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彭策爾年曆收藏家 微觀歐瑞三百年歷史

陳宜彣-avatar-img
發佈於故事行旅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灣人真的會對《Appenzeller Kalender(阿彭策爾年曆)》感興趣嗎?真的會嗎?」採訪開始之前,Stefan Kölbener仍帶著微微詫異的神情這樣詢問。Stefan Kölbener,出生於瑞士東北部的外阿彭策爾州,這本1722年起每年出版、至今已有294年歷史的民間專用年曆-阿彭策爾年曆,他一個人就收藏了自1764年起的所有年曆,有些年分甚至還不只一本。

阿彭策爾年曆收藏家Stefan Kölbener。攝影/辛為德

阿彭策爾年曆收藏家Stefan Kölbener。攝影/辛為德

百年內農民唯一知識來源 既在地又國際

 「這本年曆,約有將近一百年的時間,曾是阿彭策爾地區農民唯一的知識來源,也是他們生活中極少有的一點點娛樂。」Stefan強調,早期阿彭策爾人想要了解外面世界,只能透過這本年曆,當時不像今日有廣播、報紙、電視、網路等各種資訊來源,因此農民們對年曆格外重視,甚至還有專用的木製掛飾,能將年曆掛在客廳牆上,方便隨時取下閱讀。「想像一下,十八世紀時,當時人們還是坐在火爐邊,以油燈照明閱讀這本年曆的!」他形容。

年曆中所繪的「中國使節」。1770年的年曆中也曾提到,亞洲是人類最早居住的地方,「是亞當與夏娃住的伊甸園」。攝影/辛為德

年曆中所繪的「中國使節」。1770年的年曆中也曾提到,亞洲是人類最早居住的地方,「是亞當與夏娃住的伊甸園」。攝影/辛為德

 看到這裡,可能許多人已充滿疑惑,舊竟這本年曆有什麼內容,得以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來,這本年曆除了在地性的內容,如對農民而言意義重大的整年天氣預測及季節起訖,或是年度市集與牲畜市集等重要資訊及必備的「政府機關首長名錄」,也不忘介紹國際新知或歐洲戰爭紀要,另外還有醫療用藥建議、國內大事與當地故事等,十分實用。這本年曆雖不像台灣人用的農民曆,寫著哪天宜嫁娶、宜祭祀,但卻也有類似的「日常生活應用」供民眾參考,舉例來說,要是當日有獅子、牡羊、金牛、新月等標記,則適合剪髮,「頭髮長得較快也較濃密。」,若當日有巨蟹或天蠍標記,則不宜播種。年曆封底,早期皆印有乘法表方便民眾算數用,晚期印的則是利息計算表。

年曆內頁,右頁為市集時間地點。攝影/辛為德

年曆內頁,右頁為市集時間地點。攝影/辛為德

Stefan與他的年曆情緣 

 Stefan說,自己第一次與年曆邂逅,是在小學四年級時的某一天,無意間在家裡放置阿彭策爾年曆的木箱裡,發現了與祖父出生年份相同的1891年年曆,十歲的他當時就想:「這本書很老了,我一定要好好保存下來!」。三十二歲那年,他買下了這棟自1899年起就屬於Kölbener家族、位於內阿彭策爾州的老房子時,又在房子裡見到了許多年曆,只不過,它們卻是一張張地被貼在牆上。「不只阿彭策爾年曆,還有很多老報紙!」Stefan笑著說,用來砌成這些木牆的是1750年的木材,而這些被讀過的、同樣古老的年曆與報紙,都以漿糊牢牢黏在對外的牆上防風。為了清除牆上的年曆,他得先以噴霧器將紙弄濕,再小心地一張張取下。「撕下來的當然都已經沒有價值啦,狀況很不好。」他笑著說。

