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原子習慣]未提到的秘笈...拆解任務,三招戒除壞習慣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減肥、賴床戒除、戒除惡習等等任務,為什麼有人成功,而多數人失敗? 答案不在於獎酬不夠誘人,答案在於「動機」。

 

腦機制和任務階段


本系列文章第一篇,提到二個前提:

 

(1)   離苦得樂機制:

大腦會不斷地去追求愈大的快樂感,或是想辦法降低痛苦感。換言之,如果能讓腦感覺比較快樂(或比較不痛苦),那麼人就愈有動力去執行。

 

(2)   任務前、中、後拆解:

   為什麼明明知道戒除壞習慣,即可享受美好新生活,偏偏就是做不到? 因為人腦很會算,它不會單單只受到任務結果美滿就趨之若鶩,它可能在”任務的前置-任務的中途-任務後果”當中的任一環節受到打擊,就半途而廢了。

任務前-中-後拆解,增加成功率

任務前-中-後拆解,增加成功率

“任務前-中-後”的詳細說明,請參第一篇 你的成功率,關鍵是… (一)

  

天呀,我不想那麼苦

 

離苦得樂既然是大腦亙古不變的機制,那麼如何讓腦快快樂樂地根除惡習?

 

首先來分析任務前中後,找出可以見縫插針的點,補充快樂、減低痛苦

 

若我們將「惡習」視為一項任務,也把「戒除惡習」視為另一項任務,並對兩者做出任務前-中-後分析,分析如下

 

以"賴床"當作任務為例,

-      任務前置作業 (難/易):
準備好一張舒適的床和溫暖的被褥,躺著不用移動身體 --- 難度低

-      任務中 (難/易): 
繼續躺,身體不動不耗能 -- 難度低

-        任務結果 (快樂/痛苦):
被窩溫暖,疲勞感減,腦部感到放鬆-- 快樂感增

 

以"起床"當作任務為例,

-               任務前置作業 (難/易): 想到要離開床 --- 難度低

-               任務中 (難/易):  移動身體離開床,下床 -- 難度中

-               任務結果 (快樂/痛苦): 開始清醒後的一天生活 – 痛苦與快樂參半

 

由上述可知,賴床這個任務是一件不需太多前置準備,執行難度低,結果又帶來快樂感的美任務,相對而言,起床則需要啟動心思和較大的身體能量,所以不見得那麼多人愛起床。

 

華麗變身,讓任務輕鬆又快樂

例一、準點起床

 

此時,若要吸引自己起床,我們就來改寫任務前中後的劇本,如斜體字的文字下:

 

-               任務前置作業 (難/易):

感覺身體坐起來其實比躺著舒服 or 感覺身體某個部位如腰部有點疼,非得起身才能緩解那疼痛感,所以想要離開床  --- 難度中


-               任務中 (難/易):
把溫暖的拖鞋放在床邊,一下床就能踩到暖暖的拖鞋,或是聞到陣陣咖啡香、早餐香氣,聽到音樂,移動身體離開床,下床 -- 難度中

-               任務結果 (快樂/痛苦): 清醒後的一天,立馬去執行一件令自己更愉悅的事,or趕著去執行一件超重要的事快樂感增 or 責任感增

 

劇本改寫後,起床後的一天就成了一段美好的開始,因為起床後可以去喝咖啡吃好吃餐點,或是去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聽音樂、噴香水…),或是去完成某項重要任務。因為這些誘因帶來的快樂比賴在床上舒服,而提醒自己該下床囉。

 

此外,做些床頭布置,譬如溫暖拖鞋,利用空調或電熱毯定時調溫,在該起床的時間點,讓電毯或空調產生出一種溫度,是令自己離開床比待在床上感覺更舒服的,譬如夏季就設定冷氣到了早上六點定時關機。

 
至於任務前置就是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假想,坐起來其實不比躺著不舒服。

 

習慣的養成,分析2

 

    例二、運動習慣的養成

再來看另一案例,也是令很多人非常struggle的,養成運動習慣

 

