於是我開始試著用我自己的世界觀去理解這些東西並映射到剛才說的三個知識點。

型準、布局、光影。

材質表現的捷徑是沒有捷徑


型準問題很多,主要是想了解畫到什麼程度時玻璃材質會變成玻璃

我曾經被老師說過「不要試著去解釋為什麼光影長這樣,你不是來學物理的。」

然而就是這句話讓我陷入對材質的一種恍惚狀態,我無法理解的是,如果我們不去試著理解材質呈現光影的原因,我們又要如何應用在自己的創作上。於是像是背公式一樣的捷徑被我放棄了。

這張玻璃讓我想了很久很久,思考為什麼在玻璃內緣的顏色通常會深到不合理,為什麼投射出來的影子是這個顏色。我觀察凹凸透鏡的發散和聚焦知識,同時反射光的那些知識點都讓我覺得自己陷進一個我自己都知道可能爬不出去的泥沼裡。

同時我也和一些繪師朋友聊過這件事情,每個人提出的看法不太一致,而我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答案。

結論是我們看到的內緣陰影,其實不是陰影,而是反射。


可以看到影片中為了要可以拍出清楚的邊緣,使用了兩片黑色的板材來夾住這個玻璃杯。而常見的照片都是用類似的方法拍攝,如此一來,內側的反射就會照出兩側的物體。

於是比起「玻璃內緣就是要畫深色」我找到了任何材質都適用的一套我自己的理論。當然,也有可能是我閱讀不足,這樣的結論在某時某地已經被某人發現,我不會說我發明了這套說法,而是我想要從素描的技巧中濃縮出我可以用在任何畫圖的通則。

那麼,我對材質的理解就變成了,反光反射就是材質。

只要處理好了反光和反射,這個物體的材質就可以被詮釋。



罐子裡的反射說明了這個罐子的材質

比起背誦每種材質會如何如何,這種形式的記憶讓我去思考各種材質對反光和反射的不同之處,例如粗糙木頭不會反射出物體,但拋光的木頭會,那又會反射到什麼程度就可以根據創作者的需求進行調整。


素描其實還是主觀的創作

到此我總結出了影型的型準在素描中可以應用到物體之間的光影關係,素描中的反射是材質的詮釋法。

但讓我再次意識到素描是主觀創作的原因就是「針對結構的」光影表現。換句話說是不能依賴眼睛去畫圖。至於如何解釋我將用兩張圖片給出一個簡單的結論。



純靠眼睛觀察的陰影關係

雖然加上了反光卻覺得物體之間的交互很弱,甚至有點扁平。

此時我試著在這之上以我主觀認知的根據這個物體的形狀,加上我眼睛沒有看到但應該要存在的陰影。


主觀的陰影追加

瓶子這個形狀的某些地方應該要有結構性的陰影,所以加了上去,這個地方應該照不到光,即使看起來沒有那麼深的顏色也是要壓暗的心情做了加強。實際上的效果比較立體。

結語

這次非常有目的性的去練習素描並嘗試著利用在平常的創作上,至於這張的創作過程未來有機會的話應該會再寫出來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