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判斷訊息真假之我見

    我看過假新聞,只不過現代因科技發達而資訊傳播更加快速,紙本和文字資料往往比口述更容易下意識讓人信服,「口說無憑,立據為證」書籍、報章雜誌等印刷品、文字契約和 基於對文字的習慣性信任,如果在文中標上「某某知名大學研究」或是「參考資料圈圈圈」,讓文章乍看起來像是有憑有據,我想不管內容文章多麼違反常理,還是無可避免地會有人相信。

    「某某大學研究,連續吃速食半月竟能減肥!」放出假新聞的人把握住人們的這些心理特點,就能不斷重複此形式來製造大量假資訊陷阱。 在我的認知中,目前已被證實為假新聞的新聞案例大部份只能透過時間來證明,比如新聞報導某處民宅發生火災,為了逃生,一個孩子被人從高樓扔下,樓下有人將孩子接住,又奇蹟般的救了孩子一命。但過了許久,沒有人出面向大眾證實他看到了孩子被接住,更沒有人出面證實自己是接到孩子的那個人。很遺憾的,時間逐漸證明了這個令人慶幸和振奮的消息是個假新聞… 現代科技導致資訊流通既低成本又快速,這時我們才明白,其實媒體、資訊科技從來都不可能是中立的,因為使用這些傳播工具的人們本身就是有立場、有善惡、有偏見、有目的的。另外有那麼一群閱聽人,選擇將假新聞當作生活中的娛樂看待,在我看來假新聞更不應該用這樣的心態來看待,娛樂心態將可能更加助長假新聞的傳播現象及點閱率。

    面對文字和影像,身為科技世代的公民,請隨時保有一個具懷疑能力的清醒腦袋,當我們遇到疑似假新聞的訊息時,雖然憑一己之力無法根本遏止假相聞這樣的現象,但我們可以選擇懷疑。保有包容心態、提醒自己不要懷有偏見,學習擴大自己的見聞圈和閱讀量使自己保有判斷,面對可疑消息時學會多方小心求證,這些都能幫助自己有意識的避免落入假新聞圈套。 希望在未來,我們都能更理性地看待、明白並正視到假新聞可能帶給人們的負面潛在影響,而阻止這一切負面的情形擴大發生,每個人都能盡一份心力,也都肩負著這樣的責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