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商科/資管出生,度過一段不務正業的大學生涯。
在大學四年總計參與過超過50場以上各式活動,最經典的印象是暑期八月中自己不間斷馬拉松跑了北中南大小型活動,從消耗體力和燒腦的都有,從紙糊到洗腦的場次也都有遇過,但其實對一張白紙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不錯的觀察機會,這些活動在寒暑假或其他時間的週期上都有,而且類型越加頻繁多元。
先撇開競賽類活動的不談,參與活動涵蓋生涯、公共議題、營隊挑戰或體驗、市集、工作坊、名人演講、演講課程.....,關於自己的安排,線上線下都有,在進入完整介紹前,先來定義「活動」,意思是有限制人數、限制時間、主辦方、完整議程、非臨時有預定的時間,如果你是學生時間很多,看完這篇或許你會受用,以下是看見免費活動你會需要思考的順序和重點。
交朋友(擴展人脈)、了解新知(有目的性學習知識)、特殊交際(領袖、擴張業務)、非個人意志目的(因為教授、朋友引薦或需要參與證明),或許你還會想到更多的,但有了明確目的和想法之後會更好知道接下來你該注意甚麼、該如何判斷,接下來的文章會具體的告訴你關於這4種參與目標的心法與選擇方向。
雷貨就是不在你預期之內,整個參與感會是很糟的,如果正好沒有主要目的,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可能會比較容易知道應該可以選擇什麼。
常見舉辦類型有工作坊、研習、公共討論、營隊,而其他像是體驗活動、名人講座、大小型聯展這類都已經具備可預期的結果,便不列說明的項目。
有些模式會混雜,不過各有特點,活動設計的題目,會很明確的點出主軸,同時會透漏這四種舉辦類型,這些類型會影響活動設計走向(議程),整體氛圍和互動模式都會有明確的差異,再往下可能就是這種主題內容是屬於是屬於技術還是商業的......等等,這相對就屬於個人想要甚麼,通常活動主題基本就可以先辨識活動類型、可能的內容取向,這一步驟便可刷洗掉一些不太有意願的活動。
筆者個人經驗感受:
主導活動進行的關鍵團隊,立場間接引導活動呈現。
每個活動必定有主辦單位,我先分類成公家政府、企業及旗下基金會、公民非營利組織、獨立小型團隊,共四種類型,協辦角色不大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贊助、講者、宣傳等定位,因此主辦才是辦理核心重點,畢竟整握整體活動議程節奏、講者分享目的,但這些不一定在議程中的細節來告知,甚至邀請講者的目的只是要刷點門面或大拜拜(過場形式的意思)。以下是依據目的性可能更容易的順序。
交朋友:獨立小型團隊>企業及旗下基金會>公家政府=公民非營利組織
了解新知:公家政府=非營利組織>企業及旗下基金會
特殊交際:企業及旗下基金會=公家政府>非營利組織>獨立小型團隊
非個人意志目的:公家政府>非營利組織>企業及旗下基金會
依據主題所邀請的講者當然重要,主辦單位有什麼樣的本事,基本上就能決定邀請到什麼等級的講者,影響力越大勢必更有邀請能力,這邊要提到的是講者不能純看背景,重點是「活動要他講什麼」,人生?低潮困境?技巧琢磨?背景介紹?露頭露面?重量級的講者不免雷聲大雨點小,除非主辦單位有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不然講者很難在第一時間便能了解他所會給予你所想的。
先破題,付費也不能斷定有品質,課程可能是智商稅、營隊變老人進香團都是很有可能的,免費的緣由多數是因為背後有某團體先出資支撐,核心還是看看主辦單位的舉辦和細心程度,有些顧問團隊拿了錢就會拿小活動練兵也是有的,但其實免費背後是對參與者(你)的渴望,但選擇免費的參與者(你),權力與門檻自然也會交給主辦團隊來選擇,所以免費活動實則還是需要持續累積的,每個主辦團隊都希望參與的對象都是具備回饋價值的能力,這是一種有趣的社會資本交換,所以無論你是不是大學生,我都會推薦你嘗試參加各式活動,與其說這些是選擇活動的步驟,其實另一面也想解釋白老鼠(實驗)活動的額外效益、參與的機會成本。
#參與者#雜談活動#工作坊#研習#公共討論#營隊#免費活動#大學生#選擇困難#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