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品」應該算是我人生特別意外的事!比成為接案者更意外,比順從父母的要求放棄讀設計而讀資訊繞了十年回來做設計更為意外!沒有精算好的人生、沒有任何期待的夢想與希望,在任何位置開花結果,都是意外,也都走得格外令人心慌!無時無刻都在為「沒有準備、沒有想過」的事嘗試或挑戰!
但沒有意外的是,像是明信片、攝影冊這種小東西、小物件,都是在求學過程中做過無數次的玩意兒(我總是不要臉的把自己畫畫的、拍照的、自己的照片,印成卡片送給我當時的朋友們。)但能靠著這些東西賺錢、有收入,甚至是「過活」都不是我想像過的事。
在那個大家還寫明信片的年代,我開始拍照,拍得沒有其他已經是攝影師等級的網友好,想拿出來賣好像也沒多少人買單,但這是「最簡單」的商品開發,特別是我比其他「攝影師等級」的人來說,我還有自己設計、自己發稿送印刷的能力,光是成本就比別人少了一些,就連大小、尺寸、印紙,我都可以自己決定!
那也是接案的初期,工作不甚穩定,年輕又常常閒著東想西想有什麼好玩,一會兒玩絹印、一下丟想法請媽媽幫忙做東西,再不買了超多的工具,做過手工皂、刻印、裁切器、釘釦子的工具、壓胸章的器材、布與線(無數種線)⋯⋯堆滿了家裡一地的工具,那是個很天馬行空的年紀,做什麼也沒想過「做那些後來能幹嘛?」只想著「這些東西好好玩喔!」加上慢慢接設計的案子開始穩定、收入也還能負擔我一再地亂買任何「開發商品」的材料,便一路玩著玩著玩到開發商品,也賣起商品!
擁有母親裁縫專業的幫助下,我接下了時報出版、村上春樹第一件海外贈品的「布製品」合作案,也順利交貨與結案,同時也讓我與母親的合作繼續推進到了可以完成所有我所設計、想像的布製品,也含蓋了當年才剛六十歲母親的天馬行空(雙面袋、便當袋都是她的創作,現在都沒有了喲~~XDDD)接著我有時帶著她進到文創市集將我的、她的作品,一一擺上攤位供人挑選。
這之中,有一些、少少的人找來問:「能不能幫我做什麼?」母親是老一輩的裁縫師,也是長期接成衣回家做的師傅,對於母親來說「有工作能做」那就是一件好事,特別是別人裁剪好的布匹,透過她的巧手完成一件件女裝、童裝、制服⋯⋯母親像極了我印製明信片的印刷廠:有工作來、有需求,只要規則、條件談好就可以生產。
我與母親還是有著一點差異,關於「客製化」這件事,我並不是以「生產的廠商」來定位自己,而是需要某些理念、創作的磨合,就好像「布書袋」這項商品,有過尋來合作的出版社,但卻期待是以「專門生產那些到處都看得到的禮品公司(大量生產、大量印刷、大量重複) 」的合作方式,能盡量壓低價錢、能自己不花時間思考、能把需求丟來你就幫他完稿與完工的作法。
也有些「客人/朋友」以那種像是在外面找個人「欸你幫我改個衣服」「欸你那裡買得到空白衣服幫我訂一下」「欸你做這些布的東西很簡單那幫我做OOXX」來找我合作,或者也常將我當個廠商似的討價還價和更動我在商品上的想法、設計、理念來希望能完成他們所期待收到的貨品。我經常在心裡鬧彆扭:「呃!不是,這樣對嗎?」但我都無法說出我內在的彆扭到底什麼?直到最近!
直到最近我終於想通了那麼多年我對於許許多多找我合作卻讓我感到不舒服或彆扭的理由了。
我並不是一個「提供模版改成你要的內容的廠商」也不是一個「幫別人完稿、設計、印製的『商品』設計」(我是平面設計、書籍設計,但不是『商品設計』)關於「商品開發」與「商品設計」會有設計、開發者本身的理念與構想,特別是像我這樣憑空去做出我腦中想法的人,所有交出來的商品都一定擁有我的想法(或講得比較文青一點的話是有我的「靈魂」)是很難像「複製貼上」那樣,換一個logo就變成別人家的東西,更不會是「你喜歡我的商品樣式」我就會把你的想法套到我所開發的商品裡,成為「你的東西」!
這是我身為「商品開發者/內容創作者」與「製作廠商」的差別!特別是「內容創作者」這個角色,我更無法提供任何人天馬行空的想像,成為「製作廠商」,最重要的是,我也不會為了小利而接任何要壓低我的成本的合作(大量生產的製作廠商,經常可以砍價,但我不行。)
「創作」與「開發」本身就是比複製貼上的大量生產後端來得有價值。
圖:政大書城說明信片賣得不錯,我封存已久的明信片也寄去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