曾被貼滿年曆與報紙的古老木牆。攝影/辛為德

曾被貼滿年曆與報紙的古老木牆。攝影/辛為德

 八年後,Stefan因父親逝世而將其屋出售,在整理房子時,他決定把家裡那裝有數十本年曆的木箱帶走,這才正式開始了他四處搜集阿彭策爾年曆的漫漫旅程,跳蚤市場、古董店、網路、甚至州立圖書館等等,都是他尋寶的管道。

字斟句酌避政教壓力 視年曆為畢生志業

 收藏了逾兩百五十年的年曆,加上對於政治、歷史的高度興趣,又能輕易閱讀古代字體,Stefan對年曆的內容自然也甚為嫻熟。他表示,年曆中的天氣預測對農民十分重要,但早期的預測能力當然比不上現代,且數百年前人們仍然相信,天氣變化以百年為週期,每世紀都會重複一次,儘管如此,當時預測日蝕卻十分準確,日期從未出過差錯。「早期作者都是數學家暨天文家,年曆由他們私人編纂再傳承下去,對他們而言,編纂年曆一事就是畢生志業。」他強調。

18世紀時用來印製圖片的木刻印章。攝影/辛為德

18世紀時用來印製圖片的木刻印章。攝影/辛為德

 早期編纂年曆除了要熟悉天文曆算學,下筆時更需立場客觀、字斟句酌,用字遣詞都得十分謹慎。Stefan說,十八、十九世紀時,瑞士仍禁止人民批評政府,出版物需事先經過審查,除了需避免得罪政府外,作者還須面對來自新舊教徒的壓力,而這個問題,在因新舊教之爭而分裂為內外阿彭策爾州的阿彭策爾地區尤為嚴重(註1)。「若是作者編寫時不這麼小心翼翼,這本年曆恐怕也無法這麼長壽,甚至到今天仍能持續出版。」他的眼神中透露著欽佩。

 此外,當時舊教徒僅使用羅馬教廷頒布的新曆,而新教徒則對新曆嗤之以鼻,只使用舊曆,然而,新舊曆之爭持續的時間並不長,「妳想,如果跟朋友約時間見面還要確認是新曆還是舊曆,不是很麻煩嗎?」他笑著說。儘管如此,年曆上同時記載兩種曆法的傳統仍持續至1958年,此後則一律使用新曆,但信奉新教的外阿彭策爾州的某些鄉鎮,直至今日仍於每年的一月十三日由「除夕老人」(Silvesterklaus)遊街慶祝舊曆除夕,「不過現在除夕老人主要是配合觀光發展需求,很多人可能都已經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天慶祝除夕了。」Stefan有些無奈地表示。

詳實紀錄自然災害 因拿破崙改封面

年曆以整整兩頁的圖片圖解電報。攝影/辛為德

年曆以整整兩頁的圖片圖解電報。攝影/辛為德

 「年曆裡面也常提到當時的新發明,像是電報、熱氣球等。」Stefan說,不僅如此,從不同年份的年曆中也可以看出人們對於新事物的態度轉變,例如年曆上曾記載在阿彭策爾地區最早有人開始抽菸時,路上嬉戲的孩童不但指指點點,甚至還會呼朋引伴前來觀賞這種「奇怪」的行為,而後期的年曆上,卻已經有專文教導民眾如何種植菸草了。除此之外,天災及其帶來的影響也常常記載於年曆之中,像是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導致隔年出現「無夏之年」,瑞士也深受其害,不但每個月下雪,糧食更是大量缺乏,因每日都有人餓死,連教堂都不得不暫時取消為逝者敲響喪鐘的儀式。

拿破崙統治時期的年曆。攝影/辛為德

拿破崙統治時期的年曆。攝影/辛為德

 「有沒有發現年曆封面近三百年來幾乎沒有太大的改變,只有1799到1802年不一樣?」Stefan邊說邊展示,幾乎每本封面都有一或兩面阿彭策爾以熊為主體的州旗,僅有這三年,不僅封面改變,甚至連名稱都被換成《Der große historische helvetische Kalender》(直譯為「偉大的歷史性赫爾維蒂年曆」)。他解釋,這三年裡,瑞士由拿破崙統治,當時稱作赫爾維蒂共和國,而聖加崙州和內外阿彭策爾州被合併為森蒂斯州,因此象徵阿彭策爾的州旗自然被禁止繪於封面。

