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天龍八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為看了港劇《天龍八部》,而開始看金庸,因此我所看的第一部金庸小說也是理所當然的是《天龍八部》了。

因為港劇中鮮明的角色造型,在看小說時,也會直接帶入腦海中已經既存的人物印象。也就是,喬峰就該是梁家仁那樣的形象,段譽也正該是湯鎮業那樣的感覺;只除了虛竹,原著中一個外貌醜陋的和尚,這就和黃日華對不上了,但也幸而如此,看小說時,完全沒有把虛竹和醜陋劃上等號。

也由於當時還沒有看過其他的金庸小說,沒有發現,《天龍八部》中,金庸用了很特別的架構,分別寫出了三個主角故事,並且讓三個人的故事彼此牽扯關聯,最終完成一個龐大的故事情節!

除此之外,也因為有三位主角,也讓金庸可以大筆一揮,將蕭峰賜死,成就一個悲劇英雄的宿命。金庸其他小說中的主角,除了雪山飛狐(胡一刀算是主角,而且也算是在劇情進展中死去,而胡斐在故事結局則留下一個生死之謎)外,主角總能化險為夷,活著直到小說結尾;惟有蕭峰,遺憾地沒有辦法和段譽、虛竹兩位把弟一起得到幸福的結局。

儘管如此,蕭峰之死,絕對是《天龍八部》故事最重要的一環,而且是不得不然,畢竟阿朱死於己手,終其一生,就算活著,也不會有幸福的結局,這就是悲劇英雄的宿命。之前提過,梁家仁版的《天龍八部》港劇,分成《六脈神劍》與《虛竹傳奇》兩段,《虛竹傳奇》的主題曲《萬水千山縱橫》,歌詞內容敘述的其實完全是蕭峰。「獨闖高峰遠灘,人生幾多個關,卻笑他世人妄要將漢胡路來限」,「曾想痴愛相伴,一路相依往返,誰知心醉朱顏,消逝煙雨間」,這是黃霑所寫的詞,整首歌詞,描繪了蕭峰豪壯的氣概,以及他所遭遇的一連串的難關與悲情,特別是「朱顏」這兩字,一語雙關,讓人唏噓。


《天龍八部》的書名也很特別,跟故事內容沒有直接的關係,僅有故事前段出現的大理國「天龍寺」勉強有一點關聯。金庸還特別寫了「釋名」來解釋書名的由來;按照金庸在「釋名」的想法,直接可以推斷金庸是想要寫出八個跟佛經中八位「非人」的神相對應的角色,但最終並沒有明確地可以看出這樣的關聯;按照倪匡的說法,《天龍八部》使用了類似《水滸傳》的架構,將故事情節轉換於幾個主要角色之間。這樣的講法也剛好呼應到《水滸傳》的角色是由天上的一百零八個魔星降生而來,而金庸可能也有同樣的企圖,但很顯然小說寫到最終,完全脫離了原始的想法:「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但是企圖心的痕跡還是在的,所以《天龍八部》雖然主角說是三位,但其他重要角色仍然很豐富;段正淳、段延慶、鳩摩智、慕容復、游坦之、丁春秋、天山童佬、李秋水、全冠清、南海鱷神、王語嫣、西夏公主、阿朱、阿紫…等等。角色雖然眾多,但分散於不同的場景時間,跟水滸傳的結構也就極為不同,但主要為了顧及小說的完整情節,不得不放棄最初的想法。

金庸小說最令我折服的一點就是,最初幾乎都是以在報紙連載的方式面世,這也才有所謂「寫到最後,脫離原本想法」的狀況;但正因如此,小說中的情節,順著各種伏筆,一一展開,角色互相牽扯關聯,就完全讓人讚嘆,這是在寫作連載開始時,就已經都想好的嗎?如果不是,那又如何在長時間連載的過程中,構思出如此巧妙的情節?

雖然小說正式出版時一定有修訂,後續也有新版、新修版,儘管我沒看過連載的版本,但是我相信整體的故事結構是無法修改的;就好比《天龍八部》故事從大理段譽開始,進入玉壁石洞,看到的神仙姐姐的玉像,後來遇到與玉像相似的王語嫣,這些不解之謎,卻在最後於西夏,虛竹經歷天山童佬和李秋水的爭鬥中,讀者才終於瞭解來龍去脈,這在一開始就安排好的情節,不可能是在出版時才硬加進去的。而像是金庸出國旅遊請倪匡代寫的部分,把阿紫的眼睛弄瞎,出版時就算可以改寫文句,通順邏輯,但阿紫的眼睛不可能不瞎,因為後續情節一一關聯,已不可能再做太大的改動。


