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GY》離開一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因為一直無法理清思緒,這是一篇重度延遲的文。
但這篇必得先發出,我必須先出發,我得先離開,才能繼續…….。

從停車棚下看到的藍天。

從停車棚下看到的藍天。

我要出門囉

3月底某天下午,背起筆電,我跟老爺說:我要出門囉~
老爺:要去哪?要不要載妳去?
我:不用,我自己走,我也不知道我會去哪。
老爺:那我再去接妳?
我:再看看吧,我晚點就回來。

好不容易COVID-19疫情快到盡頭,眼看就可以自由外出。
我卻在2月摔斷了手。
被叮囑著不要亂動、要養傷,要多休息,還暫時失去交通工具的掌控權。
我的世界像是被迫暫停,形同又一次確診隔離。

我只是傷了左手ㄟ,我還有雙腳。我還能走,我需要暫時離開一下這個家這個環境,才行。

多了一個人

2022年5月,老爺申請了退休,自此,他每天24小時的出現在我的視線範圍。我的生活,出現變化,多了一個人。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他無止盡的看劇,看政論直播,還一邊開手機看抖音。一整天,除了上廁所,他幾乎住在沙發上,功能只剩下眼睛跟嘴。
這個沙發怪物,嚴重干擾到我的生活。

不該是這樣,努力辛苦了大半輩子,當你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離開了職場,不能也不該只是整天窩在沙發上。
當時間都變成自己的,就應該用來完成自己之前的想望啊。

我覺得礙眼,不受尊重,但他不認為。

他認為看劇看影片就是他想要的,他會自己安排其他的活動,他可以再去練他的笛子跟蕭。
(久久一次只練個20分鐘.....,一邊練還一邊看網路影片....)。


他說可以回南部住幾天,陪陪老人家;可以隨時出遊,拜訪朋友,也可以配合我一起出門。
(說的好聽,不揪都不會自己出門。偶爾幾次說去找以前同事,也是只講前世的文功武賀。連婆婆都說他就算回南部,還是一直一直看網路影片....)

啊~~~~不行~~~
這就是以前聽過的"夫源病"嗎?
啊~~~~不行不行~~~
我想暫停,我需要空間。

離開的念頭,烈火燎原。

隨便都好,哪裡都好,我需要斷開這個場域。

是我的問題嗎?

怎麼會這樣? 我很用力....想….到底怎麼了?

