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資金效率 偏高的現金比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ETF眾多 在此先不討論選股優劣 畢竟有時好有時壞 績效是偏事後驗證

但可以討論事前篩選 像是費用 或是今天的主題「資金效率」


raw-image

根據TEJ-2022資料庫 台灣三大ETF各月份現金比率

0050現金比例平均於1.5% 0056則多在5%以上 00878也多在3%附近

(2023尚無資料)

raw-image
raw-image




歷史上的大漲幅都會集中在特定月份 因此長期留在市場才能充分享受

若是於頻繁配息導致現金水位長期過高 像是兩檔高股息都曾現金部位多達10%

若不幸剛好除在成分股大漲月份 就會提高你再投入資金成本

即便股價填息了 但你也少賺了


如果是自行提領於大漲之前 跟本文高股息邏輯一樣嗎

自行提領通常不會再投入

但配息後多會再投入(排除主動擇時)

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至於會不會是平準金或是財產交易所的影響呢?

這是看不出來有直接關係啦 有待後續追蹤探討

raw-image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讚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也可以到我IG financemix_ 按讚喔~謝謝

如果支持我可以贊助杯咖啡支持我創作動力

或是動動手按like 不用花錢唷


avatar-img
11會員
95內容數
透過各種新聞媒體 機構文章 制度探討金融圈資訊不對稱 希望稍稍改善台灣資訊不對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nanceMix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趨吉避凶 積極選股 頻繁更換 好嗎 是不是想說才沒那極端啦 整理STICA數據 挑出2019~2022週轉率前三的基金 跟野村優質做個簡單的比較 我「主觀」選出三個區間 較長區間的2019~2023 牛市區間的2020/3~2021 短區間的2023
2003/6 0050問世 2012/6 006208上市 等待10年台灣才看到低費率 2017前投信們致力於發行完善指數 商品 槓桿ETF 日經 歐洲 印度 黃金等 2017開始出現波瀾 元大高息低波 2018 富邦臺灣優質高息 2020 國泰永續高股息 2021可以說是轉
【股息貴族】 股息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s) 投資者認為 股利長期增加代表公司穩定成長 且財務狀況相對比其他公司穩健 S&P500股息貴族指數 1. 至少25年連續增加股息 2. 屬於美國標普500指數(S&P 500) 3. 發息後,公司的市值至少為30
你不必把每件事都做好 在奧運會上 如果你跑得好100米 你就不必投鉛球 你仍然會獲得金牌 --沃倫·巴菲特 【個股&主動基金】 參考YP文章中 專業的主動型基金長期落後給對應的指數 持續跑贏低成本的指數ETF是多麼困難 個股投資難度更剛 一般散戶能夠比我比專業人士更有優勢
【目標到期基金】 投資有目標 退休買房等 多數目標常為5年以上 通常越靠近目標年 高風險資產比例要越低 早期常見為債券型 因為債券有明確的到期日 像是美國公債 蘋果公司債等 也有ETF 共同基金包裝 追求到期時有較明確的報酬 【年齡配置】 年齡配置也是類似的效果 110
投資市場漲漲跌跌 很難保證短期內績效如何 但長期投資者會遇到的問題之一 I. (定期定額)累積資產末期 (連續)遇到市場下跌 將導致資產累積效果打折 II. 資產提領初期 (連續)遇到市場下跌 將導致資產累積效果打折 【I.累積資產末期】 後期投入的資產未來得及累積長期報
趨吉避凶 積極選股 頻繁更換 好嗎 是不是想說才沒那極端啦 整理STICA數據 挑出2019~2022週轉率前三的基金 跟野村優質做個簡單的比較 我「主觀」選出三個區間 較長區間的2019~2023 牛市區間的2020/3~2021 短區間的2023
2003/6 0050問世 2012/6 006208上市 等待10年台灣才看到低費率 2017前投信們致力於發行完善指數 商品 槓桿ETF 日經 歐洲 印度 黃金等 2017開始出現波瀾 元大高息低波 2018 富邦臺灣優質高息 2020 國泰永續高股息 2021可以說是轉
【股息貴族】 股息貴族(Dividend Aristocrats) 投資者認為 股利長期增加代表公司穩定成長 且財務狀況相對比其他公司穩健 S&P500股息貴族指數 1. 至少25年連續增加股息 2. 屬於美國標普500指數(S&P 500) 3. 發息後,公司的市值至少為30
你不必把每件事都做好 在奧運會上 如果你跑得好100米 你就不必投鉛球 你仍然會獲得金牌 --沃倫·巴菲特 【個股&主動基金】 參考YP文章中 專業的主動型基金長期落後給對應的指數 持續跑贏低成本的指數ETF是多麼困難 個股投資難度更剛 一般散戶能夠比我比專業人士更有優勢
