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了寫作的內容架構及文章主題後,接下來就是要想辦法打造自己品牌了。寫了那麼多的專業知識,該如何讓讀者可以更親近呢?就像書中說的:「把硬知識變成in知識。」最後就是精準推廣,並且建立自己的知識品牌。
讓讀者覺得親近與新奇
要寫一篇文章,只有決定主題,只有寫出內容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創造出具有傳播效應的好內容。人類的所有決策,或者可以說是大腦要追逐的兩件事情,一個是愉悅的心情起伏,另外一個是大腦想要消除不逾越的情緒。引導著我們做出決定,去追求不同的內容。因此回到我們寫作的真正目的,就是讓讀者喜歡寫出來的知識文章,藥引發的讀者的衝動。如果寫出來的文章可以讓人家覺得新奇,覺得親近,這種文章會特別讓人家去追求。親近,是我們所熟悉的東西或知識;新奇,是我們沒有接觸過的東西。但這兩個就是我們大腦會去特別注意的東西。
親近性元素
創造親近性的元素,可以拉近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著覺得感同身受。如何可以創造親近性的元素呢?
- 時代感:當我們了解目標讀者之後,就可以運用受眾喜歡的熱點。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透過與讀者一致的時代感元素來觸動感受,有了感受自然就更容易引發行動。在現在新媒體的時代,我們必須要平視的角度來與想要溝通的對象講話,這樣他們才會想聽,才會喜歡及分享。因此可以套用時代感與讀者站在同一個高度來溝通。
- 心靈雞湯/心靈砒霜:其實就是讓讀者知道我們懂他們的感受,知道他們的感覺是什麼。所謂的心靈雞湯就是讓人會覺得感動的內容,這樣的內容可以讓讀者覺得感同身受,讓他覺得你懂他的感受。而心靈砒霜則相反,心靈砒霜為就是負能量為主的文章,其實也是用另外一個方面告訴讀者,我懂你的感受,我知道你的感覺。
- 你、我們、我:我們也可以用一些遣詞用句的方式來表達親近性。比如說用你,當文章中用你這個字的時候,會讓讀者感覺你在對他講話,雖然說是需要透過文字,卻可以有效地拉近距離。盡量避免用你們因為你們會讓讀者覺得有距離感,覺得不好親近。善用這三個 人稱,可以讓讀者覺得這篇文章是客製化的,覺得像是用很親近的方式在與讀者講話。
創造親近性的3個R
- Related(相關性):可以找出在你想要分享的領域中,你跟讀者有什麼關係。要把有關係的部分具象的呈現出來。
- Reveal(揭示):揭示自己的感受,讓讀者感覺他正透過這樣的文章來認識你這個人。讓他們感受你的感受。
- Repeat(重複):要重複不停地講,持續的發表,讓大家熟悉你。我們在寫作的時候,甚至要擴大到經營個人品牌時,除了要掌握關鍵主題或關鍵字外,我們還要一直幫讀者溫習論述,同一個知識換不同方式及套路重複談,讓讀者聽到這個主題就能想到你,甚至養成習慣。
新奇性元素
文章可以創造讀者的驚奇,超乎他們的預期,可以讓讀者更想要看你的知識。人的大腦會自動去注意那些沒有看過的東西,會想要了解這些東西,要確認東西會不會對我們造成損害。因此要創造新奇感可以用以下的方式來寫作。
- 最:我們可以用最來去探討最怎麼樣的知識。或者是找出分享的知識裡面有哪些最的角度。不一定是世界之最,因為我們的知識中也沒有那麼多的世界之最。可是我們可以找出在限制條線下的最。一樣可以創造新奇感。
- 唯一的:唯一的並不一定是世界唯一的,也可以是某個國家、時代、甚至地區的唯一。可以是在某種情境下唯一的東西。這樣可以透過新奇性來吸引大家的目光,讓大家注意到這是什麼內容。需要讓大家真的想知道,才有可能說服別人。
- 順序感:在撰寫知識的時候,可以針對整個知識的源頭與結尾特別說明。比如說第一個是什麼,最後一個是什麼?只要是最前或最後的都有機會可以讓大家提高注意力。其實這也可以說明在創作知識題目的時候,可以從正反兩面去想,都可以想出吸引人的題目。
- 反常識/反直覺:這個就跟之前的翻案文有點像,要跟讀者說明這間事情跟你想的完全不一樣,你以為的都是錯的。
- 動態反差:動態反差就是在一個普遍尋常的情況下來描述一個極端特殊的存在。就是利用我們感官或者情緒來創造對比,吸引讀者閱讀。
創造新奇性的3個W
- Why:就是好奇心。人們在看到問題時,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要問到底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為什麼來創造出內容。
- WTF(What the Fuck):就是連結讀者的負面情緒。這是因為當我們遭遇負面情緒的時候,遭遇到不愉快的情緒的時候,大腦會想要回復到情緒的平衡狀態。在平復情緒的同時又可以再告訴讀者那可以怎麼做,進而消除不愉悅的感覺。
- Wow:就是連結人們的愉悅情緒。當人們感受到愉悅的情緒,就會想要分享這種快樂的情緒。延續這種幸福的感覺。所以我們要告訴大家,這個事情這麼棒,呈現他的亮眼程度,讓大家會想要分享。