望有心人傳承歷史 期待三百週年驚喜

2015年阿彭策爾年曆。攝影/辛為德

2015年阿彭策爾年曆。攝影/辛為德

 Stefan視年曆為珍寶,甚至曾為了需要的僅僅十本年曆買下兩百本,更自己掏錢將年曆裝訂成冊以利保存,是否想過將來如何處理這些珍藏?他說,暫時不考慮捐給博物館,因為博物館館藏太多,很多展品最後都只收在儲藏室,他希望,未來能找到一個真心對阿彭策爾年曆感興趣的人,能將他手上的這些活歷史傳承下去,而多出來的年曆,他則想於市集上開個小攤位,賣給需要的人當禮物送人,「送給對方出生年份的年曆,是很棒的禮物呀!」他微笑著說。至於會不會開個小型展覽,他則表示,2022年時,年曆就三百歲了,屆時報紙一定會大肆報導阿彭策爾年曆,自己不會特意宣揚收藏品,「到時候再看看會不會有什麼驚喜吧!」他的話裡不禁帶著一絲淘氣。

註1:阿彭策爾州於1579年因新舊教之爭而分裂為外阿彭策爾州(信奉新教)與內阿彭策爾州(信奉舊教)。


(原文刊載於《全球中央雜誌》2015 年 2 月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ylvia-avatar-img
2024/09/05
這太棒了呀!
陳宜彣-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05
Sylvia 嘿嘿好喔,謝謝妳的期待 🥰
avatar-img
故事行旅
32會員
32內容數
陳宜彣,北漂港都女子,現從事寫作、行銷與翻譯。足跡遍及歐、亞多國,目標成為全職旅遊作家,期待走遍世界,沉浸各國風土文化,細品道地佳餚美味,探索那些被遺忘的歷史,發掘鮮為人知的故事,以文字與照片完整留下旅途中所有美好與感動。最新著作《樂遊台灣,綠色慢旅:步入山海農食的深度巡禮》(共同作者)於 2024 年 9 月上市。
故事行旅的其他內容
2025/04/30
對於行程安排總是力求制定完美計畫、按表操課的我,為了讓從歐洲遠渡重洋的瑞士家人們,能夠在賞櫻季節於東京與河口湖的旅遊順暢無阻,花了比平常更多好幾倍的心思做功課、排行程,為確保行程順暢,且能安全又方便地抵達機場,特別找了網路上頗受好評的神燈假期送機服務,準備屆時舒舒服服地前往機場。
Thumbnail
2025/04/30
對於行程安排總是力求制定完美計畫、按表操課的我,為了讓從歐洲遠渡重洋的瑞士家人們,能夠在賞櫻季節於東京與河口湖的旅遊順暢無阻,花了比平常更多好幾倍的心思做功課、排行程,為確保行程順暢,且能安全又方便地抵達機場,特別找了網路上頗受好評的神燈假期送機服務,準備屆時舒舒服服地前往機場。
Thumbnail
2025/04/23
東京千鳥之淵夜櫻、上野公園櫻花、淺草寺夜櫻、河口湖新倉山淺間公園櫻花、河口湖周邊櫻花一次收集!
Thumbnail
2025/04/23
東京千鳥之淵夜櫻、上野公園櫻花、淺草寺夜櫻、河口湖新倉山淺間公園櫻花、河口湖周邊櫻花一次收集!
Thumbnail
2025/02/26
松葉蟹法式長棍麵包、松露蘑菇濃湯、紅燒野生紅條石斑清蒸娃娃菜佐蒜苗、南非活鮑魚佐季節鮮蔬⋯⋯,一道道精緻新鮮的海鮮佳餚接連上桌,連在朋友圈中食量名列前茅的我,都不禁愣了一愣,而這些,不過是這場味覺饗宴的序幕,真正的重頭戲仍在後頭⋯⋯
Thumbnail
2025/02/26
松葉蟹法式長棍麵包、松露蘑菇濃湯、紅燒野生紅條石斑清蒸娃娃菜佐蒜苗、南非活鮑魚佐季節鮮蔬⋯⋯,一道道精緻新鮮的海鮮佳餚接連上桌,連在朋友圈中食量名列前茅的我,都不禁愣了一愣,而這些,不過是這場味覺饗宴的序幕,真正的重頭戲仍在後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交流互動中,就領悟出了自然的法則。 他們了解四季的更迭,天體的運行,世間萬物的生滅,都有一個他們無以名狀的規則在其中作用,因此各地的人類創生出各種形式不同的工具,欲藉此在某種程度上預測未來的事件。
