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來到了威尼斯另一個外港拉文納(Ravenna),這裡的教堂遺留下來的馬賽克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五、六世紀,有最豐富馬賽克遺址的世界遺產。拉文納曾是西羅馬帝國和東哥德王國的首都,現在則是拉文納省的省會。拉文納本身雖然有不少可以參觀遊覽的文物和景點,但因為原先停靠威尼斯港被取消了,這裡是去威尼斯唯一的機會,所以我們還是選擇先去人生清單上的威尼斯。
郵輪在拉文納停靠時間是 06:30 ~ 18:00,但往返威尼斯車程大約要四小時,我們決定還是參加船公司的岸上行程。選擇全程約9小時的「威尼斯市中心漫步」 (A Walk Through The Heart Of Venice) 在 7:15 出發,算是威尼斯快閃一日遊吧。順帶一提,威尼斯市議會決定從 2024 開始,針對到威尼斯一日遊的旅客收取 5 歐元的入城費,希望藉此減少人潮、降低市區壅塞的壓力。
記憶中最早的威尼斯一詞應該是來自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了,鮮明的人物刻畫,緊湊故事情節,令人拍案叫絕的反轉結局,在童年留下深刻印象。再來認識的威尼斯就是水都,一座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威尼斯潟湖的淺灘上,由 118 個小島組成,擁有 117 條水道及 401 座橋樑。以水道貫穿整個城市的獨特水岸風光,古老蜿蜒巷弄,奢華古典建築的美麗優雅城市。
旅程中又發現歷史上威尼斯的強盛,這次在亞得里亞海和東地中海幾乎到訪的每個點都曾經被「威尼斯共和國」統治過。這座城市最初建城目的只是一群難民為避難而建立的聚落,後來如何發展成為地中海海上強權國呢?最後又怎麼消失在歷史的長流中呢?
西元五世紀末西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戰亂頻仍,一群羅馬人為了躲避戰亂而來到亞德里亞海(Adriatic Sea),發現了被沼澤包圍著的泥灘小島群。地理上這些難以穿越的沼澤提供了絕佳的避難環境,但賴以生存的資源卻相當匱乏,只有水、漁獲和海鹽。但威尼斯人化劣勢地理為優勢,依靠航海與商業貿易成為極富有的一群。威尼斯原先奉羅馬正朔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十一世紀末,威尼斯脫離拜占庭帝國,成了獨立的威尼斯共和國(Republic of Venice)。並藉著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機會,和十字軍騎士一同洗劫了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獲得了巨大財富。之後更擊敗海上競爭對手熱那亞後終成地中海強權,掌控了整個地中海沿岸和島嶼。
洗劫君士坦丁堡讓威尼斯共和國達至史無前例的高峰,稱霸地中海,但也同時種下了禍根。衰敗的拜占庭帝國無法抵擋鄂圖曼土耳其人,在 1453 年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後滅亡。土耳其人隨即進攻威尼斯,威尼斯在數場戰爭後,雖保住了自身獨立,但鄂圖曼帝國在地中海的勢力已壓過威尼斯。十五世紀後新世界的發現,歐洲貿易重心由地中海移到了大西洋。東方貿易路線又被鄂圖曼帝國擋住,倚仗商業貿易生存的威尼斯共和國逐漸衰弱,最終在 1797 年被拿破崙征服而滅亡。
威尼斯大部分地區汽車無法通行,因此水上巴士(Vaporetto)就成立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遊覽車把我們由拉文納郵輪碼頭載到威尼斯汽車轉運碼頭,搭乘水上巴士進入威尼斯。在水上巴士上觀賞威尼斯也是很好的遊覽方式。
行程的第一站停靠文藝復興風格的聖喬治馬焦雷教堂(Abbazia di San Giorgio Maggiore),這是一個不錯的安排。教堂和聖馬可地區只有一水之隔,可以遠離塵囂的欣賞威尼斯。
教堂裡1791重建的鐘樓是看對岸的最佳「觀景台」。鐘樓是島上最高的建築物,完全没有屏障物,往威尼斯本島看回去除了「聖馬可廣場」,可以連整條海岸線都盡收眼底。鐘樓需購票才能搭電梯上頂層觀景。
教堂內部設計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經典風格,由樸實的巨大璧柱與白色的牆壁所構成,因此顯得非常明亮。
聖馬可廣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節慶中心,也是威尼斯重要政府機構的所在地。廣場四周圍繞文藝復興建築群,如行政官邸大樓、聖馬可鐘樓、聖馬可和聖托達羅柱及總督宮等建築。可惜我們去的時候部分建築物正在維修搭滿鷹架,難以拍出全貌。
代表馬可福音的作者馬可的聖馬可飛獅是威尼斯守護神,在聖馬可廣場多處都可見到。聖馬可飛獅也是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標誌。
拜占庭式建築的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有「金色聖堂」(Chiesa d'Oro)的美譽。最初建於828年當時只是總督府當中一座臨時性的建築,用以存放威尼斯的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卓偷運出來聖馬可的遺骸。現今聖馬可聖殿宗主教座堂的奠基於1063年,1094年完工。教堂外部的19世紀鍍金鑲嵌畫十分精美。小小遺憾,我們去的時候正在維修,也沒有入內參觀。
總督宮(Palazzo Ducale),位於聖馬可廣場東面的哥德式建築,過去是政府機關與法院,同時也是威尼斯總督的住所。威尼斯著名的嘆息橋(Ponte dei Sospiri)是總督府側面的一座巴洛克風格的石橋。嘆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只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囚犯們在總督府接受審判被宣判後,從總督府經由嘆息橋走向死牢,從橋上的窗口望出最後一眼美麗的威尼斯,不禁一聲長嘆,英國詩人拜倫因而名為嘆息橋。
威尼斯街道猶如迷宮,跟著導遊穿梭人群中,時時要注意導覽耳機的聲音,還要二個人彼此盯著。不然瀏覽一下櫥窗,拍張相片,耳機就消音了,表示你脫隊了,趕緊找人吧!
威尼斯街道組成的最大特色就是大量的橋樑和水道,站在橋上望向每條水道都是美麗的風景。
文藝復興風格的里阿爾托橋(Ponte di Rialto)橫跨威尼斯大運河的橋梁,也威尼斯建築的代表之一。兩邊傾斜的橋身被引導到中央的門廊的造型,也被稱為「白色巨象」。橋兩旁市場及餐廳總是擠滿觀光客。在橋上可以欣賞威尼斯大運河及河畔建築物經典的美景。
威尼斯大運河呈反S型,穿過威尼斯的市中心。一端位於聖塔露西亞車站附近,通往威尼斯潟湖;另一端則是在聖馬可廣場附近。大運河的兩岸擁有許多13世紀至18世紀的建築,盡顯當年威尼斯共和國的繁華與藝術成就。
我們也在河岸邊餐廳品嚐了威尼斯最有名的調酒 Aperol Spritz
起源於威尼斯的義大利國民飲料阿佩羅雞尾酒(Aperol Spritz) ,在威尼斯多數的餐廳甚至咖啡廳都能點到。第一次喝時,就被這略帶有苦味的柳橙氣泡酒吸引了。
Aperol Spritz 主要由三種材料調配而成,通常是義大利生產的氣泡酒 Prosecco、柳橙利口酒 Aperol,再加上氣泡礦泉水調製而成,再用柳橙片、橄欖加以裝飾。
跟著郵輪的岸上行程短短幾個小時打卡快閃,只是浮光掠影遊覽了威尼斯。所以我們安排了 2024 年 11 月到威尼斯住幾天,深入體驗在水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