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化功大法,讓你的文章充滿時空畫面感:情意題的文字鍛練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正如上一篇國寫情意題兩大類題如何掌握的文章所述,

情意題的重點在於使人共感,透過文辭組織與表達,更好地讓他人產生共鳴。

而共鳴的要訣,則在於使讀者感覺自己與你同在

因此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便是在文字的表達上多下一些功夫

而這些功夫,不必然只是「修辭技巧」的使用而已

正如《河道式作文》所說:「所有的修辭都是文學技巧的歸納整理,判別文采的高低,不在於用了多少修辭,文采的最終依循標準是『文學性』。

因此,在情意題當中,運用修辭或成語,並非評分的重點

重點在於是否讓讀者被捲入你記憶的漩渦中,與你一同經歷時空,並感同身受

在此分享我們課堂中的幾個「化」功大法小練習,

讓大家可以有方法地使讀者產生時空流動感與同在感

▋一、化抽象為具象

記得以前文案課時,老師讓我們玩個小遊戲:我上的不是班,而是......

有人說,我上的不是班,而是討生活的辛酸我上的不是班,是被壓榨的肝

我們也會聽到,有句話說:哥抽的不是菸,是難以傾訴的孤單

因此,同學們可以先試著同樣用這個方法照樣造句,

例如:我穿的不是制服,而是即將泛黃的青春

如此一來,不僅讓實體的物品,昇華出抽象的情感

也讓抽象的情緒,如:孤單、青春、痛苦,

都能夠藉由具象可見的物,都變成具體的畫面感

(聰明的你也許會發現,這也是廣告文案常用的說故事技巧喔!)

當同學們熟悉了這些虛與實的關聯性後,

接著便可以加入佳句的仿作,進行進一步的仿作練習

🌟例題一:這家博物館究竟收藏了些什麼?分明是一屋的空缺,一屋的悲愴,一屋的遺忘。(余秋雨《千年一嘆》)

博物館不僅收集物品,就連抽象的情感,都被「收藏」進具象的「博物館」中了

raw-image


🌟例題二:時代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王鼎鈞〈一方陽光〉)

將抽象的「時代」比擬為具象的「篩子」,篩出眾人在時代下截然不同的處境。

raw-image


如此一來,便能更靈活在句中運用抽象與具象的轉換,讓抽象情感透過具體物品,達到更好地傳遞效果。

▋二、化靜態為動態

文字要產生感染力,就文字效果而言,畫面感的能量是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

因為形容詞/副詞較為抽象,且具有歧異性,讓人難以掌握

例如:漂亮、快樂、傷心、迅速

因此對文案專家而言,我們要讓文字鮮活,讓人留下印象,

就需要讓景象「動」起來「演」起來

以下提供兩個方法:

🌟方式一:將形容詞改為動詞

例:潮濕的木地板→經雨水沐浴過的木地板

🌟方式二:用動態譬喻活化

例:他的眼神很兇狠→他的眼神就像俯衝的老鷹

我們可以在書寫文章時,更有意識地試試看將靜態畫面用動作替換,

因此我出了幾個題目讓同學們練習,以下是題目及同學們有趣的作答:

🌟床鋪很柔軟

床鋪如同雲朵般包裹著我
床鋪像剛揉好的麵糰,讓我想要深陷其中
床鋪像剛出爐的甜甜圈,撫慰我疲憊的心靈

🌟午後明亮的房間

午後的陽光,闖入了房間
被午後暖陽擁抱的房間
明媚的陽光,在房間氳出澄亮的光圈

🌟書櫃上有整齊的圖書

書櫃上的圖書,訓練有素,列隊整齊
書櫃上的圖書如肅靜的士兵整齊排列
書櫃上受到軍事訓練的圖書,整齊列隊
一本本列陣而出的知識,排列在書櫃上

🌟在課堂中靜默的女孩

在課堂中的女孩如銅像般靜默
課堂中的女孩,靜默得好似空氣凝結成極寒的冰山
在課堂中,將周圍空氣冷卻的女孩
靜默的女孩在課堂中,沉浸在知識的海洋

會發現只要刻意練習,即便是靜態的事物,都能讓它動起來

未來也同學們也可以自行出題,練習讓所有形容詞都活過來

▋三、化主動為被動

〈牡丹亭〉中有一句「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雲偏」原本是杜麗娘去照鏡子,但這裡卻將「照鏡子」改為「鏡子偷瞧了自己」,甚至還「挑逗」得自己頭髮都偏歪一邊了,也以此顯現出杜麗娘對鏡嬌羞的模樣。