看過全部的金庸小說,發現《天龍八部》還有一個特色,就是故事中沒有出現超強的魔王,或者說,壞人的武功就算再強,都會吃鱉;故事一開始最強的鳩摩智,卻在天龍寺鎩羽,只能脅持段譽而走;四大惡人之首的段延慶,一直被形塑成要讓讀者十分忌憚的角色,但也沒真的做成什麼重大的惡事,在珍瓏棋局中被丁春秋的心力引得差點自盡;而與北喬峰齊名的南慕容,始終都沒有展現與名聲相當的武藝絕學;丁春秋出場前佈局已久,聲勢頗強,沒想到一出場就栽在全冠清指揮的丐幫蛇陣下,幾乎全軍覆沒;天山童佬武功絕頂了吧,偏偏在書中就因為每三十年一次的返老還童,以致於虛竹東逃西竄,最終和李秋水鬥到兩敗俱傷,同歸於盡;慕容博和蕭遠山藏匿於少林寺數十年,偷學了七十二絕技,在《天龍八部》少林寺之會的名場面現身,武功遠勝在場的群雄,對話中只提到兩人之前打了三次未分勝敗,但在這次的出場,還沒有真正大戰,就雙雙被掃地僧收服(記憶中梁家仁版《天龍八部》為了營造最後的大結局,有所改動)。即令書中的主角,段譽的六脈神劍舉世無雙,卻又偏偏時靈時不靈,蕭峰武功雖高,卻也幾乎喪命於聚閒莊,而虛竹,當他身不由己成為絕世高手後,只因為個性使然,還被緣根拳打腳踢,不加抵禦,搞得全身傷痕累累。

除此之外,《天龍八部》故事中也沒有大家要爭奪的目標,而是各有盤算,各有想爭的目標,前陣子看到看到有網友說到整部《天龍八部》都在講述「求不得」這三字,也頗有道理,因為大家求的不同,所以落空的也各有不同,也正因為書中沒有絕對的主宰,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彼此的對手,小至故事中許許多多不同角色感情的求不得,大到慕容家的復國之夢,幾乎都是悲劇收場,虛竹歡喜娶到夢姑,段譽得到王語嫣的心,但是父母也都在紛擾中過世,他們的身世也各有其不堪的過去。

最後不得不說的就是《天龍八部》的回目,金庸作品中,嘗試使用多種方式來寫回目,常見的七字回目,四字回目,還有兩字回目,也有直接以單詞當作回目;而在《天龍八部》中,金庸很特別地以宋詞的詞句來標寫每一回的回目,而且50回,分別就以5闕詞牌來填詞,雖然我不識平仄,但至少金庸的這五闕詞,兼顧詞牌格式以及小說該回內容,意境也相當高明,當然無法和傳頌千年的名作相提並論,至少在小說回目的創意,絕對是高人一等的!

