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總是會有一種食物,讓人一看到就連結到兒時與故鄉。
可能是巷口的臭豆腐、市場裡的麵線糊,也可能是鄰居杯杯的牛肉麵、蔥油餅。
思鄉公式套到水里人身上,必定是肉圓。
永遠都記得,15歲那年離家念書,同寢室友找我一起去吃飯。
看著牆上的菜單,盯著牆上肉圓的價格,我的OS是:這裡的肉圓怎麼那麼貴~~,而且沒有附湯?還要另外買?
小時候,每到下午4點半,老闆的三輪攤車,就會出現在阿嬤家對面。
領了5元銅板,坐上攤車,看著眼前一鍋在熱油裏冒著小氣泡的肉圓,心裡的小麻雀也跟著跳躍著。
老闆叉起一顆Q嫩Q嫩、半透明的肉圓,快速用剪子切開,淋上淺淺粉紅色的甜米醬、稠稠黑亮的醬油膏,再加上一小匙蒜泥水,遞過來。
小小的我伸長手手接過那燙呼呼的碗,開心開吃。
在水里,肉圓的正確吃法,一定要先從肉圓的皮下手。
外皮的口感軟糯滑Q,裹著鹹鹹的油膏跟甜甜的米醬入口,那是人間美味,筆墨難以形容。
一顆肉圓大約半碗飯份量,並不多。若是囫圇吞完,只要五分鐘。
但是,水里人規定,肉圓必須要一邊吃一邊將內側的肉餡跟筍角撥下來,不可以跟外皮一起吃完。
小小的我慢慢細細地把QQ的外皮吃完,將碗遞回給站在攤車後的老闆。攤車一側有個裝滿豬骨高湯的大茶壺。待老闆將高湯沖入,混合碗裏剩下的內餡跟醬料後,一碗滋鮮味美的清湯就出現了。
再次伸長手手,小心翼翼地從老闆手中接過熱湯,嘟著嘴,邊吹邊就著碗喝湯,還要不時用叉子攪混碗裡肉圓的內餡與剩餘的醬汁。小口小口的餟吸著,慢慢地品嘗。總是要喝乾抹淨,一滴不剩,還是覺得意猶未盡。
與其說我愛吃肉圓,不如說我其實更眷戀吃完肉圓後的那碗肉醬湯。
這種吃法,應該算得上一種信仰,那是一種不會因為年歲而變更的執著,也不會因為地點改變的崇拜。
長大離家後,某一天,在某個夜市的小吃攤,我的男朋友,睜大眼看著我將肉圓的內餡全數留下,再將豆腐湯的清湯,一匙一匙的舀入,直到混成肉醬湯。
他指著我的湯,說:
「哪有人肉圓這樣吃的?很噁心ㄟ,都是口水…」
「不准懷疑!! 水里人都這樣吃。」
「這裡又不是水里。」
「不准發問,水里人都這樣吃。」
多年之後,當時的男朋友早已換了稱呼,也被水里肉圓馴化。
是吧? 沒有同樣的信仰,怎麼能一起走這麼久?
被水里肉圓馴化的,不只我的男朋友,還有我的同事。
有次幾個同事結伴來水里玩,其中幾位是彰化人。
20多年前,水里並不是有名的旅遊景點,當然也沒人知道這裡會有什麼好吃的。身為在地狼,必然要向他們介紹當地的特色小吃,肉圓。
「什麼?肉圓?妳知道我是哪裡人嗎? 水里的肉圓怎麼可能比彰化的好吃?」
「妳一定沒吃過彰化肉圓齁?」
「水里肉圓?我只聽過彰化肉圓、北斗肉圓,好吃嗎?特別在哪?」
「我當然知道彰化肉圓啊,我阿公也是彰化人,我也吃過彰化肉圓。不過,相信我,水里的比較好吃。」
「還有,水里肉圓比彰化肉圓便宜,喝湯還不用錢。」
我領著一群半信半疑的人走進肉圓攤,在我的嚴格指導下,順利完成他們生平與水里肉圓的第一次接觸。每個人至少都吃了兩顆,摸著飽飽的肚子,十足滿意的走出攤子。
那時候的肉圓一顆是15元吧?曾幾何時,在網路推播下,水里肉圓不只成了排隊美食,而肉圓的價格也一路上攀。經濟學裡有個名稱叫大麥克指數,我的記憶庫則有個水里肉圓指數。從兒時攤車上一顆5元,到2023年,肉圓指數已經來到35元一顆,據說即將登上40元。歷史新高。而且趨勢絕不會反轉。
時光芢苒,經過這麼多年,回不去的當然不只是肉圓價格。
當年伸長手手才能接到肉圓的小女孩,已經都半百。
騎推車的老闆也早就交棒,接手經營的第二代老闆,將攤車立在自家門口,盡量維持早期的擺設並沿用原先餐碗鍋爐,讓肉圓客得以感染那股濃濃的懷舊氛圍。
沒變的是肉圓的口味,是店裡依舊只賣肉圓。只有這一個品項,不賣湯,沒賣湯,湯就是要附贈的。
水里人吃肉圓,沒有在另外買湯的啦!
不信?沒聽過? 那就來水里吃肉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