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小記\李琴峰《星月夜》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書訊 作品名:《星月夜》 作者/譯者:李琴峰 出版社:台北,聯合文學 出版時間和版次:2023.5初版一刷 ISBN:9789863235330

前言-對於書評散文的思考

台灣的散文史中,書評散文占了一大類,通常隨意瀏覽一本散文集,諸如張讓《光的重量》、詹佳鑫《請問少年》…等,便可以看見這篇文章、書本的片段歷史。

而通常書評散文又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放上閱讀心得、感覺、氛圍來進行描述,另一種就是轉化加上自己過往經驗,形成較為私密的散文敘說。如果按照過往閱讀心得標準的話,我所書寫的文評應該得被歸類為第一種,但就像之前我寫過的《沒有名字的人》書評加入了自己在田野地的調查,這篇文評很有可能往第二種傾斜。

也很有可能朝著創作一去不復返。我覺得這很像是考申論題的時候,我得引用書中的資料和思想來填滿答卷,卻因為自己先前的成見,寫著寫著就偏題的窘境,和現在一模一樣。


但就是因為成見而變得獨特,不是嗎?申論題要的,難道不是「我的想法」和中文系所需要的思辨嗎?

書籍介紹和選書理由

本書是作者的第四本小說,也是作者作品裡入圍芥川賞(和直木賞並列,為日本給新人作家的大獎之一)的小說。從書腰的簡介就可以感覺到此書的對比,台灣到新疆,漢族到維吾爾族,因為第三國日本而繫連起來,在不斷尋找歸屬的過程中彼此相近又相離的故事。


這本書的時候能感覺到作者很幽微的刻畫兩個女孩子,就像是書腰上的只是一個標籤一樣,相對於對岸的阿來、金宇澄〈四川、上海的方言作家〉來說,李琴峰的設定就有點表面,設定玉麗吐孜為維族人看似只是為了語言學上的取巧,但其實對於大眾讀者來說,容易展現出差異,將小說塑造的易讀而短,短而精,精才能有振聾發聵的題目來討論。

女同志、維族人、日本留學,作者有想要讓玉麗吐孜當作小眾群體的代表,而柳凝月變成走入小眾的那個人的決心,而我發現他們都站在有細水流過的回憶上,下面是恢弘時代的悲歌,他們就這樣困在了這個水流比綠川更小,渦流卻四處埋伏的地方。

而我想要著眼於這本書大眾之處,去探討他語言豐饒、文化美好之處,以及我們對於此書,應用甚麼方式接受與理解。

書籍摘錄

在那之後過了半年,四月,大學校門正對的坡道盛開著整排鮮紅的櫻花,豆大的雨點將粉色櫻瓣紛紛打落,看到那光景,我不禁’想起初中學過袁宏道散文裡的一句:「此語為西湖洗紅」,淡紅色的桃花花瓣受到雨點沖洗飄落,為西湖湖畔妝點了滿地的紅,那種情景用「洗紅」來描述,實在再恰當不過。(p.21)

明明前一刻還趴在我身上,雙眼閃著貪婪的光芒所求著我的雙唇和身軀,明明那般不可自抑地以唇齒在我身上滑行咬嚙,四處留下齒印和鮮紅吻痕,明明肌膚相接之處是如此水嫩,彷彿兩個人肉體界線消融、兩者合而為一,但一旦情慾的風暴過了境,她便總像靈魂被抽走般顯得全[無力、表情消沉,我跟她說話她也不回答,不理不睬,溫柔地把她抱在懷裡,她卻只是甩開我的手臂。(p.51) 「所謂自由,」我對玉麗吐孜說,「就是成為一個好大人。」〈p.55〉

那是高中我曾短暫交往過的漢族男生,是我第一個戀愛對象。我們常常兩個人離開市中心,進到沙漠裡一起眺望落日。站在大漠裡,黃土細沙地評也延展到視野的盡頭就在那盡頭,日輪已經有一半沉入地平線下,另一半還披著半圓形的日暈,將整條地平線的周圍都染紅成一片。〔…〕在沒有光害的情況下,就連月亮看起來都像火球一般明亮。〈p.93〉