〈晚遊六橋待月記〉中,當朋友請袁宏道去看古梅時,他說「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竟然說自己是「被桃花所依戀」,此時的桃花彷彿正主動與自己譜出戀曲。

以上兩者便是透過生動地「化主動為被動」的形式,更深刻表現出自己的心情及深情。

將人們對物品的關係,化為物品主動對待人,便是讓畫面鮮活起來的好用技巧。

因此運用《河道式作文》所提供的方法來說明:

示例:穿上制服

步驟A:【主受詞互易→動詞改換】 制服包裹了我  

步驟B:【感官修飾詞】 溫暖的制服包裹了我/醜陋的制服妝點了我

步驟C:【鏡頭的聚焦】 溫暖的制服包裹了上身 (可做實虛的互換)

 可以運用以上的三步驟技巧,將以下幾個句子進行主被動對調的練習

圖片皆可以左右滑動看更多喔!

🌟我踏上扶梯


🌟我走進校園


🌟我打開手機


化主動為被動的小小動作,是不是充滿了神奇的力量呢?

 

以後別再煩惱自己的文字單調無趣了,

透過以上三個化功大法: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化主動為被動

讓平凡而單調的句子鮮活起來,讓靜止的畫面流動起來!

使情緒從抽象模糊,變成動態的影像,讓讀者彷彿與你一同呼吸、一同屏息

raw-image


透過刻意練習,在每個文字上多下些小巧思,

相信你的文字都能手腳並用地舞動起來,並感染人心喔!


▋其他參考資料:

📌岱華:學測國寫知性題四大類題分析國寫情意題兩大類題如何掌握

📌大考中心:學測完整的各年度考題及參考試卷、考試說明及考生佳作範文

📌貍想教育:推薦觀看國寫衝刺秘訣課程了解更多寫作的教與學技巧

📌本文概念及內容主要參考自貍想教育《河道式作文》書籍及課程,歡迎參閱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追蹤我的粉專《教學狂想實驗》,就可以看到我的最新文章,並交流討論更多教與學的想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岱華|教學狂想實驗
197會員
64內容數
分享教學中的狂想與實驗
2025/04/04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Thumbnail
2025/04/04
本文探討制度與禮儀的關係,從英國議會與臺灣立法院的對比,反思制度設計的重要性。文章並以「低頭閉眼文化」、「婚禮習俗」等案例,說明禮俗演變及如何重新詮釋。最後,透過學生的婚禮想像實驗,探討如何設計符合人性且能承載情感的制度。
Thumbnail
2025/03/20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20
本文探討儒家「禮」的本質,並非單純的行為規範,而是內在情感的真實表達,並探討其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與意義。文章透過《禮記》、《論語》以及歷史案例,闡述「禮」如何從制度演變,以及如何避免其淪為空殼,並強調理解其初衷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3/01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2025/03/01
本文探討《禮記·禮運》中的大同與小康,並非單純比較兩種社會形態,而是闡述「禮」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理想與現實間取得平衡。從氏族社會到文明社會的演變,說明階級制度的形成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非偶然。最後,思考如何在現實社會中,透過制度設計與人性理解,讓社會朝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課程大綱 心態建立 保護與防禦-避免走火入魔 增加穩定度與準度的技巧 如何提問 使用工具及藥草 靈視力校準 如何辨識幻想與感知 與指導靈協力合作 如何用靈視力來問事 靈視力應用-寵物溝通、植物溝通、通靈占卜、水晶礦訊解讀
Thumbnail
   ☘課程大綱 心態建立 保護與防禦-避免走火入魔 增加穩定度與準度的技巧 如何提問 使用工具及藥草 靈視力校準 如何辨識幻想與感知 與指導靈協力合作 如何用靈視力來問事 靈視力應用-寵物溝通、植物溝通、通靈占卜、水晶礦訊解讀
Thumbnail
花藝作為一種能量聚焦,今天作品要表達「感性」的能量。 感性相對於理性,是與心連結的能量。向內探索正需要發揮感性力,先是連結感受、進而接受脆弱面、找回完整的自己。 有些朋友在療心卡裡抽到這張牌,會很直覺地說:「我平常很感性啊!」,但牌卡並非是在指性格層面,更多是針對當下的議題,指出強化感知面向
Thumbnail
花藝作為一種能量聚焦,今天作品要表達「感性」的能量。 感性相對於理性,是與心連結的能量。向內探索正需要發揮感性力,先是連結感受、進而接受脆弱面、找回完整的自己。 有些朋友在療心卡裡抽到這張牌,會很直覺地說:「我平常很感性啊!」,但牌卡並非是在指性格層面,更多是針對當下的議題,指出強化感知面向
Thumbnail
是創造之光,同時也是溝通。   「在這一級次的靜坐中,將焦點集中在釋放侷限的感覺上,是這種侷限感障礙你們的創造力。」   是的,只要將侷限的感覺去除或釋放,創造力自然就出來了。就跟我這幾年對於情緒的體悟一樣,情緒不需要「處理」,只要不壓抑它,讓它散掉,自由解放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成為
Thumbnail
是創造之光,同時也是溝通。   「在這一級次的靜坐中,將焦點集中在釋放侷限的感覺上,是這種侷限感障礙你們的創造力。」   是的,只要將侷限的感覺去除或釋放,創造力自然就出來了。就跟我這幾年對於情緒的體悟一樣,情緒不需要「處理」,只要不壓抑它,讓它散掉,自由解放就好了。   每個人都有成為
Thumbnail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京劇的歲月,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增強穩定性,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Thumbnail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京劇的歲月,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增強穩定性,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Thumbnail
課程結束,請繳回一篇學習心得報告是慣例,從撰寫過程中回顧自己的學習,是治療的一部分,是促進彼此教學相長的養分,也歡迎同學回來看看自己的心得,或是回到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們聚聚,暫離塵世的喧囂,接受宇宙能量的祝福與滋養
Thumbnail
課程結束,請繳回一篇學習心得報告是慣例,從撰寫過程中回顧自己的學習,是治療的一部分,是促進彼此教學相長的養分,也歡迎同學回來看看自己的心得,或是回到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們聚聚,暫離塵世的喧囂,接受宇宙能量的祝福與滋養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靈氣點化的第二天,聽著同學分享前一晚自己的夢境,這個時候出現的夢境,其實是潛意識所釋放出來的訊息;靈氣點化中很重要的是深層的釋放,在釋放的過程中會將此刻以前所發生的事情會類似回朔般的更新,帶著清晰與智慧並重的能量進入到更動的狀態。 💕💕💕
Thumbnail
🍀🍀🍀fumi老師:❤️❤️❤ 💕💕💕在靈氣點化的第二天,聽著同學分享前一晚自己的夢境,這個時候出現的夢境,其實是潛意識所釋放出來的訊息;靈氣點化中很重要的是深層的釋放,在釋放的過程中會將此刻以前所發生的事情會類似回朔般的更新,帶著清晰與智慧並重的能量進入到更動的狀態。 💕💕💕
Thumbnail
透過調整你的焦點,你可以與能量連結,並體驗你渴望的現實。
Thumbnail
透過調整你的焦點,你可以與能量連結,並體驗你渴望的現實。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不僅帶來了新的理解,透過學習系統性的聯想隱喻,除了課本上的隱喻,也激盪出許多火花,在個案練習中,更是聽到許多隱喻調和帶來的深度與好處,期待未來更多的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不僅帶來了新的理解,透過學習系統性的聯想隱喻,除了課本上的隱喻,也激盪出許多火花,在個案練習中,更是聽到許多隱喻調和帶來的深度與好處,期待未來更多的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心靈拼貼®️成員卡半日工作坊開放報名。課程中將帶你一起認識SoulCollage心靈拼貼®️,探索自我內在的各種面向,透過圖卡創作和讀卡的方式,開啟更廣大的內在視野,為心靈和身心帶來療癒和平衡。
Thumbnail
心靈拼貼®️成員卡半日工作坊開放報名。課程中將帶你一起認識SoulCollage心靈拼貼®️,探索自我內在的各種面向,透過圖卡創作和讀卡的方式,開啟更廣大的內在視野,為心靈和身心帶來療癒和平衡。
Thumbnail
情意題的重點在於透過文辭組織與表達,更好地讓他人產生共鳴。 文字的表達功夫,重點在於是否讓讀者被捲入你記憶的漩渦中,與你一同經歷時空,並感同身受。 在此分享我們課堂中的幾個「化」功大法小練習, 讓大家可以有方法地使讀者產生時空流動感與同在感
Thumbnail
情意題的重點在於透過文辭組織與表達,更好地讓他人產生共鳴。 文字的表達功夫,重點在於是否讓讀者被捲入你記憶的漩渦中,與你一同經歷時空,並感同身受。 在此分享我們課堂中的幾個「化」功大法小練習, 讓大家可以有方法地使讀者產生時空流動感與同在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