家裡有老爺,有公主,當然就有個伺候老爺公主的人。

但公主就不是妳齁~~沒有人會捧著妳,包括妳老公。

悲哀~~就連摔傷了手,家裡的大小雜事,一樣是我最耐不住,一樣是我最先動手。沒有人覺得有家事該做,甚至沒有人覺得應該分攤家事。
養傷這段期間,也絲毫不覺得被呵護。

一直以來,都會因為別人不照我的標準與習慣就自己悶著生氣,還自己蓋個小劇場,一個人獨角演到天邊。

這真是個很壞的習性,因為,到頭你還是演自己的,沒人願意隨我的劇本演出。

受傷之後,看著老爺公主安然自若,
我認了,不能再希冀有人會主動來幫你。

不都是自己? 別做別動手,別想別期望別人,不就好了?
除了自己,沒人有資格要求別人以你為優先。
除了自己,沒人有必要讓別人符合你的標準。

那就走吧

好吧,一直待在家裡會相看兩相厭,不想自己嘔自己,那就….轉換一下吧。
走出家門,踏出社區,今天去哪好呢?
往右吧,邊走邊想,就是了~~
晚點,再回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的小格子
29會員
61內容數
稀鬆平常的生活中,還是有些微風輕拂的波紋粼光,有些霎時而過的飛鴻雪泥,總讓人想留點滴涓,方流匯成人生,不回頭的致敬。
佩的小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4/07/22
廚房一直都不是我的舞台,很久之前我便深刻體認,此生無法與鍋鏟爐灶共舞。 即便這麼多年修練之後,鍋鏟依然是鍋鏟,我依然是我。站在鍋爐前,我毫無修為可言。 對我來說,煮飯炒菜是一種化學變化,會發生無法控制的質變,這應該是我不喜歡進廚房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不能同"事"二鍋
Thumbnail
2024/07/22
廚房一直都不是我的舞台,很久之前我便深刻體認,此生無法與鍋鏟爐灶共舞。 即便這麼多年修練之後,鍋鏟依然是鍋鏟,我依然是我。站在鍋爐前,我毫無修為可言。 對我來說,煮飯炒菜是一種化學變化,會發生無法控制的質變,這應該是我不喜歡進廚房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不能同"事"二鍋
Thumbnail
2024/01/28
這篇文,照進度應該是幾個星期前,甚至2023年末那幾天就要產出的。 年底歲末,總是讓人禁不住的開始回想,開始計畫。 今年都做了哪些事?目標達到了?有什麼還沒做? 巴拉巴啦.....
Thumbnail
2024/01/28
這篇文,照進度應該是幾個星期前,甚至2023年末那幾天就要產出的。 年底歲末,總是讓人禁不住的開始回想,開始計畫。 今年都做了哪些事?目標達到了?有什麼還沒做? 巴拉巴啦.....
Thumbnail
2023/09/24
花了大半天,我終於來到台灣地圖對角線上的另一個大里。 位於宜蘭頭城的大里是個漁村,大里火車站是個只停靠區間車的小站,車站人流並不多,而大部分的乘客都是來走草嶺步道或桃源谷步道。我則是被這個過馬路就可以看海的大里所吸引,必得從另一端山邊的大里來朝聖。
Thumbnail
2023/09/24
花了大半天,我終於來到台灣地圖對角線上的另一個大里。 位於宜蘭頭城的大里是個漁村,大里火車站是個只停靠區間車的小站,車站人流並不多,而大部分的乘客都是來走草嶺步道或桃源谷步道。我則是被這個過馬路就可以看海的大里所吸引,必得從另一端山邊的大里來朝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連假下午,我在家裡附近的小巷弄散散步,接著在咖啡店點了杯飲料坐下來,傳訊先生說:「我自己靜一靜也好,不想在家看兒子委靡,就像你說,以後孩子成為什麼,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連假下午,我在家裡附近的小巷弄散散步,接著在咖啡店點了杯飲料坐下來,傳訊先生說:「我自己靜一靜也好,不想在家看兒子委靡,就像你說,以後孩子成為什麼,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金爺爺從老婆過世後,就獨自一個人生活, 孩子也不曾開口要接這位老爸去住, 金爺爺也不好主動開口提起, 平時的日子,過的孤單寂寞, 三餐都自己簡單的解決, 也還好,與隔壁走沒幾步路的海老有伴, 兩個總會在固定的時間在各自的家泡茶聊天吹吹風, 話,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Thumbnail
金爺爺從老婆過世後,就獨自一個人生活, 孩子也不曾開口要接這位老爸去住, 金爺爺也不好主動開口提起, 平時的日子,過的孤單寂寞, 三餐都自己簡單的解決, 也還好,與隔壁走沒幾步路的海老有伴, 兩個總會在固定的時間在各自的家泡茶聊天吹吹風, 話,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Thumbnail
老吳前天發現自己的膝蓋好像腫了起來,因此按照往例,他頓時間又從大爺身份轉換到『我是病人』的VIP。 其實就我看來不過就是一個簡單的拉傷,痛個一兩天應該就沒事了。 可是老吳這種誇張派大師就偏偏不是這樣想。 那一點點拉傷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樣,又開始像個廢人一樣的24小時躺在床上呼天喊地的。 他一直不解
Thumbnail
老吳前天發現自己的膝蓋好像腫了起來,因此按照往例,他頓時間又從大爺身份轉換到『我是病人』的VIP。 其實就我看來不過就是一個簡單的拉傷,痛個一兩天應該就沒事了。 可是老吳這種誇張派大師就偏偏不是這樣想。 那一點點拉傷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樣,又開始像個廢人一樣的24小時躺在床上呼天喊地的。 他一直不解
Thumbnail
因為一直無法理清思緒,這是一篇重度延遲的文。 但這篇必須先發,我得要出發,我得先離開,才能繼續…….。 我要出門囉
Thumbnail
因為一直無法理清思緒,這是一篇重度延遲的文。 但這篇必須先發,我得要出發,我得先離開,才能繼續…….。 我要出門囉
Thumbnail
維澄下課前接到媽媽的訊息:去公園接爺爺. 雖然不願意但母命難違,與其回家被一路轟炸到睡前,還不如帶著小尷尬面對爺爺.
Thumbnail
維澄下課前接到媽媽的訊息:去公園接爺爺. 雖然不願意但母命難違,與其回家被一路轟炸到睡前,還不如帶著小尷尬面對爺爺.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準備過年前幾天,我陽了。 包含上隔離時間,一路要隔離到大年初一。 眼見過年來到,但陽性的我,可不能回去。 尤其都是老人家的鄉下。 病毒到了那邊,簡直像是狼進了羊圈。 於是和家人商量了下,只能他們先下去,等我解隔離,且快篩轉陰後,我再搭高鐵下去。 為了能準時解隔離,我可是準時吃藥,包含中西藥
Thumbnail
前情提要 準備過年前幾天,我陽了。 包含上隔離時間,一路要隔離到大年初一。 眼見過年來到,但陽性的我,可不能回去。 尤其都是老人家的鄉下。 病毒到了那邊,簡直像是狼進了羊圈。 於是和家人商量了下,只能他們先下去,等我解隔離,且快篩轉陰後,我再搭高鐵下去。 為了能準時解隔離,我可是準時吃藥,包含中西藥
Thumbnail
壹.記錄和今天的消息同步的事情;回顧這10天 今天週四,早上 開line,看到小弟媳說,接到醫院的電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了,只是現在有的病房是3~4人的,她要等雙人房或單人房。 喔!小弟週二拿掉呼吸器,才過2天,病情進展到可以出加護病房了,很好,雖然會請看護,也是家人照顧的開始。今早醒來,不記得做了
Thumbnail
壹.記錄和今天的消息同步的事情;回顧這10天 今天週四,早上 開line,看到小弟媳說,接到醫院的電話,可以轉到普通病房了,只是現在有的病房是3~4人的,她要等雙人房或單人房。 喔!小弟週二拿掉呼吸器,才過2天,病情進展到可以出加護病房了,很好,雖然會請看護,也是家人照顧的開始。今早醒來,不記得做了
Thumbnail
我的人生上半場落幕,下半場現在開始!
Thumbnail
我的人生上半場落幕,下半場現在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