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彭策爾年曆收藏家 微觀歐瑞三百年歷史

陳宜彣-avatar-img
發佈於故事行旅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人真的會對《Appenzeller Kalender(阿彭策爾年曆)》感興趣嗎?真的會嗎?」採訪開始之前,Stefan Kölbener仍帶著微微詫異的神情這樣詢問。Stefan Kölbener,出生於瑞士東北部的外阿彭策爾州,這本1722年起每年出版、至今已有294年歷史的民間專用年曆-阿彭策爾年曆,他一個人就收藏了自1764年起的所有年曆,有些年分甚至還不只一本。

阿彭策爾年曆收藏家Stefan Kölbener。攝影/辛為德

阿彭策爾年曆收藏家Stefan Kölbener。攝影/辛為德

百年內農民唯一知識來源 既在地又國際

 「這本年曆,約有將近一百年的時間,曾是阿彭策爾地區農民唯一的知識來源,也是他們生活中極少有的一點點娛樂。」Stefan強調,早期阿彭策爾人想要了解外面世界,只能透過這本年曆,當時不像今日有廣播、報紙、電視、網路等各種資訊來源,因此農民們對年曆格外重視,甚至還有專用的木製掛飾,能將年曆掛在客廳牆上,方便隨時取下閱讀。「想像一下,十八世紀時,當時人們還是坐在火爐邊,以油燈照明閱讀這本年曆的!」他形容。

年曆中所繪的「中國使節」。1770年的年曆中也曾提到,亞洲是人類最早居住的地方,「是亞當與夏娃住的伊甸園」。攝影/辛為德

年曆中所繪的「中國使節」。1770年的年曆中也曾提到,亞洲是人類最早居住的地方,「是亞當與夏娃住的伊甸園」。攝影/辛為德

 看到這裡,可能許多人已充滿疑惑,舊竟這本年曆有什麼內容,得以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來,這本年曆除了在地性的內容,如對農民而言意義重大的整年天氣預測及季節起訖,或是年度市集與牲畜市集等重要資訊及必備的「政府機關首長名錄」,也不忘介紹國際新知或歐洲戰爭紀要,另外還有醫療用藥建議、國內大事與當地故事等,十分實用。這本年曆雖不像台灣人用的農民曆,寫著哪天宜嫁娶、宜祭祀,但卻也有類似的「日常生活應用」供民眾參考,舉例來說,要是當日有獅子、牡羊、金牛、新月等標記,則適合剪髮,「頭髮長得較快也較濃密。」,若當日有巨蟹或天蠍標記,則不宜播種。年曆封底,早期皆印有乘法表方便民眾算數用,晚期印的則是利息計算表。

年曆內頁,右頁為市集時間地點。攝影/辛為德

年曆內頁,右頁為市集時間地點。攝影/辛為德

Stefan與他的年曆情緣 

 Stefan說,自己第一次與年曆邂逅,是在小學四年級時的某一天,無意間在家裡放置阿彭策爾年曆的木箱裡,發現了與祖父出生年份相同的1891年年曆,十歲的他當時就想:「這本書很老了,我一定要好好保存下來!」。三十二歲那年,他買下了這棟自1899年起就屬於Kölbener家族、位於內阿彭策爾州的老房子時,又在房子裡見到了許多年曆,只不過,它們卻是一張張地被貼在牆上。「不只阿彭策爾年曆,還有很多老報紙!」Stefan笑著說,用來砌成這些木牆的是1750年的木材,而這些被讀過的、同樣古老的年曆與報紙,都以漿糊牢牢黏在對外的牆上防風。為了清除牆上的年曆,他得先以噴霧器將紙弄濕,再小心地一張張取下。「撕下來的當然都已經沒有價值啦,狀況很不好。」他笑著說。

曾被貼滿年曆與報紙的古老木牆。攝影/辛為德

曾被貼滿年曆與報紙的古老木牆。攝影/辛為德

 八年後,Stefan因父親逝世而將其屋出售,在整理房子時,他決定把家裡那裝有數十本年曆的木箱帶走,這才正式開始了他四處搜集阿彭策爾年曆的漫漫旅程,跳蚤市場、古董店、網路、甚至州立圖書館等等,都是他尋寶的管道。

字斟句酌避政教壓力 視年曆為畢生志業

 收藏了逾兩百五十年的年曆,加上對於政治、歷史的高度興趣,又能輕易閱讀古代字體,Stefan對年曆的內容自然也甚為嫻熟。他表示,年曆中的天氣預測對農民十分重要,但早期的預測能力當然比不上現代,且數百年前人們仍然相信,天氣變化以百年為週期,每世紀都會重複一次,儘管如此,當時預測日蝕卻十分準確,日期從未出過差錯。「早期作者都是數學家暨天文家,年曆由他們私人編纂再傳承下去,對他們而言,編纂年曆一事就是畢生志業。」他強調。

