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行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開始學習修身養性的時候,總是偷懶找相對輕鬆的功課做,比如,唸唸咒,讀幾部經典。有一陣子,母親的腎功能變差,看了醫生,醫生檢查出兩顆水瘤作怪,母親不願動刀,醫生只好開藥。西藥副作用大,吃了一陣子肝脾不舒服,醫生只好暫時停藥。只要發覺母親氣色變差,我就躲在三樓神明廳誦《地藏經》,由於感應佳,從此之後,《地藏經》變成固定功課,腎水瘤也始終與母親和平共處。


由於感應佳,不知不覺懈怠了修行的真正意義。誦經是透過經典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因緣與諸法實相,察覺心性缺失而改進,換句話說,是從想法到付諸行動之前的一段過程,屬靜態。然而,真正能磨練意志和心性的方法則是要起而行,走出去為人群付出,透過藉事練心、見苦知福,以經典作輔助,調整我們的脾性和習氣。


修行一定不能脫離人群,因為要「廣結善緣」。網路時代給我們很大的便利,能出門與人接觸最好,收獲與感悟都是最直接。如果不方便出門,可以利用網路做我們能做的一切好事,如比分享聖賢或智者文章,或是號召網友隨喜功德等等,網路能做的事太多了。


母親身體還行的時候,有一位老師父鼓勵她每天出門結善緣,老師父對她說,「教人唸一句佛號,功德如須彌山高。撿一張垃圾,福報深如海。」母親很聽話,每天騎摩托車去做回收,看到人就笑咪咪阿彌陀佛,在陌生的新竹客家庄講客家人聽不懂的閩南話,講得自在自信,毫不退卻。


誦經是觀自心、調自心,而出門付出愛心是將經典裡的意義實踐於生活中,是修行人的必行之道。修身養性不是關在家裡唸經,最重要的是要走出去利益人群,也因心開意解感到法喜充滿。