不論是教師或學習者,大家這麼辛苦的努力,或許便是尋找、探索「自己的話語」,但那又談何容易。我嘆了口氣,獨自前往口頭發表的現場。〈p.134〉

那天我在莆田車站看到柳老師和玉麗吐孜說話,真的好羨慕好羨慕,您和她再用一種我所無法理解的語言,成功進行了溝通,在那一瞬間我有種錯覺,彷彿中文並不是十三億人口的語言,而是您和她兩人之間的密語暗號。〔…〕我總不確定玉麗吐孜是否真的聽懂了我的話,我和她就像透過帶有嚴重雜訊的電話那般,不管再怎麼努力而鄭重地試圖對話,總是還沒有被順利接住的話語,且更嚴重的是,我根本無法驗證甚麼話語有或沒有被順利接住。〈p.202-203〉

讀書心得 「飛到聲音與棍棒都到不了的國度,就能擁有自由了嗎?」這是本書發出的第一個大哉問,具體圍繞在柳凝月的徬徨和玉麗吐孜的被暴力經驗,用這兩個副線引出主線——同志,尤其是女性同志的議題。

作者本人也是LGBTQ族群,她曾因為網絡霸凌和心理上的困阨無法創作相關題材的作品,這部《星月夜》仍然帶有她本人對女同志族群天真美好的幻想,無關那些網路蟑螂的罵聲或祝願。她曾經提到在擁有(身分)的過程還同時失去了台灣部分讀者,她感到非常脆弱及挫折。

這也可以在她下一部作品《彼岸花盛開之島》裡提到,因為那部作品是虛構的,幾乎沒有同志的情意出現,取而代之的是關於琉球遠古、多文化島國的思考。因此,作為過渡期的《星月夜》在他個人的文學史上地位崇高。

她曾經表示自由之於她很重要,或許是和過去拉開距離就是她呼吸的方式。如同她本人的後記所說,從微觀的方向來看,小說敘述的就是兩位出身和文化背景各異的女性故事,而這樣的故事可能發生在我們居住的世界的每個角落,如同衛星和恆星在浩大的夜空中偶會時的光輝。

作為族群反思的前奏曲,《星月夜》議書關注族群的暴力及煽動,書中的九五事件和日本警察的埋伏,都讓玉麗吐孜感到壓迫且不安,當她的內在不安達到了最高檔次,她選擇向柳凝月展現情緒低潮,用維族語對著柳咕噥呢喃,她堅持不在柳面前禮拜,是因為禮拜是將兩人距離拉遠的表現。在西方,同志族群為精神病患早已從DSM-5手冊中除名,但在有嚴格教條的伊斯蘭教,玉麗吐孜只能用淚水對著阿拉懺悔,用猙獰的面孔表示錯誤。

玉麗吐孜只能以示弱當作保護牌子,在那個同志思潮尚未除罪的村莊,她唯一保全自己的方式,就是對於家庭示弱、對中國政府示弱、對日本警察示弱……但柳的堅毅和歡喜救了她,「我是她朋友」「我是她女朋友」更是將全書推向了高潮,如同飛機上前方座位的熱烈陽光,再次照耀著玉麗吐孜。

柳的勇敢是來自於她的安全,財務自由,非功利的戀愛,她在台灣,台灣的倡議異於中國,更別於維吾爾族。她逃出了一個分類,被硬塞到另一個分類,在日本,婚禮袋子是白色的,在台灣則是紅色的,語境的不同,也導致了溝通的錯亂。

柳凝月和玉麗吐孜是台灣人和新疆人,但他們卻聽的懂彼此的語言,小谷繪美羨慕這樣的場合,這時候日語彷彿變成一堵牆,玉麗吐孜擁有專業知識和熱情進不來,柳凝月因為家庭和意志出不去;李琴峰似乎想要提醒這樣的世界將要是恆常的。

她們自認逃到了聲音和自由都到不了的國度,也等於她必須要適應這個國度的規矩。可惜的是,國際化的世界是個棍棒和聲音都容易傳達到的國度,不論是逃遁到布拉格、法國還是列支敦士登,她們都得面對回憶中難解的問題。因此,對她們來說自由的世界根本是個偽命題,因為到哪裡都是令人難堪的。