18世紀時用來印製圖片的木刻印章。攝影/辛為德

18世紀時用來印製圖片的木刻印章。攝影/辛為德

 早期編纂年曆除了要熟悉天文曆算學,下筆時更需立場客觀、字斟句酌,用字遣詞都得十分謹慎。Stefan說,十八、十九世紀時,瑞士仍禁止人民批評政府,出版物需事先經過審查,除了需避免得罪政府外,作者還須面對來自新舊教徒的壓力,而這個問題,在因新舊教之爭而分裂為內外阿彭策爾州的阿彭策爾地區尤為嚴重(註1)。「若是作者編寫時不這麼小心翼翼,這本年曆恐怕也無法這麼長壽,甚至到今天仍能持續出版。」他的眼神中透露著欽佩。

 此外,當時舊教徒僅使用羅馬教廷頒布的新曆,而新教徒則對新曆嗤之以鼻,只使用舊曆,然而,新舊曆之爭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妳想,如果跟朋友約時間見面還要確認是新曆還是舊曆,不是很麻煩嗎?」他笑著說。儘管如此,年曆上同時記載兩種曆法的傳統仍持續至1958年,此後則一律使用新曆,但信奉新教的外阿彭策爾州的某些鄉鎮,直至今日仍於每年的一月十三日由「除夕老人」(Silvesterklaus)遊街慶祝舊曆除夕,「不過現在除夕老人主要是配合觀光發展需求,很多人可能都已經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天慶祝除夕了。」Stefan有些無奈地表示。

詳實紀錄自然災害 因拿破崙改封面

年曆以整整兩頁的圖片圖解電報。攝影/辛為德

年曆以整整兩頁的圖片圖解電報。攝影/辛為德

 「年曆裡面也常提到當時的新發明,像是電報、熱氣球等。」Stefan說,不僅如此,從不同年份的年曆中也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態度轉變,例如年曆上曾記載在阿彭策爾地區最早有人開始抽菸時,路上嬉戲的孩童不但指指點點,甚至還會呼朋引伴前來觀賞這種「奇怪」的行為,而後期的年曆上,卻已經有專文教導民眾如何種植菸草了。除此之外,天災及其帶來的影響也常常記載於年曆之中,像是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導致隔年出現「無夏之年」,瑞士也深受其害,不但每個月下雪,糧食更是大量缺乏,因每日都有人餓死,連教堂都不得不暫時取消為逝者敲響喪鐘的儀式。

拿破崙統治時期的年曆。攝影/辛為德

拿破崙統治時期的年曆。攝影/辛為德

 「有沒有發現年曆封面近三百年來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有1799到1802年不一樣?」Stefan邊說邊展示,幾乎每本封面都有一或兩面阿彭策爾以熊為主體的州旗,僅有這三年,不僅封面改變,甚至連名稱都被換成《Der große historische helvetische Kalender》(直譯為「偉大的歷史性赫爾維蒂年曆」)。他解釋,這三年裡,瑞士由拿破崙統治,當時稱作赫爾維蒂共和國,而聖加崙州和內外阿彭策爾州被合併為森蒂斯州,因此象徵阿彭策爾的州旗自然被禁止繪於封面。

望有心人傳承歷史 期待三百週年驚喜

2015年阿彭策爾年曆。攝影/辛為德

2015年阿彭策爾年曆。攝影/辛為德

 Stefan視年曆為珍寶,甚至曾為了需要的僅僅十本年曆買下兩百本,更自己掏錢將年曆裝訂成冊以利保存,是否想過將來如何處理這些珍藏?他說,暫時不考慮捐給博物館,因為博物館館藏太多,很多展品最後都只收在儲藏室,他希望,未來能找到一個真心對阿彭策爾年曆感興趣的人,能將他手上的這些活歷史傳承下去,而多出來的年曆,他則想於市集上開個小攤位,賣給需要的人當禮物送人,「送給對方出生年份的年曆,是很棒的禮物呀!」他微笑著說。至於會不會開個小型展覽,他則表示,2022年時,年曆就三百歲了,屆時報紙一定會大肆報導阿彭策爾年曆,自己不會特意宣揚收藏品,「到時候再看看會不會有什麼驚喜吧!」他的話裡不禁帶著一絲淘氣。

