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寫作術:提升創作效率的3大錯誤,我使用GPT輔助寫作10個月後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嘗試過使用GPT輔助你寫文章嗎?

GPT擅長寫文章,但是GPT不擅長創作。

若你剛開始嘗試使用GPT寫文章,一定要避免這三大錯誤:

錯誤1 - 過分依賴GPT的自動化

我在2023年的4月到7月,大量借助GPT4來寫作次原子想法。

雖然GPT4幫助我提升了文章的產量,但寫作的樂趣也下降了很多。

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思考,而GPT並無法替代你去思考。

創意的火花,往往來自於你的非線性思考,而不是預設的文章模板。

錯誤2 - 忽視個人思考過程

我有一段時間會使用語音記錄我的思考,

進一步透過GPT來協助我整理和擴充語音逐字稿中的想法。

這樣的確有效,但我發現這個流程,其實很容易忽視深度思考。

我體會到,真正的寫作,其實需要時間沈澱,

透過持續的思考,持續與自己對話,

寫作作為個人思考的過程,必不可少。

錯誤3 - 缺乏對結構的變化

給GPT提供結構化的框架,GPT就能幫你將資訊排入框架,理清思路。

但在實際寫作時,若是過度依靠GPT給出的框架,反而會導致文章失去靈活性。

真正的創作,來自結構限制與發展自由之間的平衡。

使用GPT作為寫作工具的同時,也要時刻打破GPT給我們的框架。


今天的小短文,介紹給你了3個剛開始用GPT寫作文章會犯的錯誤。

你也對AI寫作有興趣嗎?

