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管理之路:從卷宗夾到智慧農業app,什麼是適合生態小農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多數的農場都有一個卷宗夾,裡面收集著田地資訊、作物種植紀錄、代辦事項、帳單....,這個卷宗夾的存在,其實就是農場歷年來彌足珍貴的資產,可以說,未來農場要移交(給後世)或是轉手,這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是這項紀錄的面面俱到,呈現了散佈在土地上、拉長在四季中,所有看不見的瑣瑣碎碎動作,它們之前時間前後的相關、順序,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週而復始,形成韻律,就是所謂,人的農務管理動作。

我也試了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專門買一本年曆來記事,開了excel表單,放在電腦桌面上、丟到雲端硬碟裡,甚至畫了手繪圖.....,當然還有手機中上千張的照片。

應該是2022年畫過的一次圖

應該是2022年畫過的一次圖

今天因為要準備有機驗證稽核單位的來訪,我又要抽出這疊卷宗,想著怎麼樣整理或呈現,才是對稽核人員最友善,對我自己也有意義的方式。於是難免來研究了一下農業管理的app。

用app進行農場管理的趨勢

許多美國農場、牧場,有著大型的地塊和多筆的土地,農企業需要有很多的員工,需要一個app讓他們同步工作,因此發現:有如farmbriteAgworldAgriWebb等,多半有GIS功能,有地圖呈現不同的地號,標示不同的動作順序(如耕犁、噴灑農藥、施肥、收穫),上傳照片,可以想像應用在「小地主大佃農」的操作上,企業化農民整合鄉間較為零碎的土地,把機具開到不同地區,這樣的app應該會有助於溝通。

Agworld介面之一

Agworld介面之一


或是在台灣的水稻種植,打田、整平、插秧,產業鏈分工很細,各有各的工作團隊,以前聽說負責叫工的人,在插秧期會很緊張,就是靠一支電話去銜接調度各個業者,把握有限的插秧期把機具在廣大、分散的田區移動,依靠的就是主事者腦子中的排程能力。現在,應該也會有部分工作可以轉移到科技平面上去運作。

至少就我看來,這些app所設計整合的資訊,比起excel一張表單或工作頁所能顯現的強多了,所以我還蠻心動把資訊都搬到app上去的,當然,就是廠商有在持續更新營運的app,每月服務費也是上千台幣,再加上多半是英文系統,跟夥伴實用上會有困難,躊躇中。

但我相信,用app去溝通管理農業,在長期上會是一個趨勢,越來越多農場在做生產履歷、有機驗證,其實本來就需要一定的表格化紀錄,像是Agrivi這樣的系統,甚至標榜服務食物價值鍊的上中下游,除了農場經營者、上游的資材供應商、農業專家顧問支援解決土壤、病蟲害問題、產量分析、下游的食品業者想追查溯源,都可以應用這套系統,彼此共同協作,不過,這是給中大型的農場和食品生產商用的app。

台灣農業部也有開發農務e把抓,有田間紀錄、耕地管理等功能,也跟生產履歷、生產者溯源等系統資料串接,符合未來智慧農業、大數據科技之趨勢~~~

我也有下載,可能短時間就是先用這套中文化介面,政府開發出來免費給農業使用也是一種佛心,不過,初步看起來,我很想要追蹤個別蔬菜栽培管理紀錄的介面是沒有,比較是條列式的待辦事項,所以,感覺起來分析性不太夠,不太能知道,我去年什麼時候種了綠豆,中間做了哪些栽培管理,產量,然後今年以此判斷,我應該在什麼時候做什麼動作等等。所以我還在研究這套app的適用性。

農務e把抓

農務e把抓


什麼是適合小農的app?

那麼什麼是適合有機小農的app呢?我想到的第一個是,免費或便宜~(天啊),土壤管理或是耕作的流程會更細緻,然後作物會更多樣化,介面的操作要讓耕作者有學習性,可以選取想要的分類,做比較、看趨勢,作提醒。

在加拿大的青農教育網我看到這篇文章,搜羅了許多app的比較:Software Tools for Small Farms.

其中第一個介紹的就是Lite Farm,由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特別為永續農業的農場管理打造的,由農夫一起協同設計,結果look no further! 我想這個就會是適用我的線上紀錄平台了。

它有各項作物的列表,選擇後你可以自己設定鉅細彌遺的管理計畫,從播種期開始,到幾天後移植、幾天後除草、採收,這樣具體掌握一項作物生產的細節,我喜歡!

