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的這一天,是所謂的「
#鐵路節」。鐵路節的訂定,是為了紀念中國的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的開工日,同時也是鐵道之父─George Stephenson的生日。
然而,這些對於台灣人來說相對有點距離,因此,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關鍵字,便是呼應鐵路節的「台灣第一條鐵道」─劉銘傳鐵路。
◆第一條鐵路
光緒13年(1887),劉銘傳接下首任台灣巡撫的工作,力圖將台灣推行現代化,其中最大的指標,便是鋪設了鐵路。
1887年,成立全臺鐵路商務總局負責鐵路業務,以大稻埕為出發點,並於次年完成基隆到台北的路線,1893年11月,雖然劉銘傳已去職,由邵友濂接任,但台北到新竹的區間仍舊完工通車。
當時這條鐵道雖是落成,卻存在著許多問題。撇開後來被日本專家批評的路線與鐵道設計不說,在營運管理與搭乘感受上也不佳。據曾經見證台灣民主國誕生的美國記者禮密臣(James W. Davidson)的記載,有些人只買了二等票卻跑到頭等車廂;有人會帶一堆小雞、小豬以及許多蔬菜豬肉與各種包裹上車;而且車子在走了幾英里後就搖搖晃晃的,車速加快後更為誇張。
◆沿線有哪些車站?
這條最早的鐵路,從基隆起,沿線經過八堵、水返腳(汐止)、南港、錫口(松山)、台北、大橋頭、海山口(新莊)、打類坑(迴龍)、龜崙嶺(龜山)、桃仔園(桃園)、中壢、安平鎮(平鎮)、頭前溪、大湖口、鳳山崎、新竹。
其中台北車站位在大稻埕南側,也就是如今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附近,當時還有著因為大稻埕大拜拜而增加班次,但到過年、中秋,反而會停駛的獨特現象!
◆鐵路大轉彎
甲午戰爭後,日本拿下台灣,同年6月9日,日軍於基隆到台北間試驗火車的運轉;並在14日由總督樺山資紀親自搭車前往台北,沿途卻狀況不斷,被隨同士兵形容這是一條「肺病鐵道」。
到了日本領有台灣三個月後,專業的工程隊也到了基隆,開始探勘替代線路的可能性。最終它們決定放棄台北、基隆間的獅球嶺路段,改走平坦的三坑,並貫通隧道至八堵。至於台北以南的部分,則以台北至桃園間的變化最大。
原本走海山口(新莊)、龜崙嶺(龜山)至桃園這段,因坡道太陡,而改成了如今經板橋走鶯歌到桃園的路線,這也造成沿線聚落的興衰,改變了這些地方的命運。
◆那,這條鐵路還在嗎?
雖然我們如今搭的鐵路大多是在日治時期完工的,但在北部一些地方,仍然能找到劉銘傳鐵路的遺構。如台灣第一座鐵路隧道的「獅球嶺隧道」,就在基隆的安樂區山林間;而走過龜崙嶺那段的鐵道橋,也位在被改為公路的台1甲線沿途幾處陸橋下方。
此外,讓人會大為驚奇的是,現今的捷運中和新蘆線,從大橋頭到迴龍這一段,幾乎就是走原本劉銘傳鐵路的路線呢!(只是變成地下化,不用擔心地勢險峻的問題)
◆本次的敘事圈關鍵字系列就到這邊,你有什麼想知道的關鍵字嗎?讓我們一起從一組組的關鍵字中,發現台灣,看見世界!
關於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