Thumbnail
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在與大自然的交流互動中,就領悟出了自然的法則。 他們了解四季的更迭,天體的運行,世間萬物的生滅,都有一個他們無以名狀的規則在其中作用,因此各地的人類創生出各種形式不同的工具,欲藉此在某種程度上預測未來的事件。
Thumbnail
十幾年過去了,馬雅人的卓爾金曆法(Tzolk’in)如日中天,阿茲特克神聖曆卻依然乏人問津,甚至有人把兩個古文明混為一談   我好難過,於是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將這麼棒的東西推給諸位鄉親父老 如果你喜歡馬雅曆,那你一定會喜歡阿茲特克神聖曆 如果你沒有很喜歡馬雅曆,那你該來試試阿茲特克神聖曆!  
Thumbnail
十幾年過去了,馬雅人的卓爾金曆法(Tzolk’in)如日中天,阿茲特克神聖曆卻依然乏人問津,甚至有人把兩個古文明混為一談   我好難過,於是決定靠自己的力量,將這麼棒的東西推給諸位鄉親父老 如果你喜歡馬雅曆,那你一定會喜歡阿茲特克神聖曆 如果你沒有很喜歡馬雅曆,那你該來試試阿茲特克神聖曆!  
Thumbnail
 「台灣人真的會對《Appenzeller Kalender(阿彭策爾年曆)》感興趣嗎?」採訪開始之前,Stefan Kölbener仍帶著微微詫異的神情這樣詢問。Stefan Kölbener,出生於瑞士東北部的外阿彭策爾州,這本1722年起每年出版、至今已有294年歷史的阿彭策爾年曆⋯⋯
Thumbnail
 「台灣人真的會對《Appenzeller Kalender(阿彭策爾年曆)》感興趣嗎?」採訪開始之前,Stefan Kölbener仍帶著微微詫異的神情這樣詢問。Stefan Kölbener,出生於瑞士東北部的外阿彭策爾州,這本1722年起每年出版、至今已有294年歷史的阿彭策爾年曆⋯⋯
Thumbnail
陽曆年的最後一天,依照本人乖僻的性格,當然是要堅持對抗基督宗教霸權的陽曆到底;這一篇決定繼續硬推月亮曆的浪漫~對異教徒而言新年早就過了(尖叫)!不過今日一樣先不談節氣活動,一起來看看這個酷東西:盧恩杖曆。
Thumbnail
陽曆年的最後一天,依照本人乖僻的性格,當然是要堅持對抗基督宗教霸權的陽曆到底;這一篇決定繼續硬推月亮曆的浪漫~對異教徒而言新年早就過了(尖叫)!不過今日一樣先不談節氣活動,一起來看看這個酷東西:盧恩杖曆。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有訂報紙,每早起床到門外撿起報紙放在客廳桌上,讓爸爸吃早餐時可以翻閱這是我的工作。後來不知何故家裡訂了一份國語日報,讓家中孩子輪流翻閱,這是幼時家庭教育的一環,也是我與文字結緣的開端。
Thumbnail
小時候家裡有訂報紙,每早起床到門外撿起報紙放在客廳桌上,讓爸爸吃早餐時可以翻閱這是我的工作。後來不知何故家裡訂了一份國語日報,讓家中孩子輪流翻閱,這是幼時家庭教育的一環,也是我與文字結緣的開端。
Thumbnail
