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的一堂課

課前的一堂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週二一早開車要到學校,看到路邊一台車子故障跨越兩車道,造成一點小路障。我看到駕駛在路旁打電話似乎還沒找到救援。


我下車示意可以幫忙移到路邊,就這樣我們一起準備推車。


我請大哥坐上駕駛座控制車子,我在後面使力的推,加上上坡路段,車子一動也不動的,而且我發現就算沒出力,車子也沒有後移,心想不對。


我到駕駛座看見駕駛的大哥是自排擋,還把檔位跟手煞車都鎖著,於是我提醒他我再到後方開始推時,要放開並換空檔。


接下來我們就死命的要把車往前移動到路邊,由於還是上坡段真的很吃力,這時是駕駛大哥想到,那我們就讓車子倒滑到路邊比較省力⋯


欸~我才意識到,自己怎麼沒想到。接著大哥又說,這樣讓我來駕駛,他下車注意後面的車並指揮,就這樣輕鬆順利的移到路旁。


離開後,我有一個很大的收穫,原來自己只是受著慣性想法驅使,只能往前,哪怕車子故障要移動,也是要往前移,也沒想到此刻狀況不一樣。


也許當我們要駛向目的地時,前進即是目標,而當遇到一些狀況或危機,目標是停下也好、後退也好,只要能幫自己找到安全的地方就好。


適時的核實自己的想法與此刻可以運用的方法,面對困難時就能找到輕鬆因應的方式。


把上下坡跟前進後退的「目的」弄清楚很重要呀,如此即能借力使力不費力呀!

avatar-img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19會員
39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生命剪輯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透過學習諮商輔導,反思兒時經驗,並在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中,重新連結過去的運動和遊戲經驗,例如桌球、籃球、羽球、撲克牌等,這些活動不僅喚醒兒時記憶,也幫助作者重新認識自己。
近年因為重返校園,有些學習對自己而言是新鮮且有趣的,而有些則讓自己彷彿面臨「下修」,實習便是一例。 過去的自己懶得運動,對戶外活動不熱衷,也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然而,在實習機構裡,卻常需要陪伴孩子打籃球、桌球、羽球,甚至騎腳踏車。有時一天結束,感覺彷彿完成了一場「鐵人三項」的挑戰。對於
身為學生兼自由工作者與實習生的作者,分享如何透過早晨靜心調整自己,迎接充滿挑戰的一天,並區分早晨靜心為「準備」,晚上靜心為「修補」的差異,以及如何透過觀察與感受,養成正向習慣。
透過學習諮商輔導,反思兒時經驗,並在與特殊孩子的互動中,重新連結過去的運動和遊戲經驗,例如桌球、籃球、羽球、撲克牌等,這些活動不僅喚醒兒時記憶,也幫助作者重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