星星和月亮不在無垠的夜空中,而是切切實實站在有著八十億光點的地球上,即使只有十幾二十個人正在看著,她們也會感覺到無比沉重的壓力。在這裡,只要有一件瑣事,就足以將她們建立的信心給削刻掉。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書中交織出在日本生活的新疆女子、在日本教職的台灣老師以及日本女子三人的情愫&體驗。 分か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けで本当は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就算認為自己了解,事實上會不會其實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 しかし、一人の人間について一体どこまで分かれば、「分か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かと、そん
Thumbnail
你曾經聽過 「解離」狀態嗎? 解離是人在壓力過大時,出於對自我的保護,會感覺到靈魂脫離了身軀,自己彷彿不是身處在這個世界,用第三者的角度來旁觀自己的一種狀態。上次接觸過這種主題的閱讀,是在林奕含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故事中的女主也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以一句「溫良恭儉讓」主導全書節奏,如同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女主角情感起伏的文章,充滿了愛與恨的動容。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她的感情紛亂,以及對愛情的追問。文章內容豐富,情感豐富,是一篇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Thumbnail
方格子建議,可以在討論區發點東西讓外星人討論,我不知道要發什麼,就發發廢話吧。 前些日子因希拉雅的無心插柳,我陷入「阿龍宇宙」,療傷過程被擴大成第二本書的內容,我覺得蠻奇幻跟精彩,讀者說很像台灣版《少女布莉達的恩賜》。 和希拉雅相遇,我突破人界權威跟天界權威,明白恐懼跟愛並非雙生。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白月光和自卑感的故事,描述了對自己價值的懷疑和對愛情的追尋。文章主要討論了面對拒絕和自我價值的挑戰,以及對愛情和存在價值的反思。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流浪的月》主要描寫的是被社會視為誘拐犯的十九歲大學生「文」,和被誘拐走的九歲少女「更紗」,在「文」被警察抓走,而「更紗」則被強迫住到育幼院,兩人在十五年後意外重新相遇的故事。 各自被社會認為有缺陷的加害者與被害者,卻只有彼此能夠互相理解。
Thumbnail
書中交織出在日本生活的新疆女子、在日本教職的台灣老師以及日本女子三人的情愫&體驗。 分かっているつもりだけで本当は分かっていない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就算認為自己了解,事實上會不會其實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 しかし、一人の人間について一体どこまで分かれば、「分かっている」と言えるのかと、そん
Thumbnail
你曾經聽過 「解離」狀態嗎? 解離是人在壓力過大時,出於對自我的保護,會感覺到靈魂脫離了身軀,自己彷彿不是身處在這個世界,用第三者的角度來旁觀自己的一種狀態。上次接觸過這種主題的閱讀,是在林奕含所著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故事中的女主也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以一句「溫良恭儉讓」主導全書節奏,如同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Thumbnail
「愛是一種感覺,你難道沒有感覺到?」 「沒有,我只感覺到你把我當作玩物,希望從我這裡得到情欲的滿足。」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女主角情感起伏的文章,充滿了愛與恨的動容。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瞭解到她的感情紛亂,以及對愛情的追問。文章內容豐富,情感豐富,是一篇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章。
Thumbnail
如果不會執著語言的朔源,僅就文學小說隱藏之意識型態來探索奇幻的劇情,我想會簡單許多。
Thumbnail
方格子建議,可以在討論區發點東西讓外星人討論,我不知道要發什麼,就發發廢話吧。 前些日子因希拉雅的無心插柳,我陷入「阿龍宇宙」,療傷過程被擴大成第二本書的內容,我覺得蠻奇幻跟精彩,讀者說很像台灣版《少女布莉達的恩賜》。 和希拉雅相遇,我突破人界權威跟天界權威,明白恐懼跟愛並非雙生。
Thumbnail
我把的波特萊爾和策蘭擱在一邊,選擇先閱讀曼旎新出版的詩集。她運用的配色是藕紫色偏淡粉紅,內頁是深些許的紫,書腰的綠搭起來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少女感,回想起第一次閱讀她的作品有一種淡淡的傷感透過文字輕掐著心臟,像春天的第一場雨,又像童年時死掉的金魚,養活讀者同時亦把自己鑲嵌進另一個空間。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白月光和自卑感的故事,描述了對自己價值的懷疑和對愛情的追尋。文章主要討論了面對拒絕和自我價值的挑戰,以及對愛情和存在價值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