#自度度人

#藉事練心

#修行要接觸人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盼望的光
61會員
2.0K內容數
請上臉書搜尋「盼望的光」有更多文章內容分享
盼望的光的其他內容
2025/06/12
十七歲就開了美髮院,阿麗的招牌笑容和手藝,讓她很快就累積一票死忠婦女客人,生意好到沒時間喝水吃飯。婚後,阿麗不改忙碌,所幸在市場賣衣服的先生,中午收攤回家馬上挽起袖子幫忙洗頭,傍晚就自動自發進廚房煮菜,三十五年如一日。 民國八十年,有一位林太太到阿麗的店裡洗頭,洗了幾次兩人逐漸熟稔,便跟阿麗分
Thumbnail
2025/06/12
十七歲就開了美髮院,阿麗的招牌笑容和手藝,讓她很快就累積一票死忠婦女客人,生意好到沒時間喝水吃飯。婚後,阿麗不改忙碌,所幸在市場賣衣服的先生,中午收攤回家馬上挽起袖子幫忙洗頭,傍晚就自動自發進廚房煮菜,三十五年如一日。 民國八十年,有一位林太太到阿麗的店裡洗頭,洗了幾次兩人逐漸熟稔,便跟阿麗分
Thumbnail
2025/06/11
被生活磨礪一輩子的人,都有解脫的意願,也就是期望來生不再承受生老病死、愛別離苦等等的人間疾苦。所以他們四處找適合的宗教和信仰,有的誦經、有的唸佛、有的禱告、有的茹素、有的放生護生,做種種善功,就是希望將來解脫,不再受苦。 解脫不是去死,很多人以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所以做傻事的人不少,傻事做了之
Thumbnail
2025/06/11
被生活磨礪一輩子的人,都有解脫的意願,也就是期望來生不再承受生老病死、愛別離苦等等的人間疾苦。所以他們四處找適合的宗教和信仰,有的誦經、有的唸佛、有的禱告、有的茹素、有的放生護生,做種種善功,就是希望將來解脫,不再受苦。 解脫不是去死,很多人以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所以做傻事的人不少,傻事做了之
Thumbnail
2025/06/11
從前人家生得多,生三個算少,生一打比比皆是。手足多,父母就會比較辛苦,天未亮就出門工作,做到天色暗下幾乎看不到路才返家。手足雖多,但是長大後各自嫁娶又住得遠,一年見不到一次面,甚至有些人兩三年才能見上一面,手足親情雖不至於褪色,卻也礙於時間空間的隔閡難以常煲溫情。 秀美五十歲那一年,自覺人生進
Thumbnail
2025/06/11
從前人家生得多,生三個算少,生一打比比皆是。手足多,父母就會比較辛苦,天未亮就出門工作,做到天色暗下幾乎看不到路才返家。手足雖多,但是長大後各自嫁娶又住得遠,一年見不到一次面,甚至有些人兩三年才能見上一面,手足親情雖不至於褪色,卻也礙於時間空間的隔閡難以常煲溫情。 秀美五十歲那一年,自覺人生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小跟著媽媽禮佛,媽媽是學校老師,因為身體及爸爸事業的關係,從我國小開始就學佛了,慈濟、佛光山等都去。我大學開始,每年過年回家最開心的就是和媽媽去禮千佛,而自己開始念經是當年考初等考的時候,考完後去天后宮抽籤,只記得白話文翻譯「叫你好好修行你不修,現在來求有點晚..........
Thumbnail
從小跟著媽媽禮佛,媽媽是學校老師,因為身體及爸爸事業的關係,從我國小開始就學佛了,慈濟、佛光山等都去。我大學開始,每年過年回家最開心的就是和媽媽去禮千佛,而自己開始念經是當年考初等考的時候,考完後去天后宮抽籤,只記得白話文翻譯「叫你好好修行你不修,現在來求有點晚..........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Thumbnail
在醫院陪伴母親度過艱難時光的過程中,作者透過閱讀《六祖壇經》汲取心靈的力量。書中的智慧如慧能的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感動了作者,讓他對人生和修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這篇文章分享了閱讀過程中的感觸,以及對於自我成長的反思。
Thumbnail
話說與精舍的緣分是從頭份的一家素餐廳開始。當時看到《因果濟世集3》放在結緣品處,拿來翻閱後,自此欲罷不能,越看越有興致,解了不少多年來的疑惑。 反覆看完《因果濟世集》4冊,每天一直跟媽媽講書內的案例,有天媽媽終於同意了,感恩我的媽媽,都會盡量滿我的願。記得國中...........
Thumbnail
話說與精舍的緣分是從頭份的一家素餐廳開始。當時看到《因果濟世集3》放在結緣品處,拿來翻閱後,自此欲罷不能,越看越有興致,解了不少多年來的疑惑。 反覆看完《因果濟世集》4冊,每天一直跟媽媽講書內的案例,有天媽媽終於同意了,感恩我的媽媽,都會盡量滿我的願。記得國中...........
Thumbnail
《地藏經》非常的殊勝吉祥,白天、晚上、深夜都可以念;在佛堂、道場、家裡都可以念;在殯儀館、亂葬崗、墳墓、鬼屋也可以念,你的「心」要對,動機要對。去殯儀館、去比較陰森恐怖的地方念《地藏經》,好像要跟他對抗:「你們不要靠過來!」這樣不行。「我念這部經,跟你們結緣,希望大家離苦得樂......
Thumbnail
《地藏經》非常的殊勝吉祥,白天、晚上、深夜都可以念;在佛堂、道場、家裡都可以念;在殯儀館、亂葬崗、墳墓、鬼屋也可以念,你的「心」要對,動機要對。去殯儀館、去比較陰森恐怖的地方念《地藏經》,好像要跟他對抗:「你們不要靠過來!」這樣不行。「我念這部經,跟你們結緣,希望大家離苦得樂......
Thumbnail
跟人處理這麼容易?假如你是一個孝順的小孩,父親不幸得了重病,比如中風、癌症等,你來學佛立刻要處理:「我要幫我父親做什麼.....」你開始就不舒服。學佛都用想的,聽到誰有什麼樣的瑞相,不知道人家是怎麼修來的。我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念《楞嚴經》讀了好幾年。他在看中藥房,沒事就一直念,念到最後都
Thumbnail
跟人處理這麼容易?假如你是一個孝順的小孩,父親不幸得了重病,比如中風、癌症等,你來學佛立刻要處理:「我要幫我父親做什麼.....」你開始就不舒服。學佛都用想的,聽到誰有什麼樣的瑞相,不知道人家是怎麼修來的。我講過一個公案,有一個人念《楞嚴經》讀了好幾年。他在看中藥房,沒事就一直念,念到最後都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學佛修行、弘法辦道,禮請法師講經功德很大。以前道場(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有一個醫師娘,帶她先生(肝膽腸胃科的主治醫師)兩夫妻一起來學佛。
Thumbnail
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學佛修行、弘法辦道,禮請法師講經功德很大。以前道場(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有一個醫師娘,帶她先生(肝膽腸胃科的主治醫師)兩夫妻一起來學佛。
Thumbnail
  師兄您好:後學承蒙你們照料,小女已改變很多,不過最近因為有在上班,誦經持咒的部分,她不再誦了,後學仍在努力,為我阿嬤超度到平民區做努力,《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380部。   以下是我要分享的故事,有兩則:   幸蒙佛菩薩慈悲,讓後學有機緣來到精舍,解開一直以來的困擾....
Thumbnail
  師兄您好:後學承蒙你們照料,小女已改變很多,不過最近因為有在上班,誦經持咒的部分,她不再誦了,後學仍在努力,為我阿嬤超度到平民區做努力,《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380部。   以下是我要分享的故事,有兩則:   幸蒙佛菩薩慈悲,讓後學有機緣來到精舍,解開一直以來的困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