歡迎追蹤我的帳號,看更多GPT寫作相關的短文。

raw-image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內容地圖(Map of Contents; MOC)是一種索引筆記。 MOC幫助我們把舊卡片匯聚,找到卡片們整合後的額外價值。 這裡是構造構造索引筆記與內容地圖(Map of Contents)的3個策略 策略1 - 建立硬內容地圖 MOC 硬MOC是借用已經有固定形式架構的學習框架,來幫助
對於熱衷於語言學習的你,這篇文章可能會是你的心靈雞湯。
在現代社會,不少人都嚮往在自然中學習,但如何真正實現室外的「原子學習」呢?
對於努力每天都要更新內容的數位寫作者來說,卡片盒筆記法不僅是一種筆記工具,更是一個組織想法、產生新文章主題的重要資源。而「脈絡」,更是使得這些卡片之間彼此產生價值與關連的神秘要素。 那麼,作為數位寫作者,如何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工具,且結合GPT-4這種先進技術,創造出有深度的內容脈絡呢? 秘密1
對於許多熱衷於每日更新的數位寫作者來說,卡片盒筆記法已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知識管理工具。 然而,儘管它受到眾多知識工作者的喜愛, 當我們真正深入使用時,卻往往發現幾大核心挑戰。
內容地圖(Map of Contents; MOC)是一種索引筆記。 MOC幫助我們把舊卡片匯聚,找到卡片們整合後的額外價值。 這裡是構造構造索引筆記與內容地圖(Map of Contents)的3個策略 策略1 - 建立硬內容地圖 MOC 硬MOC是借用已經有固定形式架構的學習框架,來幫助
對於熱衷於語言學習的你,這篇文章可能會是你的心靈雞湯。
在現代社會,不少人都嚮往在自然中學習,但如何真正實現室外的「原子學習」呢?
對於努力每天都要更新內容的數位寫作者來說,卡片盒筆記法不僅是一種筆記工具,更是一個組織想法、產生新文章主題的重要資源。而「脈絡」,更是使得這些卡片之間彼此產生價值與關連的神秘要素。 那麼,作為數位寫作者,如何能夠充分利用這一工具,且結合GPT-4這種先進技術,創造出有深度的內容脈絡呢? 秘密1
對於許多熱衷於每日更新的數位寫作者來說,卡片盒筆記法已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知識管理工具。 然而,儘管它受到眾多知識工作者的喜愛, 當我們真正深入使用時,卻往往發現幾大核心挑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又發現ChatGPT的一些缺點, 使用時需要很準確的提供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又或者拿一些範例給它看, 它就能更準確的回答問題, 因為今天我發現有一篇文章和之前寫過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又要再請ChatGPT生成30則勵志英文短文, 結果之前發問的問題已經消失了, 又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根據2022年的專利「資訊加分值」,Google會降低那些內容相似的搜索結果的權重。而由生成式AI產生的內容,雖然看似原創,但實際上是基於已有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核心問題是:如果我只給出一個標題和關鍵字,由生成式AI來撰寫文章,這些完全由GenAI生成的內容是否會被Google認為是「相似內容」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使用人工智能寫作中文教材時可能遇到的語言錯誤。透過例子指出常見的語病,包括誤解詞語、詞類誤用、前文後理不通和累贅表述。建議使用者在檢查由AI生成的教材時,應特別注意可能出現的語言錯誤,以確保教材的品質和邏輯連貫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當我們思考故事腳本時,常會覺得創意難得、靈感枯竭,總渴望靈光乍現的一瞬。但陷入被動的局勢總是令人焦慮,截稿在即,大腦卻還是一片空白,這真的可以嗎?   若以「英雄旅程」限定ChatGPT,讓它照該結構撰寫文本,使用者同時也依著這結構反問、修改,是不是能夠更快的完成一個故事?本篇將要探討該可能性
Thumbnail
與AI協作的時代來臨了!本篇文章中會提到一篇研究是關於生成式AI的限制,調查發現原來生成式AI對於業務問題竟然..? 以下會分享我與AI協作的流程和步驟給大家參考,也建議家中有國高中生的爸媽,要讓孩子對GPT有正確的認識與使用方式,AI協作的時代必會來臨,建立正確的觀念與使用很重要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今天又發現ChatGPT的一些缺點, 使用時需要很準確的提供你想要表達的文字(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又或者拿一些範例給它看, 它就能更準確的回答問題, 因為今天我發現有一篇文章和之前寫過的完全一樣了, 所以又要再請ChatGPT生成30則勵志英文短文, 結果之前發問的問題已經消失了, 又
Thumbnail
ChatGPT作為一個重要的創作和交流工具,對創作的過程和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將深入探討使用ChatGPT進行創作的正反說法,從各個角度分析這些意見,並提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使用 AI 撰寫文章的挑戰和解決方法。指令過於精準會讓 AI 的文章缺乏變化和個人風格。建議將 AI 當作導師,利用其提問能力來引導思考,而非直接撰寫內容。這種方法不僅能加速思考過程,還能提升文章品質。經過一年的嘗試,作者體會到 AI 從助手逐漸成為思考夥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根據2022年的專利「資訊加分值」,Google會降低那些內容相似的搜索結果的權重。而由生成式AI產生的內容,雖然看似原創,但實際上是基於已有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核心問題是:如果我只給出一個標題和關鍵字,由生成式AI來撰寫文章,這些完全由GenAI生成的內容是否會被Google認為是「相似內容」
Thumbnail
生成式AI的出現對作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變了作家創作方式、市場生態和社會價值觀。未來可能出現市場壟斷、收入兩極分化、創作風格同質化等趨勢,也會引發政府幹預、創作市場的變革、社會運動與文化變革等事件。在這樣的環境中,作家需要不斷適應、創新,並挖掘新的市場需求。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使用人工智能寫作中文教材時可能遇到的語言錯誤。透過例子指出常見的語病,包括誤解詞語、詞類誤用、前文後理不通和累贅表述。建議使用者在檢查由AI生成的教材時,應特別注意可能出現的語言錯誤,以確保教材的品質和邏輯連貫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用人工智能AI來寫作的議題,特別討論創作者與執行者之間的關係,以歷史角度指出著名的畫家早已聘用助手來繪畫畫中次要的部份,藝術家不必然是製作藝術品的人。本文作者認為應否用AI代替自己親手創作,是創作者的個人選擇,視乎他的創作目的。
Thumbnail
  當我們思考故事腳本時,常會覺得創意難得、靈感枯竭,總渴望靈光乍現的一瞬。但陷入被動的局勢總是令人焦慮,截稿在即,大腦卻還是一片空白,這真的可以嗎?   若以「英雄旅程」限定ChatGPT,讓它照該結構撰寫文本,使用者同時也依著這結構反問、修改,是不是能夠更快的完成一個故事?本篇將要探討該可能性
Thumbnail
與AI協作的時代來臨了!本篇文章中會提到一篇研究是關於生成式AI的限制,調查發現原來生成式AI對於業務問題竟然..? 以下會分享我與AI協作的流程和步驟給大家參考,也建議家中有國高中生的爸媽,要讓孩子對GPT有正確的認識與使用方式,AI協作的時代必會來臨,建立正確的觀念與使用很重要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