【目標到期基金】 投資有目標 退休買房等 多數目標常為5年以上 通常越靠近目標年 高風險資產比例要越低 早期常見為債券型 因為債券有明確的到期日 像是美國公債 蘋果公司債等 也有ETF 共同基金包裝 追求到期時有較明確的報酬 【年齡配置】 年齡配置也是類似的效果 110
投資市場漲漲跌跌 很難保證短期內績效如何 但長期投資者會遇到的問題之一 I. (定期定額)累積資產末期 (連續)遇到市場下跌 將導致資產累積效果打折 II. 資產提領初期 (連續)遇到市場下跌 將導致資產累積效果打折 【I.累積資產末期】 後期投入的資產未來得及累積長期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高股息 ETF 熱度相當高,畢竟在台股大盤創新高的環境下,要找到高殖利率且報酬穩定的標的並不容易;但其實相較新募集的 ETF 而言,已成立的 ETF 更吃香,關鍵在於這些新 ETF 必須將募集的資金投入市場,買盤會大幅推升成分股的股價。由於各檔高股息 ETF 有不少成分股相互重疊,當這些成分股的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Thumbnail
00919最新一季度(2024.Q1)配息每單位0.61元,年化配息率達10%以上,高股息ETF再度搏得滿堂彩。部份投資人會存在著某種心態:只要給我10%,莫管大盤漲跌,也不介意成份股是好是壞,我就想單純地年年領息10%。 投資可以很簡單,但投資不會沒有風險。
Thumbnail
當電子類股齊漲時,配息型ETF多持有電子類股,績效自然也不分軒輊。隨著類股漲多了,個股開始分歧時,即便均為配息型ETF,績效也會開始產生差異。 我們這個實驗已經進入第五個月份,一起來看看投資績效吧。  
Thumbnail
2023年臺股大盤收盤17945點,上漲26.8%。ETF漲幅幾乎都超越大盤,提供投資獲利的另一個管道。對於沒時間投資理財的人來說,ETF往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金管會對收益平準金出手了,未來高股息ETF的配息率將有所降溫!其實你根本就毋需介意ETF的配息。
Thumbnail
近幾年存高股息ETF已經成了國民運動 根據上方這張表格,資產規模前5大的股票型ETF裡面 竟然只有一檔是市值型ETF,其它都是高股息ETF 可以看出台灣人對高息ETF有多熱愛 高股息ETF該如何選擇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議題 身為個股派的我,其實不怎麼買ETF 因為個股比較能讓我達到股息價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 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最近高股息 ETF 熱度相當高,畢竟在台股大盤創新高的環境下,要找到高殖利率且報酬穩定的標的並不容易;但其實相較新募集的 ETF 而言,已成立的 ETF 更吃香,關鍵在於這些新 ETF 必須將募集的資金投入市場,買盤會大幅推升成分股的股價。由於各檔高股息 ETF 有不少成分股相互重疊,當這些成分股的
Thumbnail
臺灣高股息ETF近年來非常受股民歡迎,但投資者應該要了解配息方式及風險。 高股息ETF的殖利率計算和持有股票特性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另外,高股息股票是否比較抗跌也值得注意。需要仔細瞭解投資方式,而不是單純的一時興起。
Thumbnail
00919最新一季度(2024.Q1)配息每單位0.61元,年化配息率達10%以上,高股息ETF再度搏得滿堂彩。部份投資人會存在著某種心態:只要給我10%,莫管大盤漲跌,也不介意成份股是好是壞,我就想單純地年年領息10%。 投資可以很簡單,但投資不會沒有風險。
Thumbnail
當電子類股齊漲時,配息型ETF多持有電子類股,績效自然也不分軒輊。隨著類股漲多了,個股開始分歧時,即便均為配息型ETF,績效也會開始產生差異。 我們這個實驗已經進入第五個月份,一起來看看投資績效吧。  
Thumbnail
2023年臺股大盤收盤17945點,上漲26.8%。ETF漲幅幾乎都超越大盤,提供投資獲利的另一個管道。對於沒時間投資理財的人來說,ETF往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Thumbnail
金管會對收益平準金出手了,未來高股息ETF的配息率將有所降溫!其實你根本就毋需介意ETF的配息。
Thumbnail
近幾年存高股息ETF已經成了國民運動 根據上方這張表格,資產規模前5大的股票型ETF裡面 竟然只有一檔是市值型ETF,其它都是高股息ETF 可以看出台灣人對高息ETF有多熱愛 高股息ETF該如何選擇一直是大家熱烈討論的議題 身為個股派的我,其實不怎麼買ETF 因為個股比較能讓我達到股息價
Thumbnail
上一篇有提到債券主要是用來做避險資產,很多人都推薦可以執行股債平衡。但臺灣其實有另一個跟其他國家的投資市場不太一樣的現象,就是有非常多的高股息ETF,最明顯就是2023年高股息ETF之亂,很多高股息ETF除了殖利率可以到8-9趴之外,連年報酬率都上漲到20-30%,應該跌破很多人的預測。 高股息E
Thumbnail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 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