如何精準推廣內容
傳播內容的3種角色
當我們的寫出好內容之後,我們就必須要找出屬於我們的推廣者。以前文章要推廣可以投報紙、雜誌專欄等。現在不一樣了,只要可以上網的人,幾乎都可以跟以前的大媒體有相同或者更大的傳播能力。有三種角色更可以幫忙傳播內容:
- 連結者:連結者的特色就是人脈非常豐沛,而且主動去連接不同的人,把人湊在一起。連結者認識很多特定領域內的相關人士,甚至比多數人清楚這個領域裡的人在做什麼。連結者們會幫你把相關的人聚集在一起,於是你可以透過連結者觸及目標領域內的一群人。
- 專家:專家就是在你的領域已經有先建立影響力了,我們要找的就是比我們更早建立知識品牌的他們。社群上有影響力的專家,不只可以幫忙傳播內容,還會增加讀者對你的信任感及好奇心。專家並不是你的競爭對手,而是學習的典範。面對專家態度要正向,不然容易掉入專業相輕的陷阱,反而錯失進步的機會。
- 推銷員:推銷員特別喜歡嘗試新的東西,大家也喜歡看他嘗試新東西的過程與感想。他是各種新知識、新產品的使用者。推銷員是一批很重要的早期使用者,他們不一定了解你的專業,甚至可能對你擁有的知識也沒有興趣,但他們就是喜歡嘗試新的東西。現在許多的部落客正扮演了推銷員的角色,他們樂於嘗試新的東西,然後告訴大家嘗試的過程以及體驗後的心得。
知道了可以幫忙推廣內容的三個角色,這三個角色是沒有名單的。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專業領域不一樣,我們必須要自己去找到這三種人。要傳播專業知識,不一定要用花俏的行銷手法,反而要更注重傳播的深度。傳播之道要盡可能持續觸及、聯繫這些連結者、專家與推銷員,只要成功一兩次,就可以幫助建立有效的讀者群。
讓讀者參與其中
要建立個人的知識品牌,只靠自己生產內容是不夠的,還得要善用使用者幫忙生產的反饋內容。在之前文章中寫的利用熱點,其實就是在借勢。當讀者被吸引進來了,我們要造勢,讓近來閱讀的讀者覺得我們打造的空間很棒、有吸引力,就會想要留下來互動。造勢不一定是要辦行銷活動,也可以透過知識反饋來創造你與讀這間的緊密連結。造勢大多有以下四種情況:
- 批評與建議:文章或知識寫出來之後,一定會收穫許多的讚賞或批評。當我們遇到批評的時候,我們可以公開讚賞這些批評。主動分享有意義的批評與建議。就像當台上的人在表演,主動把觀眾拉上舞台表演一樣,邀請批評你的讀者創造內容,可以讓你的社群也興奮起來。
- 用問題造勢:我們撰寫專業的知識文章,是為了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是我們自願去寫。但當別人經常來問我們問題,要不要回答都會對自己造成影響。因此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你不只是在回答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是非常好用的造勢素材。我們可以把詢問的問題更新在文章之中,這樣可以讓我們新寫的文章在過一段時間之後仍然保有生命力,可以花更少的時間維持了品牌活絡熱度。
- 共同策展:共同策展就是可以邀請讀者一起來做一些事情。因為我們的能力是有限的,無法自己做所有的事情,我們可以邀請讀者一起來共同策展,甚至可以跟更多的相關網站及知識品牌一起共同策展。
- 邀請創作:邀請創作與共同策展是比較接近的,他們都是主動出擊,邀請我們的社群與讀者一起來做事情,一起創造內容的做法。邀請創作會比較傾向是讀者一起來寫,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格式來讓讀者可以跨過較低的門檻與我們一起寫作。
在了解了四個造勢的方法之後。我們要知道其實並不是每一位讀者都會進行反饋,就算用上了這些方法,我們的反饋使用者可能也只會從1/1000變成50/1000。重點是要原本的旁觀者也要感受到討論的熱度而轉變態度,這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公共財與犯錯
公共財
公共財的概念就是打造出來之後,大家都可以利用的。就是大家都需要,可是平常沒有人主動去做的事情,因為沒有人做,我們可以透過公共財的方式行銷造勢。當你願意提供這樣的公共財,在讀者的新目當中你就是一個更值得信任的角色,幫助你的知識品牌有效造勢。我們也可以邀請讀者一起來建立、整理出公共財,使用串聯整理、協助聚集的方向來切入,讓每個人都參與,把任務完成。
犯錯
犯錯是無法避免的。對於目的在傳播專業知識的我們,當然就最好不要犯錯。但當我們已經很認真避免了,卻又還是免不了犯錯的時候,這就代表了我們獲得與社群進行深入溝通的機會。犯錯時大家會看著你,但你也可以利用自己犯的錯來證明自己夠專業、可以被信任及溝通,這也是建立形象品牌的一個好機會。
我們努力的寫出了內容,想辦法把內容推廣出去。應用了書中的提到的方法。最後,我們要準備建立個人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