照例,將「惡習」與「好習慣」都各自做任務前-中-後分析,分析如下:

 

惡習 「沒運動習慣」的任務前中後

-   任務前置作業 (難/易): 準備好一張舒適的椅子或沙發,坐著躺著不用移動身體 --- 難度低

-   任務中 (難/易):  繼續坐/躺,身體不動不耗能,甚至追劇增加娛樂感 -- 難度低

-   任務結果 (快樂/痛苦): 肌肉量減,無益於健康— 長期不快樂,但短期沒有不快樂感,亦即,痛苦感不夠緊急。

 

好習慣「養成運動習慣」的任務前中後:

-    任務前置作業 (難/易): 穿上運動服,運動鞋,準備運動道具,走了好遠一段路來到運動場所--- 難度中~高

-    任務中 (難/易):  讓身體運動,身體可能會產生痠脹感 -- 難度中~高,伴隨一部分的不快樂感

-    任務結果 (快樂/痛苦): 肌肉量增,心情變好,有益於身心健康 — 快樂感增。

 

如何改寫劇本?

養成好習慣「養成運動習慣」的任務前中後改寫劇本法:

-     任務前置作業 (難/易):

準備一個很容易觸及的地方或包包把運動服、運動鞋、運動道具都放在這兒,拿了就可以去運動。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走路前往運動場所,或是常常在運動場所附近做一些規律一定會做的事,如:固定去健身房旁邊的超市買一週所需的蔬菜水果。 --- 難度中,增加聽音樂這項快樂因子,讓走路的過程變得愉快


-    任務中 (難/易): 運動前或運動時,喝些有助於緩解身體痠脹感的飲料,或是邊運動邊聽音樂,分散對痠痛感的注意力 -- 難度易,伴隨一部分的快樂感

   約愛健身的朋友一起去運動增加社會動機

   買健身教練課程,健身教練督促自己運動。-- 義務增加


-    任務結果 (快樂/痛苦): 和朋友打賭,如果天天都去健身房運動,朋友會送自己禮物。肌肉量增,心情變好,有益於身心健康 — 提高獎酬,快樂感增。

 

閱讀篇

(1 ) 原子習慣: 養成好習慣 戒除拖延 懶散

暢銷書原子習慣說: 每天都進步1%,一年後,你會進步37倍。所以我們可以從小處著手,一點一滴地改變。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 > 是由美國詹姆斯·克利爾所著,他到大學及《財富》500大企業演講,target 在行為改變與習慣養成,而NFL、NBA及MLB的球隊都曾使用。

<原子習慣>作者所創立的「習慣學院」(The Habits Academy)有線上課程,已教育了超過一萬名領導者、經理、教練及教師。可惜,目前已經截止報名,二方面這課程依定是使用英文演說。

讀者不妨訂閱一本原子習慣,看看中譯內容。


想要看英文本的原子習慣,在台灣也買得到囉!

博客來線上書城




===========================


文末,謹以一句名言相贈:

 

