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旅遊]台灣第一座鐵路鐵橋八堵鐵橋、走過百年歲月時光,乘載鐵路運輸功能、而且更是歷史地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台鐵環繞台灣全島有不少跨越河流鐵橋存在,最知名度最高莫過於舊山線鐵路。但是台灣第一座建造最久鐵路鐵橋不在舊山線,而是在八堵鐵橋。

八堵鐵橋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基隆河鐵路八堵至三坑路段

​電話:

02     2456    0841

​備註:

景點

台灣第一座鐵橋八堵鐵橋走過百年歷史

raw-image

由當前歷史資料指出:台灣鐵路興築於清朝光緒年間,由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為當時中國第一條以載客為目的的鐵路。西元一八九五年起日本殖民台灣。

raw-image

由於獅球嶺隧道路段太陡峭,火車行駛不易,所以日本當局自一八九六年五月起在基隆至七堵區間另闢新路線,開鑿主子寮隧道與架設新的基隆河橋,於西元一八九八年通車。這座重新定線新建的第一代基隆河橋就是八堵鐵橋前身,架設地點位於今日八堵車站北側,與之前清代舊橋相隔甚遠。

raw-image

raw-image

時至今日;走過百年歲月歷經不同政權轉移下,八堵鐵橋經過五次改建下之變化。從歷史檔案中老照片之變化窺探 一二。現役橋梁於西元二零零五年三月三十日東正線通車、同年四月二十八日西正線通車。此橋重建通車前、舊橋之官方名稱沿用至治時期用語為基隆河橋。 

金瓜石地區挖礦歲月來自於八堵鐵橋追朔地點

raw-image

八堵鐵橋橫跨基隆河流域,一直安靜坐落於線八堵車站通往三坑車路來往之間。如此地點也成為八堵地區最為人知的景點。走過百年以上歲月八堵橋有過一段人為歷史與追朔。回顧金瓜石挖礦歲月就與八堵鐵橋密不可分。

raw-image

金瓜石地區因為挖金礦與銅礦而得其地名。時光回朔到西元一八九零年台灣巡撫劉銘傳建築基隆臺北鐵路期間,築路工人在八堵地區中、八堵鐵橋基隆河床砂礫中發現砂金,逐漸溯流而上至大粗坑。

raw-image

raw-image

至此湧入大量淘金人潮,到西元一八九二年官方設立金砂局,開辦金砂事務。隨後一八九三年在九份發現金礦,一八九四年金瓜石本山礦體發現金礦,湧入採金人潮,自此展開此地的黃金開採史。

八堵鐵橋戶外寫生與繪本地採集地點

raw-image

raw-image

八堵鐵橋也是許多畫家的戶外寫生與繪本地採集地點。像是: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所辦的圖畫書文學獎的第十屆金獎作品名稱再見!八堵鐵橋就是一個作者將媽媽與自己日常所接觸的八堵鐵橋的溫馨故事。已故前輩畫家陳澄波作品台北橋淡水河就是描述八堵鐵橋。

raw-image

raw-image

總結:八堵鐵橋是八堵人眼中最不像是景點的景點。八堵鐵橋每天都有火車南來北往、人來車往中八堵鐵橋與八堵路上車流穿梭中默默乘載鐵路運輸功能,而且更是歷史地標。

檢視較大的地圖

八堵鐵橋相關資訊::

​地址:

基隆市基隆河鐵路八堵至三坑路段

​電話:

02     2456    0841

​備註:

景點

avatar-img
56會員
1.8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aveji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鶯歌石山是新北市鶯歌區著名的地標,附近山區有多條步道可以互相串連,其中孫龍步道是最大眾化的健行步道。步道從龍德宮通往碧龍宮,全長約二點一公里,從龍德宮可以續走碧龍步道往龜公山、牛灶坑山,再銜接鶯歌石步道,走往鶯歌石,再回到孫龍步道的起點宏德宮,環狀一圈橫跨多條步道約六至八公里,步行時間約三至四
​ 鹹酥雞一直是很多人最愛,許多人甚至刺從小吃到大、當成主餐在吃。國民小吃鹹酥雞那口鹹酥下炸物香氣、總是讓人無法抵擋。隨著物價不斷高漲年代,鹹酥雞好像變成貴族美食。以前夜市中鹹酥雞總是一個主力攤位,這個年代有些式微、但是他總是存在。這家吃手手香雞排就是典型店家。 吃手手香雞排相關資訊:: ​地
​ 基隆市七堵區百福社區美食如林,百福社區絕對是基隆市有台灣北部美食之都中不可或缺美食區域。好享紅豆爆漿車輪餅與好享紅豆剉冰這家店冬天賣紅豆車輪餅、夏天賣剉冰,就是好享一家利用不同時節賣不同美食店家。今天正值白露節氣、但是天氣依舊炎熱。要消暑就跟老闆娘來一碗剉冰吧!! 好享紅豆爆漿車輪餅與好享紅
​ 吃過陳家古早麵的人都說道::這家口味上偏清爽、簡單的小吃下; 不管是湯麵、飯類、小菜 吃多了也不會有負擔的感覺, 很喜歡點個麵或飯, 再加點其他小菜。就是完美台灣小吃呈現。傳統古早味的麵食料理,所有的食物都好吃,真的不容易,非常值得推薦。 陳家古早麵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同
​ 如果你做一個台灣小吃排行與問卷調查、水煎包絕對榜上有名。以起源地來說,水煎包起源於宋朝首都開封,流行於中國華北與中原地區,現在則歸為八大菜系的魯菜系,盤據於河南省東部和山東省西南部為包子之王,而後人則將之簡稱為煎包。而水煎包船到台灣之後也變成台灣最引以為傲小吃。這篇介紹老牌曾水煎包就是桃園市中
​ 便當可說是普羅大眾的食物選擇,更是許多外食族天天必吃的三餐。便當是一種相當方便的用餐形式,形形色色便當讓人眼花繚忘,你最愛哪一家便當店呢??哪一款便當又是你的最愛主菜便當呢??這家嘉瑋便當便是一個頗具特色與知名度便當店、如果你住松山區或是在松山區工作或是就學者,嘉瑋便當你絕對可以放入你便當店私
​ 鶯歌石山是新北市鶯歌區著名的地標,附近山區有多條步道可以互相串連,其中孫龍步道是最大眾化的健行步道。步道從龍德宮通往碧龍宮,全長約二點一公里,從龍德宮可以續走碧龍步道往龜公山、牛灶坑山,再銜接鶯歌石步道,走往鶯歌石,再回到孫龍步道的起點宏德宮,環狀一圈橫跨多條步道約六至八公里,步行時間約三至四
​ 鹹酥雞一直是很多人最愛,許多人甚至刺從小吃到大、當成主餐在吃。國民小吃鹹酥雞那口鹹酥下炸物香氣、總是讓人無法抵擋。隨著物價不斷高漲年代,鹹酥雞好像變成貴族美食。以前夜市中鹹酥雞總是一個主力攤位,這個年代有些式微、但是他總是存在。這家吃手手香雞排就是典型店家。 吃手手香雞排相關資訊:: ​地
​ 基隆市七堵區百福社區美食如林,百福社區絕對是基隆市有台灣北部美食之都中不可或缺美食區域。好享紅豆爆漿車輪餅與好享紅豆剉冰這家店冬天賣紅豆車輪餅、夏天賣剉冰,就是好享一家利用不同時節賣不同美食店家。今天正值白露節氣、但是天氣依舊炎熱。要消暑就跟老闆娘來一碗剉冰吧!! 好享紅豆爆漿車輪餅與好享紅
​ 吃過陳家古早麵的人都說道::這家口味上偏清爽、簡單的小吃下; 不管是湯麵、飯類、小菜 吃多了也不會有負擔的感覺, 很喜歡點個麵或飯, 再加點其他小菜。就是完美台灣小吃呈現。傳統古早味的麵食料理,所有的食物都好吃,真的不容易,非常值得推薦。 陳家古早麵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同
​ 如果你做一個台灣小吃排行與問卷調查、水煎包絕對榜上有名。以起源地來說,水煎包起源於宋朝首都開封,流行於中國華北與中原地區,現在則歸為八大菜系的魯菜系,盤據於河南省東部和山東省西南部為包子之王,而後人則將之簡稱為煎包。而水煎包船到台灣之後也變成台灣最引以為傲小吃。這篇介紹老牌曾水煎包就是桃園市中
​ 便當可說是普羅大眾的食物選擇,更是許多外食族天天必吃的三餐。便當是一種相當方便的用餐形式,形形色色便當讓人眼花繚忘,你最愛哪一家便當店呢??哪一款便當又是你的最愛主菜便當呢??這家嘉瑋便當便是一個頗具特色與知名度便當店、如果你住松山區或是在松山區工作或是就學者,嘉瑋便當你絕對可以放入你便當店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基隆田寮河上的十二生肖橋樑也是基隆市的特色景點。
Thumbnail
