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俄羅斯「向太陽行軍」的殖民神話・西伯利亞兩種馴鹿關係

原獨要聞|俄羅斯「向太陽行軍」的殖民神話・西伯利亞兩種馴鹿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為大家讀報,同時向秋分倒數:距離秋天還有12天。

  • 打破俄羅斯「向太陽行軍」殖民神話
  • 從面孔看世界:兩種馴鹿關係
Source: Ignat Goldman/Unsplash

Source: Ignat Goldman/Unsplash

打破俄羅斯「向太陽行軍」殖民神話

俄羅斯境內的原住民(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怎樣看待俄羅斯之為一個國家的自我描述?

俄羅斯的歷史敘事一貫的將俄羅斯的東向擴張形容成一種相對和平的活動,是哥薩克人「向太陽行軍」,以此對比西班牙人在南美洲掀起的腥風血雨。俄羅斯主張他們並未「殖民」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是西伯利亞與遠東居民「自願」與俄羅斯「統一」。

1990 年代,俄羅斯計畫慶祝堪察加半島「自願統一」,但遭到堪察加半島原住民抵制。原住民主張不曾與俄羅斯「統一」,也絕無自願可言。對堪察加原住民來說,俄羅斯作為一個國家,首先應該正面承認過往的「殖民」事實,這一點不被承認的話,原住民和國家的關係永遠沒有起點。

這一點對俄羅斯人來說可能不很容易。俄羅斯人是歐洲人,但從不曾是當代西方的一部分,俄羅斯人不論看待今天或過去,都抱有一種「和其他歐洲人不同」的自我觀感。然而從原住民的角度來看,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並無不同,同樣都是殖民者。


從面孔看世界:兩種馴鹿關係

聯合國「從面孔看世界」展覽(The World in Faces)集結世界各地原住民的各種形象。下圖是西伯利亞泰米爾半島的納納山人(Nganasans)和他們同居於泰米爾半島的鄰居涅涅茨人(Nenets,下下圖)。他們既相同又不同。相同處在於他們同為冰天雪地與馴鹿的民族。不同處在於納納山人獵捕野生馴鹿,涅涅茨人牧養馴鹿。

不論納納山人還是涅涅茨人,目前都是俄羅斯人,解殖民的道路還很漫長。

raw-image
Source: The World in Faces/UN

Source: The World in Faces/UN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7 年,澳洲原住民舉行制憲會議,之後發表《烏魯魯內心聲明》,主張設立「國會之聲」並載入憲法,以確保「國會之聲」能夠永久發揮作用。這成為近幾年澳洲激辯話題,除了交付公投別無解法。
醫師們形容他們服務的地區醫院擁有一百個床位,服務的地區筆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加總還大,而這地區暖化速度是全球暖化速度的三倍,更糟的是,G7 集團國家當中,只有加拿大沒有專門的環境衛生研究所,可以應對隨全球暖化和野火導致的居民傷害。
有些人將這則新聞當作原住民文化應受重視的例證,亦即將原住民的「求生技能」當作一種有價值的「知識」來理解。例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講到世界各地原住民被剝奪土地和權利的狀況時,就以惠托托人的這起空難為例,呼籲必須停止侵奪佔領原住民祖傳土地。
為了爭取傳統權利,阿伊努人在 2020 年展開訴訟,要求回復傳統的漁撈權利,然而這訴訟又和當前氣候變遷影響魚類生態的問題糾纏不清。氣候變遷導致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海水變暖,目前鮭魚數量可能只有二十年前的一半,阿伊努人要求的權利很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受阻。
台灣人可能樂聽此類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攸關台灣的西太平洋安全,但從現代國家之外的角度來看,大國的區域博弈只是讓原本處於生存緊張狀態下的查莫洛原住民更加緊張。
羅瑞托省的國會議員提出草案,要剝奪對原住民的保護,並且獲得地方政府和財團的支持。該項草案要將原住民保護區的權責由中央轉移到地方,由地方政府來重新評估是否要維持現有的原住民保護區。
2017 年,澳洲原住民舉行制憲會議,之後發表《烏魯魯內心聲明》,主張設立「國會之聲」並載入憲法,以確保「國會之聲」能夠永久發揮作用。這成為近幾年澳洲激辯話題,除了交付公投別無解法。
醫師們形容他們服務的地區醫院擁有一百個床位,服務的地區筆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加總還大,而這地區暖化速度是全球暖化速度的三倍,更糟的是,G7 集團國家當中,只有加拿大沒有專門的環境衛生研究所,可以應對隨全球暖化和野火導致的居民傷害。
有些人將這則新聞當作原住民文化應受重視的例證,亦即將原住民的「求生技能」當作一種有價值的「知識」來理解。例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講到世界各地原住民被剝奪土地和權利的狀況時,就以惠托托人的這起空難為例,呼籲必須停止侵奪佔領原住民祖傳土地。
為了爭取傳統權利,阿伊努人在 2020 年展開訴訟,要求回復傳統的漁撈權利,然而這訴訟又和當前氣候變遷影響魚類生態的問題糾纏不清。氣候變遷導致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海水變暖,目前鮭魚數量可能只有二十年前的一半,阿伊努人要求的權利很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受阻。
台灣人可能樂聽此類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攸關台灣的西太平洋安全,但從現代國家之外的角度來看,大國的區域博弈只是讓原本處於生存緊張狀態下的查莫洛原住民更加緊張。
羅瑞托省的國會議員提出草案,要剝奪對原住民的保護,並且獲得地方政府和財團的支持。該項草案要將原住民保護區的權責由中央轉移到地方,由地方政府來重新評估是否要維持現有的原住民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