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妮爾《去你媽的世界》:在女性的痛苦、委屈、怨懟中甦醒

郝妮爾《去你媽的世界》:在女性的痛苦、委屈、怨懟中甦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每當我跟朋友聊天提到某些女星總是保養得宜之時,她總是語帶平靜地回答:「一個女人有沒有生過孩子,差很多,好嗎?」


果然,自己與女明星的差別並不單純只是有沒有錢及時間去做醫美,那一道分水嶺原來是「小姐」與「媽媽」這個殘酷現實。


然又有人說許多媽媽也依舊美麗,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但我與朋友又輕易地得到一個結論是-一個女人是否變得蒼老在於她實際照顧孩子與操持家務的時間長短


一樣是辛勞,但養孩子終究與工作是不同的;一樣是辛苦,但有後援協助與獨自奮鬥仍是不同的。


確實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有不同艱辛之處,只是成為「媽媽」這件事,似乎不再只是一件個人的事,而是成為一個眾人都能提出指點的「身份」。


「媽媽,可不可以不要這樣?我們護理師很忙!」待產的我,因為害怕內診而無法放鬆張開雙腿,於是遭來一頓指責。


「妳不是都生過小孩了,怎麼還會怕?」產後回診時,醫生語帶揶揄地說著。


彷彿,成為了「媽媽」以後,要從此與「害怕」的情緒絕交,倘若藕斷絲連,很可能就被認為不夠格。


我在作家郝妮爾《去你媽的世界》裡徹底感受到生理與心理上的共鳴。女性打從懷孕起就承受了許多難以言說的壓力與情緒,但又不能表現得太過脆弱以免讓人覺得自己尚未做好成為一個母親的準備。猶記得孕期出血四個月又嚴重反胃與心悸,直到懷孕六個多月實在無法忍受過量的工作與過長的通勤時間,於是心一橫提出辭呈之時,那隱微的「為什麼就不能再多忍耐一下」的質疑與指責是真切傳達到我心裡的,只是我選擇不去理會與在意,亦無所謂傷害或委屈,但如果發生在另一個女性身上呢?是否可能真的咬牙撐到產下孩子,然後陷入懊悔與自責呢?


後來我的孩子於三十五週又五天早產,每每被問及為什麼會早產?妳不是已經在家休息了嗎?等真正開始養育孩子又遭遇到許多困難時,又再度被質疑不是都沒有上班嗎?怎麼會沒有辦法搞定一個孩子呢?


如同郝妮爾在書中形容自己孕期嘔吐厲害的時候所感受到的孤獨,其實這種感覺是從未消失的,直到遇見與自己有相似經驗的媽媽,偶爾在彼此同理的過程中找到歸屬感,但很可能又瞬間在另一件事情上有歧異時再度感受到那份無人理解的寂寥。