麥克阿瑟公路,以紀念美國麥克阿瑟將軍而命名,它是臺灣第一條快速公路,為中山高速公路臺北至基隆段的前身,運用美援款項興築,不僅緩解臺北至基隆交通壅塞的問題,亦有效提升基隆港物資運輸效能。今年適逢通車六十週年,讓我們一同探尋公路的故事,見證臺美友好關係。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林怡
Thumbnail
位於基隆獅球嶺下的一條百年老隧道,見證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的誕生,鐵路的催生者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如今,這條隧道以劉銘傳之名重見天日,不僅具有歷史意義,隧道內部的燈光設計也頗具藝術價值。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劉銘傳隧道位於基隆的獅球嶺     清朝雍正年間水師進駐基隆後開始有閩南的漳州人由八里坌(八里)、金包里(金山)、瑪鋉(萬里),沿著北海岸移居到雞籠(基隆),在牛稠港落腳,從事漁業捕撈。在崁仔頂集市成街,是漢人在基隆創建市街的開始。     昔日,獅球嶺是基隆到台北交通必經之處,清朝
Thumbnail
旗津原來真是一座島,但高屏溪的大量泥沙北漂,竟讓島嶼成了陸連島,一直到1967年要建高雄二港挖開通道,旗津又變成一座島。 現在陸路要去旗津很方便,就是走1984年通車全長1670公尺的過港隧道。這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隧道,所以有人認為台灣的「極低」點就在這過港隧道裡,這邊在水面下14公尺是海底,隧道在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縱貫鐵路於日據時期明治42年(1909年)通車;因路線(山線:竹南→彰化)受地形影響,曲線小、坡度大、隧道長且多、列車牽引噸數與行車率大受影響;大正8年(1919年)爆發「滯貨事件」,因而決定興建海岸線鐵路來疏運
Thumbnail
對現代許多臺灣人而言,臺鐵的環島鐵路網就好像打從出生以來一般的理所當然。但是,過去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花蓮與台東之間的鐵路是獨立於環島路網之外的存在,而管理這條鐵路的營運中心就在今日的花蓮鐵道文化園區,其前身則可追溯到日本時代的花蓮港鐵道出張所。
Thumbnail
日本第一條官設鐵道是通車於1872年的新橋橫濱間,不過當時橫濱車站也不在今日的橫濱車站,而是在今日根岸線上的櫻木町車站。五年前時光土場拜訪了這條日本起源鐵道的起點舊新橋停車場鐵道歷史展示室,這次則趁著回台前一晚的空檔來到了櫻木町的商業設施「JR櫻木町ANNEX」,來看當時鐵道開業時期的功勞車。
Thumbnail
基隆田寮河上的十二生肖橋樑也是基隆市的特色景點。
Thumbnail
麥克阿瑟公路,以紀念美國麥克阿瑟將軍而命名,它是臺灣第一條快速公路,為中山高速公路臺北至基隆段的前身,運用美援款項興築,不僅緩解臺北至基隆交通壅塞的問題,亦有效提升基隆港物資運輸效能。今年適逢通車六十週年,讓我們一同探尋公路的故事,見證臺美友好關係。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典藏組科員 林怡
Thumbnail
位於基隆獅球嶺下的一條百年老隧道,見證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的誕生,鐵路的催生者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如今,這條隧道以劉銘傳之名重見天日,不僅具有歷史意義,隧道內部的燈光設計也頗具藝術價值。
Thumbnail
  「桃園車站遺址」為清領時期台灣巡撫劉銘傳籌建的第1代車站「桃仔園火車碼頭」(1891)之卵石軌跡,與日治時期西移(桃園車站座像朝北,東往台北、西往新竹)的第2代車站「桃仔園停車場」(1898),及因1908年縱貫線通知後,改為「唐博風」造型(用為阻擋因下雨屋頂留下的污水)的第3代車站「桃
Thumbnail
劉銘傳隧道位於基隆的獅球嶺     清朝雍正年間水師進駐基隆後開始有閩南的漳州人由八里坌(八里)、金包里(金山)、瑪鋉(萬里),沿著北海岸移居到雞籠(基隆),在牛稠港落腳,從事漁業捕撈。在崁仔頂集市成街,是漢人在基隆創建市街的開始。     昔日,獅球嶺是基隆到台北交通必經之處,清朝
Thumbnail
旗津原來真是一座島,但高屏溪的大量泥沙北漂,竟讓島嶼成了陸連島,一直到1967年要建高雄二港挖開通道,旗津又變成一座島。 現在陸路要去旗津很方便,就是走1984年通車全長1670公尺的過港隧道。這是台灣唯一的海底隧道,所以有人認為台灣的「極低」點就在這過港隧道裡,這邊在水面下14公尺是海底,隧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