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如何行

    開始學習修身養性的時候,總是偷懶找相對輕鬆的功課做,比如,唸唸咒,讀幾部經典。有一陣子,母親的腎功能變差,看了醫生,醫生檢查出兩顆水瘤作怪,母親不願動刀,醫生只好開藥。西藥副作用大,吃了一陣子肝脾不舒服,醫生只好暫時停藥。只要發覺母親氣色變差,我就躲在三樓神明廳誦《地藏經》,由於感應佳,從此之後,《地藏經》變成固定功課,腎水瘤也始終與母親和平共處。


    由於感應佳,不知不覺懈怠了修行的真正意義。誦經是透過經典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因緣與諸法實相,察覺心性缺失而改進,換句話說,是從想法到付諸行動之前的一段過程,屬靜態。然而,真正能磨練意志和心性的方法則是要起而行,走出去為人群付出,透過藉事練心、見苦知福,以經典作輔助,調整我們的脾性和習氣。


    修行一定不能脫離人群,因為要「廣結善緣」。網路時代給我們很大的便利,能出門與人接觸最好,收獲與感悟都是最直接。如果不方便出門,可以利用網路做我們能做的一切好事,如比分享聖賢或智者文章,或是號召網友隨喜功德等等,網路能做的事太多了。


    母親身體還行的時候,有一位老師父鼓勵她每天出門結善緣,老師父對她說,「教人唸一句佛號,功德如須彌山高。撿一張垃圾,福報深如海。」母親很聽話,每天騎摩托車去做回收,看到人就笑咪咪阿彌陀佛,在陌生的新竹客家庄講客家人聽不懂的閩南話,講得自在自信,毫不退卻。


    誦經是觀自心、調自心,而出門付出愛心是將經典裡的意義實踐於生活中,是修行人的必行之道。修身養性不是關在家裡唸經,最重要的是要走出去利益人群,也因心開意解感到法喜充滿。


    #自度度人

    #藉事練心

    #修行要接觸人群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