與郝妮爾一樣身為長女,也擁有一位女兒的我,雖然對於孩子有可能會再一次經歷身為女性勢必會面臨的挑戰,但我肯定能為她做的是多一份同理、鼓勵與關懷。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9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想到老年人,浮現在你腦海的五個詞語會是什麼呢? 是疾病、健忘、動作遲緩,抑或是成熟、智慧、自在?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是駕訓班表示40歲以上的報名者要多收一千元,理由是年紀大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令民眾抗議業者「年齡歧視」。 如果你認為業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很有可能就落入了年齡認
長久以來,孩子一直苦於鼻過敏的問題,而身為主要照顧者也實在苦不堪言,只要天氣稍有變化,打噴嚏、流鼻水、鼻涕倒流、咳嗽、氣喘輪番上陣,幾乎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看醫生吃藥,不僅孩子受苦,全家也一同受累。 孩子的過敏原確定是塵蟎,因此勤換洗被單及棉被是必要之事,但仍然受制於天氣變化的難以預測
有些人總是說自己得以成功只是因為自己「從不放棄」,因此不斷向他人勸服「不要放棄」的觀念,但卻對於自己具體做出哪些妥協或犧牲隻字不提,其實這對我而言都比較傾向於宗教式的精神喊話,而且是不需要負責任的那一種。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告訴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而且鼓勵我們用同一種方法並朝著同一個方
與其把《異常》歸類為驚悚或科幻小說,不如說這部內容涵蓋政治、科技、天文、宗教,又揉合愛情、兇殺、親子、疾病、性騷擾⋯⋯等議題的小說,打破了那條劃分的界線,而是試圖以哲學的方式帶領讀者去思考人類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諷刺現有的社會現況與政治軍事角力,以穿越及超現實的寫作技巧呈現這部恢宏的法國
相信我們在人生感到困頓或迷惘的時候,總會不禁想問:「到底存在於這個人世間所為何來?」 沒有終點地競逐、無止盡地需索讓我們身心俱疲,卻不知該如何讓自己棲身於平靜而得到心靈的沈靜?每當一段時間停下腳步,便襲來無以名狀的孤獨感,到底在探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應該選擇獨善其身或與友同行呢? 《
每年的聖誕節,總會有人裝扮聖誕老公公的造型發送禮物,但我們聚焦於聖誕老公公會發什麼禮物給自己的同時,有想過聖誕老公公不會是一夕之間變成現在這副慈祥和藹的模樣嗎?那關於他的成長經歷又是如何呢? 《當聖誕老公公小時候》的作者發揮想像力勾勒聖誕老公公的童年時期,敘述小聖誕生長在北極的一個大家
當想到老年人,浮現在你腦海的五個詞語會是什麼呢? 是疾病、健忘、動作遲緩,抑或是成熟、智慧、自在? 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是駕訓班表示40歲以上的報名者要多收一千元,理由是年紀大需要多花一些時間學習,令民眾抗議業者「年齡歧視」。 如果你認為業者的說法不無道理,那很有可能就落入了年齡認
長久以來,孩子一直苦於鼻過敏的問題,而身為主要照顧者也實在苦不堪言,只要天氣稍有變化,打噴嚏、流鼻水、鼻涕倒流、咳嗽、氣喘輪番上陣,幾乎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看醫生吃藥,不僅孩子受苦,全家也一同受累。 孩子的過敏原確定是塵蟎,因此勤換洗被單及棉被是必要之事,但仍然受制於天氣變化的難以預測
有些人總是說自己得以成功只是因為自己「從不放棄」,因此不斷向他人勸服「不要放棄」的觀念,但卻對於自己具體做出哪些妥協或犧牲隻字不提,其實這對我而言都比較傾向於宗教式的精神喊話,而且是不需要負責任的那一種。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告訴我們失敗為成功之母,而且鼓勵我們用同一種方法並朝著同一個方
與其把《異常》歸類為驚悚或科幻小說,不如說這部內容涵蓋政治、科技、天文、宗教,又揉合愛情、兇殺、親子、疾病、性騷擾⋯⋯等議題的小說,打破了那條劃分的界線,而是試圖以哲學的方式帶領讀者去思考人類生存的價值與意義,同時也諷刺現有的社會現況與政治軍事角力,以穿越及超現實的寫作技巧呈現這部恢宏的法國
相信我們在人生感到困頓或迷惘的時候,總會不禁想問:「到底存在於這個人世間所為何來?」 沒有終點地競逐、無止盡地需索讓我們身心俱疲,卻不知該如何讓自己棲身於平靜而得到心靈的沈靜?每當一段時間停下腳步,便襲來無以名狀的孤獨感,到底在探尋生命意義的過程中,應該選擇獨善其身或與友同行呢? 《
每年的聖誕節,總會有人裝扮聖誕老公公的造型發送禮物,但我們聚焦於聖誕老公公會發什麼禮物給自己的同時,有想過聖誕老公公不會是一夕之間變成現在這副慈祥和藹的模樣嗎?那關於他的成長經歷又是如何呢? 《當聖誕老公公小時候》的作者發揮想像力勾勒聖誕老公公的童年時期,敘述小聖誕生長在北極的一個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