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生大概很難想像,洗筆、磨墨和壓宣紙是作文課的必備程序。在構思文章之前,先備齊文房四寶,姿勢也要端正。要不然,八成會被師長念到一輩子都忘不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的出處與涵意。
對於一篇以毛筆書寫的文章,在下筆之前,得要先凝聚文天祥的正氣,立下諸葛亮寫出師表的意志,才不辜負那兩小時的作文課。
男生倒好,要是練功練過頭,沒拿捏好,最多也只是衝動地寫下一張圍攻光明頂的戰帖。
換作女生嘛!可真的要把古文背熟才行。要不然,一不小心蹦出兩句「我有一簾幽夢,不知與誰能共」或者「爭無奈,誰堪比翼,共我翩翻」,豈不嚇壞了國文老師?
後來,隨著時代的改變,作文的形式愈來愈多元,寫作的心情也活潑多了。拜電腦文書軟體之賜,「寫」報告成了「打」報告。當時,我每分鐘可打四十個字,報告「打手」就非我莫屬了。
大學時期最好的朋友,敏敏,總是陪著我躲在電腦教室的最後一排趕報告。她校稿,我打字,合作無間。我畢業後,偶爾受邀回到學校出席社團活動,每次經過電腦教室外的走廊時,我會不經意地探頭望一眼當年和敏敏一起趕報告的座位。敏敏的笑聲仍在我耳邊繚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