註1:阿彭策爾州於1579年因新舊教之爭而分裂為外阿彭策爾州(信奉新教)與內阿彭策爾州(信奉舊教)。


(原文刊載於《全球中央雜誌》2015 年 2 月號)

avatar-img
23會員
24內容數
陳宜彣,北漂港都女子,現從事寫作、行銷與翻譯。足跡遍及歐、亞多國,目標成為全職旅遊作家,期待走遍世界,沉浸各國風土文化,細品道地佳餚美味,探索那些被遺忘的歷史,發掘鮮為人知的故事,以文字與照片完整留下旅途中所有美好與感動。最新著作《樂遊台灣,綠色慢旅:步入山海農食的深度巡禮》(共同作者)於 2024 年 9 月上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事行旅 的其他內容
 提到列支敦士登這個國家,你會想到什麼?避稅天堂、迷你小國,還是郵票王國?  列支敦士登,這個中文譯名怎麼唸都覺得彆扭的中歐小國,德文原名為「Liechtenstein」,意指「發光的石頭」。也許有些人已經知道,列支敦士登是建國貴族的姓氏,但這個姓氏背後的傳說卻鮮為人知⋯⋯
 有些刺鼻的輪胎橡膠味,混雜著四面八方傳來的烤肉香,加上耳邊呼嘯而過、分貝極高卻令人熱血沸騰的引擎聲,天空中傳來直升機吵雜的馬達聲,放眼望去是難以數計的帳篷和露營車,這,便是德國紐柏林24小時賽車的典型場面。超過二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賽者,齊聚於這條擁有「綠色地獄」之稱的世界級傳奇賽道⋯⋯
來布拉格自助旅行的旅人們,大多不會特地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搭乘不一定有空調設備且看上去老舊狹窄的客運,前往一個看似鳥不生蛋的小鎮。身為這個小鎮十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的觀光景點之一,「礦業博物館」無疑是最具特色、也最值得一遊的景點之一,它甚至也是全捷克最大的礦業博物館。
 提到列支敦士登這個國家,你會想到什麼?避稅天堂、迷你小國,還是郵票王國?  列支敦士登,這個中文譯名怎麼唸都覺得彆扭的中歐小國,德文原名為「Liechtenstein」,意指「發光的石頭」。也許有些人已經知道,列支敦士登是建國貴族的姓氏,但這個姓氏背後的傳說卻鮮為人知⋯⋯
 有些刺鼻的輪胎橡膠味,混雜著四面八方傳來的烤肉香,加上耳邊呼嘯而過、分貝極高卻令人熱血沸騰的引擎聲,天空中傳來直升機吵雜的馬達聲,放眼望去是難以數計的帳篷和露營車,這,便是德國紐柏林24小時賽車的典型場面。超過二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觀賽者,齊聚於這條擁有「綠色地獄」之稱的世界級傳奇賽道⋯⋯
來布拉格自助旅行的旅人們,大多不會特地在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搭乘不一定有空調設備且看上去老舊狹窄的客運,前往一個看似鳥不生蛋的小鎮。身為這個小鎮十根手指頭都數得出來的觀光景點之一,「礦業博物館」無疑是最具特色、也最值得一遊的景點之一,它甚至也是全捷克最大的礦業博物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天路過了明斯特歷史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跟著展區從出土文物的時代一直走到近現代,經歷中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二戰,看著自己平時常走的街景以前是什麼樣子,穿著古代服裝的人們站在我熟悉的湖畔,總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情緒湧現。
Thumbnail
在古代中美洲,馬雅人使用多種曆法來計算時間,主要有卓爾金曆(Tzolkin)、哈布曆(Haab)、長紀年曆(Long Count)三種,另外還有月亮曆法計算系統、輔助系統、819積日制等比較少用的曆法系統。這些時間計算的體系,激發了古代中美洲地區故事講述的傳統。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Thumbnail
大多數的農場都有一個卷宗夾,裡面收集著田地資訊、作物種植紀錄、帳單....,這個卷宗夾的存在,是農場歷年來彌足珍貴的資產,可以說,未來農場要移交(給後世)或是轉手,這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呈現了散佈在土地上所有看不見的瑣瑣碎碎動作,相關性、順序,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週而復始,形成韻律。
Thumbnail
看過農民曆的朋友也許都對於農民曆後面附上的食物宜忌圖印象深刻,相剋的食物用一種很老派的方式呈現,一看即知,但充滿了江湖傳說味。這本書是4位應用美術系畢業生的作品,仿農民曆的復古設計加上實用的偏方知識與網路謠言破解,中間穿插專家解說,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搭配上風格一致的插畫,增加整個資訊設計的友善程度,
Thumbnail
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交流互動中,就領悟出了自然的法則。 他們了解四季的更迭,天體的運行,世間萬物的生滅,都有一個他們無以名狀的規則在其中作用,因此各地的人類創生出各種形式不同的工具,欲藉此在某種程度上預測未來的事件。
