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線、質地及空間重疊構成一種沉默而具有震撼性的理念,美國最好的建築師—史蒂芬‧霍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若一項建築真的很優秀,人們就會在許多層次上對它有所反應,包括仍在扶壁行走的小孩。——史蒂芬‧霍爾

身為當代建築現象學理論的執行者,Steven Holl對場所、色彩、光線 與建築的相互關係有其獨特的見解,他擅長光的運用,認為「沒有光,空間將被遺忘」。Holl喜歡用水彩繪製草圖,他說水彩比素描更容易將光的本質由明到暗清楚地描繪。自當建築師以來,Holl每天必做的功課就是畫一幅水彩草圖,他還出版過一本名為《Written in Water》的水彩畫集。不當建築師,他或許會成為畫家。

2008年的史蒂芬‧霍爾 Steven Holl(圖/維基百科)

2008年的史蒂芬‧霍爾 Steven Holl(圖/維基百科)

設計理念與生涯

1947年,Holl在美國華盛頓州的布雷默頓出生,1971年畢業於華盛頓州立大學建築系,同年前往義大利羅馬進修學習建築。1976年取得碩士學位後,到紐約創建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成名之前,Holl曾歷經一段艱辛歲月,那時他在大學任教,薪水微薄,住在一間很小且沒有熱水的屋子,睡在由膠合板臨時搭成的床,洗澡只能跑去附近的基督教青年活動中心。

這期間他參加日本的一項競圖,業主不信任地將他晾在一旁,並在半年內找了許多人和他比圖,最後不得不承認還是他的方案最好。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988年,之後他的作品頻頻獲獎,包括Alvar Aalto獎章、美國建築師協會金獎、美國進步建築獎等數十項大獎。2001年7月,《時代》雜誌把他稱為美國最好的建築師,評價他的建築「令人大飽眼福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Holl是個低調不喜歡張揚的人,儘管已是享譽國際的建築名家,他還是刻意迴避成為明星建築師。Holl對哲學的本質相當感興趣,他很努力找出建築理念的潛在表達能力,認為:「光線、質地、細緻程度,以及空間重疊等要素的融合,就足以構成一種沉默而具有震撼性的理念,它遠超過那種執著於語言式的設計方式。」

Holl特別重視建築如何被人們所感知,他說:「若一項建築真的很優秀,人們就會在許多層次上對它有所反應,這不只侷限在有知識的成年人當中,還包括仍在扶壁行走的小孩。我把這視為我的目標,因為這是最真實的挑戰。」Holl除了對材料和空間做試驗,他還研讀了許多書籍,如松尾芭蕉的《奧州小道》,以詩意般的感觸,描繪在各段時空逗留時的內心之旅,或是柏格森的《物質與記憶》,以及史坦納的著作,這些都是Holl的設計理念來源。

(圖/《解讀當代建築大師》)

(圖/《解讀當代建築大師》)

經典作品:聖伊納爵教堂 Chapel of St. Ignatius

 光是一種能量,人脆弱的時候極需要光,因此,不管什麼教派的教堂,當我們走進去時,最先感受到的也多半是光。人在黑暗中對光特別敏銳,建築師多以明暗手法來凸顯光的存在,較少像Steven Holl設計的這座校園裡的小教堂,以顏色變化來展現光的特質。這些紅、燈、黃、綠、藍、靛、紫等7種彩色光,分別被放置在7個「光容器」裡,代表上帝創世所用的7天。每個光容器的形狀不一,朝向也不盡相同,各有各的代表意義;南北向的光容器與社區和學校的活動有關,東西向的光容器則和宗教儀式有關。

光容器上有彩色鏡面,天光穿過鏡面,再經由牆面上的折射板反照,室內空間因而有了絨毛般柔和的色彩,各種互補色域交織,讓人看了心曠神怡,也提振精神。到了夜晚,室內燈光經由容器向外放射,教堂成了一個發光體照亮著校園。教堂內部紅、藍、綠、金等神祕光池,讓人感受光的特質與能量,外部草坪和水池形塑出一種平和氣息,有安定人心神的作用。

光容器上有彩色鏡面,天光穿過鏡面,再經由牆面上的折射板反照,室內空間因而有了絨毛般柔和的色彩,各種互補色域交織,讓人看了心曠神怡(圖/《解讀當代建築大師》)

光容器上有彩色鏡面,天光穿過鏡面,再經由牆面上的折射板反照,室內空間因而有了絨毛般柔和的色彩,各種互補色域交織,讓人看了心曠神怡(圖/《解讀當代建築大師》)

Holl原本打算以「石箱」來裝載這7個光容器,後來為了節省成本,改用預鑄混凝土板替代。21片預鑄混凝土板牆,在基地現場,一天內就豎立完成。聖伊納爵教堂雖是一個現代的新型態教堂,但裡面仍能聽見古老教堂的神祕回音。這座教堂有手工打造的質感,讓人容易親近,玻璃記事板、門廊上的小地毯、玻璃燈具都是Holl親手設計的。Holl說,因為是小教堂,所以可以像布置家裡似的打理每個細節。