avatar-img
1會員
11內容數
愛看金庸的阿傑,想來分享一下我看金庸的點點滴滴。 講談金庸小說,免不了要爆一堆雷,所以請尚未看過金庸小說的朋友,跳過這裡,先去看金庸原著,享受金庸的武俠世界,別被爆雷破壞了第一次閱讀金庸小說的樂趣。 至於已看過金庸原著的朋友,歡迎一起分享你的觀點,小說劇情本就會各有解讀,各有領會,這才是現代文學的魅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 1968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因為梁家仁版的天龍八部,起始看金庸小說,那時是民國73年前後,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覺得自己蠻幸運的,在一個不錯的時機點認識金庸。 畢竟時至今日,台灣、大陸一大把的改編金庸武俠劇,現在大陸那邊也一大堆電影,無論好壞,但就是完全沒看過金庸小說的人,也對金庸筆下的主要角色略知一二,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民國72年,台視播出最後一檔的港劇,也是當年台灣三家電視台所播出幾部的港劇中唯一一部金庸原著的電視劇——《天龍八部》。 因為高中聯考的緣故,剛播出時還沒辦法看;考完試,暑假期間終於可以看啦! 當時港劇要上檔前,都會出版一本畫冊,銅版紙全彩印刷,十幾二十來頁的內容,介紹劇中角色,劇情簡介以及花絮…
初遇金庸,可以回溯到小學時,當年中國時報正連載《倚天屠龍記》。 那時候的報紙通常就是三大張,對新聞沒興趣的小學生,除了民生報的烏龍院,就喜歡看中國時報的副刊。 小學五六年級的我,看了一段時間的《倚天屠龍記》,覺得劇情實在太拖了。 每天連載的內容大概一千字吧,劇情推展有限,幾句對話,幾段描述,就
我因為梁家仁版的天龍八部,起始看金庸小說,那時是民國73年前後,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覺得自己蠻幸運的,在一個不錯的時機點認識金庸。 畢竟時至今日,台灣、大陸一大把的改編金庸武俠劇,現在大陸那邊也一大堆電影,無論好壞,但就是完全沒看過金庸小說的人,也對金庸筆下的主要角色略知一二,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民國72年,台視播出最後一檔的港劇,也是當年台灣三家電視台所播出幾部的港劇中唯一一部金庸原著的電視劇——《天龍八部》。 因為高中聯考的緣故,剛播出時還沒辦法看;考完試,暑假期間終於可以看啦! 當時港劇要上檔前,都會出版一本畫冊,銅版紙全彩印刷,十幾二十來頁的內容,介紹劇中角色,劇情簡介以及花絮…
初遇金庸,可以回溯到小學時,當年中國時報正連載《倚天屠龍記》。 那時候的報紙通常就是三大張,對新聞沒興趣的小學生,除了民生報的烏龍院,就喜歡看中國時報的副刊。 小學五六年級的我,看了一段時間的《倚天屠龍記》,覺得劇情實在太拖了。 每天連載的內容大概一千字吧,劇情推展有限,幾句對話,幾段描述,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秋季日劇~解謊偵探少女~共11集】 這是漫改劇,原著漫畫中文版只出了三集,而且圖書館一本都沒有(傷心)
野島剛的閒書看完了! 最後,他也寫到關於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感想。 啊,是說,這本短篇集,也已經出來好幾年了。 說到村上春樹。是說,他的「街和不確定的牆」, 中譯本到底什麼時候會出啊? 等很久了耶。 說到「街和不確定的牆」,這的名字,本來是村上春樹的夢幻短篇, 為什麼
Thumbnail
去年10月的21天日本散心之旅,造訪五座城市,滿滿收穫。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8個月了。這趟行程的每天行程,都陸續的在每週日的《日本好色》系列文章中呈現,我當初撰寫時刻意打破實際的順序,這篇會有完整的描述。
Thumbnail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本書是作者楊照對金庸作品的全新解讀,將初識的美好濾鏡摘下,用深入且嚴格的文學評析方法,重新「檢驗」金庸作品。這部《金庸的武林》一翻頁,彷彿又讓人回到求學階段時初讀金庸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小U, 高一上學期時, 每次我跟他談話, 他都低著頭不敢看我,而且還偷偷遠離我。 (雖然我每次也都偷偷跟過去,一場談話結束,位移原點3公尺!) 經過一學期、經過無數次的小對話、經過許多的互動之後, 高一下學期時, 現在我跟他談話, 他終於敢看著我的眼睛,而且,不再偷偷位移囉!
中學時,人物鮮明、情節曲折跌宕的金庸小說,讓同學和我目眩神迷,是我們年少歲月的美好回憶。當時總以為自己未來會成為人上人,私心想望一如大俠、俠女,創造快意恩仇、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今偶爾拿起金庸小說依然著迷,轉變的是閱讀的心情。突然發現武俠小說非常殘忍,無名小卒動輒成為大俠、俠女立威的道具,往往
Thumbnail
我沒有要看,只是暫時不想滑手機,可是我坐在公車最後一排中間、兩邊都有阿姨,視線只能往前..... 天氣:晴 主角:妙齡少女和直男(感覺是高中生)BGM:左邊的阿姨從煮蘿蔔糕炒高麗菜,去喜歡指南宮,到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閨蜜.... 第一幕 天氣很好,陽光從左邊曬進來,我的視線也自然看向左邊窗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秋季日劇~解謊偵探少女~共11集】 這是漫改劇,原著漫畫中文版只出了三集,而且圖書館一本都沒有(傷心)
野島剛的閒書看完了! 最後,他也寫到關於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感想。 啊,是說,這本短篇集,也已經出來好幾年了。 說到村上春樹。是說,他的「街和不確定的牆」, 中譯本到底什麼時候會出啊? 等很久了耶。 說到「街和不確定的牆」,這的名字,本來是村上春樹的夢幻短篇, 為什麼
Thumbnail
去年10月的21天日本散心之旅,造訪五座城市,滿滿收穫。時間過得很快,已經過了8個月了。這趟行程的每天行程,都陸續的在每週日的《日本好色》系列文章中呈現,我當初撰寫時刻意打破實際的順序,這篇會有完整的描述。
Thumbnail
這幾天晚上老想著重讀《天龍八部》。
Thumbnail
本書是作者楊照對金庸作品的全新解讀,將初識的美好濾鏡摘下,用深入且嚴格的文學評析方法,重新「檢驗」金庸作品。這部《金庸的武林》一翻頁,彷彿又讓人回到求學階段時初讀金庸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小U, 高一上學期時, 每次我跟他談話, 他都低著頭不敢看我,而且還偷偷遠離我。 (雖然我每次也都偷偷跟過去,一場談話結束,位移原點3公尺!) 經過一學期、經過無數次的小對話、經過許多的互動之後, 高一下學期時, 現在我跟他談話, 他終於敢看著我的眼睛,而且,不再偷偷位移囉!
中學時,人物鮮明、情節曲折跌宕的金庸小說,讓同學和我目眩神迷,是我們年少歲月的美好回憶。當時總以為自己未來會成為人上人,私心想望一如大俠、俠女,創造快意恩仇、自由自在的生活。 如今偶爾拿起金庸小說依然著迷,轉變的是閱讀的心情。突然發現武俠小說非常殘忍,無名小卒動輒成為大俠、俠女立威的道具,往往
Thumbnail
我沒有要看,只是暫時不想滑手機,可是我坐在公車最後一排中間、兩邊都有阿姨,視線只能往前..... 天氣:晴 主角:妙齡少女和直男(感覺是高中生)BGM:左邊的阿姨從煮蘿蔔糕炒高麗菜,去喜歡指南宮,到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叫閨蜜.... 第一幕 天氣很好,陽光從左邊曬進來,我的視線也自然看向左邊窗外