08/02/2017 掛   出發前,我不尋常地為此行程占了一掛。 易經並不是用來占卜的書,但在混沌不明中,可以指引方向,却是不爭的事實。   千年前古人的智慧,理解儘有所不同。 但對於事物的判斷,却古今中外皆然。 自然界裏,萬物群中,沒有對錯,是非,黑白。 惟一有的只有吉凶。
我並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因為懶。 但,從好幾年起,我倒是會記下自己的閱讀紀錄。 2019年,讀了《人類大歷史》第一章... 2023年,讀了《彈珠汽水瓶裡的千歲同學(1)》第四章... 2022年,讀了《前男友的遺書》第一章...咦?我竟然有讀過這本嗎? 我會把自己的閱讀條目,記在一個本子
接著國峰展開一連串探勘研究,小雅則是一路跟著,也有些男生一起協助,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乍看之下是一片草原,其實草原之下竟暗藏城市遺址,端看那些遺址不難發現就是屬於人類高科技下的產物,現在國峰來到一處遺址,這裡發現一本書,很有意思的是這是自己寫的,就好像是故意留下那樣。
Thumbnail
第一年在婆家過除夕。中午,公公準備了牲禮。 等待燒金紙時,聽了一段長輩描述郭子儀當初如何如何,然後郭氏後代如何跟著鄭成功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地辛勤開墾,然後從現在的平等里來到頂山種茶、種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天路過了明斯特歷史博物館,是免費參觀的,跟著展區從出土文物的時代一直走到近現代,經歷中世紀、文藝復興、工業革命和二戰,看著自己平時常走的街景以前是什麼樣子,穿著古代服裝的人們站在我熟悉的湖畔,總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情緒湧現。
Thumbnail
在古代中美洲,馬雅人使用多種曆法來計算時間,主要有卓爾金曆(Tzolkin)、哈布曆(Haab)、長紀年曆(Long Count)三種,另外還有月亮曆法計算系統、輔助系統、819積日制等比較少用的曆法系統。這些時間計算的體系,激發了古代中美洲地區故事講述的傳統。
Thumbnail
進入新職場的第一週,我每天都揹著這本書陪我上下班,是一本看著書封就能感覺到暖風的書,是因為夏威夷給人的暖意嗎? 這也是我第一次讀鄭世朗作者的書,我會認識他是因為《#地球上唯一的韓亞》,沒想到我會先讀這一本,可能也是因為看到譯者是胡椒筒吧! 故事始於沈時善女士逝世十周年之際,生前交代過長女
Thumbnail
大多數的農場都有一個卷宗夾,裡面收集著田地資訊、作物種植紀錄、帳單....,這個卷宗夾的存在,是農場歷年來彌足珍貴的資產,可以說,未來農場要移交(給後世)或是轉手,這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呈現了散佈在土地上所有看不見的瑣瑣碎碎動作,相關性、順序,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週而復始,形成韻律。
Thumbnail
看過農民曆的朋友也許都對於農民曆後面附上的食物宜忌圖印象深刻,相剋的食物用一種很老派的方式呈現,一看即知,但充滿了江湖傳說味。這本書是4位應用美術系畢業生的作品,仿農民曆的復古設計加上實用的偏方知識與網路謠言破解,中間穿插專家解說,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搭配上風格一致的插畫,增加整個資訊設計的友善程度,
Thumbnail
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交流互動中,就領悟出了自然的法則。 他們了解四季的更迭,天體的運行,世間萬物的生滅,都有一個他們無以名狀的規則在其中作用,因此各地的人類創生出各種形式不同的工具,欲藉此在某種程度上預測未來的事件。
08/02/2017 掛   出發前,我不尋常地為此行程占了一掛。 易經並不是用來占卜的書,但在混沌不明中,可以指引方向,却是不爭的事實。   千年前古人的智慧,理解儘有所不同。 但對於事物的判斷,却古今中外皆然。 自然界裏,萬物群中,沒有對錯,是非,黑白。 惟一有的只有吉凶。
我並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因為懶。 但,從好幾年起,我倒是會記下自己的閱讀紀錄。 2019年,讀了《人類大歷史》第一章... 2023年,讀了《彈珠汽水瓶裡的千歲同學(1)》第四章... 2022年,讀了《前男友的遺書》第一章...咦?我竟然有讀過這本嗎? 我會把自己的閱讀條目,記在一個本子
接著國峰展開一連串探勘研究,小雅則是一路跟著,也有些男生一起協助,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乍看之下是一片草原,其實草原之下竟暗藏城市遺址,端看那些遺址不難發現就是屬於人類高科技下的產物,現在國峰來到一處遺址,這裡發現一本書,很有意思的是這是自己寫的,就好像是故意留下那樣。
Thumbnail
第一年在婆家過除夕。中午,公公準備了牲禮。 等待燒金紙時,聽了一段長輩描述郭子儀當初如何如何,然後郭氏後代如何跟著鄭成功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地辛勤開墾,然後從現在的平等里來到頂山種茶、種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