教堂有著手工打造的質感,讓人容易親近,玻璃記事板、門廊上的小地毯、玻璃燈具都是建築師親手設計的(圖/《解讀當代建築大師》)

教堂有著手工打造的質感,讓人容易親近,玻璃記事板、門廊上的小地毯、玻璃燈具都是建築師親手設計的(圖/《解讀當代建築大師》)

人對於建築的經驗多半是由視覺開始,看了之後若被吸引,就想進一步接觸。靠近後,聽覺、嗅覺變得明顯,但影響最大的可能是觸覺,因為身體是敏感的,即使還沒碰觸到,也會根據過去經驗先有反應。還沒碰到牆壁,我們就覺得它是硬實的,如果被那牆面的質感吸引,就會想動手摸摸看,讓我們的感覺更精準些。而這一觸摸又會形成一種記憶,等到下次再看到類似牆面時,不用觸摸身體就會有感覺。我們的建築體驗是以這種方式不斷修正,因此聖伊納爵教堂這類能呈現物質本性的建築,可以提昇我們的覺受能力,讓生活多些美好的記憶。


(本文摘錄自原點出版, 簡照玲《解讀當代建築大師:5種性格,看懂當代建築的境界(三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點出版社的沙龍
57會員
75內容數
2025/03/24
京都「台所(廚房)」全長390公尺,1310年啟用迄今,本來是當地主婦採買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傳統市場,隨著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來享用庶民小吃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3/24
京都「台所(廚房)」全長390公尺,1310年啟用迄今,本來是當地主婦採買食材和日常用品的傳統市場,隨著觀光熱潮,成為遊客必來享用庶民小吃的地方。
Thumbnail
2025/03/11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 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薩金特 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 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Thumbnail
2025/03/11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 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薩金特 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 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Thumbnail
2025/02/26
設計最初階段是與客戶晤談後進行調查,再整理資訊。只要將設計對象、目標客群以及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釐清設計目的,設計的大方向與版面配置等設計的手法就會自然確立。配置版面時不光是要將版面排得美觀順眼,而是要有目標導向,達成必要資訊的傳遞。
Thumbnail
2025/02/26
設計最初階段是與客戶晤談後進行調查,再整理資訊。只要將設計對象、目標客群以及客戶所提供的資料加以整理,釐清設計目的,設計的大方向與版面配置等設計的手法就會自然確立。配置版面時不光是要將版面排得美觀順眼,而是要有目標導向,達成必要資訊的傳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Holl特別重視建築如何被人們所感知,他說:「若一項建築真的很優秀,人們就會在許多層次上對它有所反應,這不只侷限在有知識的成年人當中,還包括仍在扶壁行走的小孩。我把這視為我的目標,因為這是最真實的挑戰。」
Thumbnail
Holl特別重視建築如何被人們所感知,他說:「若一項建築真的很優秀,人們就會在許多層次上對它有所反應,這不只侷限在有知識的成年人當中,還包括仍在扶壁行走的小孩。我把這視為我的目標,因為這是最真實的挑戰。」
Thumbnail
葉寶壕老師的色彩光影流派作品 美是大自然的畫,這句話已經完美的詮釋了葉寶壕老師的色彩光影流派作品, 美麗的大自然若能在畫中出現,那真的是美上加美了!!這是15歲時葉寶壕老師 說過的話,沒想到經過了數十年才成功,成就了色彩光影流派。 葉寶壕老師尊崇溫特哈爾特大師,視其肖像畫為究極,那麼
Thumbnail
葉寶壕老師的色彩光影流派作品 美是大自然的畫,這句話已經完美的詮釋了葉寶壕老師的色彩光影流派作品, 美麗的大自然若能在畫中出現,那真的是美上加美了!!這是15歲時葉寶壕老師 說過的話,沒想到經過了數十年才成功,成就了色彩光影流派。 葉寶壕老師尊崇溫特哈爾特大師,視其肖像畫為究極,那麼
Thumbnail
Stephen Thorpe的新作品多以低明度的顏色為牆身,配以帶有「森林」元素的淡彩地氊,清晰地展現了人類面對未知的躊躇和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Stephen Thorpe的新作品多以低明度的顏色為牆身,配以帶有「森林」元素的淡彩地氊,清晰地展現了人類面對未知的躊躇和踏出第一步的勇氣。