曆書的由來 曆書是編排年、月、日、節氣等以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曆書也是人類創造的文化成果之一。 可是,一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有一次,萬年在溪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里,耕作的進度往往依天時為準,曆法自然就成了農民作息的依據。
Thumbnail
曆書的由來 曆書是編排年、月、日、節氣等以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曆書也是人類創造的文化成果之一。 可是,一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有一次,萬年在溪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 在早期的農業社會里,耕作的進度往往依天時為準,曆法自然就成了農民作息的依據。
Thumbnail
有聽過黃曆嗎?沒聽過沒關係,那你一定知道農民曆是甚麼吧!每到年初、農曆年前夕,各大廟宇裡,都會擺放無料索取的「農民曆」,今天就是要來探討這本農民曆與黃曆的淵源,但也沒有辣麼學術味啦。主要分享農民曆裡面的專有名詞、生肖星座、八字幾兩重、食物相剋圖等等的單元,讓我們一起來討論,農民曆與我們的生活是如
Thumbnail
有聽過黃曆嗎?沒聽過沒關係,那你一定知道農民曆是甚麼吧!每到年初、農曆年前夕,各大廟宇裡,都會擺放無料索取的「農民曆」,今天就是要來探討這本農民曆與黃曆的淵源,但也沒有辣麼學術味啦。主要分享農民曆裡面的專有名詞、生肖星座、八字幾兩重、食物相剋圖等等的單元,讓我們一起來討論,農民曆與我們的生活是如
Thumbnail
農民曆是台灣最大量的印刷出版品,家家戶戶雖然可能都有一本,但是通常備而不用。是不好用?還是不會用?或是過時了,沒有用?
Thumbnail
農民曆是台灣最大量的印刷出版品,家家戶戶雖然可能都有一本,但是通常備而不用。是不好用?還是不會用?或是過時了,沒有用?
Thumbnail
每年這個時候,印刷廠特別忙碌,平常不搞紙業的各種單位,什麼公廟醫院啦,什麼鄰里機構啦,統統進場,一級戰區裡有日曆、月曆、桌曆、行事曆……各式各樣可以供人數日子的式樣,多得令人目不暇給。 為行事曆除舊布新是每個人跨越新年的必經之路,而這個時候,也特別能看出一個人潛在的性格與習慣。 有人喜歡天天撕日曆,
Thumbnail
每年這個時候,印刷廠特別忙碌,平常不搞紙業的各種單位,什麼公廟醫院啦,什麼鄰里機構啦,統統進場,一級戰區裡有日曆、月曆、桌曆、行事曆……各式各樣可以供人數日子的式樣,多得令人目不暇給。 為行事曆除舊布新是每個人跨越新年的必經之路,而這個時候,也特別能看出一個人潛在的性格與習慣。 有人喜歡天天撕日曆,
Thumbnail
英國哲學家懷海德(Whitehead)曾經如此觀察科學:「科學思想的目標是在特例中發現通則,在無常變化中看出永恆不變。」然而,發現「尋找規律」並不是近代科學人所獨有的嚮往,而是根植於遠古人類對天空的興趣。從古至今,不同的文化究竟如何看待天體運動的規律,曆法的制定又如何影響不同的文化        
Thumbnail
英國哲學家懷海德(Whitehead)曾經如此觀察科學:「科學思想的目標是在特例中發現通則,在無常變化中看出永恆不變。」然而,發現「尋找規律」並不是近代科學人所獨有的嚮往,而是根植於遠古人類對天空的興趣。從古至今,不同的文化究竟如何看待天體運動的規律,曆法的制定又如何影響不同的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