想要讓事情有個起頭,只要停止說話,然後開始做事就好了。

-               華特.迪士尼


想要讓事情成,開始做就對了

想要讓事情成,開始做就對了


========================
以上是系列文章第二篇,想看第一篇,請點選: <成功率,不在於決心,而在於... (一)>

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怕被輾壓的上班族,本格提供: 自學課程、穩健投資創造被動收入的資訊管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為什麼同一任務 (如: 戒菸、運動習慣、專注完工…),多數人沒成功?沒堅持到底? 答案不是決心,而是你還不夠了解大腦的運行機制! 這一篇要提出實用技巧,解析對應法,也提出好的書籍與課程,幫助您永保進取心,向目標源源不斷地前進。
本文為系列文章第二篇,政大呂欣澤助教【ChatGPT的應用與趨勢】和2023年9月王理事長演講【面對AI時代來臨 如何優化學習和活化大腦 (下簡稱本演講) 】,以及筆者各方搜尋資料,一方面為摘錄該演講的下半場精要,二方面融入一己淺見。 想看第一篇,請點選此連結。
還在擔心AI會取代工作職缺、文職、理財,或是教育職嗎? 別擔心! 根據【ChatGPT的應用與趨勢】和演講【面對AI時代來臨 如何優化學習和活化大腦】,以及多項資料,並沒有那麼悲觀,反而有其他的加薪可能性喔! 快看這篇文章!
職場焦慮統計 AI出現是否引起勞工的職場焦慮? Microsoft對31萬名以上全球勞工調查,發現49%的受訪者擔心AI會取代他們的工作,美國史丹佛大學《2019年人工智慧指標報告》發現,主要已開發國家在2012-2019年間AI相關職缺成長了3倍,顯見AI人機共存時代已經來臨。 AI的職業
焦慮源於”無力感”,若能感覺操之在我,就能拿回自己的力量和主權權,自信迎戰未來!   無力感的反義詞--"注意力的分配"是一個關鍵: 那麼,時間分配該如何才是良好? 有哪些小工具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為什麼同一任務 (如: 戒菸、運動習慣、專注完工…),多數人沒成功?沒堅持到底? 答案不是決心,而是你還不夠了解大腦的運行機制! 這一篇要提出實用技巧,解析對應法,也提出好的書籍與課程,幫助您永保進取心,向目標源源不斷地前進。
本文為系列文章第二篇,政大呂欣澤助教【ChatGPT的應用與趨勢】和2023年9月王理事長演講【面對AI時代來臨 如何優化學習和活化大腦 (下簡稱本演講) 】,以及筆者各方搜尋資料,一方面為摘錄該演講的下半場精要,二方面融入一己淺見。 想看第一篇,請點選此連結。
還在擔心AI會取代工作職缺、文職、理財,或是教育職嗎? 別擔心! 根據【ChatGPT的應用與趨勢】和演講【面對AI時代來臨 如何優化學習和活化大腦】,以及多項資料,並沒有那麼悲觀,反而有其他的加薪可能性喔! 快看這篇文章!
職場焦慮統計 AI出現是否引起勞工的職場焦慮? Microsoft對31萬名以上全球勞工調查,發現49%的受訪者擔心AI會取代他們的工作,美國史丹佛大學《2019年人工智慧指標報告》發現,主要已開發國家在2012-2019年間AI相關職缺成長了3倍,顯見AI人機共存時代已經來臨。 AI的職業
焦慮源於”無力感”,若能感覺操之在我,就能拿回自己的力量和主權權,自信迎戰未來!   無力感的反義詞--"注意力的分配"是一個關鍵: 那麼,時間分配該如何才是良好? 有哪些小工具可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打破舊規則就容易改變,並且一次就有感覺!鍛鍊肌肉也是先破壞重構才有壯大的可能,脂肪(混沌不明)永遠包裹在瘦肉(真相)外面,我們必須把那些層層的舊習(脂肪)給清除掉,才能看見那形狀的美麗。會發現原來我們的本質就是簡單、輕盈並充滿無限可能。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戒除焦慮和不良習慣的具體步驟,強調了覺察和好奇心在過程中的重要性。文章提到的「習慣迴圈」模型,包括觸發、行為和獎勵,是理解如何打破不良習慣的關鍵。透過專注當下感受、感恩和不批判的態度,我們能夠更有效地更新獎勵資訊,並尋找內在的潛力和機會,最終達到戒除習慣的成功。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最近看了《向上生長》這本書,讓我對處理拖延的事有感。對於拖延,常常很容易犯的毛病是責備自己為什麼這麼懶惰?但實際上,大家或許也知道拖延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為懶惰。 在說明克服拖延的方法之前,先來說作者對訓練技能的看法。對於訓練技能,作者認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分為:舒適區,訓練區和挑戰區。所
Thumbnail
在Charles Duhigg的《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中,深入探討了習慣對於人類行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習慣來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Duhigg指出,大腦會尋找省力的方式來處理日常活動,讓習慣成為處理這些活動的主要方式。這是因為我們在動腦的過程中會耗掉許多能量,而習慣能讓大腦擁有更多休息,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