Thumbnail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
Thumbnail
停耕一段時間了,最近的生活完全進入另一個軌道,也沒多餘的空間去思考有的沒的,這篇簡單打打當記錄吧。 最近聽了一場講座,楠弘舉辦的【當代建築的永續共融與典範創新】,講者是龔書章教授......
Thumbnail
經時間累積而種種矛盾元素的混合,便是經典巴黎公寓的魅力。法語單詞"la patine du temps"(时间的古色)就是用來形容物件優雅地老去。這正是構成一間房子最好的美,因為它不能被複製,而且永遠不能被人力製造。
Thumbnail
經時間累積而種種矛盾元素的混合,便是經典巴黎公寓的魅力。法語單詞"la patine du temps"(时间的古色)就是用來形容物件優雅地老去。這正是構成一間房子最好的美,因為它不能被複製,而且永遠不能被人力製造。
Thumbnail
本文為參加林淵源建築師的講座《小房子在想什麼》內容節錄,第一人稱為講者。 建築:在一個環境裡面建構出場所出來,只要能夠建構出身體在這裡能夠找到安定的存在感,那就是建築。         現代社會隨時都可以取得大量的資訊,當我們每天透過圖片去瀏覽,而光是一個作品往往挾帶的資訊量都非常龐大,我們每天需要
Thumbnail
本文為參加林淵源建築師的講座《小房子在想什麼》內容節錄,第一人稱為講者。 建築:在一個環境裡面建構出場所出來,只要能夠建構出身體在這裡能夠找到安定的存在感,那就是建築。         現代社會隨時都可以取得大量的資訊,當我們每天透過圖片去瀏覽,而光是一個作品往往挾帶的資訊量都非常龐大,我們每天需要
Thumbnail
【小不點大夢想】系列(小康軒) 傑出者成就歷史、創造經典、改變世界。而偉大貢獻,都始於一個有夢的小不點。 《小不點大夢想:史帝芬‧霍金》 《史帝芬‧霍金:身體不能動,腦袋裝了全宇宙》:史蒂芬‧霍金是一位震撼現代科學界的傑出物理學家。在學校並不是位傑出的學生,專注於製造電腦和自己的思考方程式,憑著他的
Thumbnail
【小不點大夢想】系列(小康軒) 傑出者成就歷史、創造經典、改變世界。而偉大貢獻,都始於一個有夢的小不點。 《小不點大夢想:史帝芬‧霍金》 《史帝芬‧霍金:身體不能動,腦袋裝了全宇宙》:史蒂芬‧霍金是一位震撼現代科學界的傑出物理學家。在學校並不是位傑出的學生,專注於製造電腦和自己的思考方程式,憑著他的
Thumbnail
  我們接觸他人曾經生活過的建築時,建築中記憶就得到自由,從沈寂多年的牆壁中釋放出來。建築物傳達的經驗,可以超越個人記憶。有特色的建築和建築物的保存,可以強化經驗的累積。破壞建築物就像破壞經驗的資料庫,會產生壓力和不安。就算需要拆毀,我們也必須了解,建築物的重要性比其所佔據的空間還要大的多。
Thumbnail
  我們接觸他人曾經生活過的建築時,建築中記憶就得到自由,從沈寂多年的牆壁中釋放出來。建築物傳達的經驗,可以超越個人記憶。有特色的建築和建築物的保存,可以強化經驗的累積。破壞建築物就像破壞經驗的資料庫,會產生壓力和不安。就算需要拆毀,我們也必須了解,建築物的重要性比其所佔據的空間還要大的多。
Thumbnail
浩然圖書館自87年啟用至今,已然二十餘載,豐富藏書和展覽活動使它成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物。隨著科技快速更迭,海量的書本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人與人群聚一塊腦力激盪的小組織會議被Highlight起來。越來越強調彼此互動、共享的潮流中,學校用一個個建築改造計劃回應。
Thumbnail
浩然圖書館自87年啟用至今,已然二十餘載,豐富藏書和展覽活動使它成為交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物。隨著科技快速更迭,海量的書本不再是獲取知識的主要媒介,人與人群聚一塊腦力激盪的小組織會議被Highlight起來。越來越強調彼此互動、共享的潮流中,學校用一個個建築改造計劃回應。
Thumbnail
紀錄電影《世紀包浩斯》是特別紀念包浩斯這所學校經歷100週年紀念電影,包浩斯成立與創校的歷史,並延續過去一度因為政治因素關校的包浩斯,後續重新開校的「新包浩斯」,並且說出作為一個二十世紀的前衛以先驅者包浩斯在二十一世紀於設計上的定位和對於這世代的設計變遷,在多多元世代中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
Thumbnail
紀錄電影《世紀包浩斯》是特別紀念包浩斯這所學校經歷100週年紀念電影,包浩斯成立與創校的歷史,並延續過去一度因為政治因素關校的包浩斯,後續重新開校的「新包浩斯」,並且說出作為一個二十世紀的前衛以先驅者包浩斯在二十一世紀於設計上的定位和對於這世代的設計變遷,在多多元世代中又有什麼樣的改變和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