另外就是由大學團隊所研發,形象清新、感覺親和,有信賴感。

raw-image

它又有畫地圖功能,可以把位置區細細標出(可惜scale太大我們種東西都只種兩行而已,在地圖上根本看不清),也可以指派任務給其他人,如果多人在農場工作,可以避免有A除了B剛種的苗的窘境。同時它內建的任務選項也頗符合小型生態農場的工作:養土、製作堆肥、控制病蟲害、土壤檢測、澆灌、清潔包裝商品、開發票.....等,只是要再研究一下這些紀錄是否可以輸出(export)或直接列印,做一份書面紀錄。

另外還有一個很古色古香,視覺介面就是仿卷宗的https://cog-pro.com 平台,需要一點費用(一年$79美金),它卷宗的標籤設計相當涵蓋縝密,可以參考,另外就是可以輸出、整理成分析報告,直接列印或存檔,可能我會用它喔~

raw-image


然後針對社群支持型農業(CSA),甚至也有一些特別打造的軟體,服務社群會員、訂購多樣的蔬菜、預約寄送方式等,https://www.barn2door.com/ 還有 https://www.csaware.com/ 只是大多要一點費用而且貴貴,存在這裡記錄。

尋找理想軟體之路,還在try and error中,不過真的想跳脫excel表格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05/14
原來農作現在也很e化,謝謝nipa介紹分享。看文章nipa似乎對國外app的功能比較屬意,我想應該也是吧?美加地大,務農人口多,比較有機會開發出適合小農的app。不過若是有興趣,憑己身對農作及英文的嫻熟,nipa或許可以協助國內農政單位或業者開發適合國人的中文app,一定可以造福很多人吧。❤️
avatar-img
Down to Earth 親土生活
43會員
34內容數
"在土地上耕種、養育食物,堪稱是人與土地最親密的關係,雙腳紮根在泥土大地,透過四季變遷中一次一次與環境豐富的互動,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感覺會更堅定,並在能量滿溢的時刻獲得身心平衡。" 把雙手雙腳深入土地中,是一種嚮往,是一種療癒,也是現代生活迷茫、無根的解方。Go down to earth~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農曆:六月初二~六月初八 這禮拜忽然靈光一閃,覺得可以在週記上加入農曆時間。 開始種菜不知不覺過了四個月,似乎對季節轉換變特比較有感。以前總覺得台灣是沒什麼四季變化的地方,一年間草木常綠,不像溫帶地區的國家,春天開花,夏天長葉,秋天落葉,冬天下雪,可以享受四季的不同景致。
Thumbnail
大多數的農場都有一個卷宗夾,裡面收集著田地資訊、作物種植紀錄、帳單....,這個卷宗夾的存在,是農場歷年來彌足珍貴的資產,可以說,未來農場要移交(給後世)或是轉手,這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呈現了散佈在土地上所有看不見的瑣瑣碎碎動作,相關性、順序,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週而復始,形成韻律。
Thumbnail
大多數的農場都有一個卷宗夾,裡面收集著田地資訊、作物種植紀錄、帳單....,這個卷宗夾的存在,是農場歷年來彌足珍貴的資產,可以說,未來農場要移交(給後世)或是轉手,這也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呈現了散佈在土地上所有看不見的瑣瑣碎碎動作,相關性、順序,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週而復始,形成韻律。
Thumbnail
看過農民曆的朋友也許都對於農民曆後面附上的食物宜忌圖印象深刻,相剋的食物用一種很老派的方式呈現,一看即知,但充滿了江湖傳說味。這本書是4位應用美術系畢業生的作品,仿農民曆的復古設計加上實用的偏方知識與網路謠言破解,中間穿插專家解說,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搭配上風格一致的插畫,增加整個資訊設計的友善程度,
Thumbnail
看過農民曆的朋友也許都對於農民曆後面附上的食物宜忌圖印象深刻,相剋的食物用一種很老派的方式呈現,一看即知,但充滿了江湖傳說味。這本書是4位應用美術系畢業生的作品,仿農民曆的復古設計加上實用的偏方知識與網路謠言破解,中間穿插專家解說,富有一定的知識性,搭配上風格一致的插畫,增加整個資訊設計的友善程度,
Thumbnail
依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及核發辦法第 3 條規定,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 為供申請興建自用農舍、申請農業用地移轉免課徵土地增值稅及免徵遺產稅、贈  與稅與田賦等3類用途,並非參加農保所應檢附之必要文件。  考量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係經相關機關勘查確實作為農用經營使用之客觀  證明文件,
Thumbnail
依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及核發辦法第 3 條規定,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 為供申請興建自用農舍、申請農業用地移轉免課徵土地增值稅及免徵遺產稅、贈  與稅與田賦等3類用途,並非參加農保所應檢附之必要文件。  考量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係經相關機關勘查確實作為農用經營使用之客觀  證明文件,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Thumbnail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插秧體驗。為了理解每一粒米都是得來不易,我們都會體驗人工插秧的辛苦。一次次下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也不會對泥巴反感了。 這次老師特別介紹了秧苗的種植。每次收割時,農夫都會保留一些稻子,將其浸泡在水中,稻子便會發芽,再種植到專門的水田,一段時間後就能用了,當然現在都已經自動化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